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38歲突然吐血,為啥拖成絕症也不去醫院?好友:好面子害慘他

2020-12-20 陶陶愛歷史

說到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出身陝北榆林的路遙,恐怕是繞不開的人物。作為一個作家,他創作出《人生》《平凡的世界》這樣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史詩級巨作《平凡的世界》,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然而可惜的是,就在路遙完成作品,斬獲茅盾文學獎,處於人生巔峰時刻時,一系列厄運卻接踵而來,最終被疾病奪走了性命。然而實際上,路遙的厄運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1987年,38歲的路遙正在緊鑼密鼓地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然而在寫作過程中,路遙越發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首先是疲勞,路遙發現自己的身體經常一點力氣也沒有,身體軟弱地像一攤泥,幾乎每吸一口氣都特別艱難。在任何地方,哪怕是坐一會兒,就會睡著,甚至被水杯碰開一個血口子也渾然不知……

其次是咽喉劇痛,他的喉嚨常常腫得讓他說不出話,甚至連喝水都困難,胸腔裡憋的痰連一絲卻吐不出來。一天二十四小時痛苦地無法入睡,既吸不進氣,又吐不出痰,有時候折磨得在地上打滾也沒有辦法。

而更嚴重還是在年初,當時路遙正在省作協寫稿,結果寫著寫著突然吐出一口鮮血。他揉揉眼睛,確認自己不是幻覺。於是他打電話緊急叫來他的弟弟王天樂,兄弟倆趕緊去了醫院。

最終醫生給出的「判決書」,就像一個巨錘,砸的路遙頭暈目眩。路遙所患的病症是肝硬化,而且這個肝硬化,是他家族所遺傳而來的B肝病毒所引起的。

拿著診斷書,路遙卻做了一個最終讓他後悔終生的決定:他決定隱瞞自己的疾病,不再去醫院治療。

當時的路遙,因為《人生》的出版,已然名滿天下。而在當時,B肝是備受社會歧視的疾病。對於B肝患者,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用人單位往往都會排斥他們。

路遙為人剛強,極好面子,他決不能容忍別人知道自己患上了B肝。因此他嚴令王天樂等少數知情者:絕不可將我的病情外傳。

因此,路遙不再去正規醫院,而是四處在民間尋找名醫,為自己治病。對此,他曾自述道:

「不能迷信大城市的醫院。據說故鄉榆林的中醫有名,為什麼不去那裡……在那裡病治好了,萬幸;治不好,也可就地埋在故鄉的黃土裡——這是最好的歸宿。」

回到家鄉後,路遙還真找到一位神醫,他的名字叫張鵬舉。張鵬舉年過七旬,醫術精湛,曾為王震、陳永貴等人看過病。在詳細了解路遙病情後,他指著鏡子對路遙說:

「你照照鏡子,看看你的舌頭。」

到了鏡子前,路遙伸出舌頭,結果把自己嚇了一跳,原來他的舌頭黑得如同焦炭一樣。

隨後,張鵬舉給他開了兩個方子——「生地和硼砂」。看著如此簡單的藥方,路遙反而放心了。自己這麼重的病,卻只開兩味藥,張大夫恐怕真的不同凡響。

後來路遙服完藥,腫痛的喉嚨果然好轉。一副藥下肚,帶著綠色的黑痰一堆又一堆地吐了出來。之後,張鵬舉又給他開了一百多副湯藥和一百多顆藥丸,而路遙的身體真的恢復健康了。

然而可悲的是,這位神醫卻在《平凡的世界》完成前去世。失去了張鵬舉,路遙的身體再也難以逆轉。

路遙身體恢復後,立即緊張地投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創作。要知道,對於肝硬化早期患者來說,最忌諱的就是勞累和熬夜。

實際上,在進行第三部創作時,路遙已經有意識地放緩自己寫作的節奏,加強自己鍛鍊的頻率,能不熬夜就不熬夜。有時候,他的朋友們也會抽空來看他,講講笑話,談談生活,愉悅路遙的身心。

然而要創作《平凡的世界》這種作品,哪是優哉遊哉能寫成的。因此路遙的身體還是垮了。一天,他的好友霍如璧來看他,發現路遙他靠在沙發上,雙手無力地垂在兩邊。於是霍如璧勸他::「你休息一兩天吧!」但是路遙卻斬釘截鐵地說:「不行!」

1988年1月27日,路遙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初稿。原本,路遙可以休息一下,調理一下身體。然而,新的工作很快就來了。

原來在1987年初,《平凡的世界》一、二部就已經被做成音頻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放送。在社會上取得了極大反響。

而到了1988年4月,《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已經演播完成。於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路遙催稿,必須於6月1日將第三部二稿送到電臺,否則《平凡的世界》演播劇將開天窗。

無奈之下,路遙只好加快自己修改和寫的進度。當時,路遙沒有打字機更沒有電腦,所有工作都得靠手。到了後來,路遙寫得連筆都握不住。必須用熱水溫敷,才能將僵硬的手「解凍」。

1988年5月25日傍晚,《平凡的世界》最終稿完成,路遙放聲大哭,一把將自己原子筆扔出窗外,實在太不容易了。

而一次緊張的寫,嚴重地損害了路遙的健康。他的朋友葉詠梅發現,路遙在餐桌上完全不在狀態,以往能扒三海碗飯的路遙,卻一口也吃不進。當時葉詠梅以為,路遙只是太疲憊了。然而實際上,路遙已經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對此,葉詠梅至今仍很內疚。

當年夏天,路遙從北京回到西安,而他的身體已經被高強度的工作所毀滅。因此路遙想要治好自己的疾病,因為他準備再寫一本小說,一定要超越《平凡的世界》。

然而當時張鵬舉先生已經去世,路遙所找的名醫都是欺世盜名之徒,所給出的偏方在嚴重損害路遙的身體。

有一個醫生說路遙的病是內病,有內火。而內火要外治,因此給他敷上一些黏乎乎的黑色液體。說要將內火往外趕。當時,路遙確實感到輕鬆了一些。但實際上,這些治療對疾病根本無事無補,反而拖延、加重了病情。

路遙好友京夫後來曾經嗟嘆道:「路遙就是好面子,他的病重,完全是他性格造成的。他好面子的性格,最終造就了他的死亡。」

肝硬化,是緩慢而致命的疾病。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到了晚期,幾乎神仙難救,除了換肝,別無他法。

1991年,路遙已經病入膏肓。然而即便是這樣,路遙也拖著不肯治療。路遙明明應該多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但路遙卻躲在小屋子裡,天天以小米粥為食。

1992年夏天,生命已臨近尾聲的路遙住進了醫院。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路遙,整天都在默默流淚。他還有很多事業要完成,他的寶貝女兒路茗茗不能沒有爸爸……當年11月,路遙不幸去世,年僅42歲。

事實上,路遙的死,完全可以避免,都是因為他太好強了。但是如果不好強,他又如何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這樣的巨作,又如何能感染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路遙走後,書籍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驚人的2000萬冊,這還不算數之不盡的盜版。當馬雲還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窮小子時,馬雲無意中在火車站撿到一本《平凡的世界》,一讀就再也放不下。馬雲說:「是《平凡的世界》改變了他,讓他意識到,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潘石屹讀了7遍,他說:「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他還說:「我就是孫少安。」為了表達自己對路遙的崇敬,他還自掏腰包,花10萬人民幣為路遙修了一座新墳。

蔣方舟曾發文:「路遙是中國文學最後一個殉道者」。

還有評論家認為,若路遙沒有英年早逝,或許將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生活不易,生命本多磨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總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在你迷惘和無助的時候,就去《平凡的世界》找答案!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因此筆者在這裡鄭重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原價108元,如今只需79.9元,不過是一張電影票的錢。它是唯一整理本,也是出版路遙作品最權威的北京十月出版社。有意者,請點擊下方橫條購買:

相關焦點

  • 路遙38歲病重,痛苦隱瞞也不肯治療的背後,是不是患了一種窮病
    提起陝西籍作家路遙,全國人民的心底都會滲出絲絲痛楚,年僅三十八歲的路遙,正是男人風華正茂的靚麗時刻,但突然病重直到離世的消息,卻恍如一道擎天霹靂,無情地擊到了路遙的身上和全國人民的心坎裡。我們放不下路遙,我們始終牽掛著路遙,他怎麼能這麼年輕就去世了呢!
  • 路遙臨終前,為何妻子和兄弟都不來看他?女兒為何要掀開棺材板?
    母親林達已經回到了北京工作,父親路遙在醫院的病床上躺著。按離婚協議,路遠將由路遙撫養。路遙不願意讓女兒見到自己病入膏肓的樣子,他害怕會給女兒留下心理陰影。因此,在路遙生命最後的兩個月裡,路遠只見過路遙一面。路遙非常希望自己能好起來,希望自己能回家陪女兒過13歲生日。
  • 路遙:乞丐之子,16歲稱霸一方,吐血寫《平凡的世界》,鬱鬱而終
    仕途失意,愛情失戀,路遙從少年得志,一下子墮到絕境。後來,路遙給好友詩集作序,說這場變故,曾耗盡了他所有的熱情,「帶來的是精神上的死一般的寂廖」。那年深冬,他都穿一身白,白褲、白衫、白腰帶,說是在為自個披麻戴孝,足以說明,這種政治前程的無望感,給年僅19歲的他,帶去的創痛是何等深巨。仕途既已無望,生計都成難事,為了活命,特別是要找機會東山再起,路遙才無奈地轉身踱回冷屋,操起筆桿奮筆疾書的。
  • 喉嚨卡魚刺沒及時就醫,廣州一男子拖了三天,結果吐血不治
    吃魚的時候不小心,魚刺卡在喉嚨裡是常有的事。陳先生下班回家後,因為口渴,端起妻子為他熬的魚頭湯,咕隆咕隆就喝下了肚,結果就被魚刺扎了。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區,喉嚨裡卡了魚刺,趕緊吃幾口飯,最好吞幾口饅頭,以為就能把魚刺帶下去,其實,這麼做往往會讓魚刺扎得更深。陳先生也是這麼做的,不見效果。不過,他也沒有特別在意。 妻子催陳先生早點到醫院看看,陳先生擔心疫情期間就醫有風險,就拖了下來。
  • 作文素材:路遙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斷奮鬥的傳奇人生
    1957年深秋的一天,父親說帶他去延川縣郭家村的伯父家走親戚。母親一早特地給他穿了新布鞋。走了整整兩天,腳磨出了血泡,終於到了伯父家。歇腳之後,父親說第二天一早要去縣上趕集,下午就回。八歲的孩子已經很會裝糊塗。
  • 路遙愛女兒勝過自己,13歲女兒在葬禮上哭暈,15年後女兒起訴媽媽
    因為路遙死的那麼突然,大家都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路明明。她甚至沒有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所以她無法相信父親已經永遠離開了她。直到20天後,盧明明才趕到停屍房看到父親的屍體。在路遙的葬禮上,13歲的路明明哭得差點暈倒。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之後,小朋友們嬉戲著一鬨而散,他一個人留到操場,聽老師說,當日夜裡,有一個叫「加加林」的前蘇聯學校專業要駕著宇宙飛船去月球,他將從陝北的高原地區星空上掠過,十二歲的路遙就那般凝望著夜空,眼淚從他皴黑的小臉部穿過……多年以後,他為小說集《人生》中的主人翁起名叫「高加林」。
  • 路遙:「娶本地女此生只能漚在農村」,病危時,城市妻子卻要離婚
    路遙生於清澗的一戶貧農家庭中,八歲那年,路遙下面又添了三個弟妹,家中實在難以為繼,在經過一番衡量計算後,父母親決定將其過繼到沒有兒女的伯父家。雖然跟著的大伯沒有孩子,但是因為年穀不登,路遙常常要忍受飢餓的痛苦,即便通過努力考上了縣裡最好的小學、中學,但是為了湊學費,大娘還要跑到幾十裡外的村莊乞討,將米糧換成錢物。
  • 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他沒有享受到夫妻之間真正的恩愛,或者說這種恩愛的時間十分短促。作為「農民的兒子」的路遙希望妻子是一位能體貼入微,對自己學習、工作,都能夠有所幫助的妻子。在潛意識裡,也許只有《人生》中的「劉巧珍」才是他最好的「媳婦」,但林達是一個具有「小資」情調和獨立意識、事業心極強的現代知識女性。讓她放棄事業心甘情願地去做一個家庭婦女,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 38歲的他突然痴呆了!醫生發現幕後真兇竟是它……
    1 正值壯年的兒子突然傻了 這天,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來了一位奇怪的患者,38歲正值壯年的他,卻像小朋友一樣被母親領著來了醫院。醫生一問才知道,老人的兒子雖然年輕力壯,但最近經常忘事兒,說話也吐字不清,還時常一個人自言自語,此前老人已經帶兒子去過精神專科醫院診治。
  • 路遙為何安排孫少安與文盲賀秀蓮結婚?這或是他心中最嚮往的婚姻
    1992年,路遙因肝硬化住院治療,沒過多久就英年早逝了。在臨終前幾個月,路遙的妻子林達來到了病床前,與他籤下了離婚協議。在生命之中最後的日子,路遙一遍遍回憶起成名前的貧窮日子,好友前來探望,他總是止不住流淚:"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
  • 路遙:日他媽的文學​
    1992年寒冬,窮了一輩子的路遙死了,年僅42歲,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獲獎無數的他唯一的遺產竟然是10000多元的借條。路遙死後,潘石屹有一天突然跑去延安大學看路遙的墓地,墓地的簡陋和破爛讓潘石屹含淚沉默了許久。臨走之前,他給延安大學的校長留下100000元和一句話:「幫我修繕下路遙的墓吧,他那麼偉大,不該如此。」去世三個月前,因為窮,路遙在病床前無奈地籤下了離婚協議書。去世前兩個月,路遙淚流滿面地感嘆:「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
  • 5歲寶寶突發抽搐,媽媽按「江湖規矩」處理,卻害慘了孩子!
    最近,五歲的君君(化名)就突然發燒抽搐。君君媽情急之下,按照江湖老規矩給孩子做了應急處理,可不料這一招卻把娃給害慘了。自製「壓舌板」 避免孩子抽搐咬舌頭君君媽媽發現君君發燒後,給他吃了退燒藥,但燒沒退下來,接著突發抽搐,怕孩子咬舌頭,就打算拿東西塞到君君嘴裡,可往孩子嘴裡塞什麼好呢?
  • 42歲英年早逝,路遙筆下的黃土地,為何總能讓我們淚流滿面
    在路遙出生之後,王家夫婦陸續又生下五男三女,家庭貧困、負擔沉重,為了讓孩子能有口飯吃,由父母做主,7歲的路遙被過繼給了他在延川的伯父。延川的伯父家中依然很貧困,路遙回想起那一段年少時光,總是擺脫不了對飢餓的記憶,他割豬草、挑糞水、拾柴火,成為家中最主要的勞動力,可是幾畝薄地種不出足夠的糧食,一邊幹活一邊忍受飢餓的經歷貫穿了他的青春期。
  • 【原創】路遙故裡行
    我利用假期,日夜兼程去了趟延安。獨自去拜謁:一個是「四·八」烈士陵園,一個是延安大學路遙墓地。延安大學在延安城的北面,而我住的賓館在城西南的鳳凰山下,相距四、五公裡遠。公交車還沒開,我便撒開腿朝北一路狂奔。好在還沒有跑上幾百米,一輛早行的小車從後面趕了上來。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招了招手,小車竟然停了下來。
  • 路遙神作30年銷量達2000萬,臨終前妻子還堅持離婚,董卿讀後落淚
    他活得太累了,非人般的勞動得到的全是苦難。假如他的生活能好點,假如他的生命能長點,那麼路遙是不是可以創作出更加優秀,感動人心的作品呢?假如… …沒有假如,他走了,就如一盞明燈,一顆耀星,一幕殘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鍾愛的寫作。突然想起柳青先生有篇中篇小說《咬透鐵》,鐵誰能咬透?
  • 路遙究竟多偉大?潘石屹10萬為他修墓,哭著讀7遍《平凡的世界》
    說起作家路遙,相信沒有人會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兩本著作,一本是《人生》,還有一本就是影響了中國一整代人的《平凡的世界》。可以說,在當時那個年代, 《平凡的世界》給予了太多人力量,而這其中就包括現在的很多大佬,比如潘石屹。
  • 女子連續流鼻血網絡自診疑似絕症 醫院檢查虛驚一場
    受訪者供圖  前幾天,26歲的陳珺經歷了一場虛驚——她連續幾天流鼻血,通過網絡自診查閱,竟有不少人稱這可能是某種絕症的症狀,嚇得陳珺直落淚,而當她去醫院檢查卻得知,不過是上火所致。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年輕人,遇上身體不舒服,也喜歡像陳珺一樣依賴網絡自診。專家提醒:網絡自診誤診率極高,如根據網上方法治療,更是很容易出現大問題。
  • 給2歲兒童喝清洗劑的人抓到了!他竟然自己也不知道為啥這樣做?
    但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好老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好的員工!林某是泉州市一家洗車店的員工,平時老闆對他也不錯。但是4月14日的時候林某卻做了一件讓老闆不寒而慄的事情。當天,林某用飲料瓶裝了汽車鋼圈的清洗劑,哄騙老闆家2歲的孩子喝下了這些鋼圈清洗劑。之後這名兩歲的兒童發生了劇烈的生理反應,一直嘔吐!然而林某卻跑了!經過醫院的治療小孩子終於搶救了過來,還好沒有造成生命危險。而逃跑的林某也被當地警方給逮捕歸案了!
  • 路遙寫了很多美好的女性,在現實生活中,他有怎樣的戀愛故事
    但遺憾的是,林紅體檢不合格,路遙便義無反顧地將自己的名額給了林紅。在多方周旋下,林紅如願返回城裡,成為了一名正式工人。工作後的林紅,將自己的第一個月的工資,全部寄給了路遙,似乎在向他表明著此生非他不嫁。但這種濃濃的的愛意,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越來越淡。到後來,林紅不但再沒有錢物寄來,即便承載著兩人感情的情書也難覓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