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教學原則—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相結合

2020-12-10 平凡人講歷史

墨子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學必量力」教學原則的教育家。

在教學方法上,提倡量力性與因材施教相結合。墨子曾以弟子請學射為例子,闡述在教學中貫徹這一原則的重要性:

二三子有復於子墨子學射者。子墨子曰:

「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

墨子認為教師施教,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從學生的自然天性,根據學生在才智、能力、知識基礎、個性品質等多方面的不同,量其力而教之,做到「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

墨子雖然沒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論,但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方式,正是因材施教的體現。

墨子主張,那些在言辭上有優勢的學生,應該學習談辯的技巧;在動手和實踐方面能力出眾的學生,可以去學習實際的技巧。還主張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程度,隨時調整課程的內容,以及難易程度。

墨子這些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教學原則,不但在當時具有獨創性,也為後世教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現代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使教育取得理想的成果。

在教學的內容上,墨家把科學技術納入教學的範圍。

在先秦時代,像墨家這樣教學內容如此豐富的學派很少,墨家的教育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在此基礎上,墨家對教育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科,包括農學、紡織學、手工學、機械學、建築學、商業學、軍事學等諸多方面。

在教學的過程中,墨子主張學生專攻一科。

墨子認識到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樣樣精通,因而墨子認為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長,專攻一科,這樣往往容易取得成功。

從墨子對教學內容的分科就可以看出,墨子十分強調技能教育,這和墨家所處的階層有關。墨家弟子大都是社會中下層的民眾,他們僅僅依靠道德和文化知識教育,是無法解決生計問題的,而通過技能教育,他們能夠掌握一種謀生的手段。在生存的問題解決之後,才能夠實行「兼愛天下」的政治理想。

墨子分科教育的方法,在現在也有借鑑作用。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這就需要有各種專業的人才來從事新出現的分工。而同時,技能型也面臨著短缺的局面,因而現代教育要想更穩健的發展,為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首先應該考慮到分科和技能教育。

墨家私學和墨家學派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但卻發出了獨特的耀眼光芒,其獨具特色的教育管理思想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仍然對當前教育的管理與發展有著不可多得的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常見教學原則名言金句
    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學記》2..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赫爾巴特3.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赫爾巴特4.任何真正的教學莫不具有道德力量
  • 教育學之八大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核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八大教學原則是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有這樣一類考查形式,即以俗語或名人名言進行考察,今天我們一起來總結下考試中常見的這些話。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指既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既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道德品質。此原則體現了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 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二)
    上一期我們了解了八大教學原則的前四則,這期我們接著了解後四則以及你們期待的記憶口訣。(五)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即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我國古代的教學注重按一定順序進行。
  • 湖南教師招聘考試:教學中的那些「原則」
    在教師類考試中,教學這一知識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可包含:教學過程、教學規律、教學原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教師考試中的「常青藤」——教學原則。在備考教學原則時,可以以全題型備考,具體如:單選、簡答、材料分析題等。教學原則是根據教學目的、教學規律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
  • 教學原則
    在備考的過程中要理解相應的重點原則,一些原則的要求也要做到適當的識記(一些重要的原則如:理論聯繫實際、直觀性、啟發性、量力性等原則)一、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
  • 教師必知的教學原則!
    直觀性原則(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直觀手段種類繁多,一般分為三大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語言直觀。
  • 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指的是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首先,大家要熟悉基本涵義,可以以概念性單選題進行考查;其次,在教學過程規律部分我們會學習到一條教學規律: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規律(教學的教育性規律),再結合教學原則本身的定義我們就不難分析出,這條原則是根據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相統一規律制定的,這是第二個可以出單選題的角度,大家也要掌握。
  • 教師招聘:教育基礎與能力八大教學原則之記憶口訣(二)_北京中公教育
    本文介紹教育基礎知識八大教學的記憶口訣。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五)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即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我國古代的教學注重按一定順序進行。
  •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
    教學原則的常見名言和俗語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1)涵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 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必須知道的教學常識!
    一、直觀性原則(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二、啟發性原則(對應:雙邊性規律,即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規律)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  教學活動要靠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處於積極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 教學的八大基本原則,必須知道的教學常識
    對應: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律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中要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中去理解知識,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 雲南教師招聘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二、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共八條,分別為:(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2)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原則;(3)直觀性教學原則;(4)啟發性教學原則;(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6)鞏固性教學原則;(7)量力性原則;(8)因材施教原則。
  • 教學(一)——教學概述、教學過程、教學原則
    (一)教學原則的含義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和要求。7、科學性與教育性(思想性)相結合原則(1)含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又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 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 考 點 二 】 教 學 原 則 與 教 學 方 法1.我國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2)直觀性原則(3)啟發性原則(4)鞏固性原則(5)循序漸進原則(6)因材施教原則(7)理論聯繫實際原則(8)量力性原則【考點三】教學方法(1)講授法的含義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 教師的教學原則是什麼?
    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一共有八個,分別是科學性與教育性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鞏固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量力性原則,這就需要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加以區別。科學性與教育性原則主張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 墨子教法—「因材施教、專攻一科」
    墨子不但在言語上勸導別人學習,他自己也身體力行的去「教」別人。在《墨子》一書中就記載了很多關於墨子主動施教的例子:比如墨子聽說魯國南部有一位名叫吳慮的隱者,冬陶夏耕,自比堯舜,就馬上前去會見他,和他進行辯論。
  •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之教學原則
    一.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二.我國中小學常用教學原則(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基本涵義雙基(科學性)+德育(教育性)教育。
  • 教育理論考點-教學原則
    教學部分總的來看有四大規律,八大原則,四大類方法,以及五大個環節,八大環節往往在主觀題當中考察較多,作為考生,應當對這一部分有一定的關注,八大原則需要抓住其本質,利用一些名人名言或古語俗語來進行適當的理解。(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基本涵義雙基(科學性)+德育(教育性)教育。
  • 教學原則、方法、組織形式
    一、教學原則教學原則關鍵詞例子直觀性原則感知、觀察、看實物、模象、言語啟發性原則啟發、引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鞏固性原則複習、鞏固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循序漸進原則一步一步,順序性逐步實現目標因材施教差異性不同學生教學方法不同
  • 中小學常用教學原則
    中小學常用教學原則關於教學原則的考查,歷來都是教招考試中的熱點。主觀題,教學原則可以作為材料分析題出現。客觀題,教學原則涉及三種考法:概念考、文言考和案例考。我們一起來學習下: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就是雙基教育與德育相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