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徐霞客-中安在線-旅遊

2020-12-22 中安旅遊網

  徐霞客(1587—1641),是我國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遊記文學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他以畢生的精力,從事艱苦卓越的科學考察事業,被稱為「千古奇人」。他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獻身科學、尊重實踐、堅忍不拔、不斷進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結晶,徐霞客精神是16—17世紀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一個典範、一面旗幟。

  徐霞客紀念館座落於青山綠水、稻田阡陌的江南水鄉——江陰市馬鎮南陽岐村,內有徐霞客故居、勝水橋、仰聖園、晴山堂石刻和徐霞客墓等組成。徐霞客故居始建於明代,清初翻修,現共三地二側廂。晴山堂始建於明末啟元年,是徐霞客為慶祝母親大病初癒而建。徐母去世後,霞客為紀念母親,將祖上傳下的和自己請名家撰寫的詩文手稿鐫刻石上,鑲嵌在晴山堂牆內,現共有明代石刻76塊。

  徐霞客紀念館還有三處遺蹟可供瞻仰參觀。「羅漢松」位於故居第三進前東側天井,樹高6.5米,杆圍2.2米,相傳為徐霞客手植,已有400年歷史。「勝水橋」位居東南百米處,始建於明代,民國十三年(1924年)重建。「徐霞客墓」位于晴山堂後,1978年遷建,1985年按《徐氏宗譜》附圖式樣重建。

  在隆重紀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之際,江陰市人民政府於2001年5月建成了以《徐霞客遊記》碑廊為主體的仰聖園,邀請130位全國著名書法家書寫了從《徐霞客遊記》裡精選出的135段名篇佳句,同時磨石鐫刻而成,形成了一本流動的《徐霞客遊記》及中國當代書法大展,與晴山堂石刻形成了古今合壁的藝術效果。

  徐霞客紀念館由「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正式命名為「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活動基地」,1996年命名為「江蘇省德育教育基地」、「無錫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又被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7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6月被無錫市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範點」。

  近年來,堅持陣地育人,積極配合全市「學霞客精神,做有志少年」活動,對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中小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直觀易懂、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和說服力的愛國主義教育,指導學生學習徐霞客矢志不渝、堅忍不拔的人生追求,學習勇於實踐、敢於糾錯的科學態度,學習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學習濟貧助困、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努力把徐霞客精神同國家民族的振興聯繫起來,引導青少年學習霞客精神,爭做國家棟梁之才。

相關焦點

  • 江蘇文化日曆 | 徐霞客:彌巍古道千年留痕路滄桑
    翻山越嶺,走江訪水徐霞客故鄉在今天江蘇江陰縣南陽岐村,村中有一座中國明朝時留下的橋梁,兩側的橋欄上刻著這樣一幅對子「曾有霞仙居北坨,依然虹影臥南暘」。 徐霞客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自小家境富貴。他出生時正值中國的明朝末年,此時大明王朝已經是日薄西山,朝廷政治極其腐敗,權臣擅權專政。
  • 江蘇無錫周邊旅遊景點有啥?宜興竹海、徐霞客故居、淹城、天目湖
    宜興竹海實拍圖三二、江蘇無錫周邊附近徐霞客故居旅遊景點推薦徐霞客是世界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他的故居位於江陰市,它建於明朝。徐霞客墓位於唐慶山後院,墓前有一尊徐霞客雕像,雕像兩側分別有前主席李先念的碑文和前交通部副部長潘琪的碑文,整個陵墓莊嚴而安靜。仰聖園是長江南岸的一個花園,2001年以徐霞客旅遊紀念館為主體,表達對徐霞客的欽佩和紀念,公園位於青山大廳和故居之間,佔地面積20畝,內涵豐富,品位高雅。
  • 旅遊家徐霞客與晴山堂
    徐霞客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馬鎮鄉南腸歧村人,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旅遊家。他自幼愛好讀書,對歷史、地理、方志、遊記尤為傾心。不久,這位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遊家就離開了人間。徐霞客一生寫有很多具有科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的地理學專著及遊記散文。他不圃於前人留下的經志,根據自己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對前人的說法提出自己的意見。他通過對長江上遊金沙江的實地勘察,寫下了《溯江紀源》,推翻了「岷山導江」舊說,指明了「金沙江導江」的事實。
  • 03月29日 徐霞客朝聖公祭在江陰市舉行 兩岸業界將成立合資基金公司
    海峽兩岸徐霞客研究會舉行朝聖公祭典禮  海峽兩岸徐霞客研究會數百名專家代表今天在遊聖故裡江陰徐霞客鎮舉行朝聖公祭典禮。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會長張宏仁在公祭典禮上表示,徐霞客是兩岸三地民眾的傳情紐帶。他指出,臺灣徐霞客研究會在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和旅遊發展上作出了積極努力。臺灣徐霞客研究會秘書長陶翼煌表示,坐落於江陰的中國徐霞客博物館如今設有專門的臺灣展示廳,展示臺灣民間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產品,讓來此朝聖和旅遊的臺灣遊客感覺分外親切。  「中華遊聖」徐霞客祖籍無錫江陰,是明朝偉大的地理學家和大旅行家,有「中國旅遊第一人」之譽,其筆下的《徐霞客遊記》對世界旅遊產生了巨大影響。
  • 從中國第一個驢友徐霞客 到如今的中國旅遊日
    這個人就是明代的徐霞客。徐霞客畫像徐霞客是江蘇江陰人,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族中,但是家族在他父親那一代就已經開始中落,家境也不是很好了。徐霞客從小不喜歡讀四書五經,只喜歡讀各種奇書,比如輿地誌、山海圖經等。所以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不出意料地落榜了。他的父親說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了。實際上,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 徐霞客:史上最出名驢友1/3生命在路上(圖)
    原標題:徐霞客:史上最出名驢友1/3生命在路上(圖) 徐霞客最先的出發地寧海如今建了徐霞客大道。 他對中國廣大地區獨立探訪,經30年考察撰成60餘萬字的《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這部書既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作,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經典,具有深遠的影響。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也是《徐霞客遊記》開篇的日子。當年他走過的地方,現在許多已經成為了著名的風景名勝,但也有許多藏身草莽之中,難覓其蹤。
  • 來徐霞客故居,瞻仰曠世遊聖,旅遊的好選擇!
    徐霞客(1587-1641年)為我國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故居在江陰馬鎮南岐村(為紀念偉人,馬鎮已改名為"徐霞客鎮")。第二進大廳為"崇禮堂",正中懸徐霞客畫像,陳列當代書畫家為紀念徐霞客所作的書畫作品,以及拍攝的徐霞客遊歷過各地的風光照片。
  • 2020徐霞客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暨金華山高峰論壇開幕
    11月28日,2020徐霞客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暨金華山高峰論壇在浙江金華開幕。  本次大會由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指導,金華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聯合主辦。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霞客文化對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在文旅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進行探討。  「自羅店東北五裡,得智者寺。
  • 今天是「中國旅遊日」,徐霞客走過浙江松門嶺的日子
    今天,是中國旅遊日。就在407年前的今天,徐霞客自浙江寧海出發,經松門嶺,前往天台山。近400年後,寧海縣徐霞客旅遊俱樂部的麻紹勤提出了設立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的建議。2011年,國家旅遊局正式宣布,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
  • 旅遊:《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如桃花源般的梁皇山!
    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是江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發祥地,更是璀璨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完美的結合體。上梁王簪可看到很多石景,如巖門,又稱東天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與天台赤城山、黃巖羽仙洞、章安八仙巖合稱為古台州"四大勝景",此外還有石塔、龍口珠、蛤蟆石等古今眾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詩篇和足跡,自宋代起即為江南名山之一。
  • 徐霞客:一生只做了旅行一件事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這個日子的確定,緣自《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的開篇之日。徐霞客壯麗的一生為旅行家做了完整定義,我們再次講述徐霞客的故事,挖掘前所未知的史料,以他的事跡紀念「中國旅遊日」。
  • 徐霞客文旅發展大會在浙舉行
    這是相隔384年後與徐霞客的「重逢」。11月28日~29日,2020徐霞客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暨金華山高峰論壇在浙江省金華市舉行,全國首個徐霞客文化村創建同時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徐霞客研究會代表、徐霞客文化旅遊目的地景區代表、專家學者深入探討,在傳承中發掘、發展、弘揚徐霞客文化,為推動文旅融合、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浙江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會長張國斌出席活動。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曾7次遊歷浙江,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資源。
  • 古代旅遊達人徐霞客:走錯路、被人騙,寫遊記賣到爆
    徐霞客是那種獨一無二的人,400多年前,他就花了30年行走中國。他出生在江陰的一個富庶家庭,媽媽是少有的讀過書的女子。徐霞客科舉不順,便只能務農從商,後來覺得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開始遊歷,聽起來頗有些「明朝後浪」的意思。
  • 明朝歷史:遊記傳天下,奇人徐霞客
    他,就是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徐霞客本名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別號。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縣)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他喜歡讀書,特別喜歡歷史、地理一類的書籍。長大以後,他不願參加科舉考試去朝廷作官,卻立志離家外出,到那些他從書本上得知的地方去旅遊、去考察。徐霞客有一個通情達理、全力支持兒子實現理想抱負的母親。
  • 【揭秘】徐霞客在雲南發現了什麼?
    第二天一早,徐霞客再次進入瀘源洞進行考察,可惜這一次由於火把熄滅了,無法深入洞中細細考察,只好「聊一趨後洞之內,披其外扃門,還入下洞之底,探其中門而已」,怏怏沿原路返回城中。最近,筆者走進雲南省瀘西縣瀘源洞(阿廬古洞),感受霞客筆下奇特的巖溶地理奇觀。走進瀘源洞,只見洞內石筍林立,鍾乳交錯,色若碧玉,瑰麗多姿。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
  • 不僅寫《徐霞客遊記》,他還為書法史留下壯舉,可惜不為眾人所知
    說起徐霞客,除了寫了一部著名的遊記以外,他還在書法史上作出了一項壯舉,可惜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徐霞客是我國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眾所周知,他的傑出貢獻在於考察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並為後人留下了一部遊記散文巨著《徐霞客遊記》,是世界上第一位考察研究巖溶地貌的科學家。除此以外,我要說一件很多人並不了解的徐霞客的傑出貢獻——那就是他為保留和傳承元明書法,留下了著名的「晴山堂石刻」,成為罕見的以元明著名書法家作品為主的石刻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徐霞客是如何寫出「明末社會的百科全書」的?
    ,其代表作是《徐霞客遊記》。徐霞客自幼聰穎好學,好讀奇書,博覽古籍史書,好輿地誌及山海圖經。在從小到大的閱讀過程中,徐霞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產生了強烈的嚮往之情,希望能找機會外出遊覽。另據相關研究表明,徐霞客的家室淵源有隱士高風並且以詩書傳家。其父淡泊名利,寧願在家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也不願步入仕途,徐霞客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在當時可以說是高雅脫俗的家庭當中的人。
  • 徐霞客的哀牢山之行
    度吊橋,遂隨之東行田塍中。十裡至河中村,有石橋,北來之水遂分而為二:一由橋而東南注,一繞村而西南曲。越橋東一裡餘,則其地中窪而沮洳。又裡餘,越岡而東,一裡,抵東山之麓。由岐東北二裡,過大官廟。上山,曲折甚峻,二裡餘,至哀牢寺。寺倚層巖下,西南向,其上崖勢層疊而起,即哀牢山也。
  • 徐霞客與張燮唱和詩及交誼
    徐霞客在漳州最崇敬的、交誼篤深的,當數黃道周和張燮。筆者新近發現的徐霞客與張燮唱和之詩作,可見徐張交誼之深厚。張燮,字紹和,號汰沃,別號海濱逸史、岐海逸民、霏雲主人、石戶農等。漳州龍溪錦江(今龍海市石碼鎮)人。明萬曆元年(1574年)生,萬曆二十二年鄉試中舉,此後屢困科場,恬然自處,居家著述,以舉人終身。崇禎十三年(1640年)卒,享年六十八歲,入祀鄉賢祠。
  • 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是中國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被譽為東方的「馬可.波羅」,其傳奇生涯對中國旅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於主辦的「中國徐霞客國際旅遊節」於2006年5月19日 至5月26日在徐霞客故裡中國無無錫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