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觀賞少數民族歌舞表演 孔雀舞柔術葫蘆絲演奏樣樣精彩

2020-12-11 世界旅行玩家

聖誕節到廣西桂林香格裡拉酒店,大廳裡觀賞了一場少數民族同胞表演的綜藝節目,可以說是多才多藝,讓人大開眼界,雖然到年底了,但大廳裡溫度舒適。圖中這個演員在表演柔功,或者叫軟功,緊身衣柔術的極限表演是一大看點。演員年齡和國家體操隊的體操運動員年齡相仿。

演員在大廳地板上表演,額頭上頂著燈燭,手裡握著兩個燈臺,蠟燭還不能熄滅,蠟油更不能澆下來,這個對人的平衡感要求很高。就像川劇裡面的滾燈一樣,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廣西有幾十個少數民族,世居廣西的有12個,最多的是壯族,還有瑤族,苗族,回族,毛南族等等。少數民族的男人都穿的花花綠綠的,讓人很羨慕。這個演員在吹葫蘆絲,頭上還有一個類似蕭峰那樣的帽子,葫蘆絲音質獨特優美,造型古樸典雅,聲音悅耳。

滿頭珠翠的這個一定是苗族了,當然其它有的民族也是這種銀飾帽子,走路的時候,滿頭窸窸窣窣的聲音,而且在太陽下閃閃發光,這種銀飾上面有的是鳥獸蟲魚,有的是八仙過海,還有的是小孩的造型,總之苗族姑娘生下來就要為出嫁這一身銀飾努力打拼。圖中是苗族演員在唱歌,歌喉婉轉,下面的衣服是蠟染的。

傣族美女在表演孔雀舞,這個舞都知道全國演的最好的是大理的楊麗萍,一千多年前傣族領袖模仿孔雀的姿態學習舞蹈,經過世代加工演變,成為今天的模樣。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徵,善良,美麗,富有智慧。

五朵金花大聯歡,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圖中右邊還有一個金花。很羨慕少數民族的生活,生活在山林之中,住在吊腳樓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篝火晚會太熱鬧。她們演唱歌曲動聽婉轉,姿態嫻雅柔美,衣服華麗漂亮。

這些演員的表演,既有歌曲,也像是服裝發布會一樣,各種鮮豔色彩的服裝,經過蠟染,刺繡,上面各種形狀的圖案,花花綠綠的,絲綢錦緞,很是耀眼。頭上的紅纓,流蘇,優雅的姿態,讓人感受到濃濃民俗風情。

五朵金花載歌載舞,後面是閃閃發光綴滿禮物的聖誕樹,演員們輕舒玉臂,婀娜多姿,落落大方,明眸皓齒,眼似秋水,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雖然演員們服飾比較清涼,但酒店大廳溫暖如春,感覺不到冷,大家看的都很全神貫注,各種服飾,就像是少數民族服裝發布會一樣,比維多利亞的秘密上那些衣服好看多了。這些都是節日盛裝,平時幹活肯定沒法穿的。

這個是孔雀開屏了,孔雀的羽毛就像一把打開的扇子,半圓的弧形,抖動著自己閃閃發光的翎毛,非常耀眼,這個演員頭上還有黃顏色的羽毛,看起來像一簇火焰,這是最後的壓軸節目了,把正常演出氣氛推向了巔峰。

桂林香格裡拉酒店的工作人員,渾身珠翠,滿頭銀飾,脖子上還掛著銀項圈,銀飾上滿是各種花朵的造型,下面的劉海一直到眼睛部位,明眸善睞,眉如秋水,眼如春山,這樣的服裝才配得上香格裡拉酒店。

相關焦點

  • 雲南民族歌舞亮相佛光山 現場觀眾拍手叫好
    「孔雀」是雲南省少數民族吉祥、平安的象徵,舞蹈中,他們會捧著象徵幸福、歡喜的寶珠,將祝福送給觀眾。(圖片來源:人間社提供) 新春期觀賞舞劇的人潮絡繹不絕,雲南民族多元豐富的民族舞蹈與歌聲傳唱,展現特有文化風格,讓現場的群眾鼓掌叫好。 來自雲南數十位舞藝精湛的舞者,通過雲南少數民族佤族《雲海中的阿佤》、傣族《紅魚》與《孔雀》、藏族《香格裡拉》民族舞蹈、男女高音二重唱《雲南美》及民樂演奏《七個隆咚鏘》等節目表演,與觀眾同歡。
  • 樣樣紅紅木藝術文化節第六場:李林森葫蘆絲藝術學校專場音樂會
    為了更好的傳承發揚紅木文化,讓南陽的老百姓享受到價格低品質高的紅木家具,由南陽市家具協會、南陽市紅木協會、南陽市收藏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南陽樣樣紅紅木有限公司承辦,南陽首屆樣樣紅紅木藝術文化節。滲透幾百年的民族文化內涵,民族藝術風格,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李林森是國家民族樂器一級演奏員,著名青年葫蘆絲演奏家。他不僅有很高的音樂天賦,更有一顆大愛的公益之心。他長期投身公益事業,用自己所學讓更多的南陽人受益。早幾年在南陽,葫蘆絲對老百姓來說,還只是一個傳說,隨著兩年間李林森公益培訓班不懈努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李老師的學生已經遍布南陽的大街小巷各個層面。
  • 雲南原生態歌舞在臺灣受歡迎 每天數萬群眾到場觀看表演
    第一次看到雲南歌舞藝術,了解到千裡之外的雲南文化,最後一個打歌節目映象深刻。雲南和臺灣兩地少數民族很多,彼此有很多共同之處,沒想到雲南原生態歌舞也這麼精彩。」  大年三十一過,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和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的雲南民族文化藝術表演活動就在臺灣佛光山拉開序幕,每天數萬觀眾到場觀看充滿雲南民族風情的演出。
  • 鳳尾竹下孔雀舞--文化--人民網
    孔雀舞和葫蘆絲  傣族文學主要是敘事詩。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長篇敘事詩。傣劇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語,劇本多根據傣族民間故事改編,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間武術為主,也借用其他劇種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戲曲風格。  傣族舞蹈種類繁多。西雙版納傣族稱舞蹈為「凡」。民間舞蹈有凡婻諾、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諾以模仿禽類動作為主要特徵,包括孔雀舞、鷺鷥舞、斑鳩舞等。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為道具而表演的獸類舞蹈,此外還有獅子舞、大象舞等。
  • 《多彩貴州風》大型民族歌舞晚會在美國邁阿密舉行
    新華網華盛頓8月2日電大型民族歌舞晚會《多彩貴州風》1日晚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米拉馬市文化中心精彩上演,來自邁阿密地區的包括華僑華人在內的近千名觀眾如痴如醉地欣賞了一場中國民族文化盛宴。演出隨著歌舞《多彩貴州》歡樂揭幕。
  • 雲南孔雀「飛入」高雄佛光山 光雕舞影祈福吉祥平安
    在數萬人用手機照明營造的漫天星光中,26只從雲南飛來的「孔雀」,緩緩綻放,光彩奪目……  數以萬計的遊客及信眾湧入佛光山參加2018春節燈法會。今年法會特別之處是,雲南省在佛光山舉行「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活動,將傣族孔雀舞帶到寶島,「飛入」佛光山。
  • 在臺灣看雲南孔雀「飛」入高雄佛光山
    作為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的活動之一,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和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孔雀開屏•諸事吉祥」雲南民族文化歌舞表演於2月5日開始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
  • 童心小學六一兒童節變才藝秀 一班一精彩班班大不同
    葫蘆絲表演 童心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5月31日10時30分訊(羅東)5月27日上午,重慶兩江新區童心小學校舉辦了主題為「菁菁童心 詩意飛揚」    六·一匯演一班一精彩 班班大不同    「六一,我來了;六一,我們來了!」主持社團的同學們帶來開場主持秀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一個個小主持充滿魔力的出場帶給現場大小朋友無限期待。
  • 劉健:傣族風格葫蘆絲音樂的特徵
    傣族地區是葫蘆絲的發源地,這裡不僅流傳著葫蘆絲起源的悽美傳說,而且也孕育了葫蘆絲音樂。樂曲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民間樂曲,大多數為當地的民歌、歌舞曲調,如《芒市壩子調》、《趕擺舞》等;二是傣族舞蹈音樂創作作品,如何維青的《遠方飛來的金孔雀》、《迎春》,羅忠鎔編曲的《孔雀舞》、央忠編曲的《雀音》等。三是專門為葫蘆絲巴烏獨奏、重奏創作的樂曲,適合於教學、舞臺表演,如《竹林深處》、《竹林晨曲》等。
  • 亞東藏族歌舞讓人大飽眼福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亞東是歡樂的天堂。這裡的藏族同胞用優美動人的歌聲,唱響心中的幸福;用激越狂歡的舞蹈,舞出歡樂的節拍。日前筆者來到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東縣,在一個廣場上,彩旗飄舞,藏樂歡騰,只見藏族同胞穿著嶄新的藏服,喜慶地聚集在一起。
  • 民族融合暖冬寒 「兩岸少數民族大聯歡」專題晚會北京上演
    你好臺灣網12月8日消息(記者 魏倩)激昂的舞蹈《舞躍阿里山》、悠揚的歌曲《臺灣卑南古調》、熱烈的原創《文樂豐年祭》、歡樂的民謠《山海歡歌》,充滿臺灣各族群原生文化特色的精彩節目,引領觀眾穿越寶島的綠水青山,感受質樸的溫暖;歡快的新疆維吾爾族民歌《沒有麥西來普的地方》、暖心的侗族歌謠《紡花車》、熱烈的藏族音樂串燒《吉祥酒歌》、群舞《青稞》、以及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樂
  • 民族器樂視野裡的葫蘆絲藝術的創新
    關鍵詞:葫蘆絲 形制 律制 技巧 寫意性 板式   近年來葫蘆絲成為民族樂器中普及很快的一種樂器,人們熱衷於葫蘆絲學習和演奏的同時,也在葫蘆絲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葫蘆絲演奏理論、教學理論、作品分析理論等諸多方面。
  • 瞬間即是永恆,師梅C2005班的葫蘆絲表演《瑤族山歌》精彩瞬間!值得收藏!
    2020年底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C2005班的葫蘆絲表演《瑤族山歌》每一個精彩瞬間都印記在全體師生和家長的記憶中,重拾這瞬間感動
  • 土耳其歌舞在銀川精彩上演
    土耳其歌舞在銀川精彩上演     9月13日,2013中國·圖為土耳其藝術家表演具有濃鬱宗教和民族特色的「賽瑪舞」。中新社發 鄭巧 攝   中新社銀川9月13日電 (記者 鄭巧)具有濃鬱宗教和民族特色的土耳其「賽瑪舞」和「梅赫泰爾」軍樂表演13日晚在銀川市中華回鄉文化園上演,贏得陣陣掌聲。
  • 第四屆兩岸族韻喜福匯暨兩岸少數民族大聯歡活動舉辦
    中國臺灣網11月2日屏東訊 10月30日,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民族風兩岸情」——第四屆兩岸族韻喜福匯暨兩岸少數民族大聯歡活動再次來到臺灣,於臺灣南部的屏東美和科技大學拉開序幕。  為積極促進兩岸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交流,充分展現彼此獨特的藝術魅力,不斷凝聚民族共識與文化共識,本屆活動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學和北京舞蹈學院的鼎力支持,分別派出包括國家一級演員和全國歌舞表演大賽金獎獲得者在內的多名歌舞專業少數民族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隨團參訪,與美和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內埔農工、美和中學等屏東地區院校的臺灣少數民族藝術社團學生一起,共同為400
  • 那奪村用歌舞慶春節 熱鬧又精彩
    每年的春節,硯山縣各鄉鎮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精彩的活動來歡度春節,今年也不例外,「採花山」、「弦子舞」、「武術表演」等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動蜂擁而至。   活動當天,記者來到了者臘鄉那奪村,在文化廣場上已經坐滿了從周邊村寨以及外地趕來觀看節目的群眾,大家都穿著過年的新衣,臉上掛著笑容,一段《天天好時光》的歌舞拉開了整場演出活動的序幕
  • 傣族孔雀舞:雀之靈 舞之魂
    「清風吹拂,細雨輕飄,是孔雀飛來了;蘆笙聲聲,歌聲悠揚,是孔雀飛來了;蘆花綻放,木棉紅透,是孔雀飛來了……」伴隨著歡快優美的象腳鼓與鋩鑼聲,舞者身著傣族孔雀舞演出服出場,步伐輕快,輕梳羽毛這就是傣家獨有的孔雀舞所表現和營造的舞蹈意象。傣族人民把孔雀視為美麗、善良、吉祥和幸福的化身,視為自己民族高尚精神的象徵。孔雀舞則是傣家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 在《華陽國志》、《山海經》、《南詔野史》、《蠻書》等歷史文獻中對孔雀、孔雀舞有「常浴千江」、「巢人家樹上」、「婚娶長幻舞,吹蘆笙為《孔雀舞》」的記載,流露出傣族人民對孔雀、孔雀舞的喜愛。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歌舞音樂
    結合聲樂、器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歌舞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藝術中綜合性較強的藝術類型門類。歌舞音樂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和群眾性,生活化氣息濃鬱,節奏特點鮮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以集體為主;小場秧歌具有一定的規定情景,屬於小場合歌舞表演。
  • 特色校園 | 琵琶二胡樣樣有!這所學校人人都要學會葫蘆絲…
    他們舞龍舞獅舞出了自己的風採舞上了全國的舞臺在課程內容上,設置了民樂欣賞、樂器、樂理知識講座和民族音樂家介紹。張槎中心小學音樂科科組長楊瑪婭老師:二、五、六年級學生學習笛子演奏技巧,一、三、四年級學習葫蘆絲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