□記者 張朝 文 李康 圖
本報訊 只因店門口太方便,結果,一到晚上,不少人就來此「方便」。在鄭州經七路與緯三路交叉口附近一茶葉店門前,因門前的配電箱剛好形成「屏障」,引來不少人來此大小便,無奈之下,店主用摔碎的酒瓶來阻攔。
昨天上午,在經七路與緯三路交叉口附近一茶葉店門前,記者看到,緊挨店門東側有一配電箱,配電箱高約2米,長約3米;配電箱後是一圍牆,圍牆與配電箱之間近1米寬,二者形成一較窄的過道。此時,過道內撒滿了破碎的啤酒瓶碴子。
據該茶葉店老闆蘇先生說,這些酒瓶碴子是他摔的,他這樣做實屬無奈,5年前,他們夫妻倆就在此開了茶葉店,由於此處有一配電箱,配電箱給一些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一到晚上,不少在附近吃喝的市民都來配電箱後「方便」,這裡幾乎成了一個隱藏的「廁所」。每天早上,他們來開店營業時,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小便還好點,大便就麻煩了,他只能摔一些酒瓶碴子來阻攔。
「我知道這樣做不合適,但想不出啥好方法。」蘇先生苦著臉說,「我們做生意本來就不容易,可因為攤上這個環境,茶葉的清香味都被這種刺鼻味給奪走了。」他說,有時環衛工會將這些玻璃碴子清理走,但清理過後,同樣的情況又會出現,他只能是摔了掃、掃了摔。
他希望大家的素質都能高一些,不要隨地大小便,要多為別人考慮,也希望相關部門考慮在此安裝個圍欄。A
線索提供 劉女士 新聞熱線 96211
/編/後/
「方便」之事
豈能太隨便
今天這兩件事都是因阻攔隨地「方便」之事引發的,讀後讓人唏噓不止。為了阻攔,有人選擇摔碎酒瓶,明知不對卻無奈地摔了掃、掃了摔;為了阻攔,有人選擇衝動出手,以致把本來一件小事擴大成暴力傷人大事。以不文明、不理智的方式去阻攔不文明行為,這是可笑的,可悲的,更是不可取的!
相信我們每個人對隨地大小便的現象都深惡痛絕,可現實中這些本「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卻在我們身邊屢屢發生。方便之事豈能太隨便?大道理誰都會說,但小細節卻被很多人忽視。我們的環境是共享的,可能你今天在這個地方扔個香蕉皮,明天滑住的就是你。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隨地方便自己丟臉。一個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歸根結底反映在每個市民的行為上,需要全民的積極參與。而解決隨地大小便的問題,除了個人提高文明素質外,政府也應增加建設公共廁所,並醒目公共服務設施的標識、延長開放時間。
把城市這個「大家」當作自己的「小家」,需要政府部門和市民一起努力,一起內化於心、外踐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