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監會,到底跟誰姓?

2020-12-16 澎湃新聞

在本屆兩會,我的好朋友、人大代表李君豪提出建議﹕

在香港設立國家安全執法機構時,專門設置金融安全監察部門,獨立運作,由中央直接領導,確保在「一國兩制」下,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促進香港金融產業發展,防止任何危及內地和香港金融安全的行為,繼續發揮好香港金融發展的獨特作用。

李君豪從事金融界公職多年,當過港交所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對於香港金融業的安全漏洞,以及被外國勢力的滲透情況,自然知之甚詳。

我和他討論,談至痛心疾首,不下多次。

照我愚見,這其中以香港證監會的情況,尤為嚴重。

01

香港證監會作為證券及期貨業的最高監管機構。在1992年的港英政府時代成立,初時由英國人擔任主席。

回歸後,新加坡人沈聯濤做過,英國人韋奕禮也做過,其餘的香港人例如梁定邦、方正、唐家成等,均是外資工作經驗、西方作風,日常主要溝通語言是英語。

只有在2018年10月上任的現任主席雷添良,才是比較中國化的現屆全國人大代表。

換言之,證監會由始以來即由英國人和親英勢力所把持,回歸之後,這結構也未曾改變過。在它的主要成員中,外國人、親西方者幾乎佔了多數,不消說,這其中也包括了反中亂港人士。

證監會作為金融界的最高監管機構之一,國際慣例向來定由本國人擔任,像香港這樣子長期由外國勢力所把持,世界上絕無僅有。

大衛·韋伯(David Webb,香港媒體一般直接使用其英文名)是壹傳媒的小股東,長期控有5.2%股份。至於壹傳媒的政治立場和所作所為,也無需多說了。

他有一個評論港股的網站,在近年多次的暴亂,他屢次在網站發表反中亂港的言論。

他在網站中,發表過多次狙擊港股和中資股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是在2017年5月15日發表的「50隻不能持有的港股」,針對50隻港股,以及2018年10月19日發表的「26隻不可沾手的股份」,針對的是「華融系」3間上市公司相關的26隻股票,包括了民生銀行、綠地香港等大企業。

每逢他發表文章後,證監會例必調查相關股票,例如說,2019年2月,他向證監會投訴中國鼎益豐的股價太高,在3月,該公司即被證監勒令停牌。

毫無疑問地,這些股票的股價也因而大跌,達成了狙擊的目的。

這並非巧合,證監會當局也不止一次公開承認了兩者的行動配合。

這些由證監會和大衛·韋伯的聯合行動,重創了多隻港資和中資股,縱使絕大多數根本沒有證據證明有任何違法行為,後續也沒有停牌或檢控,但這些無辜的上市公司和股民,已遭受到重大的金錢損失,沽空者也可獲得龐大的利潤。

02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Ashley Ian Alder)是英國人,他的前任韋奕禮,是先當主席、後當籤政總裁,以國際標準看,由外國人擔任這個在金融足輕重的位置,是不可思議的。

從其政策與行為看,這些年來,證監會拖累了香港的金融發展,對業界的發展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例如說,在2016年,它推出《建議改善上市監管決策及管治架構的聯合諮詢文件》,除了大衛·韋伯大力支持外,業界群起反對,終於迫得它擱置了推行。

去年10月4日,證監會強硬實施《券商孖展借貸新指引》,儘管業界強烈反對,並由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負責和證監會談判,但證監一意孤行,甚至不管當時香港正值反修例風波,經濟大跌,照樣正式實行新例。

這些月來,中小型券商陸續結業,然而證監會依然沒有應對動作,眼看著業界步入倒閉寒冬。

在2019年11月,證監會30周年酒會,歐達禮發表開幕致辭,指曾有「非常重要兼有影響力的公司」以不在香港上市作威脅,要求證監會修改投資者保護規則。

更有證監會成員因此被召至禮賓府,最終證監會並沒有因壓力而修改規則。這公司就是阿里巴巴,正是因為他的阻撓,當初阿里巴巴不以香港作為第一上市地點,令到香港損失了巨額收入。

由此可以見得,歐達禮不以香港金融市場的最大利益為依歸。他的拍擋,就是「壹傳媒」股東大衛·韋伯。

03

再說證監會的「二把手」梁鳳儀。

她在中文大學新聞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新聞碩士。值得注意的是,其後她在《亞洲華爾街日報》任職10年,1994年加入香港金融管理局,2008年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2015年加入證監會,2018年任副行政總裁。

雖然我不知道,她曾在美國重要媒體工作,因而和美國的關係有多深,不過,她的丈夫張國良是香港電臺前公共事務組總監。

大家都知道,港臺是萬人指罵的反中亂港基地,而張國良甚至是反中最烈的節目《頭條新聞》團隊的監製。

更有甚者,在2011年空降去當廣播處長、管理港臺的鄧忍光,正是被張國良帶頭在社交網站站發起「不信任鄧忍光運動」,呼籲全港臺員工公開宣示不與鄧忍光合作,迫鄧引退。

這令到鄧忍光無從整頓改革港臺,4年後黯然引退,禍延至今日,港臺淪為反中亂港基地,終至不可收拾,現時港府企圖整頓,遭遇到強大的反抗。

可以這樣說﹕我們不肯定梁鳳儀本人的政治立場,但她的丈夫肯定是激烈的反中亂港人士。也可以肯定地說,像梁鳳儀這種背景的人士,在證監會中,還有不少。

歐達禮行政總裁之職在今年10月約滿,本來已宣布不再續約,港府也已啟動了全球招聘程序。

我不明白,為什麼在兩會開會前夕,也即是宣布涉港國安立法之前,政府為何突然宣布,把歐達禮留任3年。

這究竟是誰的決定、誰應付的責任呢?

很明顯,歐達禮作為英國人,談不上愛中國,甚至談不上愛香港,梁鳳儀的枕邊人甚至是反中亂港,由這些人去擔任金融監管的最高位置,對於李君豪人大代表所講的「金融安全」,顯然是危險的。

更不待說整個證監會內,黃色勢力瀰漫的狀況。

作者是《香港新報》前主筆,財經作家

了解《環球時報》的三觀

原標題:《香港證監會,到底跟誰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浙江夫婦因為「孩子跟誰姓」而離婚,孩子到底應該跟誰姓?
    今年11月底,浙江的一對夫婦因為孩子跟誰姓的問題而鬧上法庭。男子陳軍和女子林麗今年6月份剛結婚,婚前林麗表示她父母有意讓第一個孩子跟女方姓,當時陳軍考慮可以要二胎,就答應了。在9月的時候,林麗生下一名男嬰,這時候因為男方父母向陳軍施壓,想讓這個男孩隨父姓,然陳軍就向林麗提出第一胎跟父姓,林麗聽到後就惱了,沒有採納陳軍的建議,給孩子上戶口時取了「林」姓,就這樣兩家發生了矛盾。在11月底雙方協議離婚,孩子判給了陳軍撫養,但是姓氏問題還沒解決。
  • 無論跟誰姓,最後都是男權的姓
    無論隨父還是隨母姓,到底還是隨著男權的姓。▲ Silke Otto Knapp, German, 1970比如我朋友Y的媽媽,是隨母姓的。Y外公是地主的兒子,在那年是件頂壞的事情。但再爭來爭去,其實也跟女性沒什麼關係。這終究是男權的天,男權的地。哪個姓氏都是男的姓氏。不管姓氏如此,財產與資源亦如此。這背後是一套陳腐的規矩:只有男人的姓氏,才應當繼承的。用男人的姓氏來定義血緣親疏、地位高低,人歸屬於誰。似乎同一個姓氏才算是最親的人。到底是一套吃人的體系。在一個更平和的體系,應該隨誰姓都沒有關係。
  • 雷佳音跟李佳航在線闢謠,L姓男星到底是誰?
    近日,有營銷預告稱近日要爆料某L姓男明星出軌的新聞,表示該男星不紅不糊,某個角色國民度很高,先前因為接了一部劇集體粉絲脫粉,網友猜測是李佳航,躺槍之後李佳航迅速發表聲明,在線闢謠。隨後,網友又曝光了一段雷佳音與一名女性勾肩搭背的照片,據悉,是雷佳音跟朋友吃完飯之後,與友人熱聊,隨後,就將手臂搭在了其中一位女性藝人的肩膀上,作為一名已婚已育的中年男士,這種行為讓很多人產生質疑。
  • 跟爹姓還是跟媽姓?誰才配擁有冠姓權?西瓜視頻科普姓氏的價值
    這種意識無疑掀起軒然大波,畢竟在我們過去數千年都是子隨父姓,這種呼籲有了點離經叛道的味道。但是作為一名創作人,對這個問題也不能一邊倒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我要公允的分析一下這個姓氏,到底該不該跟父親姓?或者到底該不該跟母親姓?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有何價值?
  • 中國式「網絡女權」的瘋狂:孩子到底該跟誰姓?
    1孩子該跟誰姓?女性爭奪冠名權有錯嗎?當然沒有。中國法律早有規定,孩子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因此夫妻雙方冠姓權是平等的,只要商量好了達成一致即可。如果不願意再生一個的話,不妨在生育前定好,生男孩隨誰姓,生女孩隨誰姓,以及更多類似的解決手段。可極端女權們卻是對此視而不見,只剩一昧地批判。讓人不禁疑問,難道非要所有的孩子都要隨母姓,她們才會滿意?令人又氣又笑的是,就連公信力這詞也成為了女權主義者批判的對象。
  • 孩子跟誰姓就該誰來養嗎?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孩子4歲了,有一天跟他老公吵架,吵著吵著,說到孩子開學了,學費一人出一半,他老公就說,孩子又不跟他姓,為什麼要他出,如果把孩子的姓改跟他一起,他絕對不需要她出錢。我朋友當時就懵了,這麼多年來,孩子的所有開銷費用她都不問老公要,是覺得自己的工資比老公的高,可以不用老公出錢,所以就沒問過老公要,如果這次不是吵架生氣的話,也不會提出一人一半學費的。
  • 90後夫妻結婚證火了,兩人名字是亮點,網友:孩子到底跟誰姓?
    大多人認為夫妻倆同名同姓的這種情節只能在電視劇中出現,誰曾想竟然在現實中也能看到這般情景不少網友看到他們的結婚證,憂心忡忡地為他們的孩子著想:孩子到底跟誰姓?大家看到兩個人名字的亮點之後,都紛紛為其操心孩子到底跟誰姓的這件事,這足以說明姓名對於一個人的重要程度,好的姓名可以體現家庭的良好修養,更能表達父母最好的祝福。
  • 致香港證監會的一封信
    致香港證監會的一封信 尊敬的證監會主席雷添良: 作為一名香港小投資者,我認為香港落實國安法有助維護社會長遠繁榮穩定
  • 兒子跟爸姓,女兒跟媽姓,恩愛和尊重背後隱藏的「危機」誰知道?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我表姐生了二胎,在醫院因為孩子起名字的事跟老公和公婆吵了起來。原來,表姐跟她老公商量,頭胎大寶是兒子跟爸姓,如果二寶是個女兒就跟媽姓,結果二寶出生真是女孩,公婆卻不願意孩子跟她姓。他們還大罵兒子:「沒骨氣,孩子跟父姓是幾千年來的規矩,如果跟母姓,你還要不要尊嚴了?」把我表姐氣得差點暈過去。其實,我表姐也不用太生氣,兒子跟爸姓,女兒跟媽姓,看似恩愛和尊重的背後,隱藏的「危機」又有誰知道呢?
  • 孩子可以跟誰姓?爸爸?媽媽?奶奶?姥姥?民法典有了明確規定
    孩子到底跟誰姓?‍孩子到底可以跟誰姓?大部分人認為,按照傳統孩子隨父姓,而有些人則認為,時代不斷進步,某些二胎家庭,老二不跟爸爸姓的情況越來越多,但只要一家人認可這種做法,孩子跟媽媽姓也不是不可以。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認同的,但孩子不跟爸爸姓,而是跟媽媽或跟長輩姓,那麼家庭內部就難免會存在一些分歧,如果不及時處理家庭中的分歧,未來不同家庭成員在對待孩子時就會存在差異,而這種現象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是傷害。
  • 孩子跟母親姓,媽媽到底得到了什麼?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在這個獨生子女已經在做父母的年代,有了孩子之後,孩子跟誰姓一直是個較為敏感的話題只是自始至終,人們往往更關心孩子跟母親姓之後,父親和孩子失去了什麼,卻沒幾個人真正去關心母親到底從中得到了什麼,即便有所得也能被人認為是得不償失。這裡便從母親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那麼,孩子跟母親姓後,母親到底能從中得到什麼?媽媽們有何感受,是不是真的「得不償失」呢?
  • 中國式「極端女權」的瘋狂:孩子到底應該跟誰姓?
    這一番感嘆卻在網上被有心之人掀起了熱議,不僅自己照顧孩子顛覆了自己曾經的觀點,甚至孩子還是隨父姓。「你經濟實力雄厚,你辛苦生下孩子,居然直接讓他隨父姓?為什麼不爭取母親冠姓權?你還算什麼獨立女性?」最終結論:「papi醬就是個上趕著倒貼、奴顏婢膝的典型婚驢。」
  • 孩子該跟誰姓?看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社會複雜,孩子少,思想影響,姓氏便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生下的孩子應該跟誰的姓。畢竟姓氏是一種流傳下去的符號,沒有姓氏的流傳有一種亡家的感覺,這種心情可能跟亡國差不多。那麼孩子跟誰姓會不會影響孩子後續的一系列權利?第一,孩子的姓氏不影響孩子的繼承權。有些人認為如果孩子沒有跟自己姓,那麼他也沒有繼承我方財產的權利。
  • 孩子到底跟誰姓?說法來了!
    孩子到底應該跟誰姓?「熊孩子」巨額打賞主播到底能不能要回?性騷擾法定標準是啥?哪一種遺囑更具法律效力?首篇報導,關注民法典草案中一個人有關的熱點話題。【當你出生前】胎兒也有繼承權!從出生到死亡,你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這是民法典草案總則編賦予的。那麼,尚在母體的胎兒,是否享有民事權利?
  • 跟誰姓,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談談冠姓權
    長期以來,在父權社會的影響下,孩子一般都是隨父姓。這種習俗太根深蒂固了,變得就像空氣一樣自然,以至於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思維慣性,讓人覺得不隨父姓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到了女性地位逐步提升的現代,與爭奪冠姓權有關的新聞也越來越多,例如前幾個月微博上有一個女博主就發表了自己的經歷「因為冠姓權要跟老公離婚」;網紅papi醬由於孩子隨父姓而引發的熱烈討論當然,能接受孩子隨母姓的人也越來越多,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3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4.7%的受訪者能接受孩子隨母親姓,僅有 23.2% 的受訪者對此不能接受。
  • 兩個孩子一個跟媽媽姓,一個跟爸爸姓,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自古以來,孩子都要跟著父親姓的,但這幾年思想越來越開放了,二胎來到以後,有些家庭會選擇讓其中的一個孩子跟著媽媽姓。雯雯家前幾年也進入了二胎行列,他們夫妻倆商量之後決定大寶已經跟著爸爸姓了,那二女兒就跟著媽媽姓。
  • 朱一龍隱婚生子,兒子「三代還宗」,生了寶寶到底該跟誰姓?
    但是二人生的孩子不跟爹朱一龍姓「朱,也不跟娘郭嘯姓「郭」,而是「三代還宗」隨爺爺姓,姓「皮」!什麼是「三代還宗」呢?三代歸宗,意思為男的入贅到女方,就要改姓女方的姓,然後到第三代出生的孩子又要改為爺爺原來的姓。
  • 「最新消息」孩子到底隨誰姓?民法典新規定:不止是爸爸和媽媽
    孩子到底該跟誰姓?大家對此議論紛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說得很有理,那到底孩子跟誰姓?孩子隨誰姓,爸爸媽媽爭搶得最厲害,也給人一種孩子只能隨爸爸姓或者隨媽媽姓,二選其一的錯覺。但真實情況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樣。
  • 41歲香港小姐楊思琦為讓丈夫身份不洩露,讓兒子跟她姓父親成謎?
    由TVB承辦的香港小姐,已經舉辦了四十八個年頭了,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將停辦選取港姐活動,不過以前選出的港姐卻成了大家熱議的對象。香港小姐中的冠軍楊思琦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二零零一年的冠軍得主,身為港姐的楊思琦相比之下,還是她的私生活更加讓外界所關注的。
  • 家有兩個孩子,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為什麼不可以
    現在二胎政策放開幾年了,小胡想著自己家庭條件還不錯,雙方老人也還年輕,就想著再生一個孩子跟小石頭作伴。在徵得小石頭的同意後,小胡和老公開始積極備孕了。半年前,小胡成功懷孕了,這讓雙方父母很開心。小胡覺得自己爸媽只有自己一個女兒,就想讓肚子裡的孩子跟自己姓,沒想到,她這一提議遭到了老公和公公婆婆的強烈反對,老公說自己又不是倒插門,他倆也不是重組家庭,哪有同父同母的倆孩子不一個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