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僕」焦大:把我供起來,我就敢收香火,「德不配位」多可怕

2021-01-15 騰訊網

讀歷史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歷史上發生的悲劇不要在你身上重演。

而《紅樓夢》之所以讓一代代人愛不釋手,一個重要原因恰恰是,裡面的悲劇都太真實,時代不同,人性卻未發生改變,這也是人人都要讀讀紅樓夢的初衷,今天就從寧國府豪奴焦大說起。

導讀:《紅樓夢》賈家,一府兩國公,號稱赫赫百年大族。在曹翁影射的寫作手法下,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吃驚的真相:榮寧兩府的來歷,可能只是人下人的奴才。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餘殃。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泱泱大族,對自己定位不清,必有災禍。通俗地說就是,做人要知道自己能吃幾碗飯喝幾碗湯,不知道自己老幾,硬充老大,下場很可怕。

《紅樓夢》中恰恰不缺少這種「作妖」的人:

1、從死人堆裡背出了賈珍先祖,在寧國府稱王稱霸。焦大戰場上救了賈代化一命,自己喝馬尿,讓給主子半碗水,自己挨著餓,偷了東西給主子吃。

假想一下,如果沒有焦大,賈代化可能早就成了炮灰,寧國府也不會有潑天的富貴,這不假。但是焦大的致命錯誤在於,誇大了自己的功勞,認為有功之臣就可以肆無忌憚,忽視了自己家僕的身份,在賈家胡噘亂罵,不存一點體面。

當賈家稍有不順他意的地方,就威脅「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要造反。

2、勾結遺老功臣抱團取暖,擰成一股繩向皇帝要富貴和特權。北靜王為首的四王八公幫助皇帝建立了不世之功,皇帝也給了他們無上的榮耀,四王中,北靜王府經過幾代後,子孫仍是王爵,皇帝待他們可謂不薄。

但貪心不足蛇吞象,對於那個人人嚮往的位置,北靜王等離它僅一步之遙,憑什麼你們這一支子子孫孫可以坐著,我們要俯首稱臣,聽憑擺布?

3、酒囊飯袋、富貴閒人,賣官鬻爵、生活奢靡敗壞。賈家在賈珍、賈政的領導下,作奸犯科,買官賣官,日常奢靡浪費,私生活混亂。對朝廷來說沒有一點作為,希望皇帝按照他們祖上的標準一直為他們買單。

對於朝廷和皇上來說,榮寧兩府成為沉重的而且毫無用處的包袱,砍掉他們這些包袱是遲早的事。而賈家為了保持富貴鋌而走險,和四王八公一起走上抱團取暖的不忠不孝不順的悖逆之道上。

不知道自己老幾,不論古今有很多,今年還特別多:

澳籍跑步女。如今國外進入疫情大考,國內被網友比喻為諾亞方舟,是全世界的避難所,跑步女作為澳籍華人回京避難,國家大度地接納了她。而跑步女沒有感恩之情,反而滋長出了優越感,拒不隔離,出言不遜,情商讓人捉急,素質堪憂。

反觀跑步女的履歷真是十分光鮮,在國內上的是華南理工,隨後出國,在澳大利亞頂級學府昆士蘭大學攻讀,畢業後在多家知名企業就職,目前在拜耳擔任高管,年薪百萬。有時,高學歷和高素質並不成正比,有時反而背道而馳。最終跑步女被拜耳開除,被祖國驅逐,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保時捷女司機:富婆不可怕,就怕富婆沒文化。去年保時捷女司機去年轟動一時。自以為高人一等,在普通公路上表演飆車,掌摑男司機。還叫囂出自己有特權,最終不僅自己被男司機掌摑,老公職務也被起底。去年,一家人肯定不好過。

焦大、北靜王、賈家,包括跑步女、保時捷女之流,為何敢如此囂張如此作,說到底是被周圍的人給慣壞了。

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意思是,德行不夠而處尊貴之位,不見得是好事。比如焦大,本是一介僕人,雖然在主人難處時有功勞,但主人已經給了他足夠的榮耀和錢財,本來是可以衣食無憂地過著老太爺一樣的生活,卻內心不滿足,以為自己救過老太爺,自己就是老太爺了,就可以要求賈家的子孫都匍匐在自己腳下,稍有不滿就變臉,倒戈相向,這樣的僕人,誰家敢要。

再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這種不知滿足,德不配位的也大有人在。

年羹堯。年羹堯是雍正做親王時的包衣奴才,在等級分明的古代,他的身份可謂十分低下。後來因為雍正賞識,當然年羹堯自己也十分有能力,最終從一介奴才成為西北大將軍兼四省節制。

年羹堯在西北有「西北王」的稱號,天高皇帝遠自己就在西北當起了土皇上,參與國本之爭。最終被雍正幾級連降,成為看大門的兵士。雍正當初對其有多信任,後來對其就有多寒心,最終被斬殺,屍首異處。

侯君集。李世民的開國大將,最終勾結太子,參與國本之爭。虛懷若谷如李世民都容不下他,最終在大臣幾本參奏下,被殺身亡,他也成為李世民功成名就後唯一殺掉的功臣。

李世民作為帝王,不算暴君,且一向有善於納諫的美名,侯君集的死著實不能怨任何人,只能說NO ZUO NO DIE。

總結:一部《紅樓夢》,曹雪芹都在挖掘人性的本來面目,都在探討家族悲劇產生的深層原因,德不配位,認不清自己,不僅是紅樓夢人物的悲劇,更是世上的人都會犯錯誤,就像地上明有個坑,卻鋪上了華麗的錦緞。人們都以為順著錦緞走,就會走向金庫和宮殿,而現實卻是,當人的痴心和貪念讓你走上那條路的時候,就會掉進萬劫不復的深坑。平庸的人,欣喜地走上這條路,以為是意外之喜,睿智的人卻能保守本心,識破機關。老子說,控制欲望是持而久之的幸福之道,糊塗人卻如飛蛾撲火般走向末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真的很重要。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相關焦點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經典)
    文/肥豬滿圈 有一句話很流行,我也常說,這句話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這句話出自《周易》,原文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這是《易經》上的一句話,道理非常之深刻,同時這基本也是人的一生絕對不能犯的3個錯誤。這3個錯誤,犯了哪一個,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 一天一個成語·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成語釋義】德不配位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其中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為《易經》裝上了翅膀,注釋了《十翼》,其中孔子在《周易·繫辭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到底指什麼?
    對於此問題的闡述、說法,中華典籍與民間諺語非常多,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幾乎所有的論點,都會把德行與命運好歹興衰聯繫在一起。《周易·繫辭下》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德不配位」與「厚德載物」
    正念思維「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源自《朱子治家格言》,講的是倫理綱常,道德修養,善惡禍福。大意就是指自己應該守本分,不要過於奢求。引申為即使獲得榮譽和報酬,也要使自己的所得與付出和地位相稱,而不應該不勞而獲,指望天上掉餡餅。這與「厚德載物」是同理同義。
  • 老祖宗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民間俗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是這樣一句處世錦囊,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說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德行,與他的地位不匹配,那麼就一定會有災禍出現。雖然這句俗語看起來有一點迷信色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這不得不讓人們相信這句俗語的威力。
  • 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電影、電視劇的播出,會帶動小說的發行,就像錢鍾書先生的小說《圍城》,是通過電視劇的播出,帶動小說的熱銷,其中很多經典雋永語言深深印在讀者腦海中。看過一本書寫到:戰國時期的思維模式與現在一樣。一個時期對歷史人物的塑造都各不相同,記得批林批孔的時代,法家韓非是正面形象,秦始皇是正面形象,六國貴族都是被鎮壓的反面形象,李斯是一個小丑形象,害死法家韓非,現在給之的結論為德不配位,似乎每次政治鬥爭都使用借古諷今的手段。現在看來,從局外人的角度看看歷史,每個歷史人物都有局限性,就像李斯,總諷刺呂不韋是商賈出身,眼界短淺,只知道自己撈權回本。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深刻)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是許可馨?
    網上怒民們連續多天人肉搜索,以我皇皇十億網民,無處不在的網絡觸角,恐怕連只么蛾也無處可遁!令人好奇的是,連續四天搜索,許可馨的父母,親屬,家庭背景等等,竟然「雲深不知處」!圖中的這位徐主任和吳副院長,是許可馨的父母嗎?不過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不是他們。
  • 德不配位、仁不配位、智不配位!蔡英文吹起「求戰」號角!
    蔡英文在會中表示,在2020選舉中,她雖然得到817萬票的支持,但臺灣民眾投票有很多原因,有的當然是死忠的支持者,也有很多是對未來懷抱著期待的年輕人,當然也有只是因為不喜歡對手,選擇投票給我們 。時間回溯到11日晚間,在發表勝選感言時,蔡英文也曾拋出類似的論調。
  • 蔡英文連任後談話引爭議,被批德不配位,仁不配位,智不配位
    蔡英文連任後談話引爭議,被批"德不配位,仁不配位,智不配位蔡英文總統最近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中繼續鼓吹"臺獨"。眾所周知臺灣是中國追求統一最敏感的問題。在臺灣問題上,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立場不動搖,而現在蔡英文卻錯誤估計了兩岸的形勢發展,加快了兩岸的對立和對抗如果兩岸關係繼續發生惡化的話,將有可能發生兩岸軍事衝突,那麼不排除大陸發生"武統"解決問題。這樣會使得兩岸仇恨更加加深。蔡英文認為即使大陸拿下臺灣,臺灣的這次選舉當中近9成支持了蔡英文,這些人的"臺獨"會讓大陸很難治理臺灣。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好多人都只理解了一半,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許多人通常都只會這樣認為:如果是一個德行不好的人佔據了很高的位置,那麼就很容易會形成禍患。要知道:一個無德之人如果佔據了很高的位置,在這件事的對立面就必然會有一個有德之人佔據很低的位置。也就是說,不光是無德之人佔據了高位就叫是德不配位,如果是一個有德之人處於低位,這也可以說是德不配位。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丨閃電漫評
    董某某耍官威未果的行為著實令人側目,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社會上總有一些「小幹部」職位不高,卻德行淺薄,官威甚大。無獨有偶,此前河北省保定市一名退休紀委幹部李某某酒駕造成事故後並未當場接受酒精檢測,便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極個別黨員幹部以為自己擁有特權,高高在上,處處頤指氣使,大呼小叫指手畫腳,一副小人得志的官僚作風令百姓憤恨不已。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願意就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常說:財富,地位,智慧,早先的人們把他用一個統稱的詞:物。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引來福報。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有一詞叫:厚德載物。《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古人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否有道理?生活中不妨謹記
    而與之相反的就是「德不配位」,每個人的品德和所享受的社會地位一定要相匹配,相反則違背了自然規律而遭受災難。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寓意《周易·繫辭下》記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你知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真正含義嗎?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家家戶戶似乎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大富大貴,能夠衣食無憂,吃得飽,穿得暖就已經很知足了,過得很自在,很輕鬆,人們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和諧;漸漸的我們長大了,時代飛速發展,讓我們措手不及,不僅不缺衣少食,而且還頓頓大魚大肉,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住上了豪宅,出門有豪車,動不動就是揮金如土,花錢如流水,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我們卻被纏上了新的問題,
  • 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來源:慧利2020 原標題: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
  • 支教老師踹倒小學生,工作目的曝光:德不配位的學歷,註定一場空
    作者:阿柒(煙火主編)德不配位的學歷,註定是一場空當那名東南大學的本科生對年幼的小學生發洩自己的情緒時,他或許不會想到,這件事會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但單純為了保研去支教,甚至做出踹打學生的行為,我想這樣的支教大可不必。從商者需有商德,從師者需有師德,德不配位的學歷,就算保研成功也只不過是一場空。因為這樣的人,註定會在未來某刻為自己的虛假而買單。
  • 德不配位是什麼樣的結果?看看項羽及其分封的將軍諸侯吧
    何謂德不配位德不配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話,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的德行才幹與擁有的地位不相同。德不配位一語還有後文。孔子注釋《周易·繫辭下》:「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實力不足就算巧合當上領導,也很快被拉下臺
    擁有權力就擁有一切,權力比金錢美女的吸引力還要大,所以說面對權力沒有人會不動心,而子南卻主動放棄衛國國君職務,為何?職場智謀作以下分析。1、能力不足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子南因為是衛靈公的庶幼子,排位靠後,按照春秋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繼承慣例,幾乎不可能輪到子南繼位,而朝中的大臣們同樣覺得子南不可能成為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