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孩子,請跟他們談談這三條人生準則

2020-08-28 媽媽向前跑



文/江小黑


親愛的孩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最近社會上發生的一些奇聞趣事。

也許有也許沒有。

但不管怎樣,作為父母,我看到這些新聞以後感觸還是蠻大的。


因此迫切地想要跟你分享一下我從中悟出的人生道理。

雖然可能平時有意沒意也跟你提到過,但今天我想專門跟你談談這三條你必須現在就懂得的人生準則。


01·關於學習


你發現了嗎?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你對於學習的熱情正在逐漸消退,而更多地把時間荒廢在了玩耍上面。


其實,我們並非不讓你玩,但只玩耍不學習,著實讓我們感到憂慮。

甚至在我們訓誡你的時候你總是以「以後有大把時間學習」為藉口跟我們頂嘴。

我不知道這句話你是從哪裡學來的,但我想跟你強調的是:學習不分時候,現在永遠都是開始學習的最佳時期


在這裡,我想跟你分享最近發生的一個動人故事。

在武漢,有一位叫萬雪琴的61歲阿姨,她在疫情期間,利用空閒時間學習了160門網課,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

而反觀年紀小小的你,一到上網課的時候就像癟了的氣球一樣無精打採,腦子裡無時無刻不想著到外面玩耍,作業也是能拖就拖,沒人監督著,你就不會主動去學習。

孩子你知道嗎?


生而為人,不光我們的身體要成長,精神同樣也要。

長身體可以有很多辦法,但精神成長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只要生命不息,我們就應該學習不止。


通過不斷汲取知識來持續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腹中有墨,靈魂有光的人。


我記得你常跟我說學習好苦。

不可否認,學習確實很苦。

但孩子你要知道,任何成長都是伴隨著痛苦的。


就像破繭成蝶、鳳凰涅槃,哪一個不是付出了千倍萬倍的努力才得到成長的呢?

你看世界著名的鋼琴家郎朗,從3歲開始他就沒有了童年,父親每天逼著他日復一日,不分晝夜的學習和練琴,於是成就了今天名震四海的他。


雖然我們從不要求你有多麼高的成就,但我們希望你有一個美好童年的同時,每天保持對學習和進步的渴望。


在該下苦工該奮鬥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狠一點。

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不例外。

現在不吃學習的苦,日後就得吃生活百倍的苦

還記得之前跟你說過那名叫黃玉婷的高三考生嗎?



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被收治在方艙醫院裡。

來的時候,還帶了一大書包的複習資料,每天獨自一人坐在書桌前,拼命的學習。

那時候你問,為什麼她要這麼拼啊?

我想現在可以明確告訴你了:吃學習的苦是為了以後吃最輕的苦,你熬過去了,就會看到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要的地方。


02·關於自我保護


從小對於你的兩性教育,我總是有意無意地避開一些略帶顏色的話題。

但最近社會上頻頻發生一些惡性事件,卻顛覆了我的教育觀。

曾幾何時,我總是以為兒童性侵離我們好遠,所以覺得沒必要跟你說這些難以言齒的事。


但看完這些新聞以後,恰恰相反,我迫切地想要跟你說這些事,因為它們很有可能就 潛伏在我們身邊,一不小心就成為其中的受害者。

所以,今天我要大膽地跟你談談自我保護。

最近,一則總裁父親性侵未成年女兒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身居要職的上市公司高管鮑毓明被爆在養女剛滿14歲起就實施性侵,並長達3年。


期間多次逼迫女兒觀看兒童色情片,甚至在女兒月事期間,也強行發生性關係至下體出血。

直到女孩向警方報案以後,這個噩夢才暫時得以終止。


但鮑疏明案發生不久,廣西來賓的一所小學就又爆出一名47歲老師,在講臺等公共場所猥褻小學生多達17名。


我在看過這兩個事件之後,除了對這些衣冠禽獸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之外,更多的是對你深深的擔憂。

孩子,我從小就給你描繪這個世界的美好,但現在我想認真的告訴你,這個世界除了美好之外,還無處不在的存在危險。

他們是壞蛋,是禽獸,是惡魔。

所以,今天我想給你說的第二條人生準則就是:


不管你以後身處何處,我希望你永遠把自我保護放在人生的第一位。


你若安好,便是我們的晴天。


03·關於愛情


我知道,你情竇未開,但我還是想要趁早跟你談談愛情。


因為愛情觀就像羅馬一樣,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的。


我不希望等到將來你犯錯了或者吃虧了才幡然大悟。


所以,現在我想跟你分享第三課------關於愛情。

前不久,在病床上被痛苦折磨了半年的北大女生包麗最終沒能戰勝「腦死亡」,永遠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包麗原本是一個身心健全的姑娘,正值青春大好年華,但與其男友牟某某戀愛期間,長期遭受他的精神控制以及羞辱及謾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UA,導致她過於痛苦而服藥自殺。


搶救過後,即使生命救回來了,但她的腦部卻受到了重創。


一個美好的青春少女,最後因為所謂的「愛情」搭上了自己的生命,讓人痛心。

因此在愛情面前,我希望你能時刻保持清醒。

你跟另一半的心靈可以相通,但你要記住,你永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人值得你為他不斷退讓、委曲求全,甚至成為愛情的傀儡。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你不必急著去尋找愛情,沉下心來,耐心等待一個餘生能帶給你美好的人,而不是草草選擇一個可能給你帶來無盡傷害的渣人。

愛情裡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努力成全最好的自己,其次才是愛你所愛的人,永遠要把自愛放在第一位。


最後,我想再重申一下我希望你能銘記於心的三個人生準則:

關於學習:學習不一定能讓你富甲一方、位高權重,但它一定可以豐富你的精神世界和慰藉你的心靈。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註定是要吃苦的,但只要你努力學習就必定能讓你在生活中吃最少的苦。

關於自我保護:我們的世界永遠是美好的,但再美的玉也有瑕疵。


這個世界總有個別的惡魔在世間行走,我們不能除盡,那我們就學會自我保護。

關於愛情:愛情可以讓我們靈魂交換,心靈相通,但一定一定要記住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任何妖魔鬼怪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懂得愛惜自己才開始愛人和被愛永遠沒錯。

親愛的孩子,我願你努力上進、身心健康的同時,也能追逐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相關焦點

  • 孩子早戀怎麼辦?別急,跟孩子談談這三件事
    畢竟,孩子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事,是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事,而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早戀了,不妨冷靜下來,跟他談談這三件事。我們同樣也可以採用相同的方式,委婉地告訴孩子:你現在喜歡的那個人,未必是你最喜歡的那個人;也未必你們能走到最後;如果你只揪著他不放,將來很可能錯過更好的。很多孩子陷入早戀不可自拔,往往是沒有正確的戀愛觀。孩子早戀,如果有正確的戀愛觀,就不會偏激,更不會非對方不可,家長教導起來更容易。
  • 《人生十二法則》培養孩子容易成功的體質,用這12條就對了
    在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中,著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將人類數千年來的哲學思考、神話故事中的精神財富與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前沿研究相結合,用12條最基本的人生法則,為我們找到擺脫人生困境的方法。科學作家萬維鋼老師說:「彼得森這些建議我完全贊同,我希望我兒子長大以後讀讀彼得森這本書。」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 厚黑學:如果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三條天規,助你一臂之力
    真正的厚黑學就是在教你,教你更深的技巧,教你職場的常識,厚黑與道德,這是不矛盾的。不管多麼複雜的人際關係,只要你把其中的內容悟透,找到中間的小訣竅,那處理起來就比較簡單。」厚黑學「裡記載了三條天規,記住了也就成了。
  • 孩子心中誰最親?他們的排序準則是這樣,和你是不是親媽關係不大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鄰居大姐曾經給我說過這樣一件事,她說她婆婆基本都沒幫她帶過孩子,然後有一次婆婆來家裡了,大姐就出去買菜做飯,可大姐剛下樓想到手機忘帶就返回來了,誰知剛走到門口,大姐就聽到她婆婆和孩子的對話,婆婆問孩子:是媽媽對你親還是奶奶對你親?孩子說媽媽親呀。
  • 如果有這麼一天,請把他們當孩子
    世界上有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這件事在很多人身上存在,甚至在整個社會上存在。那就是為什麼這天底下所有當父母的,當他們辛辛苦苦把一個孩子生下來,從小到大撫養的過程中,做父母的給孩子洗了無數次的手和腳,父母還是無怨無悔。可等到有一天孩子長大了,個子比父母還高,回過頭來讓他給自己的親爹親媽洗一次手、洗一次腳怎麼就變得這麼難哪!
  • 教育孩子、家庭和睦有秘方,這十條準則一定要早知道!
    孩子從小看到父母之間親密有愛,那麼他心裡就會有歸屬感。 家是港灣,不是躺進去就安穩的搖籃,它需要清掃修補裝飾才可以在關鍵的時候讓你遮風避雨。 當你決定走進婚姻的殿堂的時候,當你覺得生一個可愛的寶寶的時候,就要盡最大努力去呵護自己的家庭,讓家庭變得溫暖。
  • 如果你愛孩子,就請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我去檢查了3次,兜兜轉轉幾個醫院」,冬晨媽說,在這「不知死活」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她一直在思考冬晨的未來。她突然發現,如果沒有自己,冬晨並不能好好地生活下去,這是她之前從沒考慮過的。她周到備至的關懷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獨立成人」的權利。
  • 教育孩子、家庭和睦有秘方,這十條準則一定要早知道
    ,如果早期偷了懶,恐怕後期孩子就會各種惹是生非讓你操心了。孩子從小看到父母之間親密有愛,那麼他心裡就會有歸屬感。家是港灣,不是躺進去就安穩地搖籃,它需要清掃修補裝飾才可以在關鍵的時候讓你遮風避雨。當你決定走進婚姻的殿堂的時候,當你覺得生一個可愛的寶寶的時候,就要盡最大努力去呵護自己的家庭,讓家庭變得溫暖。02傾聽你的聲音家庭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溝通。
  • 70條方法,讓你的孩子成功擁有自控力
    如果你的孩子對家庭作業有過於強烈的消極反應,請好好評估下他的情況,以排除學習障礙等問題。如果你需要在車裡給人發簡訊,請務必先停好車。如果你的孩子走進房間時,你正在用手機,請先停下來跟孩子打個招呼。47. 嘗試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與孩子一起體驗30分鐘不插電的「私人時光」,而到了周末每天至少要安排出一小個時,這段時間裡不能接打電話或查看手機。48.
  • 如果你想讓別人贊同你,請遵循這項準則:讓對方認為這是他的想法
    你對自己觀點的表達,是不是比別人替你說出來更有效果呢?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假如你想得到別人的贊同,你就要啟發別人跟你擁有相同的觀點,而不是硬生生地將自己的觀點塞進別人的腦袋裡。「這裡有幾張沒有完成的圖樣,請你告訴我,怎麼才能讓它符合你的要求?」這個買主仔細地看過圖樣後,緩緩地說:「威遜,你把這幾張圖樣放我這裡,我考慮一下,你過幾天再來找我。」幾天後,威遜又去他那裡,把圖樣拿回家,依照那位買主的意思修改好。果然,這個買主接受了圖樣。
  • 女大學生「肉償租房」:如果你有女兒,請告訴她這三條做人的底線
    女大學生「肉償租房」:如果你有女兒,請告訴她這3條做人的底線女大學生,一個很能夠引起關注的詞彙,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許多的資訊上,總是可以看到這個群體。社會險惡,女大學生們心思單純,難免會成為許多壞人的目標。
  • 想要與孩子的關係好,這有三條思路,供你參考
    與孩子關係好,是每一個做父母的願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做父母的初心。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都會想方設法的去付出,去努力。以下這三點,是三條思路,對於改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只要我們在學習與改變中不斷升級優化,且付諸於實際行動。那麼,想與孩子相處融洽,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 如果你跟孩子關係很緊張,建議你做三件事
    如果你打算成為父母的話,推薦你閱讀這本書;如果你已經成為了父母,那麼我更加推薦你閱讀它。這本書包括了100位父母在生活中的真實案例,並且提供了最實用的家庭關係改善技巧,能夠讓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1.以結果為導向,學會調整教育方式我相信正常的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子女,但不是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
  • 面對孩子叛逆,該揍就得揍,父母跟他們講道理就是對牛彈琴
    第二個準則是道德、規則。如果所有人都只按第一條規則行事,所有的行為都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那麼人們是不是應該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搶,遇到自己討厭的東西就砸?那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應該變得很混亂,各種打砸搶燒的現象很普遍。但是現實社會中是這樣嗎?顯然不是,這就是因為第二條行為準則在起作用,那就是人們會道德、規則。
  •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父母必看!
    孩子的性格和成就,更多的是父母的映射。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就請讀一讀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父母的眼界,決定著孩子的起跑線。父母的心胸,決定著孩子看待事物的格局。父母的層次,決定著孩子腳下的路。8張漫畫,讓你看清楚靠譜家長與不靠譜家長的區別。與你共勉,一起做靠譜的高層次的父母!
  • 如果你身邊有人胃不好,請把這條微信保存下來
    奶茶店員勸解道:「兩位先生,是這位小女孩先來的,請你們去後面排隊吧。」  「就你特麼多嘴是不是?」瘦混混一巴掌打掉店員手中的奶茶,神情極其囂張,想來是跋扈慣了。  喵抹著眼淚說:「是我先來的,你們不能插隊...」  胖混混一腳踹在喵身上,把她踢倒在地:「插你隊怎麼了?孤兒,不服打我?」  喵眼中有什麼情緒破碎了,她捂著摔傷的胳膊,大聲哭喊道:「我不是孤兒!我有家的!」  「就叫你孤兒,怎麼樣?
  • 朱蕾:如果人生是條曲線 你的是什麼樣子?
    刊首語如果人生是條線,你的人生是?上面這張圖中:橫軸代表時間,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生子、退休,到最後peaceful long sleep(祥和地「與世長辭」)。我想,大家希望的一定是一條直線,而且一直向上,最好斜率越大越好吧!
  • 視野|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學校開家長會,有位校長在講座中說到:「在學校,孩子的成績單發出來,你從後往前看,成績最差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陪伴最少的。」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不僅是因個人自覺,也因他們的父母對教育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有意義的陪伴。你對孩子陪伴了多少,孩子身上就會體現多少你教育的成果。
  • 人生真的有「起跑線」嗎?如果有,你相信孩子能贏在起跑線嗎?
    「起跑線」尤其是「贏在起跑線」一直都是很多人比較排斥的東西,今天晚上,不語就來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此時此刻的不語認為人生是有起跑線的,因為你可以把任何事情都當成起跑線,比如自自己以上的所有長輩們的財富、權勢、知識等等都當成起跑線
  • 「家教精選」教育孩子、家庭和睦有秘方,這十條準則一定要早知道
    ,從孩子落生,父母就多了一副擔子,偷不得懶,如果早期偷了懶,恐怕後期孩子就會各種惹是生非讓你操心了。孩子從小看到父母之間親密有愛,那麼他心裡就會有歸屬感。  家是港灣,不是躺進去就安穩的搖籃,它需要清掃修補裝飾才可以在關鍵的時候讓你遮風避雨。  當你決定走進婚姻的殿堂的時候,當你覺得生一個可愛的寶寶的時候,就要盡最大努力去呵護自己的家庭,讓家庭變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