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小區電費1.3元/度 物價部門要求協調解決

2020-12-15 騰訊網

西部網訊(記者 陳嘉偉)「我們小區電價過高的事情,物價局來調查過了,接下來小區、街辦和供電企業將共同協調解決。」今天(9月26日)長安區引鎮泰安小區的李先生聯繫到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稱先前報導的《長安區一小區電價1.3元 物價局:確實過高但需調查》一事已經得到區物價部門的重視,將協商進行解決。

李先生說,報導發出後,他直接向長安區物價局價格檢查大隊進行了投訴。隨後長安區物價局到小區進行了調查,並把調查結果反饋給了李先生。

「長安區物價部門說,泰安小區的電確實不是供電局直接供電的。」李先生說,「因為我們樓下都是商鋪,所以接的是商業用電,電價本身是1.18元每度,加上村上接過來的費用及公攤,所以到了1.3元每度。」

「因為小區還存在用地等方面的問題,所以還沒有向供電局提交過用電申請,自接電費用就不好說,但是物價部門已經讓小區、街辦和供電企業進行協調,儘早能從供電企業直接接電,以減少我們居民的電費。」

最後李先生對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的幫助表示了感謝。

相關焦點

  • 石家莊一小區電費每度1.1元?物業:加上管理費,不貴!
    一起來看 東城國際小區3號樓一戶居民告訴記者:他們搬到這裡居住已經有三、四年時間。因為該小區屬於商住樓,按照河北省電網銷售價格規定:工商業用電價格是每度0.61元。即使在16點到20點尖峰時段用電價,每度電價格也不高於9毛錢。
  • 石家莊一小區電費每度1.1元?物業:不貴!供電局這樣回應…
    一起來看 ↓↓↓東城國際小區3號樓一戶居民告訴記者:他們搬到這裡居住已經有三、四年時間。因為該小區屬於商住樓,按照河北省電網銷售價格規定:工商業用電價格是每度0.61元。即使在16點到20點尖峰時段用電價,每度電價格也不高於9毛錢。
  • 出租屋電費高達1元/度 物價認定違法
    出租屋電費高達1元/度 物價認定違法     「我租房100度電就要100元電費。姑姑家用200度電,電費卻只92元。」
  • 文山這個小區的電費1元1度,居民直呼「用不起」!
    近日,有文山市民打進《視聽文山》熱線2666666反映說,自家的電費5年來一直很高,最高時甚至1元1度。啥?真有這種事?3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文山市望華路延長線上的新興小區,見到了打進電話的何先生,何先生隨即倒起了苦水。
  • 長沙:一小區電費收取標準超出政府規定,物價部門將進行調查
    來源2019-06-25 7:42長沙晚報掌上長沙訊:市民牟先生反映稱:「他在蔡鍔南路添景閣小區租賃場地經營一家公司已有3年之久,小區的物業一直對商戶按照高電價收取電費。一般規定工商業用戶電價最高限價為0.9011元/千瓦時,但小區物業卻是按1.15元/千瓦時的電價收取。
  • 1元1度電 誰在撐高電費?
    家住杭州拱墅區瓜山新苑的趙女士最怕過夏天,1元1度的電價讓他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就往高架橋下擠。「我老公特別怕熱,一到屋裡就出汗,所以每天他都要在外面耗到凌晨3點左右才回來。」趙女士心疼,去年夏天,丈夫每天幾乎只睡兩個小時,早上5點,他們又得起來去進貨,在農貿市場賣水產。
  • 1度電一塊五!物價部門調查「高電費」
    濟寧新聞網6月13日訊(記者 侯雪)近日,網友任先生在《濟寧市網絡問政平臺》上留言反映,濟寧市任城區接莊鎮常廟村(任城二中東臨)電費太高,引起村民不滿。(原帖連結:投訴舉報] 農業用電高的讓老百姓難以接受1.5元一度接莊鎮)  任先生在留言中表示,之前1.2元一度,村民覺得電費高便向供電站投訴,供電站回應稱,農業用電是承包的,他們不管,而後,又因電線循耗大漲價,電費從之前的1.2一度漲到1.5元一度。對此問題,供電公司也給出了答覆:如客戶對此價格不滿,可以向物價部門進行投訴。
  • 公示少、缺乏監管 西安小區公攤電費度數能否公開?
    物價部門:公攤電費無需報備,公示即可  業主不認可只能協調   中海觀園物業工作人員稱,對於公攤電費的收取,他們是按照《陝西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及西安市政府2013-47號文件《西安市住宅小區電力一戶一表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執行的,他們和物價部門核實過公攤電費的計算標準,按照標準計算並進行了公示。
  • 物業收取底商電費1.1元/度 合規嗎?
    1.1元/度 合規嗎  供電部門:不超過1000伏電價為0.6102元/度 不會超0.9607元/度  天山觀瀾豪庭  □社區記者 杜慧  昨日,石家莊橋西區天山觀瀾豪庭底商吳明(化名)給本報打來諮詢電話:「這些年,我們小區物業都是按照1.1元/度的標準收取我們底商的電費,可前幾天我諮詢了供電部門,被告知商業用電價格是0.6102元/度,這是咋回事
  • 深圳一公寓電費1.5元/度,月電費高達800元,如此收費是否合法?
    住戶:十幾平方米單身公寓電費增長至600元以上記者採訪了30多戶住戶發現,公寓住戶雖然電器不多,但每月用電高達300至500度不等,每度電收費1.5元。一名住戶告訴記者,從6月期間,公寓曾經檢修電路後,電費開始飆升,每月用電300~400多度電,電費600~700元之多。而電費最高時近800元,用電500多度。採訪中,住戶告訴記者,他們租住十幾平方米的房子,空調也不是經常使用,只有周末稍微使用空調比較久,平常看電視大多也是使用手機,想不到一個月竟然會有那多用電量。不僅如此,他們的電費竟然是1.5元1度。
  • 海口京華城部分物業費漲到3.6元/平米 物價部門叫停
    原標題:海口京華城部分物業費漲到3.6元/平米 物價部門叫停   海口京華城經營性用房  物業費漲到3.6元/平米 租戶喊「吃不消」  物價部門叫停  南國都市報7月15日訊(記者王天宇)「物業公司將物業費從1.2元每平方米上漲到3.6元每平方米,這合理嗎?」
  • 同樣用了1000度電,電費這個月比上個月貴300元?電力部門釋疑
    「同樣是用了1000度電,這個月電費為什麼比上個月貴了300元?」日前,市區月湖小區住戶李先生懷疑收費不合理。電力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按照省物價部門制定的階梯電價,李先生用電量已達到第三階梯,造成了用電單價上升。
  • 每度電電費高達1.5元?這個小區的物業很任性,愛用不用!
    物業每度電收費1.5元,業主承受不住求助媒體,物業:愛用不用隨著現如今社會的發展,電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甚至已經到了沒有了電基本上什麼也都沒有了的程度,離不開電已經成為了事實中的事實。
  • 長沙:電費25元/度?業主認為亂收費,物業:我們投入不算錢?
    稿源:2020-06-29騰訊網訊:近日,家住長沙市某公寓的業主小麗找到媒體報料稱,自己所住小區物業對業主用電收費標準是25元/度,在此居住的人都苦不堪言,快交不起電費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接到報料後,記者趕往該公寓進行了走訪。
  • 50多平酒店公寓每月電費多達1000元 電費到底該怎麼算
    浙江在線3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雯)「我們小區都是50多平方米複式酒店式公寓戶型,我一個人住,周一到周六全天在外工作,只有周日在家。常年用電的就一臺熱水器、一臺冰箱,冬天睡覺前我會關掉空調,每月電費還是要300多元。」日前,記者接到家住餘杭的張女士的來電。
  • 平頂山帝景花園小區電費突然漲價,物業稱是遺留問題
    今年3月,物業突然貼出通知,稱5月1日之後,6號樓居民用電均按0.75元/度收取。「3月之前,我們從來不知道我們樓的用電還存在問題。」楊女士說,物業給出的解釋是開發商交房時沒有進行用電改造,6號樓共用一個商業用電的總表,通往各家各戶的分表是開發商自己安裝的,供電部門針對總表度數計算電費,價格按照0.75元/度收取,而物業則按0.56元/度收取電費,差額部分之前由開發商、物業補貼,現在不再補貼了。
  • 50多平公寓月電費竟達1000元 電費到底怎麼算
    錢報幫幫團記者多次走訪小區、社區、街道、供電公司、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花了近兩周時間,並牽線協調多個部門,著手解決這個矛盾。不少業主反映,去年,物業公司按0.946元/度收電費時,他們就去供電公司諮詢過。因為自去年9月1日起,商用電價已調整為0.7396元/度,也就是說,物業公司一直以來都在電費上賺差價。小區所屬的是餘杭東湖街道紅色青年社區。
  • 新小區入住一個月,電費高達500度,業主:平時就200多塊錢
    新小區入住一個月 電費高達四百多 業主們:平時就兩百多塊錢新買的房子剛一個月 電錶激增四五百 業主:我一天未住最近,剛買完房子準備入住的業主們有些煩心事。原來,是因為家裡的電錶走得太快,短短幾天時間竟然就欠了高額電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業主】兩套房一天也沒用過,一套335元,一套235元。據其中一位業主說,她平時住在別的小區,這個小區的房子一次沒住過竟然就產生500多度電。
  • 陝西每度電標準價0.4983元,您家的電費多交了嗎?
    就此事記者專門跑了西安市內幾個小區,來看看他們的電費交了多少錢?西安市長安北路37號,長安一品小區小區居民稱:電費在小區物業交的,一度電的價格是六毛三。西安市桃園南路29號,西安錦園小區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他在這裡住了四年了,電費是在物業交的,一度電是六毛二。小區物業的公示欄裡顯示,他們小區每度電的收費標準是六毛二分錢,可供電部門卻是按照每度0.4983向物業公司收取費用的。
  • 農民出租房有個「潛規則」電費奇貴一度電一元錢
    浙江在線11月20日訊 根據浙江省電力部門規定,紹興居民用電為0.538元/度。而在紹興市區外來人口較為集中的城南外山村,大多數租房者一直在交納0.8元~1.5元/度不等的高價電費。租房者們對這一電費收取「潛規則」怨言頗多,但毫無辦法。雖然市物價部門也受理過此類投訴,但維權的結果往往很難讓租房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