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日|殺人者陳同佳,刑期將盡

2020-12-27 直播港澳臺

一、蝴蝶效應

當香港的街頭在暴戾喧囂與暗流湧動之間來回切換了超過四個月之後,許多人似乎暫時忘了這一切究竟因何而起。 直到「那個人」重新出現在各大媒體的版面上 —— 「潘曉穎命案」的犯罪嫌疑人、二十歲出頭的香港籍年輕男子陳同佳即將結束他的監牢生活,將於10月23日刑滿釋放,他的罪名一度是四項「洗黑錢罪」。

可就連他自己都曾親口承認: 是他殺了潘曉穎,一位年芳二十的花季少女。

是因愛生恨還是醋意滔天已然沒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犯罪事實令人髮指: 陳同佳親手勒死了自己的戀人,將屍體裝進一個新買的粉紅色行李箱,第二天丟棄在臺灣竹圍車站外的一個郊外公園裡。

棄屍前夜,陳同佳甚至睡了一覺,他在床上,她在箱裡,陰陽相隔。少年眼角是否有淚,已無從知曉。

逃案返回香港後,陳同佳三次盜取潘曉穎銀行卡內共計1.92萬港幣,連她的數位相機與手機也沒有放過。 2019年4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根據這些有限的犯罪事實控告陳同佳四項「洗黑錢罪」,判處入獄29個月。

在陳同佳案在香港高院「落槌」之前,潘曉穎的家人曾多次往返港臺,希望臺灣方面能夠向港府施壓引渡兇手回臺受審,終究無疾而終 —— 香港與臺灣之間並無籤訂相關協議。

受害人父母數次寫信給林鄭月娥及港府相關部門,希望能夠為命喪臺灣的愛女討回公道。

信中道: 「女兒被棄屍野外,野狗分食以致屍骨不全。 我們真的非常非常痛心,每夜無法安眠。 」

2019年3月,在結束20天的諮詢期(公示期)之後,港府就「香港籍疑犯陳同佳在臺灣殺人案」向香港立法會提交《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審議。

後來的故事,在座的各位大抵都知道了。

2019年9月4日,林鄭月娥宣布政府會正式撤回條例。

有人說:陳同佳在臺灣扇動了一下翅膀,一場風暴卻卷向了香港。《直新聞》以為,這固然有「蝴蝶效應」的成分在,但港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的初心仍是正直且正義的。一件原本並不複雜的司法互助事件如今已然變了味,當下香港街頭的血與淚大抵與潘曉穎心碎父母的血與淚毫無關聯。

二、新的抉擇

陳同佳要出獄了,從法理的角度上看他即將結束在香港法律管制下的刑期。在今天的香港警方例行記者會上,警察公共關系科署理總警司江永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刑滿出獄後,(陳)便是普通市民。

言下之意,10月23日以後陳同佳便自由了。 但也有媒體援引一位宗教工作者的話稱: 一位牧師已經勸服陳同佳回到臺灣自首,陳同佳已經「原則上同意」了,但希望臺灣當局能夠不判處死刑。 陳同佳也希望能夠獲得受害人潘曉穎家人的原諒。

2018年12月3日,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對陳同佳發布時效長達37年6個月的通緝令—— 這意味著恢復自由後的陳同佳只要登上飛往臺灣的飛機,等待他的將會是臺灣當局的手銬。香港並無死刑,臺灣有,這很可能是此時陳同佳思考最多的事情。

今天傳來消息,臺灣的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即便陳同佳在香港出獄後前往臺灣自首以期獲免死刑,其行為頂多只能算作是「投案」而非「自首」。是在香港當一個「自由人」—— 負罪,還是在臺灣的監獄裡度過許多個春夏秋冬 —— 伏法。

陳同佳面臨一個新的抉擇。

三、人血饅頭

臺灣法務部門10月17日發布新聞稿談及「陳同佳案」,稱陳所涉嫌的殺人重大刑案屬於「萬國公罪」。呼籲香港方面秉持追訴殺人犯罪的執法立場,懷疑陳同佳在港期間已經懷有預謀犯案動機,希望在刑滿釋放前能夠繼續關押、追訴。臺灣方面將在對等、尊嚴及互惠的基礎上「迅速提供案件在臺相關證據」。臺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17日也發表類似論述,表示:陳同佳疑似在香港就有預謀跡象,指香港警方掌握未提供予臺方的證據,應積極續押追訴。

諸位看懂了嗎? 臺灣方面不想要陳同佳這個「燙手山芋」。 所謂「還被害人及家屬一個公道」只是掛在嘴邊的漂亮話。臺灣「陸委會」一度以所謂:臺灣當局不會同意香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及侵害人權自由而修改的條例,來進行雙方面的交涉。即使修例獲得通過,臺灣方面也不會同意遣送陳同佳。

「陳同佳弒潘曉穎案」從最一開始的單純刑事案件變質成一個所謂「政治事件」,始作俑者恰恰就是臺灣民進黨當局!而當香港街頭出現暴力示威活動後,蔡英文當局喊出了所謂「今日之香港,明日之臺灣」的惡毒口號,將「一國兩制」汙名化,更是在明裡暗裡給香港街頭的鬧事者「遞刀遞槍」,坐視香港街頭野火燒不盡。

陳同佳,在故事的最一開始扇動翅膀的那隻「蝴蝶」,萌生出了回臺伏法的想法時,臺灣當局終於露出了他們偽善的真面目。

當香港街頭的「野火」正在西方各國蔓延開的時候,民進黨當局終於知道「怕」了。

蔡英文及她的「團團夥夥」們眼裡只有2020連任的選票,沒有正義。

為了勝利,沾了血的饅頭,他們吃得怡然自得,吃得胸有成竹,吃得堂而皇之。

2019年10月10日,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支持度為35.1%,韓國瑜則是27.9%。

戰鬥仍在繼續,但不要忘了「那個姑娘」,還有「那隻蝴蝶」。

相關焦點

  • 陳同佳稱月內赴臺自首 律師料判死刑機會低
    臺灣殺人案疑犯陳同佳去年10月完成洗黑錢案刑期出獄後,一直未有表態何時前往臺灣自首,引起社會關注。他昨日透過一直提供協助的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發放錄音聲帶,重申自己到臺灣自首的想法一直沒有改變,已讓律師安排相關事宜。他同時再次向受害人潘曉穎的父母致歉。管浩鳴預料可在本月內成行。
  • 陳同佳赴臺「自首」?臺檢方稱不符合自首條件僅算投案
    陳同佳將在10月23日刑滿出獄(圖片來源: 香港「東網」)據臺灣「中央社」10月19日報導,臺灣「刑事警察局」18日晚收到港方傳真來函,函件轉達了陳同佳赴臺自首的意願。士林地檢署19日稱,已收到「刑事局」報告此事,檢方部分,僅能依刑事訴訟法處理嫌犯歸案及偵查案件,也就是陳同佳如果入境臺灣,警方將他逮捕並移送士林地檢署歸案,承辦檢察官會開庭訊問他,訊後做出聲請羈押或交保等強制處分,檢方後續依陳同佳陳述內容及相關證據進行調查。
  • 臺灣拒收「港女箱屍案」嫌犯陳同佳 蔡英文到底在怕什麼?
    臺當局拒絕陳同佳入境據香港《星島日報》20日報導,臺灣殺人案疑犯陳同佳決定出獄後赴臺自首,並致函特首林鄭月娥。19日,林鄭確認收到陳同佳的親筆信後稱,受害人父母再三聯絡政府,要求用不同方法處理事件,希望現在情況可以令他們釋懷;港府會安排陳同佳赴臺,正等待臺方回應。
  • 蔡當局拒收陳同佳 連臺檢方都罵:為政治不顧正義
    來源:海外網陳同佳(圖源:大公報)海外網10月22電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導火索、在臺灣殺害女友的香港嫌犯陳同佳,最早將於明日刑滿出獄。臺「國安局長」邱國正21日稱香港在這個節骨眼要把陳送來,「時機點很不妥,我方不得不在政治上做考慮」。臺檢方嗆蔡當局:沒聽過拒收通緝犯蔡當局這種卸責的表態在島內被罵翻,就連臺檢方及法律界都看不下去,出面痛批。
  • 留置一日折抵管制的刑期為多少日?
    一、留置一日折抵管制的刑期為多少日?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規定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為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屬於剝奪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
  • 解讀留置取代「兩規」:留置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他表示,將要制定的國家監察法,將對留置的審批程序、使用條件、措施採取的時限都會作出嚴格的法律規定,乃至於對調查過程的安全、醫療保障等等都會作出相應的規定。  而在過去的十多個月,山西、北京、浙江三個試點地區均對留置措施作出了各自的探索。
  • 香港風波「導火索」欲赴臺「自首」臺檢方回應
    (觀察者網訊)在臺當局被質疑「不敢接招」、巧妙推卸責任後,臺灣士林地檢署昨日(10月19日)對即將刑滿出獄的香港風波「導火索」——陳同佳意願赴臺「自首」作出回應。據臺灣「中央社」10月19日報導,臺灣「刑事警察局」18日晚收到港方傳真來函,函件轉達了陳同佳赴臺自首的意願,且港方會協助提供合法作為等協助。
  • 有期徒刑與拘役並罰時的刑期折抵
    那麼,在執行有期徒刑刑期時,是否應該將被告人2013年8月3日至9月30日被羈押的時間,從中予以折抵,有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對於趙某某按照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一個拘役刑期和一個有期徒刑刑期合併執行時,決定執行的法定結果就是有期徒刑,這是被告人犯兩罪應當承擔的法定刑期。
  • 香港一日丨來自臺灣的搶劫犯
    「臺版」陳同佳臺當局又玩起了「雙標」。事情是這樣的。10月6日,一名臺灣林姓男子以氣槍扮真槍,在尖沙咀彌敦道50號打劫一間表行,劫走兩隻手錶,價值約99萬港元。疑犯隨後返回臺灣,11月6日臺灣當局將其逮捕。臺灣方面日前向香港特區政府提請司法互助,希望取得案發現場監控錄像片段、受害者書面證供等證據。香港保安局周日回復稱,案件正根據香港法律進行處理,香港警方已將此案列為搶劫案,油尖警區重案組第一隊正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 一文讀懂:香港問題的來龍去脈
    官方說的這起謀殺案發生於2018年2月,一對香港情侶去臺灣旅行,結果在旅行途中,20歲的香港姑娘潘曉穎被其男友陳同佳殺害。根據媒體報導,女孩遇害時已懷孕3個多月,他們去臺灣是為了一起過情人節,然而在旅行途中,兩人多次發生爭吵。
  • 香港問題的來龍去脈
    「香港特區政府提出此次修例的目的是處理去年發生在臺灣的謀殺案,同時堵塞香港整體刑事事宜協作制度方面的漏洞……修訂《逃犯條例》可以建立地區間的司法協助關係,也是落實基本法的應有之義,更是維護香港法治核心價值和鞏固提升香港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舉措。」官方說的這起謀殺案發生於2018年2月,一對香港情侶去臺灣旅行,結果在旅行途中,20歲的香港姑娘潘曉穎被其男友陳同佳殺害。
  •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正式撤回!
    而也是在今天,爭議風暴的起源——在臺灣殺死女友的香港人陳同佳刑滿出獄。持續了4個多月的反修例風波將香港攪得天翻地覆,而反修例風波的起因——臺灣殺人案中的兇手陳同佳今天(10月23日)出獄了!陳同佳之所以決定赴臺自首,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的勸喻起了很大的作用。
  • 被判緩刑後再次被判的,是兩次刑期疊加嗎?
    徐增升律師解析:緩刑人員被收監後,之前因本案而被實際羈押的日期仍可以折抵刑期。被判處拘役或有期徒刑並適用緩刑的罪犯,如果因違反緩刑監管規定被撤銷緩刑予以收監的,對罪犯將執行原判處的刑罰,在執行刑罰前被實際羈押的日期可以依法折抵刑期。但是,在緩刑執行期間的時間,因未被羈押,是不可以折抵刑期的。
  • 香港問題的來龍去脈!這篇文章講透了
    官方說的這起謀殺案發生於2018年2月,一對香港情侶去臺灣旅行,結果在旅行途中,20歲的香港姑娘潘曉穎被其男友陳同佳殺害。 根據媒體報導,女孩遇害時已懷孕3個多月,他們去臺灣是為了一起過情人節,然而在旅行途中,兩人多次發生爭吵。
  • 香港抗議者中,出現了最令人齒冷的群體!
    兩人原打算2月17日返回香港,但最後的結局卻是,陳同佳犯下兇案後,獨自一人潛逃回港。據陳同佳供述,事發前,他們先是就行李收拾問題發生爭執。隨後,潘曉穎又告訴他,自己懷了前男友的孩子,並讓陳同佳看了一段她與另一名男子發生關係的視頻。盛怒之下,陳同佳抓起潘曉穎的頭髮,將其按在地上勒死。
  • 用英文譜寫《一日看盡長安花》重現唐詩之美
    (原標題:用英文譜寫《一日看盡長安花》重現唐詩之美) 跨界
  • 《一日看盡長安花》用英文重現唐詩之美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日看盡長安花:英譯唐詩之美》獨闢蹊徑,譯著者何中堅選取了203首英譯唐詩,按原詩韻律押韻,保留其精髓,試圖通過英文重塑唐詩的美態。 中國詩詞早已走上國際。在中美兩國的外交史上,美國歷屆總統都很喜歡引用中國詩詞,並且已成為不成文的慣例。
  • 小薇佳一日收到善款近萬元
    26日,本報報導了7歲小薇佳抗癌5年一事,眾多熱心市民紛紛伸出援手,小薇佳一日收到善款近萬元。目前,小薇佳已進行完第49次化療,正在為手術做準備。  26日一早,薇佳的媽媽劉杏娜的帳戶便開始收到熱心市民的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