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知道下一句麼,意思完全不同?

2020-12-15 水月沉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知道下一句麼,意思完全不同?女孩子們一般都不喜歡聽一句話,叫:「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許多女孩子都覺得這句話是諷刺女性,也有一些男性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對,女人確實麻煩事多,但其實大家都誤會了,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出自《論語》,原文為:「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中的小人指的是與君子相對,也就是除君子之外的人。「養」並非是養活的意思,而是相處的意思。「遜」,指的是謙恭,恭順。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女人和小人都很難以相處,跟他們相處太近,就不懂得謙遜,不尊禮節,如果與他們疏遠的話,他們則會埋怨你。

其實孔子這樣說話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他這裡面所說的女子並不是所有的女性,而是特指某一部分女子。在古代,君王身邊的女人們,還有一些大家世祖家中的侍妾,指的是這一部分人,她們又被稱為「幸人」。所以說這一句話真正的重點並不在於「女子」和「小人」,這兩類人群有什麼不好的地方,而在於孔子感嘆想要找到合適的,與他們相處的方式比較困難。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一個重禮節的人,講究仁義禮智信,這也是他所極力倡導的。孔子提倡以德治國,以教育去感化別人,也因此被稱為孔聖人。孔子非常著名的名言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等。

另外,孔子是一個極為注重禮節的人,他每到一個地方,總喜歡先去學習當地的禮節,這也是為什麼他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原因之一。因為孔子提倡人行為要「君子」,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一種純潔淡雅的相交往的心態。

而與君子相對的所謂「小人」,就是普通人(和我們平時罵「小人」的那個「小人」不同,這個「小人」在古代指的就是普通人),相互之間的交往可能更多的是出於情感或者是利益。所以你跟他相處太過於親密,沒有人願意跟你再保持禮貌與客套,就像現在朋友會在一起喝喝酒吹吹牛,老哥老弟的亂叫,所以叫近之則不遜。

而朋友之間相互疏遠,像電視劇裡演的韓國人一樣,認識了很久,還互相用敬語,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很生疏,所以叫遠之則怨。而孔子是一個很注重禮節的人,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非常不舒服的事情,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慨。

我是作者水月沉,歡迎大家關注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豫薦你|文【全文1918字,圖片9張】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想必很多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些人經常拿這句話出來,把小人和女子並列在一起,用以詆毀女人,歧視女性,說女人就和小人差不多,很難伺候。事實上,那些詆毀女人的人,不過是斷章取義罷了,這句話根本不是這麼理解的,很多人都錯了。
  •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不是罵女子的,你看下一句是什麼
    例如,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現代人看來是罵女人的話,但是它的實際意義並不是這樣,要不你看他的下一句話是什麼。但是我們卻不知道,經過時間的發展這些言論發生了意義的延伸和變化,或者人們斷章取義,當初孔子所說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意思。例如,我們都知道的一句話就是:父母在不遠遊。現在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那些胸無大志的人的逃避現實的話語,是那些怯懦者的藉口。但是其實這句話只被人截取了一半,孔子的全句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孔子為何把女人當成小人
    現實中常有這樣一幕:男生和女生吵架,然後男孩子往往比較吃虧,吵不過女生,那這個時候,男孩子就會無奈地說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把女人和小人劃上等號,女生聽了,當然更加生氣,因為不管哪個女孩子聽了這句話,都會很生氣。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面還有下半句,卻鮮為人知!
    我們也知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是由我們的孔老夫子創造的。難道孔老夫子在古代的時候就遇到過女性的刁鑽而生發感嘆嗎?其實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而且真正的意思卻與我們現代人所說的表面意思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知道中國文化就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發展。有很多古代的東西到了我們現在就會變成另一種含義。而且我們現在也創造了很多古代沒有的東西,沒有的詞彙。
  • 千古名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今日,筆者便帶來了一句俗語「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現在的年輕情侶,每每和女朋友吵架時,總會故意調侃道: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也有一些夫妻,遇到媳婦不講道理時,這句話同樣會隨口而出,那麼,在人們的觀念中,這句話中的「小人」是貶義詞,整句更不是一句好話,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 常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下句話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
    常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下句話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想必我們從小到大也受到了不少儒家教育的薰陶,孔老先生說的話也是我們時常所要學習和背誦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是孔老先生的一句名言,也是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的一句話。現在的意思大概指的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女人和小人是最難伺候的,這句話也明顯的體現出了對女性的歧視,其實這句話的原意其實並不是這樣!中國的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很多字或者是詞的用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老王抬槓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之正解
    老王我從學生時代開始,人送外號「槓王」,意思就是愛抬槓,愛較真。隨著歲月的推移,我還是當初的那個少年,哈哈,還是愛抬槓,所以開闢老王抬槓系列。並不是老王心胸狹窄,生性倔強,和驢子性格一樣,而是意在宣傳讀書明理啟智,理性生活理性看世界。從而相互理解包容,構建溫情和諧的世界。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什麼意思?解讀大師於丹在這裡也栽了跟頭
    世界各地也因為文化的傳播,都建立了規模不同的孔子學校,而這件事從一定意義上有著文化認同的效應。可孔子有一句話卻不被眾人買帳:「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究竟在說女子和小人不好,還是另有它義。可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解讀,卻遭到眾人質疑,她也因此栽在這句話上。於丹老師解讀的這句話時,是用的句子中的表面意思。「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就是指女子和小人是最不能嬌縱的一類人。而我國自古以來又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說法。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此言,到底是不是貶低女性?誰在說謊?
    近代以來,很多人批評孔子歧視女性,論據就是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誠然,這句話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確實是孔子說的,完整表述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女子與小人難養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劉明武:<為孔子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中的「女子」非指「女人」>,收錄在《婦女研究論叢》1998年第4期。)竊以為除邢昺的意見有一定道理之外其他都不太具備說服力。關於「小人」,朱子《集注》說「此小人,亦謂僕隸下人」。日本學者豐幹認為指「凡俗下等之人」。(豐幹:《論語新注》,日本東洋圖書刊行會排印本,收錄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27函。)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您知道後半句嗎?
    人人尊崇的孔子是個歧視女子的人嗎?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裡的「女人」所指代的並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女性」,而是與小人差不多的一類人。比如說,那些心思惡毒、善妒、小家子氣、城府深的人。而「養」在這裡所取得意思也不是「撫養」、「養育」,而是「相處」的意思。所以說,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是,那些內心陰狠狡詐,卑鄙無恥的人是很難相處的。我們再來看看下半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孔子「討厭女人」?先看500字再下結論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諺語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完整的句子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眾所周知,《論語》乃孔子的學生整理出來的孔子語錄,裡面處處充斥著「子曰」的語句,應為最權威的「聖人之言」。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真正含義
    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與「女子無才便是德」一樣,都是令女性朋友們恨得牙痒痒的句子。可這卻是人們對於儒學另一個天大的誤會。每當有人問到這問題時,我總是反問他們:「此句話的重點就在一個 『養』字,你知道這句話的『養』字究竟是養什麼嗎?」每次他們被我一問就愣住了!其實這「養」字並非指「教養」或「養育」的養,而是指孟子所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養」,是「養氣」的意思。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真的如此嗎?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作為女子,為這句話憤憤不平很久,在心中一直質疑「孔子」,給他貼上了「老八股」的標籤,並且從來不看《論語》,以及相關的經,說實話,也看不懂。(老子騎牛出函谷關)但僅僅是這,也沒讓我喜歡國學,直到工作後空閒時間看了大量的穿越小說,才發現古代社會,和我之前定義的標籤是那麼的不同。春秋戰國時「士為知己者死」,魏晉時期君子之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羲之坦腹,劉伶醉酒,淵明閒詠南山。瀟灑自然,體任天真。千載之下,令人神往。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被誤解了千年,真實含義和你想的不一樣
    由此可見,一首詞中僅僅一句話,就要三種不同的解釋,這就是每個人理解上的差異化造成的。其實不管是哪一種解釋,都是我們的推斷和猜測,當時蘇軾有何感想,我們卻不得而知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話很出名,就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是孔子親口而說,卻在幾千年的傳承中被人多次誤會。
  • 孔子的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突然發覺這句話非常正確。它沒有半點對女子的討厭,孔子在說真話。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孔子說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簡單去理解會曲解孔子的真正意義。這點不發表意見,因為沒有深入研究,是孔子過後,他的學生記錄下。時代久遠,取證困難。先解釋整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情操和修養的問題。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被誤解,了解後半句,就不用來貶義女人了
    其中有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當時,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自己可能也沒有想到,再後來的生活當中,這句話居然被拿來多次含沙射影當時的女子。不知道從何年何月開始。這句話就被用來形容那些難以相處,處事刁鑽的女人。甚至把他們跟小人相提並論,可以想見當時這句話被誤解之後,對女人的偏見有多麼大。但是孔子這麼說的最初意思並不是這樣。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對女性的歧視嗎?看看易中天如何解釋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是記載在《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的一句話。似乎在千百年時間演繹之中,這句話是對女人的歧視,早已成為了一個定論,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觀念裡那個近乎完美的大聖人——孔子。真的會有歧視女子的思想嗎?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是歧視女性?孔子:後一句才是重點
    《論語》中有一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樣的話,咋一聽,一定覺得孔子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他這不是在歧視女性嗎?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都是在搞「男尊女卑」。孔子作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不是在藉機貶低女性,抬高男性,又是什麼呢?
  • 不要被影視劇誤導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原意不是這樣的
    小人反是」,也是孔子的名言,這句話不難理解,君子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樂於成全別人,而不是故意設陷阱。小人則相反,處處給他人挖坑,想方設法讓別人難堪,推卸責任潑髒水,不仁不義的行為昭然若揭。「 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每當情侶或夫妻吵架,男人經常唉聲嘆氣,情不自禁地引用這句話,以表達心中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