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賞《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論功行賞」指按功勞的大小給予獎賞。論,按照。
在消滅項羽以後,劉邦建立了漢朝,成為皇帝。面對曾經幫助他打拼天下的功臣,劉邦準備封賞他們。可是如何封賞才能做到最公平,這個問題一時難住了劉邦。想了半天,劉邦決定依照每個人的功勞來分封獎勵。劉邦把頭等功分給蕭何。有的大臣表示不服氣,不滿地說:「我認為頭功當屬曹參,他衝鋒陷陣奮勇殺敵,攻下諸多城池,身上更有七十多處傷口,論功勞應該排在第一位。」
聽到群臣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關內侯鄂千秋走到前面,把劉邦想說的話說了出來:「曹參轉戰沙場,為大王攻下諸多城池,雖然功不可沒,卻只是一時的。大王與楚軍相持的五年中,常常因為戰爭失掉軍隊,也有好幾次隻身逃走。這時,蕭何總是第一時間派遣軍隊來補充前線,這些並不是大王下令讓他做的。就在漢軍與楚軍於榮陽對壘的幾年中,軍中沒有口糧,蕭何便不辭辛勞地用車船運來糧食,為大家打仗做後盾。現在怎麼能讓一時的功勞凌駕在萬世功勳之上呢?所以在我眼中,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曹參功居第二。」
大家都覺得鄂千秋的話很有道理,於是確定蕭何的功勞排第一位。劉邦還特許他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也不用小步快走。後來,像劉邦這樣按照功勞大小,公平給予獎勵的準則被稱為「論功行賞」 。
從前有幾位修行的居士,生活非常貧苦,因為飢餓導致面黃肌瘦,連一點力氣也沒有。有人對相國說:「您生活得如此富貴,可是旁邊的居士卻窮成那個樣子,如果能救濟他們,就可以彰顯您的愛心和慈善。」
相國聽了非常高興,派使者把錢財和食物送去給那幾個居士,還讓百姓都去照顧他們。居士們見到送來的財物,高興得不得了,立刻收下了。使者走到一個叫子坤的居士家送財物時,不料卻被婉言拒絕了,子坤表示不需要這些珠寶和糧食。
使者走後,子坤的妻子氣得在屋裡大哭,流著淚說:「嫁給你以後,不但沒有錦衣玉食反倒食不果腹,這也就罷了,如今有人送來錢財幫助我們,你卻要拒絕。我的命怎麼這麼苦,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子坤扶起妻子勸說道:「相國如今贈送我們錢財,並不是因為體察到我們的窮苦,而是為了給自己打造一個好口碑。我們也沒有作出什麼有功勞的事情,沒有理由接受這額外的贈予。如今他能聽從別人的勸說就贈給我們錢財,如果我們收下了,他日有人說我們不好,他不但會收回錢財,還會治我們的罪。」
果然如子坤所言,後來有傳言說相國想用錢收買這些居士,好為自己的發展儲備力量,於是有人建議相國和這些居士劃清界限。相國為了擺脫不利於自己的傳言,對接受過他錢財的居士發難,有幾個居士竟被莫名地殺死了。與論功行賞相比,無功不受祿體現的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潔身自好的可貴品質。
某公司的銷售部門正在籌劃年終晚會,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年終獎金的事,可是大家好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熱情。銷售部門是整個公司最具挑戰力的部門,每年的年終獎金也格外豐厚,員工缺乏熱情的現象引起了老總的注意。細細留心後,老總聽到了不少員工私下抱怨,平時每個月獎金分得很不公平,從來沒有根據大家的業績頒發,而是看哪個更受經理的喜愛,這樣一來,大家工作熱情下降了,對年終獎也沒什麼期待。
年終晚會如期而至,到了頒發年終獎金的環節,老總站起來提議大家上臺總結一下自己一年裡的工作表現。踏實努力工作的員工在臺上講起自己一年裡的業績,為公司謀得多少利益,贏得了一片喝彩。而平時溜須拍馬的員工,站在臺上支支吾吾,大家聽完也只是撇撇嘴。在老總的提議下,今年的年終獎金由大家投票決定,讓大家選出各自眼中有能力的人,投票結果跟之前預定好的人選大相逕庭。精明的老闆論功行賞,使真付出的員工得到回報,更讓投機取巧的人受到懲戒。
財富啟迪
有一首歌叫《幸福不會從天降》,告訴人們美好生活要靠辛勤的雙手
去創造。財富也是一樣,只能用努力和貢獻去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