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揀家庭廚餘垃圾不用「破袋」
給居民發放廚餘垃圾盒 分揀人員省時又省力
隨著呼和浩特市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生活垃圾分類的隊伍。在家庭生活垃圾分類中,廚餘垃圾是分類的難點之一,往往需要垃圾分揀員進行輔助。味兒難聞、活兒難幹、精細分類難困擾著人們。面對這種情況,賽罕區人民路街道辦事處所轄多個社區嘗試了一個新方法,廚餘垃圾再也不用破袋處理,還沒有難聞的異味兒。這個新方法就是給居民發放密封的廚餘垃圾盒,居民使用後將垃圾盒放到指定地點可以換個新盒,既減輕了垃圾分揀人員的負擔,也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請您到這邊領取一個家用型廚餘垃圾盒,以後廚餘垃圾不用往袋裡扔,直接倒到盒裡就可以,而且每天我們會為您免費換新盒,特別方便。」為了提高轄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準確度,增強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從12月18日開始,支農社區為轄區的各小區居民免費發放了廚餘垃圾盒。昨日,記者向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巡查員了解了家用廚餘垃圾盒的相關情況。
支農社區網格巡查員李敏告訴記者:「家庭廚餘垃圾包括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不包含餐巾紙、塑膠袋等生活日用物品的廢棄物。我們剛開始進行垃圾分類輔導時,發現居民習慣了把這些物品與廚餘垃圾混裝在一個袋中,需要垃圾分揀員進行二次處理。因為廚餘垃圾中湯汁多、氣味大,處理起來並不方便,有了家用型廚餘垃圾盒,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李敏口中的家用型廚餘垃圾盒是一個帶有密封蓋子的塑料盒,體積小巧,居民可將做飯、用餐過程中產生的餐廚垃圾直接倒入,無需在盒子中另套垃圾袋。居民將垃圾盒放到指定回收點,回收點的值守人員會將一個新盒交給居民,回收的垃圾盒有專人進行分類處理和清洗,再次投入使用。這樣既減少了垃圾袋的使用,也方便居民投放廚餘垃圾,更省了分揀員「破袋」檢查分揀的麻煩。
據賽罕區人民路街道辦事處支農社區副主任安強介紹,僅在12月18日的活動中,支農社區的工作人員就向轄區居民發放了180個家用廚餘垃圾盒,還為領取垃圾盒的居民進行了廚餘垃圾分類輔導。居民只需要把裝有廚餘垃圾的盒子放到指定地點就可以了,這種便捷的方法也提高了居民分類投放垃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為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進行,支農社區還組織轄區熱心居民、社區工作人員成立了一支垃圾分類助管員隊伍。從昨日起,助管員每天都在各個小區督導垃圾分類及廚餘垃圾盒的更換,還會挨家挨戶上門進行垃圾分類宣傳,開展各類垃圾分類活動,引導居民主動正確地投放垃圾,帶動身邊人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共同營造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記者了解到,人民路街道辦事處轄區正在向居民分發廚餘垃圾盒的社區還有很多,支農社區只是其中一個。像山丹社區、仕奇社區等諸多社區的工作人員都在積極推進廚餘垃圾盒的發放工作,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居民合理、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為共建和諧社區努力。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張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