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百五」會成為罵人的髒話?原來和賞金有關係

2020-12-14 歷史格子間

中國漢字的奇妙之處,不僅在於可以含蓄地將各種情感表達而出,也可以達到罵人不帶髒話的效果。很多簡短的「髒話」,依然成為我們生活中必備的口頭語。無論是遇到委屈,還是因「遊戲失敗」而怒火中燒,幾句髒話脫口而出,當真是解氣!

要說只有中國人才能理解的髒話,非「二百五」莫屬。這句話的殺傷力較小,也不會提及對方的親人祖宗。但說出口時,依然能夠宣洩情緒。

可能大家要問了,為什麼「二百五」會成為罵人的話呢?關於「二百五」的起源,受到公認的,主要有這三個典故。

第一個典故:古代銅錢的「半瘋」

古代人們大都用銅錢進行交易,五百兩為一封,一千銅錢為一吊。而二百五十兩則為「半封」。半封錢是「半瘋」的諧音,也就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魯莽,腦子缺根弦,經常做傻事;而二百五十個銅錢,就是「二半吊子」錢,也可以形容一個人頭腦不靈光。古人嘛,罵人當然不能帶髒字啦!便用二百五十兩(文)來作為罵人的「形容詞」。

第二個典故:兩個兒子沒出息。

這也是源於民間的一個典故,說是有一個倒黴的秀才,連續數次參加科舉都未高中。年邁的秀才對功名不再抱有希望,然而老來得子卻讓他深感寬慰。想到自己一生未能入朝為官,也沒有考取功名,老秀才給兩個兒子起名為成事、敗事有餘。

有天老秀才外出做事,讓妻子監督兩個兒子練字,大兒子寫三百字,小兒子寫兩百字。回到家中,問到兒子練字的進度,妻子說「兩個都寫了二百五。」此後人們便用二百五形容辦事不力之人。

第三個典故:蘇秦獎賞「兇手」。

蘇秦大家都知道,利用「合縱之術」聯合六國對抗秦國。當時蘇秦在齊國受到高級待遇,引來齊國很多士大夫的嫉妒,便派人去刺殺蘇秦。有天夜裡,蘇秦沒有一絲防備,被刺客襲擊,身受重傷。

憤怒不已的齊王立刻全城抓捕兇手,最終卻一無所獲。奄奄一息的蘇秦,建議齊王將他車裂於市,然后冠以「通敵賣國」的罪名,之後懸賞一千兩,尋找刺殺他的兇手。

幾天之後,有四個人來到齊王身前;領取獎賞。他們都稱自己是殺害蘇秦的「勇士」。齊王故意問道:「可我的賞金只有一千兩,你們有四個人,我要怎麼分呀?」其中一人說:「這還不簡單,每個人分二百五十兩。」

齊王起身怒斥道:「來人!將這四個二百五拖下去斬了!」其實這4個人都是替罪羊,真正的刺客早已被幾位士大夫護送出城。

為了二百五兩銀子而葬送自己的性命,當真是「二百五」。雖然很多都是民間的傳說或是後人的杜撰,但從中我們可看出漢字的精妙,各種事物都能夠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和做事風格。看來古人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嚴肅,幽默趣味性不輸現代人。你還知道哪些罵人不帶髒字的話呢?

相關焦點

  •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原來有這麼多故事
    「你就是個二百五」,我們是不是經常用「二百五」這個詞來罵人,大概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是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會用二百五,而不是三百、五百呢?中聽起來似乎是很愚蠢和無聊的問題,但是,如果真的去翻閱資料,了解這句話的來源,其實會發現,原來他的背後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 二百五、三八為什麼是髒話?那些數字髒話背後的二三事①
    因為每次罵人它都被掛在嘴邊。憑什麼罵一個人傻要罵他二,而不是一?憑什麼二百五是罵人呆板的,而不是三百五?憑什麼形容人磨磨唧唧用三八,而不是五七?憑什麼說一個人吊兒郎當用不著四六,而不是不著八九?………………歡迎來到今日的好奇心烹飪廚房,品嘗「數字髒話」的二三事。二百五=半「封」人再也沒有聰慧的靈魂,自人類退化成半瘋人。關於二百五的來源有許多傳說,最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
  • 為什麼罵人「二百五」?什麼意思?
    為什麼罵人「二百五」?什麼意思?文/炎炎談歷史二百五,就是250,眾所周知,這是一句罵人的話,中國人都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排號等等,都儘量避開這個數字。二百五究竟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用這句話罵人呢?二百五,是指傻頭傻腦,又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各地的口語中都有出現,很多用於口語調侃,絕非粗口或者罵人的話。出自晚清吳妍人的譴責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呢?二百五在現代人來看是一個經典的罵人詞彙,但是你想過嗎?明明一個好好的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網絡圖片其實在二百五背後有著很多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但主要有以下兩種其中第一個就是與我們非常熟悉的蘇秦有關。
  •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就成了髒話?今天可算知道了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就成了髒話?今天可算知道了250在中國人這裡可不單單是一個數字,還是一句罵人的話,那250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個數字成為了一句罵人的髒話呢?燕國人一直記得這個仇恨,但是我們都知道,在那個年代,齊國是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強國大國,燕國地處偏遠,兵力要遠遠小於齊國,於是燕國就想出其他的方法來報這個仇。
  •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二百五是一句罵人的話,這是舉國周知的,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是埃瑪·伯恩(Emma Byrne)的第一本書,之前看到有評論認為這本書不過是關於髒話研究的一堆文獻綜述——那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外行來說,還真是本帶感的研究綜述啊,從話題到文風都相當「讀者友好」。至於你正在看的這篇綜述之綜述,託作者的福,希望也不會太悶。
  • 孩子為什麼會發怒:孩子說髒話的時候該怎麼辦
    孩子說髒話的時候該怎麼辦剛學步和兩歲大的孩子很容易模仿他們聽到的新鮮話語。很多時候,他們並不知道那些髒話的意思,如果太過小題大作,反而會導致他們說更多的髒話。最好的方式就是儘可能地忽略它,並在孩子說話很得體時給予表揚。然而,當孩子到了3歲或3歲以上的時候,可能會有意識地使用髒話。如何說髒話父母以及早教機構經常為不知道如何回應孩子的髒話而苦惱。
  • 罵人,用髒話表達自己憤怒為什麼那麼爽?
    她氣壞了,衝過去踢著車輪胎,把她知道的所有英語裡的髒話都用了一遍。發洩完之後,她非常興奮,心裡有個聲音在跟自己說:我學成了。這是她從來做不到的事:罵人,用髒話表達自己的憤怒。很長時間裡,我很羨慕那些能把髒話說出口的同伴們。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那麼自由的表達。我甚至嘗試過讓他們教我。也許是被壓抑太久,現在,遇到讓人很生氣的事情,哪怕說一句簡單的「靠」,我都會在心裡沾沾自喜一下:哎呀,我會罵人啦。那種爽感,好像很難被替代。
  • 小翻書黨|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是埃瑪·伯恩(Emma Byrne)的第一本書,之前看到有評論認為這本書不過是關於髒話研究的一堆文獻綜述——那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外行來說,還真是本帶感的研究綜述啊,從話題到文風都相當「讀者友好」。至於你正在看的這篇綜述之綜述,託作者的福,希望也不會太悶。
  • 原來日語「髒話」也會問候對方家人?教科書上沒有的4句日本髒話
    ▋比去死「死ね」還要嚴重:比賽激烈時罵人的「くたばれ」日語裡,罵人的時候最嚴重的,莫過於是「死ねshine」(去死)了。相較於中文或英文的髒話,會聽到侮辱親人的字眼,日本人罵人最狠、傷害力最大的,應該是「死ね」。
  • 二百五的真實來歷、為什麼管蠢貨叫二百五?
    蘇秦經常聽到口頭罵人的時候說一個人蠢就罵他二百五,二百五本來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數字,是什麼時候開始得罪了中國人,成了蠢貨的代名詞呢?這要從春秋戰國時候說起。二百五的真實來歷戰國時期,有個歷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齊、楚、燕、趙、魏、韓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劉繼興考證,蘇秦曾師於名震天下的鬼谷子先生。在齊國,蘇秦得到了齊宣王的高度信任。
  • 中國人罵人,為什麼動不動就說「二百五」?這當然不是空穴來風了
    在形容那些辦事不靠譜、說話不著邊際、經常鬧出洋相的傢伙時,人們往往會用到「二百五」一詞。那麼,為何國人要以這個特別的數字來形容其他人呢?這背後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典故呢?為了探明「二百五」的由來,筆者特地查閱資料考證了「二百五」一語的出處,以饗讀者。
  • 醜八怪、不三不四是怎麼成為髒話的?那些數字髒話背後的二三事②
    上期我們已經分享過為什麼「二百五」和「三八」背後的故事,沒有看的同學可以戳連結。二百五、三八為什麼是髒話?所以被蔑成為「醜八怪」。然而,他們的怪異又入情入理,很被廣大百姓喜愛,因此,一方面被主流畫家和上層社會所攻擊、不容,一方面又深受大眾喜愛,名氣大振。後來可能因為「醜八怪」中有一個「醜字」,便慢慢發展成為形容相貌的詞彙。
  • 為什麼全世界都會說髒話?該如何正確面對與使用髒話?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講髒話的書,而是用嚴謹專業的語言和一本正經的態度來分析人為什麼會講髒話,以及髒話有哪些基本分類的學術型著作。三、為什麼髒話與女性聯繫更緊密顯然和女性相關的髒話要遠多於與男性相關的髒話。即使是操、靠這樣的動詞,指向的對象也依舊是女性。導致這個現象的第一個根本原因是男權社會。在父系文化裡,女性的貞操是男性的私有財富。
  • 你真是個二百五,「二百五」是什麼意思?二百五的來歷
    為什麼現在世人總愛調侃別人是二百五呢,二百五是什麼意思呢?它的來歷是什麼呢?且讓我們一探究竟。
  • 日文最傷人心的「髒話」是什麼?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比如歐洲在政教合一的時代,最「髒」的語言總是和褻瀆上帝相關的。而當宗教逐漸落下帷幕,人們越來越注重私領域的價值時,身體、器官相關的詞彙便成了最大的禁忌,自然也就成為了罵人用的髒話。今天,書評君跟大家分享李零教授的一篇文章《天下髒話是一家》,如他在文中所感慨:這些骯髒字眼,它們的生命力為什麼如此之強,歷史上屢禁不止,時隱時現,伴隨我們到永遠?
  • 髒話考|罵人是不對,但不知道別人在罵你就很尷尬了
    罵人的藝術,可謂博大精深。圖/《九品芝麻官》罵人未必用髒話,髒話也不一定用來罵人。文/曹吉利不久前有一則新聞,某地地鐵上的兩名乘客發生爭執,一人罵道:「你的孩子早晚得掉!」話音未落,孕婦把手中的保溫瓶甩向罵人者,砸得對方頭破血流。與以往不同,評論區中幾乎所有聲音都站在打人者一邊,紛紛指責罵人者太惡毒,不該把矛頭指向胎兒。
  • 孩子愛罵人,說髒話,家長怎麼做?兒童健康測評
    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孩子學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作為父母,要分清孩子是跟誰學的,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孩子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一句髒話,他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父母切忌覺得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寶寶不學。」把不文明的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