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自曝「特殊退燒法」的背後……

2020-12-20 浙報融媒體

2018-01-23 11:31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朱曉迪 胡曉琳 實習生 沈依雯 黃能能

「哎……兩腳發軟」近日凌晨,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俞芳在朋友圈發了一張顯示著38.8℃的體溫計的照片。在回覆中有不少人的關心和問候,也有同事調侃:「搶救一下,出一身汗睡一覺就好了。」(「搶救」指搶救病人)。

去年11月以來,一波流感擊倒了不少人,其中也有不少醫護人員。而在大家紛紛趕往醫院求醫問藥的時候,不少醫護人員顧不上自己的身體,堅守在崗位上,為的就是能多看一位病人。昨天,記者走訪多家醫院,這個被戲稱為「特殊退燒法」的背後,原來竟然有著這樣的故事……

市中心醫院:

護士朋友圈發體溫計照片 同事調侃「工作一下出身汗就能好」

1月14日凌晨4:42,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俞芳發了一條朋友圈,圖片上是一個溫度計,數字顯示38.8℃。與流感「作戰」一個多月,俞芳雖然每天都戴著口罩接診病人,但還是「中招」了。

朋友圈發出之後,親友們的回覆大多是讓她好好休息。其中,市中心醫院兒科急診醫生賀強的回覆讓俞芳覺得好笑,「搶救一下,出一身汗睡一覺就好了。」他說的搶救,是讓俞芳搶救一下病人。這句「神回復」,第二天被同事們戲稱為「醫護人員的特殊退燒法」,普通人生病了,可以請假看醫生,而醫護人就在醫院裡,卻沒有時間去掛號。

1月14日的夜班,輪到俞芳和另一位護士值班,凌晨12:30到早晨8:00都要在崗。13日晚上的時候,俞芳幾日來的咳嗽引發了高燒,第一次測量出來有39攝氏度。當時,她吃了一片退燒藥之後,就去急診室接班了。

「沒想著請假,後半夜再讓別人來頂班,怪不好意思的。」俞芳說,自去年11月開始,氣溫反覆,流感高發,市中心醫院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猛增,醫院的日門診量持續走高,每天的急診就診人次一直持續在600人次左右,很多醫護人員都處於團團轉的工作狀態。如果她當時請假,只能讓護士長頂班,而護士長白天也有工作,這樣一來,護士長就要連續工作12個小時。「當時我心裡想著,再堅持幾個小時就好了。」抱著這樣的信念,俞芳沒有聽從丈夫讓她請假的建議,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那一夜,俞芳的後背在冒冷汗,在打著空調的急診室,手腳卻一陣陣發涼。凌晨兩點多,急診室來了一位病人,俞芳和另一位護士立刻輔助醫生,給病人做心肺復甦。俞芳的手有力地按壓著病人的心臟,腳底卻已經無力發軟。意識到自己吃的第一顆退燒藥已經失去了效力,搶救途中,俞芳拿出口袋裡的另一顆退燒藥服下,然後繼續幫著醫生搶救病人。兩個多小時的急救,俞芳已經渾身沒力氣了,但病號還在不斷送進來,每次值夜班,光是前半夜的病人就有200多號,健康的人都有些難以招架,而俞芳卻發著高燒完成了這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當護士十年,俞芳笑稱自己體內有各種抗體,一般的病毒已經不能侵害她了,「但這次流感還是有點防不勝防。」每次值班,俞芳既替病人著急,也心疼連軸轉的醫生。有時候,她在護士站會接到醫生的電話,讓護士送顆糖進去,因為持續看病,不少醫生體力吃不消,低血糖犯了;還有一些連起身倒杯水或者去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會求助俞芳讓他們幫忙倒杯水,說話太多實在太口渴了。

直到今天,記者採訪俞芳的時候她還是止不住咳嗽,她卻只因為高燒請過一個晚上的假。俞芳說自己也沒什麼特別的,每年冬天都會有這麼一段時間,她要跟同事們並肩作戰,讓病人早日康復。

呼吸內科的辦公桌上 放著一些感冒藥

「先去掛鹽水,這個藥掛鹽水的時候就可以吃了。」昨天下午4點,雖然還有一個小時就要到下班時間了,但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王怡的門診室依舊被病人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據王怡統計,近期她每天接診的病人要達到160人左右,其中,80%是感冒病人,因為病人人數的激增,王怡已經連續幾周沒有休息日。

「我身體很好的,多喝點水就沒事了!」工作了一整天,王怡說話的精氣神還可以。她說自己的同事有幾個也感冒了,她還是比較幸運的,只是稍微有些咳嗽。上午,她見呼吸科的醫生咳得直不起腰,還跟他開玩笑說:「這麼咳,怎麼不去掛一個呼吸科?」現在,醫生護士生病,已經成了互相調侃的一件事,在呼吸內科的辦公桌上,都放著一些藥,醫生們感冒之後,根據自己的症狀自行配藥拿藥,吃藥之後馬上回到工作崗位,繼續給病人看病。

這段時間,王怡的工作時間明顯增加了。每周的休息日泡湯了不說,原本早晨八點才到上班時間的她,總是為了多看幾個病人七點半就開門診了,中午的時候王怡都是拜託護士幫她打飯到辦公室,12點能吃上飯已經是很早了,一般都要靠近下午1點才能扒兩口冷透了的飯。

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

醫生打著點滴上班 「先保證病人,再保證自己」

在市中醫院兒科,醫生們的工作節奏是高強度的。據市中醫院嘉興市基層名中醫兒科主任沈湘妹介紹,光1月21號一天門診就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沈湘妹說:「這次的流感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兒童易感。去年11月的時候已經是流感高峰了。」

「我們現在都不休息的,兒科夜急診有100多號,本來一個人值班就夠了,現在增加到兩個人都有點來不及。沒人能代班,所以只能自己帶病上班。我不久前感冒怕接診的時候傳染給別人,只能戴著口罩看病。」沈湘妹說,除了她自己,同科室的黃麗先之前急性喉炎嗓子啞得都說不出話了,還在打著點滴上班;還有另一位醫生常春霞,早上6點自己給自己打點滴,8點就去上班了。

醫生整天處於患兒之中,不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還要一邊看病一邊解答孩子家長提出的各種問題,時間一長確實是身心疲憊。所以,她也希望每一個人對這些醫生多一點理解,如果有一點怠慢或者是態度不夠溫和,也請大家能夠多諒解,醫生對待每一個病人的態度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會盡全力醫治任何一個病人。正如沈湘妹所說:「先保證病人,再保證自己。」

忙得時候連口水也來不及喝

在內科中醫科室,主治中醫師朱冰也忙得無暇顧及記者的採訪。

「這兩天流感勢頭已經好轉點了。」朱冰抬頭說了這麼一句後,眼神又轉移到電腦上,忙著為他的患者開藥方。

來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男女老少都有,每位患者坐下後,朱冰都照例詢問患者的病症,把脈、察舌,微蹙眉頭,思考片刻後,就耐心地告知患者所得之症,一字一句慢慢道來,直到患者聽清楚、聽明白,然後就為患者開藥方,叮囑患者吃藥的注意事項等。朱冰一天下來,大概要看50例病患,這兩天流感的病患大概佔20%左右,已經降了不少。據朱冰介紹,來他這裡看病的患者,大都有發熱、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很多患者潛伏期長,大多吃了消炎藥燒退了,但是其他併發症依舊厲害,這些人忍不了就來看中醫了。

「忙的時候連一口水都來不及喝吧。」朱冰笑說。最近一段時間裡,內科中醫科室到了傍晚四五點時,會將那些化驗的病人轉到急診,因為急診配備了內科和兒科的相關醫護人員,由他們來接手這些病患。而且急診內科還加配了醫生,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

身為每天接觸病患的醫護人員,也會不小心「中招」,但是他們為了堅守崗位,為了治療更多的病患,只要不是太嚴重的就自己吃點藥壓制病症。朱冰這些天就一直喉嚨痛,他說:「我會吃點板藍根,然後多喝熱水。」

市人民醫院:

醫生不敢喝水 只為多看一個病人

「幫忙量一下體溫,孩子好像發燒了!」「39.4℃,趕緊進去找醫生看一下把!」4歲的魯魯依偎在媽媽的懷裡,臉頰微微泛紅,貼著退燒貼,媽媽緊緊摟住女兒,眼角帶著一絲淚水。1月22日下午1點,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時不時就有患者前來看病,就連急診內科也有三三兩兩的病患圍著醫生。

去年11月以來,感冒的人數逐漸增多,對不少醫生來說,連喝水的時間都需要精打細算一番。「有發燒嗎?」「什麼時候發燒的?」「都吃過什麼退燒藥?」急診科醫生徐春飛仔細地詢問各種細節,填寫病歷卡、開藥,中午的急診科室裡也不停歇。記者待的20分鐘就有兩位學生前來看病,靠在辦公桌上,無精打採,小臉發紅。

而晚上來看急診的病人則更多。徐春飛告訴記者,從去年12月開始,夜間急診人數逐漸增加,當中大多數是患了感冒的人。「這段時間,病人都集中在下午5點到晚上11點這個時間段。以前後半夜還能眯上二三十分鐘,現在剛閉眼兩三分鐘就有病人來。」這段時間以來,徐春飛只要一坐在辦公桌前,就很少站起來。給病人看病期間,他不敢喝水,想要節省出上洗手間的時間,這樣就能多看一個病人。

這樣「白加黑」的模式成為醫生的常態,十多天前,在工作崗位堅持了一個多月的徐春飛也發燒了。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他馬上吃了退燒藥,想著堅持上完當天的夜班。科室主任擔心發燒會影響他的工作,便要求他回家休息。昏昏沉沉躺在家裡睡了幾個小時候,徐春飛感覺自己出了一身汗後好多了,馬上又回到了工作崗位。「這段時間,科室裡10多名醫生中,有六七個存在發燒的情況。大家一般選擇吃藥應對,扛過去。」徐春飛說,大家都擔心自己休息會加重同事的負擔,所以,即便自己生病了,多數醫生還是選擇堅持工作。

相關焦點

  • 誰在支援一線女性醫護人員的生理期特殊需求?
    (原標題:誰在支援一線女性醫護人員的生理期特殊需求?)不過,並不是所有醫護人員或病患都能用上紙尿褲這類物資的,多位武漢一線醫護對界面新聞表示,這種物資會優先給特殊人群在特殊時期使用。連紙尿褲都緊缺,更不用說衛生巾。那么女性醫護人員遇上生理期怎麼辦?為什麼好像沒怎麼聽說這類求助信息?微博博主@梁鈺Stacey也有這樣的擔憂,2月7日,她發布博文表示想要向女性醫護人員捐助衛生巾與安心褲,向網友徵求意見。
  • 戰疫背後的暖心援助,小熊電器讓醫護人員吃上熱乎飯菜
    從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成為了「最美的逆行者」,而在一線醫護人員和防疫網格工作人員的背後,中國製造的企業力量也成為了一線戰疫人員堅實的依靠之一。  在疫情爆發之初,來自廣東佛山的小熊電器就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200萬元,專項用於抗擊湖北疫區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 心理專家:特殊時期醫護人員要學會宣洩壓力
    肖勁松在接聽心理熱線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心理專家:特殊時期醫護人員要學會宣洩壓力中新網武漢2月7日電 (高翔 李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高級心理諮詢師7日,他鼓勵醫護人員及時宣洩負面情緒,平復心情再出發。肖勁松介紹,醫護人員承受著抗擊疫情的重大責任,每天面對大量患者高負荷勞動,還要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心理容易出現焦躁、抑鬱等負面情緒,需要專業人士進行疏導和排解。1月23日熱線開通以來,他平均每天接到近百名市民的電話,但醫護人員主動致電的人數並不多。
  • 浙江寧波一家3口的隔離生活:醫護人員很溫柔,給寶寶特殊照顧!
    剛剛滿月的小寶寶。醫生正在給寶寶做核酸檢測。醫護人員好像知道了我們有個小寶寶,因此每次核酸檢測或者量體溫的時候都會給予特殊照顧,比如寶寶當時正好在睡覺,他們就會等一下再來,過一兩個小時後,他們會專門再上來一趟為小寶寶量體溫。很多次都是這樣,他們寧願多跑一趟,也不願打擾小寶寶休息。醫護人員還專門為我們準備了消毒片,叮囑我們應該多注意小寶寶的健康,並且很細心的教給我們如何給小寶寶進行防護。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溫暖!」。
  • 順德這群「特殊司機」 全天候待命,專門接送醫護人員和隔離人員
    事實上,這些駕駛員是可以回家居住的,但是為了配合工作,除了因為天氣冷要拿幾件衣服外等一些特殊情況外,他們始終未回過家。為保障這些駕駛員的安全,杏壇當地醫院還為他們購買了新冠肺炎保險。 王崇勝駕駛17座中巴運送醫護人員到達工業區後,醫護人員就到工業區裡面去排查,為避免市民恐慌,醫生讓王崇勝儘量呆在車上。「那次並沒有接送隔離人員,醫護人員勸了2個小時,排查出需要隔離的人員還是不配合,最後讓他們在工廠隔離。」王崇勝說,這時他才開始了解到醫護人員的辛苦。
  • 承諾給醫護人員「免單」,後來又「刁難」醫護人員?支付寶來硬的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真正明白到醫護人員是我們最值得敬佩的人員之一。其實無論是否處於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們同樣也應該被我們尊敬,救死扶傷的他們在民間受到一些優於常人的待遇也是不過分。但今日網上就有一條關於「太原烤肉店刁難援鄂醫護人員」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憤怒。
  • 援鄂美女醫護為患者洗頭?過度美化的背後請給醫護人員一條活路!
    這本來是對醫護人員的一個美好的稱讚和宣傳,作為本人也是醫護人員一枚,常常心存感激。在如今疫情肆虐之時,更加顯出醫護人員的重要性,各渠道鋪天蓋地「最美醫護」的宣傳,將醫護人員的形象更是美化十分。可是,在著宣傳的背後真正給醫護人員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極少部分人將這些正面的宣傳理解成:你就是應該為我做的!你應該為我服務,我不滿意你就應該被我投訴!應該受到我的責罵!今天遇見兩件事情,分享一下吧。
  • 王忠林致敬致謝火神山醫院醫護人員:「一個個治癒數字的背後,是...
    3月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來到火神山醫院指揮中心,看望慰問奮戰一線的部隊醫護人員,代表武漢市委、市政府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目前,有超過4000多名部隊醫護人員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王忠林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有她在,醫護人員就安全」
    長沙569名白衣戰士集結在此,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經過54個日與夜,242例確診患者全部清零,醫護人員零感染。  回顧這場「零感染」背後艱難的長沙「保衛戰」,得從長沙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長沙市新冠肺炎治療專家組組長謝元林的故事講起。
  • 關愛醫護人員,從「心」開始—太原安定醫院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心理...
    醫護人員作為一類特殊的職業群體,如果其心理健康長期失衡,健康狀況不佳,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則會影響到醫療服務質量,進而關係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保護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進行壓力緩解已經成為一個全新的課題。
  • 醫務人員三封感謝信背後,「西苑醫院」特殊的抗疫任務
    請長按下面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三封感謝信,一腔西苑情­­醫務人員三封感謝信背後,「西苑醫院」的特殊抗疫任務跟蹤報導:黃承林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農曆二月初四,一大早就開始忙碌的十堰市西苑醫院柏林門診部劉殿瑞主任
  • 甘肅醫護人員零感染背後:只吃兩頓飯儘量不喝水
    甘肅醫護人員零感染背後:只吃兩頓飯儘量不喝水 當夜,75名衛生、疾控、公安人員分頭到患者家庭、活動場所調查,到次日凌晨5時,對所有密切接觸人員完成隔離觀察。  定西地區、縣醫院緊急抽調30多名護士,僱人連夜縫製130多套隔離服。沒有隔離鏡,就準備了遊泳鏡代替。沒有隔離區,250多名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搬運器材、藥品,轉移病人,連夜趕建。當早晨被隔離人員到達時,醫院已做好一切準備!
  • 這是對醫護人員最好的褒獎
    陳澤忠副主任醫師組織科室醫護人員進行術前討論,醫護人員就手術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各抒己見,並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以確保手術的萬無一失。王文鵬主治醫師在同事和麻醉科醫護人員的協助下,給予郭先生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手術很成功。術後還詳細向患者家屬講明術中所見情況及處理經過,經過普外二科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護理,郭先生一周後康復出院。
  • 取消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學分制,為醫護人員減負!你贊成嗎?
    「呼籲取消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學分制度,雖然制度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促進我們繼續學習。但現在明顯變味了,幾乎成了一種買賣,讓本來就忙碌的醫護人員增加額外負擔,同時也讓倒賣繼續教育學分的販子發了一筆大財。」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制,已被很多醫護人員嗤之以鼻很多年。但是從來沒有誰想過這麼多年,它的存在是否與時俱進。
  • 江疏影自曝5字網名,背後別有深意,而頭像讓蔡康永心裡翻白眼!
    江疏影自曝5字網名,背後別有深意,而頭像讓蔡康永心裡翻白眼!江疏影也非常耿直,自曝自己5字網名,叫「江江在雲上」,江疏影的這個網名其實背後別有深意,江疏影說自己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就覺得自己的生活一直飄著,沒有安全感,就沒有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所以就覺得自己是在靠一口氣活著,所以就會有一種在雲端的形象化表達!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丨海曙婦聯關愛一線醫護人員家庭教育線上學堂...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丨海曙婦聯關愛一線醫護人員家庭教育線上學堂項目圓滿收官!2月25日-3月15日海曙區婦聯針對醫護人員家庭「學齡前」「小學」階段子女推出你在前方戰『疫』 姐妹後方守護——大樹擎天 愛心護苗」家庭教育線上學堂項目111戶一線醫護人員家庭120
  • 這家酒店與抗疫醫護人員的深情厚意!
    而在1月27日這天,長治瑞馨酒店卻「意外」地營業了,該酒店入住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這批特殊的客人就是長治和平醫院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本來酒店已經按照要求暫時關門停業,可正月初三政府急徵瑞馨酒店做為和平醫院疫情後勤中心,並且當晚和平醫院40餘名醫護人員就要入住。我們接到通知後立即挑選了10名身體素質不錯的員工上崗工作。」
  • 鹹陽「四心」激勵醫護人員戰疫情
    在疫情防控中,鹹陽市以「四心」關愛一線醫護人員,激勵他們在這特殊的戰場建功立業。樹信心。市縣成立專班包醫院進行思想動員、鼓勁加油,組織黨員面向黨旗宣誓,鼓勵黨員在抗「疫」最前沿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積極鼓勵和黨員先鋒事跡感染下,全市一線220名醫務人員遞交入黨申請書。去擔心。
  • 這個醫院有一面特殊的「牆飾」 醫護人員們用患者作品裝點病區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素描、彩繪、書法……走進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病區,在最顯眼的牆面位置上,科室的醫護人員為患者們打造了一片「展示欄」,患者住院期間,根據自己喜好製作的作品,護士們會將它們輪流進行展示。
  • 高三女生自創勵志歌曲 彈唱獻歌給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她把這首歌獻給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向他們致敬。楊子悅目前就讀於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一名高三學生,今年 18 歲。疫情發生以來,通過媒體看到許多醫護人員奔往武漢,這些逆行者們冒著被疫情感染的風險衝在一線,讓楊子悅十分感動。"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更讓子悅有這種特殊情感的也是因為她的另外一個身份,她也是一位醫護人員的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