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合同編釋義•當事人約定違約金超過損失30%的理解與適用

2020-09-05 法律門

文章轉自:法律出版社

要點

摘錄

確認約定的違約金數額是否過高,根據現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不應當機械地將超過實際損失30%的違約金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而予以調整。應當注意的是,當事人關於定金的約定,適用定金罰則後也可能會出現出高於造成的損失的情形,此時可以參照適用民法典合同編相關規定,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在判斷約定違約金是否過高以及調低的幅度時,一般應當以對債權人造成的損失為基準。司法實踐中對此掌握的標準一般是,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一般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但對此不應當機械適用,避免導致實質上的不公平。此時,可以綜合考慮辯論終結前出現的以下因素:

(1)合同履行情況。在合同履行瑕疵較為輕微,例如違約時間很短,可以適當調整違約金的數額。如果部分履行對債權人意義甚微,則應審慎酌減違約金。

(2)當事人過錯程度。債務人主觀過錯程度較小或者債權人也有過錯時,可以適當調整違約金的數額。在違約方屬於惡意違約的場合,例如雙方當事人籤訂合同後,在履約的時候突然價格上漲,賣方違約將貨物賣給別人而不賣給原已籤訂合同的買方,違約金的調整應當體現出對惡意違約的懲罰。在違約但非違約方也有過失的場合,違約金的調整就不應過多體現懲罰色彩。

(3)預期利益。預期利益實現的可能性較大時,酌減違約金應當更為審慎,此時,應考慮債權人的一切合法利益,而不僅僅是財產上的利益。

(4)當事人的主體身份。如果債務人是商事主體,其對違約風險的預控制能力更強。《德國商法典》第348條就規定,商人在其營業中約定違約金的不得依《德國民法典》的規定減少,這可能過於絕對,但至少在此時,違約金應當更為審慎。在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以格式合同為載體的交易關係之中果違約金債務人是消費者,當事人締約地位強弱、是否適用格式合同也是可以斟 酌考慮的因素。

(5)其他因素。例如,債務人給付約定違約金達到了可能嚴重影響債務的生存的程度;債務人因違約而獲利的,也可以予以考慮。在實際損失無法確定時,可以斟酌考慮合同標的總價款、一定倍數的租金或者承包金、通常利率一定倍數、投資性質合同中的投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等。借款合同的期內利息法定限額規則,基於禁止法律規避的考慮,也應延伸適用於針對遲延還款所約定的違約金。但是,除借款合同之外的雙方合同,作為對價的價款或者報酬給付之債,並非借款合同項下的還款義務,不應當以受法律保護利率的上限判斷違約金的是否過高的標準。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對上述因素予以綜合權衡,避免簡單地採用固定比例等「一刀切」的做法,防止機械司法而可能造成的實質不公平。

應當注意的是,當事人關於定金的約定,適用定金罰則後也可能會出現出高於造成的損失的情形,此時可以參照適用本款規定,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四川好彩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利寶(廣州)香料有限公司與江蘇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貴州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2019)最高法民再307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本案四川好彩頭公司逾期支付貨款數額為23307760元,如依據雙方合同約定,以日0.2%的標準計算違約金,違約一年的違約金約為欠付貨款總額的73%。在德利寶公司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實際損失數額的情況下,應認定按照雙方約定的違約金計付標準計算的違約金數額過高。四川好彩頭公司二審中明確提出了合同約定違約金過高,應予調整的請求,二審法院未予調整不當,本院予以糾正。由於四川好彩頭公司逾期不支付貨款存在違約和過錯,德利寶公司在本案中並無過錯,綜合考慮德利寶公司實際損失客觀存在,在兼顧雙方合同履行情況、當事人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因素的情況下,本院酌定本案違約金數額以四川好彩頭公司逾期支付的貨款23307760元為基數,自2016年12月1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實際付清之日止。因此,四川好彩頭公司應向德利寶公司支付貨款23307760元及違約金,違約金數額以23307760元為基數,自2016年12月1日起按照年利率24%計算至實際付清之日止。

貴州新西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陸水初、章儉、顧文元與金沙縣茶園鄉荒田壩煤礦、朱幫旭、蘭芳其他合同糾紛一案(2018)最高法民終1120號

關於一審判決違約金是否過高的問題。本案《股權轉讓協議》第五條第4項約定,如不按時付款,剩餘款項超一天按千分之二進行處罰。基於貴州新西南公司的調減申請,一審法院結合案件實際情況,將違約金的計算標準調減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上浮50%」,並無明顯不當。貴州新西南公司上訴認為顧文元、陸水初、章儉的實際損失為銀行貸款利息,並因此主張違約金計算標準應調減至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上浮30%,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哈齊客專項目部與齊齊哈爾市海通建築材料製造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 (2014)民申字第1726號

本院認為:本案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違約責任條款,即「延期付款按日千分之三付滯納金」。在合同有效的情況下,一般而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約定確定違約方的責任。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適當減少」。

本案中,中鐵十六局在一審過程中因認為違約金過高提出了調整的請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二審法院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酌情減少違約金的數額,依據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的1.95倍計算違約金數額,並無不妥。二審判決所述「1212896.62元」,是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計算出來的違約金數額,並非是雙方當事人同意的最終違約金計算數

相關焦點

  • 最高院: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應如何理解?
    摘自《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18年第1輯(總第73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應如何理解?
  • 解讀民法典:不應當機械地將超過實際損失30%的違約金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而予以調整
    在判斷約定違約金是否過高以及調低的幅度時,一般應當以對債權人造成的損失為基準。司法實踐中對此掌握的標準一般是,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一般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但對此不應當機械適用,避免導致實質上的不公平。
  • 【NO.93】合同中「違約金」和「損失賠償」能否並用?(附民法典新規...
    推薦案例當事人同時約定違約金和損失賠償條款的,可以確認該約定發生法律效力——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山西數源華石化工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上訴案案例要旨:合同中的違約金或約定損失賠償條款,不因雙方當事人均構成違約而不能適用;當事人同時約定違約金和損失賠償的,可以確認該約定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在違約金和約定損失賠償之外
  • 合同中「違約金」和「損失賠償」能否並用?(附民法典新規解讀)
    ,不因雙方當事人均構成違約而不能適用;當事人同時約定違約金和損失賠償的,可以確認該約定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在違約金和約定損失賠償之外,再行主張損失賠償的,應當視當事人能否舉證證明其因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大於違約金及約定損失賠償的數額,確定是否支持其訴訟請求。
  • 《王軼: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聽課筆記
    上午是第五場,由最高法院劉貴祥專委主講《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下午是第六場,由中國人民大學王軼教授主講《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前天,已推送《劉貴祥: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聽課筆記(一)。劉專委原準備講四個問題,由於時間關係,只講完其中前兩個問題;其透露另外兩個問題,或於8月28日繼續開講。屆時筆者如能參加聽課,也將繼續推送聽課筆記(二)。
  • ​合同中「違約金」和「損失賠償」能否並用?(附民法典新規解讀)
    本案租賃合同屬於當事人既約定了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或毀約時應支付違約金100萬元,又約定了違約方應當賠償對方經濟損失1000萬元,即同時約定了違約金和損失賠償數額。對此,有觀點認為,由於我國法律規定的違約金主要是補償性的,因此違約金是一種預定損害賠償,其與約定損失賠償性質並無不同,因此不應同時適用。也有觀點認為,合同法及相關法律並未禁止違約金與損失賠償的同時約定,因此應當允許。
  • 2020年合同約定違約金上限是多少?合同約定違約金與法定違約金的區別
    約定違約金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對違約金的適用和比例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約定。但如果造成的損害比較嚴重,則此時違約金可以上浮至30%左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籤署合同的時候,總會增加一條風險條款「違約金」以便約束交易雙方的行為,這是為了保障守約方的權利,體現合同的公平性。  合同法解釋(二)規定:約定違約金的數額不能高於違約損失的30%,也就是說,違約金不能超過違約造成的損失的1.3倍。
  • 【法律實務】​合同中「違約金」和「損失賠償」能否並用?(附...
    推薦案例當事人同時約定違約金和損失賠償條款的,可以確認該約定發生法律效力——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山西數源華石化工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上訴案案例要旨:合同中的違約金或約定損失賠償條款,不因雙方當事人均構成違約而不能適用;當事人同時約定違約金和損失賠償的,可以確認該約定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在違約金和約定損失賠償之外
  • 最高法|​超過實際損失30%的違約金,不能一刀切
    正文▼在判斷約定違約金是否過高以及調低的幅度時,一般應當以對債權人造成的損失為基準。司法實踐中對此掌握的標準一般是,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一般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但對此不應當機械適用,避免導致實質上的不公平。
  • 民法典︱關於違約金調整規則適用的十大關鍵問題
    此外,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9條的規定,法院支持不超過實際損失30%的違約金,即在填平實際損失之後,即使沒有實際損失發生時,也可以支持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但是存在三種例外情形:一是有約定從約定,即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的成立以一方當事人的過錯為要件,則應當依其約定。二是在《民法典》合同編分則以及單行法規中特別規定違約責任以過錯為構成要件的,應當依其規定。
  • 合同違約金怎麼算?合同約定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如果違約金過分高於實際損失,違約方可以要求法院適當降低違約金支付比例,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法院不予支持。
  • 民法典來了 丨 吳兆祥:合同編通則理解與適用
    合同編的體例結構變化有:一是在總則部分修改完善了民事法律行為規則,合同訂立和效力、解釋等內容基本適用總則部分,只有特殊規定在合同編予以保留。 對於預約合同的違約損害賠償責任,有違約金的可適用違約金條款,無違約金條款的,在性質上可歸入本約的締約過失責任。對賠償額,應不低於本約的締約過失責任,不高於本約的違約責任。
  • 合同有約定,戶口卻未按期遷出,違約金怎麼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 當事人之間約定的違約金是越高越好麼?
    部分當事人在籤訂合同或者協議時,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把違約金定的越高越好,這樣對方就不敢違約了,我的權利也能得到保障」。但事實果真如此麼?,但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
  • 最高院案例:非借款合同約定的違約金也以年利率24%為限
     法院觀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實際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可以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 合同的違約金應該怎麼算,合同的違約金是怎麼規定的?
    北京市求實律師事務所邢立峰律師解答:合同違約金沒有具體比例規定,但是約定的違約金超過實際損失30%的,可以認定屬於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法律依據】根據《民法典》第585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 合同約定的「滯納金」是否可以視為違約金
    故判決:被告黃曉軍償還原告北京萬盛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借款人民幣一百萬元並給付滯納金一百萬元  [評析]  本案爭議焦點問題是:1、當事人協議約定的滯納金條款能否適用合同法規定的違約金條款;2、若本案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覆》,對債權人是否公正。
  • 產品買賣合同未約定違約金,能否要求支付違約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 合同糾紛法律知識:合同沒約定違約金 對方不賠償怎麼辦?
    在現實社會中,合同是雙方基於共識平等籤定的一種協議,受法律保護,合同雙方受合同條款的約束。通常有關於違約賠償責任的條款,不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需要向另一方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一般是支付違約金。但仍有很多當事人在籤訂合同的時候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在合同實際履行的過程中,對方違約造成自己損失怎麼辦?
  • 「民法典合同編」適用中值得關注的9個問題
    本書在原合同法司法解釋類型化研究的基礎上,較為全面地梳理了民法典時代三種類型司法解釋的不同處理方式:或入典,或清理,或保留;同時探討了民法典時代合同法司法解釋體系的重構問題,為下一步《民法典》合同編的理解和實施疏通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