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租房 美好居住
住有所居,一直是中國人最樸素也是最真切的願望。
廣州作為住房租賃試點、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居住需要為出發點,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探索租賃住房多主體供給渠道,培育市場多元化主體,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逐步構建起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市場生機勃勃,少不了政策的支持。12月1日,《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將進一步規範房屋租賃行為,繁榮廣州住房租賃市場。
廣州租賃住房總量達505萬套(間)
約千萬人口租有所居 租賃住房供需基本平衡
廣州市一直是吸引人才集聚的高地,在廣州2200多萬人口中,有超過1000萬人需要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如何更好地培育發展健康的住房租賃市場,既是關乎市民生活的民生問題,也是關乎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社會問題。
為使新市民「住有所居」,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積極構建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近年來,有賴於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廣州市在完善住房租賃管理體制機制、拓展集體建設用地利用途徑、增加租賃住房供應、支持住房租賃專業化機構發展、保障租賃各方權益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11月,廣州市租賃住房總量達到505萬套(間),租賃住房已經成為新增人口解決居住問題的主要渠道,發揮了穩定房價壓艙石的重要作用,也為推動住房租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模板與示範。
租賃市場繁榮
專業化租賃企業漸成規模 租住品質穩步提升
海珠區工業大道北鳳凰新村地鐵站旁,高露潔牙膏廠舊址,已經從一塊閒置的舊廠房,搖身一變成了文藝範兒的長租公寓。鬧中取靜的居住環境,時尚氣息濃鬱,外立面時髦洋氣,融合舊廠房loft風格和現代化的設計,讓You+青年社區一經推出,就被年輕創業青年搶租一空。
在官洲街,「夢想社區」的成片改造讓舊村面貌煥然一新,據介紹,通過引入出租屋協同共治第三方代管企業,大規模城中村老舊物業和出租屋實現連片改造,舊村換新顏,逐漸探索出一條城中村出租屋治理的廣州特色之路。
專業化租賃企業茁壯成長,推動廣州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之路更加順暢。9家國有租賃企業相繼進軍租賃市場,專業化民營租賃企業積極參與「工改租」「商改租」等存量房源改造租賃住房項目,萬科·泊寓、魔方公寓等廣受歡迎。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廣州專業化、機構化民營租賃企業398家(含子公司),門店810家,經營房源約30萬間。廣州還成立了首家市級房地產租賃協會。
「陽光租房」平臺上線
動動手指完成租賃備案 租賃服務更便捷
拿出手機,打開「陽光租房」平臺,點擊房源搜索,市民陳女士挑選起自己心儀的房子,「我選擇在『陽光租房』平臺找房的最大原因,就是這裡的房源都是經政府核驗的,是真實的,在這裡找房最放心。」陳女士告訴記者。
在擴大租賃房源供應,培育專業化租賃企業的同時,廣州市還加強租賃平臺建設。2017年9月,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陽光租房」正式上線,為市民提供包括房源信息發布、網上找房、核驗房源、合同備案、公積金提取申請等租賃「一條龍」服務。
正如陳女士所言,該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性」。「所有上線房源都要通過房地產檔案資料庫的產權校檢或街道出租屋管理員實地核實,確認房屋的真實性。」據廣州市住建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既方便了群眾辦理租賃政務服務,也能讓各級租賃管理機構實現對租賃市場的扁平化高效管理。
針對以往租賃備案業務環節稍顯繁瑣的問題,廣州市還優化租賃備案流程,開發了手機APP和微信客戶端,與不動產登記、公安、民政等部門實現信息共享,讓信息動起來,讓群眾少跑路。市民群眾動動手指,就能輕鬆辦理房屋租賃合同備案。
截至目前,「陽光租房」平臺管理數據超過560萬條,線上可供租賃房源約28萬套,企業用戶3400家,個人用戶約1.8萬個。
「租房住」也幸福
租住權益保障逐步穩固 租得更有尊嚴
為打造優質租賃市場環境,廣州市積極推動租賃公共權益「均等化」,讓租住者更有尊嚴。廣州市構建了以積分制為主的公共服務提供機制,逐步擴大了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重點推進保障承租人子女受教育權益,實行「學位到房」。近幾年,年均安排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入讀義務教育學校起始年級約2萬人。還簡化無房提取公積金流程,繳存人備案租房提取公積金最高額度提高至7456元/月。
新法規《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12月1日實施
經紀機構、房屋租賃企業未辦租賃備案,將被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11月5日,海珠區新港路的一家經紀機構,正在進行一場線下培訓。據主講人老姚介紹,培訓的重點,就是要求業務員按照即將開始施行的《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通過「陽光租房」平臺辦理租賃合同備案。
老姚口中的《規定》歷時5年制定,將於12月1日開始實施。據介紹,這部法規將取代2005年版的政府規章《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進一步規範房屋租賃行為,為保護房屋租賃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依據。2005年距今已有15年,廣州市房屋租賃需求不斷上升,新修訂的《規定》將進一步培育和發展透明、誠信、有序、活躍的住房租賃市場,建立廣泛參與的房屋租賃社會管理機制,構建「市場規則明晰,政府監管有力,權益保障充分」的房屋租賃管理體系。
為規範廣州市租賃市場管理,提高房屋租賃登記備案率,《規定》細化了租賃登記備案的操作。對像老姚這種房屋經紀人影響最大的,就是《規定》第十六條明確「房屋租賃企業租賃房屋,或者房地產經紀機構對經本機構促成訂立房屋租賃合同的,由房屋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同時,記者注意到,根據《規定》要求,若房地產經紀機構沒有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且逾期未改,將被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此,老姚的公司近期組織對全體經紀人進行培訓,要求從12月1日起,對經手租賃住房施行網上備案。在保證促進房屋租賃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上,《規定》特別注重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按照《規定》第七條要求,市人民政府應通過增加租賃住房供應、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支持、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落實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鼓勵住房租賃消費,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滿足不同層次的住房需求。同時,鼓勵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的房屋租賃企業,支持房屋租賃企業通過租賃、購買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支持個人和單位將房屋委託給房屋租賃企業長期經營。
抵制「高進抵出」「長收短付」高風險經營行為
推動獎補資金發放、集體用地租賃住房建設
今年7月,廣州市房地產租賃協會注意到,廣州租賃市場上存在部分企業以住房租賃名義採取「高進低出」(支付房屋權利人的租金高於收取承租人的租金)、「長收短付」(收取承租人租金周期長於給付房屋權利人租金周期)高風險經營模式開展詐騙行為。協會及時發出倡議,號召住房租賃企業共同抑制「高進低出」 「長收短付」的高風險經營行為。今年9月,市房地產租賃協會再次發出住房租賃風險提示,提醒市民警惕企業「高進低出」 「長收短付」帶來的風險,防止上當受騙。
據記者了解,一些城市已經出現因「高進低出」 「長收短付」導致企業爆雷情況,業主、租客權益均受到損害。建議廣大市民儘量保持「押一付一」「押二付一」良好交易習慣,如果租金支付周期長於2個月的,一定要謹慎,不貪圖便宜,政府最好推出資金監管措施保障租賃相關方權益。如產生租賃糾紛,建議業主、住房租賃企業、租客應以友好協商為原則,先行協商,無法協商解決的,應通過人民調解、訴訟、仲裁等法律途徑解決,業主不應採取威脅、恐嚇、斷水斷電斷氣等暴力手段驅趕承租人。經與住建局有關工作人員了解,該局正在研究起草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配套文件,擬從加強從業主體管理、規範租賃經營行為等方面做出規定。
廣州作為中央財政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獎補資金的審核發放工作,凡符合要求的建設與經營租賃住房、推廣與應用「陽光租房」平臺的法人與其他組織均可申請。與此同時,作為國家首批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城市,廣州目前也在推進包括白雲長腰嶺等12個項目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