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箭頭處
「藍色字」
,關注我們哦!!
基因在染色體上
1.薩頓推論: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基因就在染色體上,因為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係。
(1)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定的形態結構。
(2)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對的基因中的一個,同樣,也只有成對的染色體中的一條。
(3)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也是自由組合的。
2. 薩頓的推理,是類比推理。他將看不見的基因與看得見的染色體的行為進行類比,根據其驚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假說。應當注意的是,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並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3. 因為果蠅易飼養,繁殖快。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隻雌果蠅一生能產生幾百個後代,所以生物學家常用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
4. 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圖解:
就果蠅紅眼與白眼這一對相對性狀來看,F1全為紅眼,F2紅眼和白眼之間的數量比是3:1,這樣的遺傳表現符合分離定律,表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狀的表現,總是與性別相聯繫。
5. 果蠅的體細胞中有 4 對染色體,3 對是常染色體,1 對是性染色體。在雌果蠅中,這對性染色體是同型的,用XX表示;在雄果蠅中,這對性染色體是異型的,用XY表示。
6. 由於白眼的遺傳和性別相聯繫,而且與 X 染色體的遺傳相似,於是,摩爾根及其同事設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用 w 表示)在 X 染色體上,而Y 染色體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遺傳現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7. 後來摩爾根等人又通過測交等方法,進一步驗證了這些解釋。
8. 每種生物的基因數量,都要遠遠多於這種生物染色體的數目。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9.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能夠用特定的分子,與染色體上的某一個基因結合,這個分子又能被帶有螢光標記的物質識別,通過螢光顯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10. 細胞遺傳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孟德爾所說的一對遺傳因子就是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就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11.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3. 作為主要遺傳物質的DNA 也位於染色體上,1 條染色體中有 1 個 DNA 分子。在細胞分裂時,DNA 也複製,隨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DNA是脫氧核苷酸連接成的長鏈。
14. 人的體細胞中有23 對染色體,其中第 1 號 ~ 第 22 號是常染色體,第 23 號是性染色體。
15.摩爾根用果蠅做了大量實驗,發現了基因的連鎖互換定律,人們稱之為遺傳學的第三定律。他還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為現代遺傳學奠定了細胞學基礎。
掃碼二維碼關注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