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2020-12-13 中國青年報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是埃瑪·伯恩(Emma Byrne)的第一本書,之前看到有評論認為這本書不過是關於髒話研究的一堆文獻綜述——那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外行來說,還真是本帶感的研究綜述啊,從話題到文風都相當「讀者友好」。至於你正在看的這篇綜述之綜述,託作者的福,希望也不會太悶。

髒話脫口而出——信手拈來各式關於宗教、生殖、愚蠢、排洩物以及國籍背景的敏感詞彙,以求一針見血、振聾發聵。「爆粗口」是發狠,也是取樂;惹人討厭,也荒謬可笑;是口頭禪,也是無事生非。(傑弗裡·休斯)

這段引文出現在全書的開頭,讀完書回過頭來看,會發現其對於髒話文化關鍵點的覆蓋著實全面。作者在書中曾多次表示,寫這樣一本書不是為了鼓勵說髒話,而是對罵髒話現象的探詢:人為什麼罵,怎麼罵,以及髒話揭示了人的哪些本質。事實上,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等都已為此貢獻了大量有趣的研究成果。

作者在翻閱了數百項相關研究後,得到了兩條學術上通用的髒話定義:第一,情緒激奮的情況下使用的詞語;第二,指代普遍禁忌的詞語。

第一條提示了髒話與情緒的關係,「它是人類情緒的壓力閥」,既可以「幻化為一道無形的劍氣去挫傷對方的銳氣」,也有利於減輕人的焦躁感,排遣負面情緒,書中甚至還有專章介紹疼痛與髒話的關係——實驗顯示,罵髒話可以減輕痛感,而且「語言上火力要夠大,止痛效果才會夠強」。研究者猜想,髒話之所以有助於忍耐痛覺,是因為它作了兩種情緒的引子,即恐懼和暴力衝動。

而髒話之所以有種種「情感上的震懾效果」則取決於第二條所提示的髒話的本質——禁忌。以英語髒話的「四巨頭」而言——宗教類、性交類、排洩物類和污衊歧視類,情節或有輕重,但無不是語言的「犯忌」。因禁忌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因此,一方面,髒話在時間上會隨歷史發展和語言變遷而發展變遷,比如,在維多利亞女皇治下拘束極盛的時期,《牛津英語詞典》中連「褲子」(trousers)一詞都被歸入「不堪言」之列。而每當社會的價值觀發生變化,也總會有新的髒話尾隨而至。

另一方面,在地域上,髒話也有極大的在地性,「對比全世界7000餘種語言中的咒罵習語,不論在類型、用法還是使用頻率上都存在廣泛的差異性」,例如,俄語的詞形變化繁複,往往能將個別髒字演繹得出神入化,而日本文化總體上缺少「排洩物禁忌」,因此諸如「微笑便便」一類的表情文字還能輕鬆走紅。同為英語世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與美國、加拿大等地罵人的習俗也大相逕庭。

與此相關,還可引申到髒話與母語之間的關係。雖然,人的確是在用非母語說髒話時面臨較小的心理壓力,但另一方面,大家又普遍覺得,不管外語說得多流利,還是用母語罵髒話更帶勁兒,「髒話的無形氣劍要出鞘,既得靠語言上的流利,同時情感上也得通暢」,更不能猶疑於「到底罵得過粗還是不夠力度」。

至於,為什麼要罵髒話,書中提到了包括排遣負面情緒、貶低他人以及強調正面感觸等方面,最後一條涉及的是髒話的修辭功能,即加強語氣,好比「非常」「真」這樣的修飾詞。而與這些顯性功能相比,更微妙的是髒話的社交功能。

書中用不小的篇幅討論了工作場所的髒話問題,「工作場合是否該容忍髒話,向來是爭論的焦點」,而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為首的學界研究卻揭示了一條別樣的規律:「在很多情況下,一個工作團隊能夠一同罵人,也就能夠並肩協作。」工作場合常見的玩笑話,被認為多用於拉近同事間的關係,或互相打氣。

這一點在對女性與髒話的課題研究中,同樣得到了印證。研究者發現:如果工作場合以髒話為常,那么女性自然會考慮到跟上男性的步伐,也學著罵髒話。受訪的女性們多說,她們講髒話多半是出於人際關係的考慮,比如幽默,比如交友。作者因此調侃說:「所以與其說髒話是粗魯的表現,不如說如今的髒話已經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禮數。」

當然,問題的關鍵依然在於如何掌握好分寸,作者援引芭芭拉·普勒斯特(Barbara Plester)博士的研究成果說:「同事間的嬉笑怒罵,原來全都能歸結於關係。(滋人)用於揭示人之間的實際關係實在是太靈敏了——只要兩個人是過得去的朋友,那麼在相互開玩笑時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有什麼紅線不能碰,全部能夠心照不宣。」玩笑之中是否能留一點「餘地」,也是很重要的。芭芭拉還注意到,「開人家的玩笑想要不冒犯到對方,要麼不去碰敏感的話題,自我調侃一番再講別人,要麼徹底出格,那樣也就沒有人當真了」。

這裡涉及到講髒話真正「內涵」的層面了,對此,作者在另一章關於黑猩猩的髒話研究中的一段總結倒是很好的註腳:

不論黑猩猩還是人,要說髒話,必然就要洞悉他人的心理,並對思想存有成體系的理解,如此才能預判到語言的效力;情感上也必須活躍,沒有情緒的體驗,髒話也就無從出口;頭腦須要複雜到能夠熟知社會的禁忌,如果不能對區分不同行為有一些哪怕朦朧的概念,羞恥和禁忌也就無從談起,語言也就「髒」不起來。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而當宗教逐漸落下帷幕,人們越來越注重私領域的價值時,身體、器官相關的詞彙便成了最大的禁忌,自然也就成為了罵人用的髒話。今天,書評君跟大家分享李零教授的一篇文章《天下髒話是一家》,如他在文中所感慨:這些骯髒字眼,它們的生命力為什麼如此之強,歷史上屢禁不止,時隱時現,伴隨我們到永遠?這一現象,難道不也像愛情一樣,是人類的永恆主題嗎?
  • 小翻書黨|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是埃瑪·伯恩(Emma Byrne)的第一本書,之前看到有評論認為這本書不過是關於髒話研究的一堆文獻綜述——那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外行來說,還真是本帶感的研究綜述啊,從話題到文風都相當「讀者友好」。至於你正在看的這篇綜述之綜述,託作者的福,希望也不會太悶。
  • 孩子為什麼會說髒話?最全應對方法在這裡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有個人會說某國語言,我們往往最先好奇的是:「在你們那,罵人的話怎麼說?」大人尚且如此,孩子亦然。那麼為什麼當孩子學會了罵人,在極端情況下(如憤怒、恐懼、寒冷等)更容易脫口而出呢?
  • 為什麼日本人很少說髒話
    仿佛日本人極高的素質早已像烙印一般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心中,但是脾氣再好的人都是有發脾氣的時候啊!而怒髮衝冠時,罵髒話就成了一種很好的宣洩方式!其實罵人還是會罵的,比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バカ(八嘎)!」
  • 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說髒話?
    1885年,法國醫生圖雷特發現,一些邊緣系統受損的人,會出現罕見的精神失調。這種疾病後來被命名為「圖雷特症候群」。有的患者臉部抽搐,或發出清喉嚨的怪聲,還有10%~20%的患者則會出現「穢語癖」的症狀,他們根本無法控制自己,髒話如潰堤的江水般滔滔不絕。咒罵的需求深深植根在我們的腦海裡,成為我們的一種語言能力。
  • 對我說髒話:髒話的心理學
    事實證明,說髒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性興趣。但究竟有多少人喜歡它,以及為什麼那麼多人是因為什麼對此感興趣呢? 鑑目前關於性溝通的研究,其中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研究涉及髒話的主題。然而,我最近進行的一項關於性幻想的研究有助於闡明這個問題。
  • 為什麼全世界都會說髒話?該如何正確面對與使用髒話?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講髒話的書,而是用嚴謹專業的語言和一本正經的態度來分析人為什麼會講髒話,以及髒話有哪些基本分類的學術型著作。魯迅先生在《論他媽的》一文裡,將「他媽的」這種特色髒話稱為國罵,與中國相對西方人說髒話時,一般會直接把炮火對準本體說fuck you,而不是fuck your mother。
  • 你為什麼說髒話?研究揭示說髒話能鎮痛的科學原理
    很長時間來,傳統觀念一直認為說髒話對緩解疼痛並沒有什麼幫助。許多心理學家相信,受到一種名為「災難化」的認知扭曲影響,咒罵反而會使疼痛加劇。抱有「災難化」心態時,我們會直接把當前發生的壞事當作最糟糕的事情。比如,「太可怕了!我做不到!」這樣的話便是「災難化」的一種表現。人們認為,咒罵只會強調這種無助感。
  • 對「髒話baby」說「NO」
    歡歡媽媽無奈地跟我們抱怨說,歡歡現在4歲,一直都是文靜乖巧的小淑女,可不知怎麼回事,最近嘴巴裡總是蹦出「你放P」、「臭媽媽」等難聽的詞語。每次大人都很生氣地制止她,可是效果並不是很好,小姑娘還是會時不時蹦出幾句話,她也很是無奈。邊上的其他的家長似乎也很有同感,表示自家寶寶在學會說話之後,都會或多或少地冒出幾句髒話狠話。
  • 人為什麼愛說髒話?對不起,我改不了
    有人跟我說,院長,咋能不說髒話嗎?「靠,我tm很少說髒話啊。」好吧,好吧。我承認像我這樣的文人雅士也難以免俗。即使這時候我吟上一首「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也洗不清我粗人的身份。我也會滿嘴的仁義道德以及信手拈來的之乎者也,可真的適合我嗎?如果想讓我一句髒話都不講,對不起,我改不了。一、抒情達意,何不快哉?髒話,是語言壓縮的精華。你很難能想像,你周圍的人個個溫文爾雅,天下大同?恕我想像力貧瘠,也辦不到。髒話,現在已經成為中國語言中非常發達的一項語言分支,它可以用來簡化語言,規避歧義,提高語言效率。
  • 孩子為什麼會發怒:孩子說髒話的時候該怎麼辦
    孩子說髒話的時候該怎麼辦剛學步和兩歲大的孩子很容易模仿他們聽到的新鮮話語。很多時候,他們並不知道那些髒話的意思,如果太過小題大作,反而會導致他們說更多的髒話。最好的方式就是儘可能地忽略它,並在孩子說話很得體時給予表揚。然而,當孩子到了3歲或3歲以上的時候,可能會有意識地使用髒話。如何說髒話父母以及早教機構經常為不知道如何回應孩子的髒話而苦惱。
  • 人為什麼會說髒話 可以更痛快地宣洩感情
    說髒話可宣洩情緒。(資料圖片)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說過髒話。地球上的每一種語言、每一種方言,都不會缺少罵人的詞彙。髒話到底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人的大腦裡有一個「髒話製造機」,這構造的核心就是「邊緣系統」。邊緣系統主要是存儲記憶、情緒和本能行為的。一般說來,大腦的左半球負責語言加工和處理,而右半球負責情緒功能。儘管髒話也是一種語言,但是人類加工髒話是和情緒與本能在—起,因此髒話更像是一種有著情緒成分的活動和動作。早在5000多萬年前,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就開始進化了。
  • 為什麼孩子說髒話時,最好別制止他?
    孩子為什麼會罵人呢?他還不到3歲呢!其實,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其實也懂得憤怒,有情緒當然要宣洩。又加上他沒有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所以他認為,用詛咒或者髒話的方式,簡潔有力,還能從家長臉上看到錯愕、驚訝、憤怒、著急的表情轉化——這給他一個信號:我讓父母生氣了,我成功地宣洩了情緒。
  • 說髒話的孩子並不是所謂的壞孩子,我們要站在孩子角度去了解原因
    老師,果果罵我,他說我是蠢豬,讓我滾蛋,生氣的多多找到老師告狀。果果,為什麼要說髒話呢?因為老家的哥哥也這樣給我說,所以我感覺很好玩。老師你在學校有沒有發現奇奇在學校說髒話呀,最近在家老是說,你要是發現果果說髒話,一定要阻止他。
  • 孩子說髒話了,怎麼辦?
    要是他們學成語、背古詩的速度,能趕上學髒話的一半,早就成為學霸了!不知道,你如果聽到孩子說髒話,會是什麼反應呢?是會覺得可笑,還是會暴怒?你是不是也會擔心,孩子說髒話會不會變成某種習慣,怎麼改也改不掉?
  • 你再敢說髒話,我就......
    由於受周圍環境的不良影響,有些小孩子也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一些髒話,加上孩子有喜歡模仿的天性,「說髒話」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家長也很是頭疼,打又捨不得,罵又不管用,到底該怎麼辦呢? 治標要治本,打蛇打三寸,想要從根本解決皮孩子罵人問題,首先要知道為什麼罵人。
  • 一直搞不懂,為啥父母總是對孩子說髒話耿耿於懷?說髒話怎麼了?
    「寶寶說髒話都成口頭禪,越管他越來勁。」父母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竟然學著說髒話。讓父母又氣又急的是,孩子往往將父母的管教丟在腦後,仍然將髒話常掛在嘴邊。但是父母在採取這些措施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乖寶寶為什麼會開始說髒話?是寶寶真的「人性本惡」,還是其實是父母一直在「誤會」孩子們?
  • 成人笑話:上帝呀,為什麼我說髒話你卻把修女給劈死了?
    女的說沒拿 ,一來二去吵起來。攤主:痛快兒的拿出來,女的怒了,扯起衛生巾甩在攤主頭上,你媽的,給你。攤主摸頭:我草泥馬,你把我腦袋都打出血了...?2、同事在辦公室接待應聘者,拿著那登記表,瞅了好久,弱弱地問:木棍?你叫木棍?那求職者臉都綠了,惡狠狠地回:我叫林昆!
  • 心理學:說髒話是人的本能,經常說髒話有四個好處
    那麼什麼時候話會變「髒」?為什麼有一種說法叫「經常說髒話對人有好處」呢?通常聽到髒話的人,感覺一定不會愉快,反而說髒話的人內心會有一種宣洩感。這裡面有什麼奧秘嗎?說髒話是人的一種本能研究表明,人類天生會講髒話是因為大腦中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 小小年紀就說髒話:為什麼孩子2歲半突然開口說一聲「握槽」?
    有網友問:為什麼我的孩子2歲半突然開口說一聲wo(臥)cao(槽)?相信很多爸媽都有這樣的困惑,吃著吃著,寶寶會說:「這個東西不好吃,臭媽媽。」玩著玩著,寶寶就會發脾氣:「討厭笨蛋爸爸,打死你……」在父母心中,孩子的世界應該是單純明亮的,怎麼會說髒話呢?這讓很多父母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