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腎病發生後,除了配合醫生的用藥治療外,飲食方面的調整也至關重要,一旦飲食不當,就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而在醫生建議的飲食方案中,優質蛋白飲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相信有不少腎友耳朵都聽出了「老繭」,那麼醫生這樣三番四次囑咐的優質蛋白到底有哪些呢?您真的吃對了嗎?咱們這就來看看。
首先,咱們來說說什麼是優質蛋白
我們知道,蛋白質由胺基酸構成。在所有的胺基酸種類中,有8種是人體只能從食物中獲得,無法在體內合成的,它們叫做必需胺基酸。人體缺乏必需胺基酸時,會出現發育遲緩、貧血、虛弱等症狀,因此食物蛋白中含必需胺基酸的數量及種類的多少就成為了衡量蛋白質優劣的標準。
優質蛋白就是必需胺基酸含量高的蛋白,其利用率高,營養價值也好,能補充因腎臟疾病丟失的蛋白質,合成人體組織結構所需要的蛋白,延緩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那麼到底哪些才是優質蛋白呢?
1.肉類,包括紅肉與白肉。豬牛羊肉等就是紅肉,它們富含優質蛋白和鐵元素,能高效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素。白肉,包括雞鴨等家禽肉和魚肉,前者脂肪含量少,不會增加心血管的風險;後者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長期食用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預防心肌梗塞和中風,還可以降低體內甘油三脂的水平,適合血脂、血壓高的腎友。
研究表明,和牛肉、豬肉、羊肉等紅肉比,雞肉、魚肉等白肉是更值得推薦的優質蛋白飲食,因為它們更能減輕腎小球的負擔,減緩腎病的進展。
2.禽蛋類,如雞蛋。雞蛋的胺基酸結構非常完美,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蛋黃中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卵磷脂。
3.奶製品,如鮮牛奶。牛奶中優質蛋白的含量佔總蛋白含量的80%左右,所含的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4.豆製品。豆製品也是一種優質蛋白,它不僅含有較多的必需胺基酸,還能提供鈣、維生素、異黃酮等多種有益健康的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對於受損腎臟的功效並不亞於上述動物蛋白。
這下大家知道該如何挑選優質蛋白了吧?不過咱們也要記住合理飲食,優質蛋白雖好,但也不可多吃,因為蛋白質攝入的越多,腎臟的代謝負擔就越重。在醫生的建議下適量補充才能對腎病的防治起到積極的作用。所謂的適量,常常就體現在優質低蛋白那個「低」字上。低的標準是什麼,就是腎臟能夠處理的能力。
關注腎泰網,您身邊的腎臟健康管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