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都會以伏地挺身這個動作開始我們的健身之路,所以我們身上最先感覺到疼痛的關節一般是手腕,所以最先用到的護具是護腕,護腕也是很多健身者買的第一件護具。很多人都習慣了在健身時佩戴護腕,久而久之他們無論練什麼動作,都會佩戴護腕。
佩戴護腕可以使我們的訓練動作更加孤立,比如練習臥推時能夠更好地感受胸肌發力。佩戴護腕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手腕受傷,比如倒計時佩戴護腕能夠有效地減輕手腕疼痛。
但是經常佩戴護腕這種習慣不不好,如果你不管什麼動作、哪種強度都要佩戴護腕,會對你的手腕產生以下兩種不利影響。
一、手腕強度跟不上訓練強度
很多人從剛開始健身時就佩戴護腕,這樣會導致在其他部位的訓練強度上升的同時,手腕強度卻得不到訓練,這樣會拖慢我們的健身進程。
拿伏地挺身來說,一開始就佩戴護腕來訓練的人很難能做到一口氣100次伏地挺身,因為手腕支撐不住這麼久,手腕強度達不到這麼大。而那些平時不佩戴護腕訓練的人,經常進行伏地挺身訓練,以前如果能做60來個伏地挺身,佩戴護腕可能就能做到100個。
所以說戴護腕這種輔助,有時可以幫助我們突破瓶頸,但如果一直依賴這種輔助對我們的健身是無益的。
手腕本身不承擔壓力,手腕強度無法得到鍛鍊,就會停滯不前,等到我們即使在護腕的輔助下也無法支撐訓練強度時,過度依賴護腕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了。
二、手腕力量募集能力下降
對於關節部位來說,考驗關節能力的一個標誌就是能否快速努力肌肉力量。對於手腕來說,就是看它能不能快速募集小臂肌肉的力量。比如說雙力臂動作需要很強的腕力來支撐,如果手腕不能快速募集小臂力量,雙力臂動作就無法完成。除此之外還有爆發伏地挺身,手腕募集能力不足,爆發伏地挺身的起身幅度就會很低。
而經常佩戴護腕的人是藉助護腕的彈性代替小臂肌肉力量的募集,一旦摘掉護腕,手腕就會缺乏穩定性,募集能力自然就會下降。
所以經常佩戴護腕的人募集能力不足,他們的上肢爆發力也不夠,像爆發式引體向上、爆發伏地挺身、前手翻這之類的動作,他們很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