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軟體 | 中國剩餘定理 | 一次同餘方程組

2021-02-25 數學教學研究

點擊標題下面一行中「北京 邵勇」後面的藍字「數學教學研究」,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sx100sy)。本公眾號內容均由邵勇本人獨創。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分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

上一期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中國剩餘定理。玻璃球的實例用語言敘述很簡單,數學家提升了它的理論高度,把它歸結為一次同餘方程的求解問題。上一期我還總結出了計算公式。本期在這個公式的基礎上利用EXCEL進行計算,很簡單方便。涉及EXCEL中的內置函數——取整函數 INT( )。我們會把公式埋入EXCEL單元格中。本期其實是教您把數學計算與計算機軟體操作結合起來。以前我關注數學本身更多一些,今天講一講EXCEL軟體這個最常用的軟體,其中的內置公式包括很多極為有用的數學函數,我們應該學會使用。

要解決的問題是:有一堆玻璃球,三個三個數餘P個( P = 0,1,2),五個五個數餘Q個(Q = 0,1,2,3,4),七個七個數餘R個(R = 0,1,2,3,4,5,6)。問滿足要求的最少玻璃球數是多少?

我設計的EXCEL的界面如下,其中N代表所求玻璃球數量:

前3行是公式本身。第4行是變量。第5行及以後是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值。上圖中就是上一期所舉例子。如果我在第6行的A、B、C列中再輸入三個餘數,並把在D5,E5和F5中所埋公式拖動到以下的行中,則EXCEL就會自動計算出結果。下面具體分析一下這個EXCEL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上圖中,我在EXCEL中選中了D5單元格(左上角有顯示)。D5單元格中顯示的是計算結果,而它所埋藏的公式在圖的最上邊緣的fx後有給出。即

=70*A5+21*B5+15*C5

再看表中k的值「1「(E5單元格)是什麼意思。

上圖中,在E5單元格中埋入了公式

=INT( (D5-1) /105)

它的意思是用D5減去1,再除以105,然後取整(INT為取整內置函數),所得就是後面要從D5中減去105的次數。其中的減1是因為我們必須規定玻璃球的數量不能為0,因為總要有球,哪怕只有一個。減1保證了只要玻璃球的數量大於0,我們用上述公式所求得的N值就一定是符合要求的最小數量。

下面再來看一看值等於88的單元格F5中埋入了什麼公式。

F5中埋藏的公式如下:

=D5-E5*105

說明:上面的「減1」使得三個餘數都為0的情況不是一個球都沒有,而是105個球。我們上面的設計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具體來說,在三個餘數都為0時,70×A5+21×B5+15×C5的值等於0,但這時的k值(單元格E5的值)等於 INT((0-1)/105,即(-1/105)取整,得 -1,即E5 = -1。這時的E5為負值,從而由所埋公式=D5-E5*105可以看出,減去-1個105就變為加上1個正的105,這樣就把沒有球的情況(三個餘數都為0)排除,使得最小的可能值為105。105是除以3、5、7餘數都為0的最小正整數。

P、Q、R三個餘數一共有3×5×7=105種組合方式。這105種不同方式對應用於1到105這105個正整數。具體見文後。


若把減1變為減7,則不足7個球的情況,即沒有球和只有1、2、3、4、5、6個球的情況都不出現。最小玻璃球數就是7個。這應該是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我們七個七個數球,總應該有7個以上的球吧。

本題只用到了一個內置函數INT即取整函數。EXCEL的內置函數非常多,非常有用。埋公式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計算方法。

本公眾號(數學教學研究,sx100sy)於2014年曾經講過一個遊戲,也是涉及

 附表:

相關焦點

  • 數學教育定理--中國剩餘定理
    孫子定理是中國古代求解一次同餘式組(見同餘)的方法。是數論中一個重要定理。又稱中國餘數定理。
  • 一周一定理No.1 中國剩餘定理
    作者 | 林開亮在最近推出的兩篇文章①微積分之前奏1: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②算命是胡扯,猜姓卻不然中,我們都提到了中國剩餘定理中國剩餘定理:設正整數m1,m2,…,mn兩兩互素,則下述同餘方程組事實上,方程 (*) 的通解為x=r1M1x1+…+rnMnxn+kM,k∈Z  (#)其中Mi=M/mi,而xi是同餘方程Mixi≡1(mod mi)    (*i)的一個特解,因而可以用求一術得出。簡單地說,中國剩餘定理將一個同餘方程組(*)的求解,歸結為多個一次同餘方程(*i)的求解,而後者可以用求一術來求解。
  • 中國古代史上最完美和最值得驕傲的數學成果:中國剩餘定理
    文將介紹中國古代最完美和最值得驕傲的數學成果「中國剩餘定理」,希望能有更多的讀者和學生能重視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並通過對中國剩餘定理的了解和學習喜歡上數論。在中外幾乎每一本基礎數論的教課書中,都會介紹一個被稱之為「中國剩餘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的知識。在我的印象裡,自己是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接觸到這個知識的,並知道如何去應用它,但要等到初中後才真正明白其原理。中
  • 2013年浙江省考:同餘問題中的剩餘定理
    餘數問題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同餘問題,在同餘問題解決過程中,推薦代入法和口訣法兩大類。其中口訣法是公倍數做周期,餘同取餘,和同加和,差同減差的應用,但是有時候會出現餘不同,和不同並且差也不同的現象,這就需要我們採用剩餘定理進行解決。下面就由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為大家進行詳細講解。
  • 韓信點兵,物不知數和中國剩餘定理
    秦末時期,楚漢相爭,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有一次帶1500名兵士打仗,戰死四五百人。為了統計剩餘士兵的個數,韓信令士兵3人一排,多出2人;5人一排,多出4人;7人一排,多出6人。韓信據此很快說出人數:1049人。
  • 中國剩餘定理應用詳解
    中國剩餘定理又稱孫子定理,數學著作《孫子算經》卷下第二十六題,叫做「物不知數」問題,原文如下: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即,一個整數除以三餘二,除以五餘三,除以七餘二,求這個整數。
  • 2018軍轉幹行測備考:中國剩餘定理
    (一)通用公式一元線性同餘方程組問題最早可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公元5世紀)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卷下第二十六題,叫做「物不知數」問題,原文如下: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即,一個整數除以三餘二,除以五餘三,除以七餘二,求這個整數。
  • 「中國剩餘定理」的開創者
    原標題:南宋數學家秦九韶:「中國剩餘定理」的開創者他所著《數書九章》,被稱為「算中寶典」他善於創新,用數學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德國數學家高斯提出的同餘理論,是數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他之前五百多年的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秦九韶的數學家就提出了同樣的解法。他的理論被西方稱為「中國剩餘定理」,也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數學研究的先進水平。秦九韶是南宋四川人,是我國古代宋元數學研究高峰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古代數學集大成者,被譽為「宋元數學四大家」之一。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秦九韶是唯一一位來自科學領域的歷史名人。
  • NOIP考點中國剩餘定理
    道理就是前面講過的定理「如果a%b=c,則有(a−k∗b)%b=c(a−k∗b)%b=c」。所以(n1+n2+n3)%105(n1+n2+n3)%105就是最終的最小解。  這樣一來就得到了中國剩餘定理的公式:設正整數m1,m2,m3兩兩互素,則同餘方程組
  • 2020軍隊文職考試技巧:中國剩餘定理
    【導讀】華圖寧夏軍隊文職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軍隊文職考試技巧:中國剩餘定理,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下面寧夏華圖整理的中國剩餘定理,希望大家學習記憶。   什麼是中國剩餘定理呢,中國剩餘定理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又名「物不知數問題」,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即,一個整數除以三餘二,除以五餘三,除以七餘二,求這個整數。
  • 我看中國剩餘定理
    中國剩餘定理有一堆玻璃球,三個三個數餘2,五個五個數餘4,七個七個數餘5。問這堆玻璃球有多少個?不講中國剩餘定理的一般形式。想探索一下中國剩餘定理能被人們想出來一定是有某種很棒的思維在其中。我從我本人內在想法來對中國剩餘定理進行一番簡單易懂的解讀。力求把定理寫得深入淺出,人人都能看懂。設玻璃球數量為N。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中國剩餘定理
    本文整理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中國剩餘定理。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各位考生,很多同學在備考的過程中遇到中國剩餘定理的題目除了代入排除這一種方法就有些不知所措,其實,中國剩餘定理問題備考起來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下面就跟著中公教育來一塊學習這部分的內容吧。
  • 數學教育定理-同餘定理
    數學上,兩個整數除以同一個整數,若得相同餘數,則二整數同餘(英文:Modular arithmetic,德文:Kongruenz)。
  • 漫談中國剩餘定理
    中國剩餘定理又稱孫子定理,《孫子算經》中給出了其簡單形式的表述及解答:問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
  • 2020福建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中國剩餘定理
    各位考生,很多同學在備考的過程中遇到中國剩餘定理的題目除了代入排除這一種方法就有些不知所措,其實,中國剩餘定理問題備考起來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下面就跟著中公教育來一塊學習這部分的內容吧。什麼是中國剩餘定理呢,中國剩餘定理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又名「物不知數問題」,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 數學運算之同餘定理
    今天筆者給大家講解一下餘數和同餘定理:一、餘數被除數/除數=商……餘數正負餘數絕對值加和=除數二、同餘定理幾個整數除以同一個除數,若餘數相同,則這幾個整數同餘。三、剩餘定理通用形式:一個數X,X/A……a;X/B……bX/C……c求這個數?
  •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中國剩餘定理」的開創者
    原標題:「中國剩餘定理」的開創者   他   所著《數書九章》,被稱為「算中寶典」   他   善於創新,用數學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   德國數學家高斯提出的同餘理論,是數論的重要內容之一。
  • 2020選調生行測技巧:探索《孫子算經》之剩餘定理
    2020選調生行測技巧:本文整理2020選調生行測技巧:探索《孫子算經》之剩餘定理。更多選調生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 《孫子算經》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數學著作。書中有這樣的敘述:「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行測數學運算難點擊破之"同餘與剩餘"
    行測數學運算難點擊破之"同餘與剩餘"   在整數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兩種情況。當不能整除時,就產生餘數。其中,餘數總是小於除數,即0≤d  一、同餘  兩個整數a、b,若它們除以整數m所得的餘數相等,則稱a、b對於m同餘。  例如,3除以5的餘數是3,18除以5的餘數也是3,則稱23與18對於5同餘。  對於同一個除數m,兩個數和的餘數與餘數的和同餘,兩個數差的餘數與餘數的差同餘,兩個數積的餘數與餘數的積同餘。
  • 韓信點兵與中國剩餘定理
    有一次戰鬥後,韓信要清點士兵的人數。讓士兵三人一組,就有兩人沒法編組;五人一組,就有三人無法編組;七人一組,就有兩人無法編組。那麼請問這些士兵一共有幾人?宋朝數學家秦九韶在《數書九章》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完整系統的解答。明朝數學家程大位在《算法統宗》中將解法編成易於上口的《孫子歌訣》,就是文初的那首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