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無憂無慮的童年藏著五彩斑斕的夢,夢裡有一群稚氣未脫的小夥伴;夢裡有讓人忍俊不禁的件件趣事;夢裡還有怎麼也玩不夠的遊戲,就算大人喊也捨不得回家吃飯。大自然,就是孩子們天然的遊樂場,古代有很多大詩人都用詩句記錄下了兒童在大自然裡遊戲的情景。讀讀這些兒童遊戲詩,來看看古時候的孩子們都喜歡玩哪些遊戲吧!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唐朝三大詩人之一的白居易,他的詩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這首《池上》描繪了一幅小孩兒在池塘中劃小船的情景,他偷偷地從池塘裡採了白色的蓮花回來,卻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蹤,水面上漂著的浮萍被船兒蕩開,在水面上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水線。讀完這首詩,你會想起童年記憶中那個機靈可愛的小夥伴嗎?你們在一起玩的遊戲中有這樣的趣事嗎?
幼女詞 明代:毛鉉
下床著新衣,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
過家家,不光現在的孩子們喜歡玩,古時候的孩子們也是非常愛玩這個遊戲的。你瞧,詩中的小女孩下床穿上新衣,初次學著新娘行拜堂禮,卻恐怕別人取笑,羞的都不敢抬頭啦,緊張的不停撫弄裙帶。小女孩遊戲時情態的描寫是不是很逼真傳神啊?
牧童 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有趣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在寬闊的原野上,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隨風傳來牧童悠揚的笛聲,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裡休息了。小牧童的生活是多麼舒適、多麼無憂無慮啊!現在的孩子們的童年,可能更多地在各類興趣班中度過,很少有機會去和大自然有這樣的親密接觸。你羨慕這種遠離喧囂、安然自得的生活狀態嗎?在學習之餘,不妨去公園、去湖邊小憩一下,享受下愜意的寧靜吧!
稚子弄冰
作者:楊萬裡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古時候的冬天很冷,小孩子早上起來,看到銅盆裡的水已經結成堅硬的冰,於是把它從盆裡剜出,用彩線把一塊大冰穿起來,當作鑼來敲打,敲出的聲音像玉磬一樣清越嘹亮。忽然冰鑼敲碎了,冰塊碎落一地,發出打破玻璃的聲音。你在玩玩具的時候,發生過嬉樂與失望並存的趣事嗎?
古詩中還有很多描寫遊戲場景的,例如清朝高鼎的《村居》、宋朝葉紹翁的《夜書所見》、宋楊萬裡的《舟過安仁》等,有興趣趕緊去讀讀吧!
每天分享知識,感謝關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