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這三位「王爺」很忙!

2020-12-27 騰訊網

海滄這個被納入國家級的民俗裡

藏著3個很忙的「王爺」

在大家看來

他們仨一直忙著風調雨順

每三年

他們還會被全社區的人

抬著「巡遊」一番

這個民俗就是

海滄區嵩嶼街道鐘山社區的送王船

它可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哦

500年歷史的國家級「非遺」

「送王船」又稱「燒王船」、「放王船」、「做好事」,是流行於閩臺沿海漁港漁村的一種祈福禳災習俗,大約形成於明朝末年,至今已有近500年歷史。

鐘山社區的「送王船」,送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爺,是代替皇帝巡遊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保護神。「送王船」這一民間習俗,已於

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古以來,鐘山社區逢寅、巳、申、亥年,也就是每三年一度,由後埔、中社、四芽、上厝尾輪流坐任,操辦「送王船」廟會活動,

主要是為了祭拜當地信仰的三尊王爺,分別為朱王爺、池王爺和李王爺。水美宮和福仁宮是社區內供奉「代天巡狩」王爺的重要宮廟。

村民通過擲筊,在固定的農曆月份確定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製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製成,或是紙制,把王爺請上王船,載上柴、米、油、鹽以至各項生活用品等實物,在海邊焚燒。

送王船儀式依序包括立杆升旗、安棧、安龍眼、立桅、進水、請帆、王船出棧、遊境、安位、化吉等。船的桅杆是最後倒下,聽說倒下後指向的方向會平安富順。

「送王船」是信眾們對於王爺信仰的堅定,更是他們為四方百姓祈福所做的善心善行。

為更好地推動送王船的保護和傳承,水美宮理事會經過精心的籌備,

成立了送王船民俗文化傳習中心。

送王船傳承者 呂元淵(上一屆水美宮理事會會長):

我可以說是參加過水美宮送王船活動最完整的人了,改革開放後,第一次恢復送王船的活動,在王船後面有艘小船,可以讓一個小孩上去坐,當時那個小孩就是我。長大後我也當過採蓮、採蓮頭、副會長,直至會長,算是王船經歷百分百的人了。

幾百年來村民總是信奉王爺,所以我以飲水思源的心態,想為王爺多做一些事,發自內心地想當會長。

社區居民 蔡朝枝:

在鐘山,大家都敬重王爺,王爺相當於是大家信仰的中心。我2016年的時候被選為採蓮頭(註:送王船繞行時一旁有守護船的護行者,採蓮頭是這群人的領導),無論是在訓練、準備採蓮的物品、初一十五的祭祀及照顧採蓮者......能自己付出的,我都不會向宮裡申請經費,這是我能力所及的地方,也是我對王爺的奉獻跟付出。

同時,海滄區在充分利用原有調查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整理、傳承送王船這一民俗文化,於2009年出版《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第一輯》、2010年出版《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第二輯》。叢書中詳細記載了鐘山村「送王船習俗」的歷史沿革、儀式內容、全部過程、配套活動等。

海滄十分重視對「閩臺送王船習俗」相關音像、圖片和實物等資料的搜集,建立專門的展覽室予以歸檔、陳列、展示和保護。

鐘山社區位於海滄半島中部,直面廈門西海域,與鼓浪嶼遙遙相對。戶籍人口約2200人,外來人口6000餘人。

整個社區共分為4個角落:後埔、中社、四芽和上厝尾。「送王船」的發揚地——水美宮就坐落於此。

至今無人能解的奇字

鐘山社區蔡姓佔總人口80%以上,現存蔡氏家廟一座,為鐘山蔡氏祭拜祖先之所。

在海滄的眾多宗祠中,蔡氏宗祠獨具特色,首先是宗祠正門門額上的奇字,至今無人能解。

這四個類似篆書字體的文字,是從清代宗祠修建時遺留至今的原物,據說是當年家廟修建時適逢高人來過此地留下的墨寶。

蔡氏家廟堪稱美輪美奐,前庭橫梁以魚龍爭遊為圖案,特別是梁下的兩個雀替,是龍頭魚身,寓意魚躍龍門,也就是希望蔡氏子孫能夠有魚龍爭遊的精神,才能得到魚躍龍門的機會。家廟屋頂上的剪粘也獨具特色,除了有金龍安脊,還配以牌樓的戲劇人物,騎馬橫槍,栩栩如生。

家廟之內,天井中心有一道「蝦姑心」,這可不是一般家廟才有的殊榮,據說鐘山蔡氏與清代三朝元老宰相漳浦的蔡新家族有親,當年皇帝尊敬元老在蔡氏祭祖時特派太子前來參禮,由於太子極其顯貴,族人不敢怠慢,在參禮時族人按昭穆分列左右,太子尊貴行走蝦姑心,所以留下這一遺蹟。

蔡氏家廟的大門對聯也頗含深意,聯雲「鐘聲餘韻起舞著鞭儲素志,山勢遺形蜿蜒伏脈毓英才」,一看就知道是大家手筆,聯的冠頭標出了「鐘山」,也就是蔡氏族人的聚居地,但聯中巧妙地勾勒出了鐘山蔡氏的人文個性。

充滿仙氣的石峰巖寺

人們口中常說的「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就在鐘山社區的石峰巖寺。據志書記載,明代末年有古德二公始建梵宮於此,經年香火鼎盛,信徒眾多。

寺周奇石嶙峋,如心石、龜形石、隱聖洞、映水洞等諸勝。傳說在很久之前,隱聖洞有兩位神仙下棋。山下一位窮書生進山砍柴,來到洞中,便把扁擔插在洞外石縫裡,然後默默在旁觀棋。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晚,書生出洞取扁擔,扁擔早已腐朽。書生只好草率拾些柴草下山回家。不料,到了村裡卻找不到家。一問,方知家人都已成了古人。原來仙界一日,人間已過百年。正如傳言所說,「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

寺院全木結構,古樸莊嚴,盡顯建築工巧之美。景觀、建築、雕塑的精心打造,讓石峰巖寺成為融匯世界佛教文化的大觀園。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海滄臺商投資區設立30周年。海滄區融媒體中心隆重推出「最閩南」海滄村(居)文化系列報導,介紹海滄區10個富有閩南文化特色的村居,請及時關注哦!

來源:今日海滄

(餘健平 熊東帆)

相關焦點

  • 廈門海滄鐘山送王船文化節12月14日隆重開幕,錯過還得再等三年
    當地民眾認為,王爺受上天委派在海上巡邏保護人們海上平安,並定期到沿海村落口岸補充供給,維護更新王船,同時,拯疾扶危,御文捍患;而海上罹難者的亡魂(尊稱為「好兄弟」)四處漂泊,無所歸依,甚至會危及人們。因而,相關的村落就定期舉行迎王、造王船、送王儀式,迎請王爺巡狩社區四境,並豎起燈篙召喚「好兄弟」,登上王船,隨王爺一同出海代天巡狩,保護海上民眾,建功立業,轉世成人或成神。
  • 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原標題: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來自臺北的「80後」設計師林士偉、蒼沛夫婦最近格外開心:「大陸政府說話算數,三月底青創基地兌現創業補貼啦。原以為來大陸『築巢』創業是一次冒險,沒想到廈門成為了我們的福地,海滄就是我們的創業樂園!」
  • 廈門海滄:精品迭出,影視產業駛入快車道
    作為閩臺文化的基因庫、海絲文化的橋頭堡,廈門海滄正搭乘金雞唱響鷺島的東風,一路駛入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以節促產,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一部部「廈門出品」的影視精品在海滄出爐,一間間影視專業人才工作室在海滄落地,一個個影視產業項目在海滄成長,海滄的影視基因正源源不斷釋放出魅力因子。
  • 廈門華師海滄附小、華師海滄附中實現華麗蛻變
    原標題:海滄:這處外來子女佔80%以上的教育窪地,是這樣華麗蛻變的  (文/彭建文)相信大家還記得今年春節後,海滄那場火爆全國的招聘所引起的社會反響超級激烈,3082人角逐50個骨幹教師崗位。這說明啥?說明了咱海滄是一塊教育事業的沃土。
  • 廈門海滄24個項目於2019廈洽會上成功對接
    在2019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路投資大會(以下簡稱「2019廈洽會」)上,海滄備受矚目,已順利籤約項目24個,外資和內資預計總投資額分別達到4.57億美元、76.7億元人民幣。東風助力,揚帆起航。一個個重點項目就像是一個個強力引擎,拉動海滄區躍上全球資本的集聚地。人們會聚到這裡,共同尋覓萌發在這片土地上的蓬勃商機。
  • 海滄鐘山送王船文化節前日開幕 敲鑼打鼓 祈願國泰民安
    (黃飛鳴 攝)14日,由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人與海洋——廈門海洋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舉行。作為此次研討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三年一度的海滄鐘山送王船文化節同步開幕。敲鑼打鼓熱鬧非凡,王船巡境人山人海。在海滄,遠去的王船帶走平安祛災的願望,更延續著這片土地敬畏海洋、珍愛生命、平等博愛的海洋文化精神。
  • 廈門:海滄灣內湖公園景觀提升工程
    海滄灣內湖公園景觀中國園林網1月29日消息:廈門市海滄區「三邊三節點」項目海滄灣內湖公園景觀提升工程,著力海滄灣內湖周邊已有的獨立城市景觀節點以點帶面形成濱水的生態景觀帶,給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閒、健身空間。
  • 廈門海滄兒童公園開園 三天人次破10萬
    【中外玩具網12月28日訊】12月25日上午,「夢開始的地方」――位於海滄湖畔的廈門兒童公園,成為兩岸少年兒童歡樂的海洋。為慶祝廈門兒童公園開園,孩子們帶來精心準備的節目,載歌載舞,共同分享這一「新年大禮包」。據統計,12月25日至27日,三天來人流量已突破10萬人次。
  • 2020廈門(海滄)天竺山徒步大會全新升級
    "徒步人生-幸福同行"2020廈門(海滄)天竺山徒步大會迎來了第五屆徒步盛會,藉由五周年的新契機,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大背景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全新升級,首次創新打造"雲徒步"活動新模式。
  • 廈門海滄從臺灣招聘社區主任助理
    本報廈門6月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強)今天上午,35名來自海峽彼岸的臺灣青年從廈門市海滄區領導手中接過了社區主任助理的證書,正式開始在海滄各社區走馬上任。廈門海滄是大陸成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也是全國臺聯設立的兩岸社區交流基地。海滄探索聘用臺胞擔任社區主任助理始於2014年8月,當時海滄區民政局和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發展研究基金會合作開展社區營造試點。項目基本完成後,臺灣社區規劃師李佩珍主動提出留下,出任社區主任助理。在李佩珍的努力下,她駐點的青礁村在鄉村治理、文化傳承和產業再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新竹「池和王爺」進香團直航廈門赴元威殿謁祖
    新竹「池和王爺」進香團直航廈門赴元威殿謁祖          中新網香港5月20日消息:臺北訊,臺灣新竹縣新豐鄉池和宮奉祀的池府王爺﹐昨天開始前往福建廈門元威殿謁祖七天
  • 廈門海滄遠海碼頭新增美西遠洋國際航線
    廈門海滄遠海碼頭新增美西遠洋國際航線 2014-07-22 18:54: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廈門7月22日電 (
  • 「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走進廈門海滄村居巡演
    「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28日晚在廈門海滄舉辦。 鄭偉明 攝中新網廈門9月29日電 (楊伏山 熊東帆)28日晚,廈門海滄東孚街道鳳山書院前人頭攢動。「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正在這裡歡樂進行,包括居住生活在海滄的臺胞在內,兩岸民眾逾千人一同陶醉在歌仔戲、答嘴鼓、歌舞、陣頭等充滿濃鬱鄉土氣息的閩南藝術氛圍裡,其樂融融。
  • 高溫難耐 廈門海滄這路口的遮陽傘去哪了?
    遮陽傘不見了,只留下光禿禿的石礅東南網7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 文/圖) 連日來,高溫炙烤大地,眾多廈門市民「叫苦不迭」,紛紛使出各種防暑降溫招數。走在街上的市民,見到樹蔭就躲,也有一些沒帶遮陽傘的,在等斑馬線時焦灼難耐。
  • 廈門海滄中學明天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 通訊員 葉愛麗)明天,廈門市海滄中學要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位於新陽馬鑾灣畔的這所學校是海滄年齡最大的中學,一度被認為最孤單中學,如今突然發現自己處於「風水寶地」——不僅擁有無敵海景,前面馬鑾灣是建設熱土。
  • 廈門海滄實驗中學2019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簡章
    廈門海滄實驗中學2019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簡章發布了,詳情如下:   廈門海滄實驗中學是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秉持「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遵循「德業兼修,師生共進」的辦學理念,堅持特色化辦學、科研型辦學、多樣化辦學和國際化辦學的發展定位,深化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升體育工作水平,創辦特色活力校園,實現學子們的成才夢想。
  • 匯總:廈門集美、海滄、同安、翔安區小升初劃片!
    後溪中學、杏南中學後溪校區海滄區2020年初中劃片招生一覽表    一、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初中部 1.片區內公辦小學: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小學部; 2.經派位的民辦小學畢業生。    三、廈門海滄實驗中學    1.片區內公辦小學:延奎實驗小學、育才小學;    2.經派位的民辦小學畢業生。
  • 廈門海滄今秋全區開設閩南語課 被贊「有擔當」
    蔡穎博說,早在1985年她就曾參與收集閩南諺語、俗語,彙編成《民間三套集成採編》一書;一年多前她開始給4個班的學生上閩南語課,還曾一度在學校食堂「每天中午教老師一句閩南語」。  蔡穎博說,除了參加「種子班培訓」,她還有一系列的設想,比如要組建童謠小組;學校「國旗下講話」這一環節要穿插帶有閩南元素的文藝表演;要組織孩子們採編民俗諺語,通過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學習閩南語的樂趣。
  • 一路暢享傲人顏值跑者盛讚海滄半馬 2020建發廈門(海滄)國際半程...
    獲獎選手在賽後採訪中均大力點讚風光旖旎的海滄半馬賽道。吳向東表示,從五年前自己報名到海滄參賽,到今年受邀來比賽,明顯感受到賽事更加完善,且海滄的賽道也越發靚麗。「我前天就來海滄了,沿著海滄湖、海滄大道訓練時路遇很多跑者,這裡的跑步氛圍非常好。」吳向東還提到,在比賽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海滄人民的熱情,特別是沿線有很多穿著閩南文化傳統服飾的助威團,這很廈門。
  • 廈門海滄疏港通道超大斷面完工
    廈門海滄疏港通道超大斷面完工 2020-12-23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