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隨地「方便」 給別人帶來不便

2020-12-15 大河網

  

  □記者 張朝 文 李康 圖

  

  本報訊 只因店門口太方便,結果,一到晚上,不少人就來此「方便」。在鄭州經七路與緯三路交叉口附近一茶葉店門前,因門前的配電箱剛好形成「屏障」,引來不少人來此大小便,無奈之下,店主用摔碎的酒瓶來阻攔。

  昨天上午,在經七路與緯三路交叉口附近一茶葉店門前,記者看到,緊挨店門東側有一配電箱,配電箱高約2米,長約3米;配電箱後是一圍牆,圍牆與配電箱之間近1米寬,二者形成一較窄的過道。此時,過道內撒滿了破碎的啤酒瓶碴子。

  據該茶葉店老闆蘇先生說,這些酒瓶碴子是他摔的,他這樣做實屬無奈,5年前,他們夫妻倆就在此開了茶葉店,由於此處有一配電箱,配電箱給一些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一到晚上,不少在附近吃喝的市民都來配電箱後「方便」,這裡幾乎成了一個隱藏的「廁所」。每天早上,他們來開店營業時,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小便還好點,大便就麻煩了,他只能摔一些酒瓶碴子來阻攔。

  「我知道這樣做不合適,但想不出啥好方法。」蘇先生苦著臉說,「我們做生意本來就不容易,可因為攤上這個環境,茶葉的清香味都被這種刺鼻味給奪走了。」他說,有時環衛工會將這些玻璃碴子清理走,但清理過後,同樣的情況又會出現,他只能是摔了掃、掃了摔。

  他希望大家的素質都能高一些,不要隨地大小便,要多為別人考慮,也希望相關部門考慮在此安裝個圍欄。A    

  線索提供 劉女士  新聞熱線 96211

  /編/後/

  「方便」之事

  豈能太隨便

  今天這兩件事都是因阻攔隨地「方便」之事引發的,讀後讓人唏噓不止。為了阻攔,有人選擇摔碎酒瓶,明知不對卻無奈地摔了掃、掃了摔;為了阻攔,有人選擇衝動出手,以致把本來一件小事擴大成暴力傷人大事。以不文明、不理智的方式去阻攔不文明行為,這是可笑的,可悲的,更是不可取的!

  相信我們每個人對隨地大小便的現象都深惡痛絕,可現實中這些本「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卻在我們身邊屢屢發生。方便之事豈能太隨便?大道理誰都會說,但小細節卻被很多人忽視。我們的環境是共享的,可能你今天在這個地方扔個香蕉皮,明天滑住的就是你。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隨地方便自己丟臉。一個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歸根結底反映在每個市民的行為上,需要全民的積極參與。而解決隨地大小便的問題,除了個人提高文明素質外,政府也應增加建設公共廁所,並醒目公共服務設施的標識、延長開放時間。

  把城市這個「大家」當作自己的「小家」,需要政府部門和市民一起努力,一起內化於心、外踐於行。

相關焦點

  • 隨處「方便」給他人帶來不便(圖)
    但有時候,後一個「方便」給他人帶來的卻是不方便。  城南有條商業街,其中一段,一面是飯館等店鋪,一面是居民區的柵欄式圍牆。開業之初,鄰近的居民除了感到有些喧鬧外,倒無大礙。但後來每至春夏,飯館便在門外開了大排檔,結果,夜晚就出現了有傷大雅的一景:有的食客酒至半酣,放著百餘米遠的廁所不用,在華燈之下朝著居民區柵欄邊的草坪就「方便」起來。女士路過,不得不掩面疾行。
  • 海口市民投訴:燒烤園食客隨地「方便」燻壞居民
    燒烤園食客隨地「方便」燻壞居民  市民通過本報呼籲食客文明如廁老林說,他家住在海口市府城大園社區大園裡已有20多年,本來小巷子是安靜且乾淨的,可自從1年多前和小巷子相連的振興路上的新時代燒烤園開始做生意,這一條僅1米多寬的小巷子,一到深夜,因為巷口旁燒烤攤的食客經常在巷子內隨地小便,甚至喝多了酒就嘔吐,一晚上下來,整個小巷被弄得臭氣燻天,他們那裡快變成「露天廁所」了。
  • 為了農村的方便改變著,卻給農村人帶來了不便,2019年嚴格處理!
    在村子裡,領導幹部告訴父老相親現在上級領導為了給我們帶來方便,要對農村的道路什麼一系列的進行一期工程。就在1998年,農村開啟了共工程,農村 公路,電,水等都要進入每家每戶,為了給人們帶來方便。現如今,上級領導交代下來了工程已經完全結束了,已經給農村帶來方便可是對於農村人來說為啥還是不滿意呢?
  • 乘客隨地吐痰?如何勸告是門大學問!
    如今的社會是個文明社會,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隨意吐痰都是很不尊重人的一種行為,尤其是在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上面,不僅給其他乘客帶來噁心的感受,更會使得環境變得不好,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行為是不文明的行為,也是沒有公德心的體現。
  • 英媒:中國人在國外用英文名的方便和不便
    日前,英國《今日華聞周刊》刊登文章,討論了中國人起英文名的原因和在海外使用英文名帶來的方便和不便。前段時間,社交媒體上一個名為「Edifess」的群組發布了一個關於中國人起英文名的帖子。如果你名字的輔音在英語裡根本不存在,當別人叫你時你根本不會意識到別人在叫你。還有一位叫Sun的網友回覆說:「呵呵,我可以給自己起任何我喜歡起的名字,所以當別人希望你叫他們想叫要的名字時,只要顯示出你的尊重就好。」她還表示,起個英文名不代表著不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所以請不要「上綱上線」,這只是為了在多元社會裡別人叫你更方便,別這麼較真。
  • 解放路隧道東口天橋即將動工 帶來不便請諒解
    解放路隧道東口天橋即將動工 帶來不便請諒解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30日 09:24:20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市城市基礎設施開發總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原來此處設有斑馬線,人流量非常大,對交流帶來影響,也給行人過街安全帶來威脅,所以市政府決定在此建天橋。  值得一提的是,天橋的設計極富人性化:北面東側及南面西側將安裝坡度為1∶5的非機動車坡道,方便商家運貨,坡道中間2米範圍將設置防滑齒坎,兩側各0.75米範圍則設塑膠地毯,防止自行車雨天打滑。另外,天橋四個坡道都將設置休息平臺。
  • 華媒:中國人在海外生活使用英文名字的方便和不便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日前,英國《今日華聞周刊》刊登文章,討論了中國人起英文名的原因和在海外使用英文名帶來的方便和不便。文章摘編如下:前段時間,社交媒體上一個名為「Edifess」的群組發布了一個關於中國人起英文名的帖子。
  •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 雅典衛城新建電梯
    為方便行動不便者) "← →"翻頁 當地時間12月3日,希臘雅典衛城考古遺址的帕特農神廟,近日新修建好了一個電梯,方便殘疾人和行動不便者進入景區
  • 蘋果打破沉默稱給您帶來的不便表示抱歉
    僅當有人將手機插入後兜並且已經坐了很長時間時,才有可能這樣做。向客戶保證,穆勒補充說:「對於給客戶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有人通過該公司的網站稱它將很快推出新的iOS更新,並將解決此問題。不僅設備扭曲,而且用戶也面臨更多問題。更新到iOS 8.0.1後,用戶使用指紋觸摸ID會感到不便。除此之外,使用iOS 8時在Wi-Fi和電池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 環衛工勸阻小孩隨地大小便被孩子父母暴打,教養只和家風有關
    環衛工的提醒即是方便自己的衛生的清掃,也是為孩子父母著想。那些因路上大便而被狗咬傷的小孩,最終大多都是自己承擔後果。環衛工清掃衛生是本職工作,但不能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你就可以讓小孩在路上大小便。現實中確實存在很多這樣的人,因為孩子不大,而讓孩子隨地大小便,不僅不感到羞恥,還認為理所當然。不隨地大小便,不僅是衛生需要,更是做人的基本素質。
  • 文明「抗疫」從不隨地吐痰開始
    疫情當下,路上沒有了車水馬龍,各種不文明行為也像「破了戒」「撒了歡」,隨地吐痰、闖紅燈、遛狗不栓繩等問題重新抬頭。每天走在路上,都要小心翼翼躲避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痰跡,動輒還要跳過一堆堆狗狗排洩物。疫情當下,仿佛文明也中了毒。
  • 鐵道部長就實名制給旅客帶來不便表歉意(圖)
    信息時報記者 黃立科 攝劉志軍到廣州站等地考察 就實名制給旅客帶來的不便表歉意本報訊(記者楊進)「火車票實名制效果好不好,關鍵就看春運驗票進站了!」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已連續多年在春運一開始便到廣州地區各火車站現場考察。
  • 不隨地吐痰 愛己也愛他人
    新冠疫情形勢下,「不隨地吐痰」被寫進國家衛健委編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中,從而使得這一行為再次引發廣泛關注,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連日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隨地吐痰」理念已深入人心,市民的衛生意識強了,生活習慣也越來越好。  4月28日一大早,家住順慶區濱江路的韓大爺如往常一樣出門晨練。
  • 給顧客帶來不便對不起!
    白鹿耶穌堂弄店何經理說,我們沒有這樣的規矩說1毛錢不收,主要平時收到一毛錢的機會也不大,下午發生的事情很抱歉,是我們這裡新來的服務員,可能自己覺得麻煩,沒收一毛錢,我們已經對她教育了,給顧客帶來不便,對不起!
  • 「數字鴻溝」給老年人帶來不便:未來網際網路應用將適老化改造
    在今天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回答了記者提問,她表示這些年信息化社會帶來的 「數字鴻溝」問題確實給很多老年人、老年群體帶來了一些不便和困擾,工信部將積極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
  • 為衢州打造「不隨地吐痰」城市點個讚
    有人說,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這一點也不假。痰含有大量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呼吸道傳染病,像流行性感冒、肺結核、氣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等的病原體,均通過痰液進行傳播,危害性很大。有人將公共場所的痰跡進行化驗檢查,發現有4%—6%的痰中帶有結核菌。在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每毫升痰中,可查到約10個以上的結核菌,足見其細菌含量相當可觀。隨地吐痰既是一種極不衛生的行為,也是一種素質低下的不文明的行為。據史料記載:一次,清朝的李鴻章出使外國,他隨地吐了一口痰,便引起了外國記者的大肆炒作。他吐掉的不僅是一口痰,還連中國人的顏面也吐掉了。
  • 馬鞍山市多家醫院取消「方便門診」 慢性病患者開藥很不便
    「醫院應該方便病人就診、尋醫問藥,可為什麼不少大醫院都不願再設『方便門診』?」近日,本報熱線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市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等多家醫院都陸續取消了「方便門診」,一些慢性病患者不得不排隊掛普通門診或專家門診號,才能讓醫生開處方,這對一些老年患者,尤其是行動不便患者很不方便。
  • 揭陽有商戶的摩託「有家歸不得」,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不便
    近日,住在市區榕江北路一側的居民向我們反映,有人將摩託車停放在附近的通道,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不便。如今,附近居民就希望相關車輛不要再停放在消防通道等地方,也方便他們出行。市民 李先生:希望消防通道不要讓人停車,或者來堵住不要讓人停車。
  • 向隨地吐痰說「不」!
    向隨地吐痰說「不」!6月1日起,市民在公共場所不可再一「吐」為快。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 禁止隨地吐痰,堅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禁止隨地吐痰,堅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澎湃新聞 政務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人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