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上班,美女同事魚兒氣哄哄的一摔包,跟我說:「層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歡打罵孩子!你昨天跟我說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子墨奇怪了,昨天還跟我辯解說跟層次沒關係,而是跟性格有關係。今天怎麼反轉這麼大?難道她這麼大,還被她爸媽打了?「怎麼可能,我爸媽可從沒打過我。」不過真跟她爸媽有關係,事情是這樣的:
我因為工作原因不是搬到市中心【真實原因是奔3了還沒結婚,怕父母嘮叨怕了。奸笑中】這不,昨天周末回家看父母,湊巧碰到了我的髮小陳俊,因為大學後就一直在外,今年才回到福州,所以是高中畢業後第一次見面。他話不多,整個人感覺非常邋遢憔悴,而且說話吞吞吐吐,見了我就想躲。這還是以前那個帥氣的陳俊嗎?我感覺,眼前的他很陌生,跟昔日一起長大的他,有著很大的差別。
後來跟我父母一打聽,才知道了真相:他高中畢業之後就沒再讀書了,也一直沒有找工作,成天2點一線:網吧和家之間,比上學時還規律,還學會了抽菸、喝酒,甚至還經常打架什麼的。據說有一次他媽罵他,他還差點拿刀衝上去把他媽給砍了。。。這還是那個乖巧懂事的髮小陳俊嗎?
我就跟我爸媽驚嘆了起來:這女大十八變變的事樣貌,男人變的是性格啊!我爸說:你錯了,陳俊現在這樣,我其實從他小時候,就猜到了。「啊?」「魚兒,你忘記了?他媽小時候是怎麼對待陳俊的?」陳俊小時候身體有些胖。於是,他媽媽不讓他吃肉,只給他吃米飯和青菜。每餐吃完飯後,收拾桌子洗碗都是陳俊的事,張姨則坐在客廳翹著腳看電視,一邊指揮兒子,一邊吼他。說得特別大聲,隔著幾棟樓的我們都能清楚地聽見。
可是十幾歲的孩子,正在長身體,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完全不讓他吃肉,當然受不了。陳俊便時常在洗碗的時候,將冰箱裡吃剩的肉偷偷拿出來吃,有一次被他媽媽撞了個正著,他嚇得連碗都摔地上了,連忙蹲下身子去撿碎掉的碗。他媽一手抓起他的衣領,一手扇了他幾巴掌,留下了五個通紅的手指印。大罵:「偷吃肉就算了,還把我的碗打碎了,那是我剛買的新碗!!」陳俊從不敢反抗,只是默默掉眼淚,你有時候還可伶他,還分肉給他吃,記得吧?
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陳俊確實一直是在他媽的「棍棒底下」打罵著長大的,除了這些,我還時常聽見,每次陳俊考試沒考好,他媽就衝他大罵:「笨死了,這道題那麼簡單都不會」「你是豬嗎?這道題我跟你講過多少遍了?」「真不知道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傻的兒子!」我也經常看見,陳俊每天放學都會在校門口的湖邊坐上十幾分鐘,有一次,我還聽見,他一邊衝著湖扔石頭,一邊怒吼:「TM的都去死吧!」還有一次上體育課,陳俊一直把頭往牆上撞,有點想自盡。老師也跟他媽反映過這個問題,但他媽從來就沒有重視過。
沒想到他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對他的影響這麼大?!我爸說了跟你差不多的話:「越沒教養的人,越只會打罵孩子,讓孩子言聽計從,尋找優越感和存在感。我爸還說:「你們公司現在在的事情是跟育兒有關的吧,非常好,要把陳俊這個案子告訴大家,引以為戒,讓更多的父母知道,打罵是非常不可取的!」
子墨很榮幸,能得到老爺子的認可和鼓勵,我們育兒規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人的育兒經驗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學習、反思、改進,一起做個好父母,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你或你的身邊是否也有「陳俊」這樣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