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頻繁離職、核心技術門檻不高,神奇漲停的朗特智能能挺多久?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記者 | 周月明

近一個月中,除了仁東控股、朗博科技這類莊股股價大跌之外,在跌幅靠前的公司中,也不乏一些剛剛上市不久的公司,如創業板的朗特智能就是其中之一,其在上市後的11個交易日內,跌幅接近40%,榮登A股跌幅榜。然而股價神奇逆轉一幕在今天(17日)發生了,股價低開高走,最後30分鐘交易神奇封漲,全天漲幅高達20%。

對於朗特智能這家公司,《紅周刊》記者在此前發表的《朗特智能大客戶集中度過高 採存銷數據疑點頗多》一文中就曾分析過,公司不僅有大客戶集中度過高的風險,且財務數據中也有多處不合理,而事實上,這種懷疑在其上市後的前11個交易日的股價表現中就已經有所體現。

雖然朗特智能股價在今天出現漲停,但《紅周刊》記者進一步對其軟硬體設施情況進行分析,依然可發現公司還存在其它讓人擔憂的問題,讓人懷疑今日的漲停很可能並不堅實,不排除有投機者趁其股價大跌之際炒一把走人的可能。

軟環境不具競爭優勢

招股書披露,近年來,朗特智能工作人員每年的流動性都較大,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離職率分別達到35%、33%、40%和21%。對於離職現象的居高不下,公司雖然解釋是「離職人員均為正常的人員流動,且主要是生產人員的流動,生產方面對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可替代性強,故公司員工具有較大流動性。」但對於一家生產型企業,每年超過三成甚至四成的員工離職,意味著其每年都需要新招聘相應數量的員工維持生產,雖然不排除能招到熟悉工人,但新員工從招聘到培訓到磨合還需要時間和成本的,而朗特智能長期存在生產員工大量且頻繁離職現象,從企業經營的穩定性來看,這顯然是需要加強管理的,否則很難讓投資者認定一家有大量員工流失的企業是一個健康成長性公司。

朗特智能員工離職率如此之高,其實若從員工薪資方面變化就可窺知一二。據招股說明書,朗特智能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員工平均薪酬分別為7.83萬元、8.09萬元、8.36萬元和 3.86萬元,表面上看並不低,但若從下表可看出,在其他可比上市公司中(同處深圳),只有一家貝仕達克薪資要比朗特智能低,其餘的都比朗特智能要高。

雖然對於薪酬的差異性,公司給出了一些理由,比如公司一線生產人員員工總數佔比較高,因而員工整體薪酬水平較低(據下圖),但反過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人員構成中,銷售人員、技術人員等高質量的人才佔比還是相對較少的。

除此之外,公司單獨披露的生產員工的薪酬情況也反映出企業的競爭力相對有限。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生產員工的平均薪酬分別為6.77萬元、7.03萬元、7.13萬元和3.26萬元。若先不論2020年上半年的特殊情況(疫情影響),2017年至2019年,其平均薪酬僅增長了5%,而同期的2017年至2019年的深圳市同行業企業指導工資同比增長率卻達到了15%。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朗特智能每年超過三成甚至四成的員工離職,離職方式是怎樣的也需要有更多披露,因為單從繳納公積金、社保等情況來看,公司近些年波動是並不明顯的,難道上崗人員不需要繳納社保費用?

此外,考慮到很多員工很可能屬於被辭退的情況,這需要公司支付一定的賠償金,對此情況,公司也需要有一定的解釋說明。

高新技術資質是否「貨真價實」

除了公司的軟實力有一些疑問之外,朗特智能的產品究竟有多大的護城河?同樣是值得探討的。

要知道,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所稱,朗特智能於2011年就取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證書,2014年、2017年均通過覆審,有效期至2020年10月31日。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公司在報告期內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而不再是25%。

那麼,享受著稅收優惠的朗特智能高新技術含量又有多少呢?

朗特智能的核心產品就是各類所說的「智能家居及家電類智能控制器」,佔營收約50%,和各類離網照明產品,佔營收約20%。但其中,智能家居及家電類智能控制器多運用到打奶器、電水壺、咖啡機等看似科技門檻並不高的日常小家電上。而另一大品類離網照明產品,換句話說就是靠電池發電的設備。其依靠的最大客戶GLP,近些年參與世界銀行的點亮全球項目,因此朗特智能可以藉此將產品銷往非洲等經濟不太發達(用電困難)的國家。

從這些產品使用的原材料來看,主要有6個部分,分別為IC、電池、阻容器件、線材、PCB、半導體分立器件,其中採購單價最貴的是電池中的12Wp,需要52.06元,而IC晶片採購單價最貴的種類僅3.59元。若僅從採購單價來看,仿佛也並不是成本多高,外人難以「侵入」的行業。如此看來,朗特智能的核心科技很可能是在於組裝或其他專利上?

然而,《紅周刊》記者查看下朗特智能近些年的專利情況發現,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其專利情況並不佔據優勢。截至2019年末,拓邦股份、和而泰、和晶科技、朗科智能專利分別有200多項、1642件、80項、98項,而朗特智能卻只有38項。這38項中,還多是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僅有11項。

截至2020年上半年,朗特智能專利雖然增長至41項,但《紅周刊》記者查看其專利期限,發現2019年之後的專利只有5個左右,還包含一個電動牙刷的外觀設計專利。而且有近半數的專利是在2015年之前申請的,這意味著,再過5年時間,有些專利就已到期了。屆時朗特智能是否還能繼續跟上新的專利,是令人疑問的,更為重要的是,若加大研發投入,則必然會壓縮朗特智能的盈利空間,這對於歸母股東淨利潤只有四五千萬元的朗特智能來說影響不容小覷的。

從以上情況來看,朗特智能的核心科技門檻貌似並不高,那麼其高新技術資質是否「貨真價實」就很令人懷疑了。除此之外,這也意味著其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狀況堪憂,因為這些產品都具有不小的可替代性。

雖然目前朗特智能主要是依靠大客戶GLP將其各類產品銷售出去,但此前《紅周刊》記者在此前發表的文章中已分析到其第一大客戶正已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銀行的「點亮全球項目」還能繼續多久也是一個擔憂。據世界銀行的年度報告所稱,電視冰箱已經是主要銷售產品,電燈或許因為覆蓋面已經達到某種程度,已經不再是最主要的產品了。隨著市場空間逐漸被擠壓,朗特智能的未來發展是否還能匹配得上如今超過115元的股價,是令人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相關焦點

  • 員工頻繁離職、核心技術門檻不高 今天神奇漲停的朗特智能還能堅挺...
    雖然朗特智能股價在今天出現漲停,但《紅周刊》記者進一步對其軟硬體設施情況進行分析,依然可發現公司還存在其它讓人擔憂的問題,讓人懷疑今日的漲停很可能並不堅實,不排除有投機者趁其股價大跌之際炒一把走人的可能。
  • 深圳金百澤:董事長曾被強制執行 銷售數據真實性存疑 核心員工頻繁...
    不知金百澤是否考察過蘇州和嘉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只有員工2人從業的情況,一個只有兩人從業的公司是如何完成了一千多萬的產品銷售的。此數據是否真實?金百澤是否與蘇州和嘉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存在不正規財務往來,保薦機構愛建證券應該針對該公司做好走訪和盡職調查!
  • 朗特智能:我們主營業務是智能控制器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朗特智能(300916)提問, 首先對貴公司十分重視與投資者關係表示由衷的欽佩和真誠的感謝,對董秘先生堅持在百忙之中積極回帖予以大加讚賞和高度讚揚!
  • 公司人員頻繁離職?問題在這兒
    但是,如果辭職的人數數量較多或者人員離職的頻率較高,這就一定有問題了。我們無法將頻繁離職的責任歸咎於員工,因為一個人、兩個人可能有問題,但是一批人不斷的辭職,這一定是企業出了問題。所謂辭職,用大白話說,就是幹的不爽,不想幹了。而問題的關鍵就在「幹的不爽」上面。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企業讓員工不痛快,員工覺得幹不下去了。
  • 石頭科技核心技術人員袁波離職
    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7月1日晚間,石頭科技(688169)披露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袁波於近日因個人原因辭去所任職務,並辦理完成相關離職手續,袁波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隨著袁波的辭職,石頭科技目前核心技術人員縮至6人。
  • 石頭科技: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公告 石頭科技 : 關於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石頭科技: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公告 石頭科技 : 關於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時間:2020年07月01日 18:21:26&nbsp中財網 原標題:石頭科技:關於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公告石頭科技 : 關於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的公告
  • 很多年輕人頻繁離職,與哪些因素有關?離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如果還沒有,就不要再說年輕人吃不了苦,浮躁叛逆,不好管,愛離職。    身邊很多同齡人頻繁離職的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人生沒有經驗,很難在前面幾次工作中快速找準自己的定位以及往後的職業生涯規劃。
  • 昔日明星企業朗播網陷入裁員欠薪糾紛
    朗播網前員工包先生向獵雲網爆料,自 5 月起,朗播網有 150 餘人離開,技術、教研、銷售各部門均有,約佔團隊人數的一半," 被拖欠工資的同事,最少的拖欠了一個月,大概一萬多,最多的近兩個月工資,近五萬元錢。"獵雲網就此事向朗播網求證,但截至發稿前仍未得到任何官方回應。
  • 離職員工洩露技術秘密 軟體公司如何應對
    案件的緣起C某曾是A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擔任公司的技術部經理、軟體開發工程師。在A公司所主張的核心軟體開發期間,C某參與了大部分的研發工作。之後,C某從A公司離職,去往B公司任職。在C某離職後的某天,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D某接到了客戶的郵件,發現B公司可能使用了其公司的核心軟體技術。
  • 頻繁離職對個人職業生涯有何影響?
    但是,作為一個職場人,如果想要有好的發展和滿意的職業收穫,頻繁離職顯然是不可取的。事實上,現在不少單位在招聘員工,尤其是關鍵崗位員工的時候,對於員工的職業穩定性是非常在意的。頻繁離職可能爽快一時,但不可能一直離職一直爽下去。總有一天,殘酷的現實會給不注意職業穩定的人當頭一擊,但為時已晚,想回頭都來不及。
  • 朗播網被爆裁員欠薪 此前已進行兩輪裁員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樊朔)近日,朗播網被爆降薪並拖欠離職員工的薪資。此前已有離職員工向北京市海澱區勞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併完成調解,朗播網承諾在8月31日前向申請仲裁的員工支付拖欠的工資。但多名朗播網前員工表示,他們至今仍未收到被拖欠的工資。
  • 漲停原因匯總:機器人概念獲追捧
    以下將對部分股票漲停原因進行分析:  【機器人:大富科技、科遠股份、海倫哲、博實股份】  漲停原因揭秘:由中國工程院、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主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2015智能製造國際會議」於13日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是「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受此影響,相關個股漲停,大富科技旗下的智能裝備產業園主要生產工業機器人與多軸高速高精度數控工具機、機器人核心部件。
  • 教培機構老師頻繁離職?這可能不只是錢的事兒
    新老師如果不能快速被學生、家長認可,不能和機構有效配合儘快獲得生源,別說獎勵了,就連基本的要求都不一定能達到。激勵制度是為了鼓舞士氣而不是打擊士氣的。不科學的激勵制度只會導致這個行業「餓的餓死,撐的撐死」。這也是年輕教師離職率高的一大原因。
  • 面試中如何解釋頻繁離職,更能讓HR接受?
    如今再找工作時,為什麼兩份工作做得時間那麼短,成了他在面試時的硬傷他問我:怎麼回答「頻繁離職」這個問題,能不讓面試官反感?實際上,HR擔心不是上一份工作做了多久,那是過去式。面試官真正關心的是:你願意/能夠在我公司工作多久?所以,真正的考驗點是:「頻繁離職」和「你不會在我公司久留」是否能劃等號。
  • 品牌山東丨酷特智能:定製服裝 山東「智」造
    走進酷特智能的服裝生產車間,可以看到流水線上的服裝在面料、版型、顏色、細節各不相同。工廠裡每個工人的面前,多了一個小屏幕。而這個終端,就是酷特智能由傳統服裝行業升級為智能工廠的重要一環。所有衣服都是一件一做,一人一版,而且在歐美國家也頗受歡迎。一件制服裝,如何「智」造呢?
  • 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降的石頭科技 遭遇核心技術人員的離職
    作者:秋陽7月1日,石頭科技(688169.SH)發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袁波因個人原因辭去職務,並辦理完成相關離職手續,辭職後,袁波先生則不再擔任該公司任何職務。與此同時,袁波離職前參與石頭科技三維掃地感知掃拖機器人項目、電控水箱掃拖機器人項目、商用清潔機器人產品開發項目等機器人研發工作。對此石頭科技表示,袁波已與公司籤署保密、競業禁止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並不存在涉及職務發明專利權屬糾紛或潛在糾紛等。
  • 教培機構如何應對老師的頻繁離職?
    最近好幾個做教培機構的朋友都抱怨說各自的機構裡都出現了不同的程度的老師離職。 對教培行業來說,機構老師的離職率居高不下幾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老師的頻繁離職,到底會對機構造成什麼影響?而教培機構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進行預防呢?
  • 優秀員工離職前的四個徵兆,HR需要提前準備,謹防人才流失
    文┃尚德管理順予肖度飛是公司裡的核心骨幹,在公司裡已經幹了五年多了,是公司技術部的一款產品的主設計師,平時大家都挺認同他,他性格好,脾氣也挺好,但近來給人感覺比較暴躁。所以,對於這些重點骨幹,企業的HR們平時應該注意他們的一些變化,因為一個人離職,尤其是優秀員工,他們都會有一些徵兆。
  • 「柯政」猛於虎,員工心裡苦!猜猜看,臺北市政府一年多來離職員工有多少?
    「一日數變」導致做不下去,但人事處認為,離職人數都在正常範圍內。臺北市也是「六都」中壓力排名最高的,加上這裡生活成本也高,造成員工請調或是辭職。   北市議員洪健益則表示,據他了解,大部分巿府公務員並非怕累和事多,而是對於柯文哲政策一日數變,只要在媒體上放話,就會讓大家開始手忙腳亂,急促地完成市長「旨意」,這是員工最不能接受、也最無奈的事情。
  • 如何在面試中解釋「頻繁離職」,能讓HR接受?
    他問我:怎麼回答「頻繁離職」這個問題,能不讓面試官反感? 辦法肯定有,但需要小夥伴們做到三件事。在如今相對來說更為艱難的職場環境中,有幾段履歷時間偏短,是一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理解歸理解,企業招聘官肯定也有疑慮。想要打消企業的疑慮,你需要了解面試官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