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外交部」兩套標準 準外籍生參訪拒陸交換生

2020-12-12 環球網

兩岸文教交流實屬常態。圖為臺灣銘傳大學學生前往四川川劇院,向當家花旦學習川劇技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本月25日組團,安排院內師生校外參訪臺當局「外交部國際事務學院」。臺灣政治大學一名大陸交換生行前突然被通知,基於學院「內部特殊考量」不得參加,但同行卻有外籍生順利前往參訪。對此院方不願多談,只說尊重參訪單位安排。

臺當局「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臺灣政治大學在行前曾主動詢問,本次參訪陸生是否適合參加,經雙方協商達成共識,該次參訪活動暫不包括陸生。(中國臺灣網 劉洪羊)

相關焦點

  • 臺當局要高校赴大陸交流「事前報備」?臺網友這麼說……
    時值選舉正酣之際,臺「教育部」突然行文島內各級學校,要求嚴格把關臺校登陸交流的所有細節。據臺灣《中國時報》28日報導,不少大學近期都收到臺「教育部」的通知。公文寫道,「為提醒並協助學校兩岸教育交流活動遵循現行相關法規,並強化學校自我檢核與內控機制,請貴校於12月1日起配合填報『赴陸交流活動登錄平臺』。」
  • 臺外務部門兩套標準 準外籍生參訪拒大陸交換生
  • 臺媒:臺當局耍小動作刁難陸團 大量陸客被拒入臺
    參考消息網1月24日報導 臺媒稱,一名每年接待10個以上大陸參訪團的社團負責人表示,去年「520」至今,申請陸客入境遭「移民署」技術刁難、補件,被拒的件數暴增六成至七成,受此影響,赴臺陸團大量減少。
  • 臺當局: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 交換生除外
    華夏經緯網11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昨天中午拍板大陸學生納健保限定在經許可赴臺就學之學位生,但需自付全額保險費,短期交換生則排除在外。據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拍板赴臺就讀大陸學生可納入健保,但以後僑外生、陸生都需全額自付健保費,臺當局不再補助。
  • 臺當局:緊張時,以陸配動向看大陸動向,和緩時,歧視陸配無極限
    在我們熟知的這一群體中,如臺女嫁陸男有:大S徐熙媛與汪小菲、陳妍希與陳曉、伊能靜與秦昊,臺男娶陸女則有:趙又廷與高圓圓、吳奇隆與劉詩詩及歐漢聲與鄭雲燦等。目前,雖然兩岸聯姻沒有以前那麼熱絡,但全臺灣現在仍有40萬陸配,她們是臺灣社會一個充滿活力和正能量的一個群體。不過,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她們也常常受到各種歧視。而一旦兩岸關係緊張時,她們又成為臺當局探察大陸軍事動向的一個「風向標」。
  • 臺生赴陸求學得靠「搶」!蔡英文當局剛愎自用逼走人才
    大陸放寬申學標準,臺生拉響赴陸「搶位戰」如今,面對「只看顏色不問對錯」的大環境,很多臺灣學者、學生都計劃外「逃」謀出路;恰逢此時,實力與日俱增的大陸向「求學無助求路無門」的他們拋來了橄欖枝,更在2月28日發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於是臺灣學術界的大批志士想要到大陸求學求發展
  • 臺當局確定大陸研修生收費標準 每學分2100元
    臺當局確定大陸研修生收費標準 每學分2100元 2009年10月24日 15:2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中央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直通臺灣」 2016-11-04 22:18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大學甄選交換生 大陸學校受青睞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消息 臺當局「教育部」研擬承認大陸大學學歷,臺灣大學最近辦理交換生甄選,發現以往不受青睞的大陸學校,今年卻有許多學生擠破頭想去,還有人指明要報「大陸組」。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大學工作人員郭芠今天表示,臺大去年試辦與大陸10餘所學校籤訂交換生計劃,卻因學分不被系所承認,不受學生青睞,總共60多個名額,最後只有不到20人交換至大陸學校。  郭芠說,最近接受同學報名交換生甄選,發現不少人在讀書計劃中,將申請目標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大陸頂尖學校,還有來自義大利的外籍生想到北京交換,屆時臺大生恐怕擠破頭。
  • [海峽新幹線]臺當局: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 不包含交換生
    [海峽新幹線]臺當局: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 不包含交換生 臺當局: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不包含交換生。
  • 土耳其將臺灣交換生國籍寫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臺政客痛呼遭矮化
    土耳其將一名臺灣交換生國籍寫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引臺民進黨「立委」驚呼,「去當交換生,怎麼一夕間變成『中國人』了?不容『我國』莘莘學子,在外求學遭到矮化對待!」許智傑呼籲臺「外交部」重視此案,全力捍衛臺灣「主權」。
  • 臺當局「小動作」嚴卡陸客赴臺
    又有新的消息:某位每年至少接待十個以上大陸參訪團的社團負責人表示,自去年5月20日到現在,申請陸客入境遭臺灣「移民署」技術刁難、補件,被拒的件數暴增了六至七成,因此大陸來臺的參訪團明顯在減少。近來在申請案遞送時,「移民署」特別關注來臺人士的身份;為何與上次填寫的身份不同?大陸某記者申請觀光入境金門,因為她的公司組織變動,名稱更改,就被「移民署」要求補件。
  • 銳參考 | 兩張大陸實習公告,竟讓臺當局「如臨大敵」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文/董貝貝)眼看暑期臨近,一批臺灣高校及其在校生卻陷入了分外尷尬的境地——前者面臨臺當局所謂「違法」指控,後者則在臺當局的圍堵下,可能連暑期實習的計劃都要泡湯……這一幕不禁讓人感到疑惑:臺當局究竟為何對島內莘莘學子也下狠手?
  • 「小明」回家只開門縫 臺當局的「期望諒解」背後是歧視
    距年初疫情爆發以來陸配子女被擋在島外,時間已過去160多天。  2月6日,臺灣當局宣布暫停大陸居民赴臺,2000多名陸配子女因此無法返臺團聚、正常就學。隨著大陸疫情穩定,陸配家庭多次呼籲陳情,沒想到盼來的只是一個小到規模上約只涵蓋約100位「小小明」的小小「門縫」。  為何只開放2歲以下陸配子女返臺?
  • 臺媒連發多文擔心陸媒在臺記者明年被「自然清退」:難道蔡當局就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政治防疫,兩岸媒法溝通」,24日,臺灣《旺報》在封面刊登以此為題的一組文章,批評蔡英文當局以防疫為藉口,暗地裡給大陸駐臺媒體穿小鞋,有可能導致明年過年後形成大陸媒體駐臺記者「自然清退」的局面。
  • 阻撓臺生「登陸」 ,臺當局在害怕什麼?
    50位臺青到河北省邯鄲市,踏訪紫山(圖源:中新社)7月正是海峽兩岸學子們的畢業升學季,大家忙考試、忙申請,都在為自己更好的前程而奔波。臺當局陸委會也沒閒著,逮著這個時節來蹭一把熱度。不用說,民進黨當局又作妖了。為了勸退島內學生登陸求學,陸委會還真的是「用心良苦,關心備至」。他們在貼文裡「暖心」地寫到,學海無涯,年輕學子對於異地求學總是充滿許多想像,提醒想要赴陸求學的同學們,一定要看完小編整理的「懶人包」(經過特意剪輯的資料匯總),「仔細思考」後再做決定。
  • 臺灣旅遊業面臨寒冬,臺當局卻在落井下石
    撰文丨梁延 傣妹臺灣地區在6月29日開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士入臺,而已經近半年沒有回臺灣的陸配子女因為沒有臺灣的「身份證」,至今不能返回臺灣生活學習以及與親人團聚。民進黨當局「反中」的意識形態自疫情發生後不斷作祟。目前民進黨當局還未允許大陸民眾赴臺,民進黨當局的做法就是一邊說做為了疫情防控工作而禁止大陸民眾返臺,另一邊外籍人士已經可以申請來臺。
  • 臺「移民署」嚴審大陸遊客 不準參訪藍八縣市
    就在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並首次出現負增長之際,島內又傳出當局「移民署」等部門刁難陸客旅遊申請,尤其不準參訪藍營執政八縣市,當事人如有大陸統戰部門或招商局的背景,最容易被拒絕。  臺灣《旺報》24日稱,在去年「5·20」之前,當局的做法是一般先讓大陸人士入臺,然後再考察其在臺言行,現在則是在聯合審查時就先否掉,因此陸客申請入境被拒件數暴增六七成,受此影響,大陸進一步減少參訪團來臺。一名社團負責人稱,參訪團在臺灣的行程一般為7天6夜,每人團費大約1萬—1.5萬元人民幣,他們來臺就是考察投資環境,為大陸企業投資探路。
  • 臺「移民署」嚴審大陸遊客:不得參訪藍營縣市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環球時報記者 李萌】就在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並首次出現負增長之際,島內又傳出當局「移民署」等部門刁難陸客旅遊申請,尤其不準參訪藍營執政八縣市,當事人如有大陸統戰部門或招商局的背景,最容易被拒絕。
  • 臺「移民署」:「統戰」背景最易被拒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24日報導,臺灣一名每年接待10個以上大陸參訪團的社團負責人表示,去年5月20日至今,申請大陸遊客入境遭「移民署」技術刁難、補件,被拒的申請件數暴增六至七成,受此影響,大陸減少參訪團赴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