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民俗諺語,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一定不會陌生,它們言簡意深、朗朗上口,暗藏玄機,每句俗語的背後,往往有著一個傳奇的軼事,而軼事中或多或少,都潛藏著哲學道理,帶給人們的,是它最內在的經驗,讓後世子孫,減少彎路,增長見聞。今日,筆者便帶來了一句俗語「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現在的年輕情侶,每每和女朋友吵架時,總會故意調侃道: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也有一些夫妻,遇到媳婦不講道理時,這句話同樣會隨口而出,那麼,在人們的觀念中,這句話中的「小人」是貶義詞,整句更不是一句好話,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啥意思呢?曾經的「國學大師」於丹,對這句話有過解釋,說女人和小孩不好培養之意。其實,筆者不敢苟同,如果整句話連貫起來分析,一定深有其意,非常的經典,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上半句中的「女子」指的是正房媳婦,「小人」則指的是偏房小妾,而「養」則意為相處的意思,在古代封建社會,男人三妻四妾,可以娶多房老婆,而眾多媳婦之間,必然會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爭鬥,而孔子所處的時代為「春秋戰國」,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而正房一般被稱之為「大宗」,偏房被稱之為「小宗」。
大宗和小宗,或者說正房與偏房,在日常的花銷,利益分配上,一定有所差別,那麼,久而久之,同樣都是媳婦,同樣都為丈夫生兒育女,為何厚此薄彼,偏房媳婦一定會心中不滿,憋著一肚子的氣,那麼,夾在眾多妻妾之間,自然會感到難受,唯有感嘆「難養也」。
近之則不遜,遠之則不怨:這下半句其實是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作為丈夫,面對不平等的小妾時,你或許會動了惻隱之心,要是有什麼好東西,也給她們送過去一份,但當她們收到禮物時,便會覺得一定是正房不要的才拿過來給她的,要不是不送吧,她又會喋喋不休,說你不重視她,冷落她,然後開始鬧個不停。
其實,下半句很有意思,非常的經典,如同現代的年輕人談戀愛一樣,當你去找女朋友時,想跟她好好的談談,可她一時公主脾氣上來,亂發一通,讓你不知所云,而如果你保持距離,幾天不給她打電話,她又說三道四,說你不愛她,冷落她,可謂是親近爭吵,疏遠也爭吵,著實令人頭疼不已。
作為一代聖人,孔子的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還是非常的有意思,而人們往往只說前半句,忽略了後半句,且還歪曲了它的意思,令人有些遺憾。而孔子發出這句,應該是被妻妾之間的爭風吃醋搞的身心俱疲,才發出這樣的感慨吧!對此,不知您有何想法,不妨在下面一起留言討論,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