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和《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顯示,藝術專職教師比例與2016年相比有所提高,但農村小學藝術教師缺口較大。
報告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顯示,學生音樂聽辨能力、音樂作品賞析能力和音樂基礎編創能力與2016年即上一輪藝術監測相比總體保持穩定,78.5%的四年級和77.2%的八年級學生演唱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學生美術基礎能力、美術作品賞析能力、美術知識生活運用能力與2016年相比總體保持穩定,91.5%的四年級和65.8%的八年級學生繪畫創作與表達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學生對中國畫、民間手工藝、書法等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形式的喜歡程度較高,但對部分民歌、民族樂器、傳統美術作品的辨識和鑑賞能力較弱。八成以上學生喜歡藝術課和藝術教師。藝術教學資源配備情況與2016年相比有明顯改善,但部分資源的使用率仍有待提高。
據介紹,按照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19年開展了第二周期第二年的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監測學科是語文、藝術。本次監測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了331個樣本縣(市、區)、4,097所小學和2,522所初中,對116,578名四年級學生和79,086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現場測試,對6,611名中小學校長,47,334名語文、藝術教師開展了問卷調查。監測工作在周密部署、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抽樣(全國總體抽樣誤差小於1%),按照標準化流程研製監測指標與工具,規範實施採集數據,深入進行數據分析,成立高水平專家組精心研製報告,最終形成了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