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新幹線]臺當局: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 不包含交換生
[海峽新幹線]臺當局: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 不包含交換生 臺當局: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不包含交換生。
-
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陸生健保僅限有學位者不含交換生63%陸生被排除在外蔡英文在10月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拍板將陸生納入健保,但保費全部自付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2016年11月3日,臺「行政院長」林全與民進黨「立委」舉行「便當會」,決定通過黨籍「立委」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大陸學生納保除了必須全額自付保費外,還限定為「經許可來臺就學的學位生」,至於短期來臺的交換學生或只是來臺修學分而沒有取得學位者,則排除在外。
-
蔡英文當局拍板陸生健保政策的真正目的
作者:蔚科,臺灣問題研究者,時政評論人,專注兩岸關係16年,政論文章數百篇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10月24日,蔡英文在「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中拍板「陸生納健保」政策。
-
臺方擬控制雙聯學制大陸學生及長期交換生總量
臺方擬控制雙聯學制大陸學生及長期交換生總量 2011年01月12日 13:4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立法院」初審陸生納健保 蔡英文:不反對
東南網9月2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立法院」內政與教育委員會今(24)日舉行聯席,會議初審「陸生納健保」的修正草案,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基於人權,對於陸生納保並不反對」,但是主其事者必須拿出具體方案,讓社會能夠對這個事情有所理解。
-
臺當局「外交部」兩套標準 準外籍生參訪拒陸交換生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本月25日組團,安排院內師生校外參訪臺當局「外交部國際事務學院」。臺灣政治大學一名大陸交換生行前突然被通知,基於學院「內部特殊考量」不得參加,但同行卻有外籍生順利前往參訪。對此院方不願多談,只說尊重參訪單位安排。
-
臺當局確定大陸研修生收費標準 每學分2100元
臺當局確定大陸研修生收費標準 每學分2100元 2009年10月24日 15:2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灣灣周報|陸生交換生恐中斷/全臺低溫猝死飆至34人/周杰倫投身地產
【大陸研修生交換生來不了 大學主管憂兩岸合作恐中斷】來源:聯合報全球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育部」目前暫緩受理境外學位生入境申請,但陸生返臺推動組批評,陸生以外的學位生都能領居留證,不需項目就可以回來,這項政策仍只卡陸生。
-
臺灣當局研擬再次大幅度限縮大陸配偶入臺人數
臺灣當局研擬再次大幅度限縮大陸配偶入臺人數
-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臺當局年賺1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24日陸生納入健保終於拍板定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表示在臺當局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僑生」、外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
臺當局下錯藥方 全臺夜市王消費力連續3年負成長
逢甲商圈的商機在2014年達到高峰,每年初估有109.7億元,之後逐年下降,2015年104.5億元、2016年101.3億元,2017年跌出百億僅93.9億元;觀光人潮則在2015年達到高峰有1328萬人次,2016年1219萬人次、2017年1161萬人次,連續兩年以百萬人次跌幅。 不僅僅是人潮的減少導致了逢甲商圈的消費力下降。
-
【交換生】國立東華大學交換生報名
有臺灣「東部最高學府」以及「臺灣後花園」之稱。於2008年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新校名仍為「國立東華大學」,並成立「花師教育學院」。東華現為東臺灣的學術科研、產業發展、網際網路中心,隸屬「泛太平洋大學聯盟」,也是「臺灣歐洲聯盟中心」(EUTW)成員之一。現面向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招收2015年春季學期交換生。
-
陸生都要沒有了,交換生還會有嗎?
陸生,一般指在臺就讀的學位生,完成本科四年或研究生兩年的課程,取得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相較於赴臺交換的學生,他們的申請條件更嚴苛、申請流程更繁瑣,學習體驗也更完善,對於臺灣的感情自然也更加深厚。看著朋友圈被刷屏的嘆息聲,交換生也慌了:連學位生都不讓去了,那交換生豈不更難?
-
繼愛奇藝後 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限6個月撤資或改正
(原標題: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
臺當局拒絕承認這個數字
據臺媒報導,臺灣一個研究團隊通過血清抗體檢測的結果,估計臺灣已經有11800人曾感染過新冠病毒。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6日對此卻表示,這項檢測其實是肯定了民進黨當局的「防疫成果」。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抗體陽性者分別為7男、4女,4人在60到69歲之間,2人年逾90歲,另有30多歲、40多歲、50多歲、70多歲、80多歲各1人。據研究團隊以臺灣人口比例對數據進行校正,認為全臺灣血清抗體陽性率約為萬分之5,推估全臺灣可能有11800人帶有新冠病毒抗體。該研究成果10月已經發表於醫學期刊《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
-
遲來的春天陸生終可返臺就讀 各大學樂觀其成
臺教育部門高教司長朱俊彰說,這次開放後,所有攻讀學位的境外生都可返臺就學;至於交換生或短期研修生,將視疫情發展及大學檢疫量能,再決定是否讓他們來臺。朱俊彰說,境外生入境必須完成14天居家檢疫,而國內防疫旅館9000個房間、臺當局檢疫場所提供500床及大學位在校外的宿舍都可做為檢疫用,臺教育部門也將爭取更多檢疫場所床位,以減輕境外生的檢疫費用負擔。
-
臺當局清明警報有後遺症? 島內五一假期訂房率低
五一連假將至,有業者坦言假期前訂房率反而比較好。(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五一連假即將到來,各地訂房率不一。 花蓮縣民宿業者表示,大家忍不住想出來玩,但又會害怕跟上次清明一樣景點限流管控。所以五一連假前(30日)及五一勞動節(1日)當天全滿,緊接著的假日(2日、3日)反而很空。住房率只有五成,比平常假日還低。 某飯店總經理張積光表示,在清明連假前,五一連假訂房率達八成。但經過臺當局警報的洗禮,直接取消一半;接著又發生「磐石」軍艦官兵染疫,現在只剩一成。
-
臺灣大學甄選交換生 大陸學校受青睞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消息 臺當局「教育部」研擬承認大陸大學學歷,臺灣大學最近辦理交換生甄選,發現以往不受青睞的大陸學校,今年卻有許多學生擠破頭想去,還有人指明要報「大陸組」。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大學工作人員郭芠今天表示,臺大去年試辦與大陸10餘所學校籤訂交換生計劃,卻因學分不被系所承認,不受學生青睞,總共60多個名額,最後只有不到20人交換至大陸學校。 郭芠說,最近接受同學報名交換生甄選,發現不少人在讀書計劃中,將申請目標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大陸頂尖學校,還有來自義大利的外籍生想到北京交換,屆時臺大生恐怕擠破頭。
-
土耳其將臺灣交換生國籍寫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臺政客痛呼遭矮化
土耳其將一名臺灣交換生國籍寫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引臺民進黨「立委」驚呼,「去當交換生,怎麼一夕間變成『中國人』了?不容『我國』莘莘學子,在外求學遭到矮化對待!」許智傑呼籲臺「外交部」重視此案,全力捍衛臺灣「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