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賞《韓非子·八說》

2020-12-18 We財經

論功行賞《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論功行賞」指按功勞的大小給予獎賞。論,按照。

在消滅項羽以後,劉邦建立了漢朝,成為皇帝。面對曾經幫助他打拼天下的功臣,劉邦準備封賞他們。可是如何封賞才能做到最公平,這個問題一時難住了劉邦。想了半天,劉邦決定依照每個人的功勞來分封獎勵。劉邦把頭等功分給蕭何。有的大臣表示不服氣,不滿地說:「我認為頭功當屬曹參,他衝鋒陷陣奮勇殺敵,攻下諸多城池,身上更有七十多處傷口,論功勞應該排在第一位。」

聽到群臣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關內侯鄂千秋走到前面,把劉邦想說的話說了出來:「曹參轉戰沙場,為大王攻下諸多城池,雖然功不可沒,卻只是一時的。大王與楚軍相持的五年中,常常因為戰爭失掉軍隊,也有好幾次隻身逃走。這時,蕭何總是第一時間派遣軍隊來補充前線,這些並不是大王下令讓他做的。就在漢軍與楚軍於榮陽對壘的幾年中,軍中沒有口糧,蕭何便不辭辛勞地用車船運來糧食,為大家打仗做後盾。現在怎麼能讓一時的功勞凌駕在萬世功勳之上呢?所以在我眼中,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曹參功居第二。」

大家都覺得鄂千秋的話很有道理,於是確定蕭何的功勞排第一位。劉邦還特許他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也不用小步快走。後來,像劉邦這樣按照功勞大小,公平給予獎勵的準則被稱為「論功行賞」 。

從前有幾位修行的居士,生活非常貧苦,因為飢餓導致面黃肌瘦,連一點力氣也沒有。有人對相國說:「您生活得如此富貴,可是旁邊的居士卻窮成那個樣子,如果能救濟他們,就可以彰顯您的愛心和慈善。」

相國聽了非常高興,派使者把錢財和食物送去給那幾個居士,還讓百姓都去照顧他們。居士們見到送來的財物,高興得不得了,立刻收下了。使者走到一個叫子坤的居士家送財物時,不料卻被婉言拒絕了,子坤表示不需要這些珠寶和糧食。

使者走後,子坤的妻子氣得在屋裡大哭,流著淚說:「嫁給你以後,不但沒有錦衣玉食反倒食不果腹,這也就罷了,如今有人送來錢財幫助我們,你卻要拒絕。我的命怎麼這麼苦,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子坤扶起妻子勸說道:「相國如今贈送我們錢財,並不是因為體察到我們的窮苦,而是為了給自己打造一個好口碑。我們也沒有作出什麼有功勞的事情,沒有理由接受這額外的贈予。如今他能聽從別人的勸說就贈給我們錢財,如果我們收下了,他日有人說我們不好,他不但會收回錢財,還會治我們的罪。」

果然如子坤所言,後來有傳言說相國想用錢收買這些居士,好為自己的發展儲備力量,於是有人建議相國和這些居士劃清界限。相國為了擺脫不利於自己的傳言,對接受過他錢財的居士發難,有幾個居士竟被莫名地殺死了。與論功行賞相比,無功不受祿體現的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潔身自好的可貴品質。

某公司的銷售部門正在籌劃年終晚會,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年終獎金的事,可是大家好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熱情。銷售部門是整個公司最具挑戰力的部門,每年的年終獎金也格外豐厚,員工缺乏熱情的現象引起了老總的注意。細細留心後,老總聽到了不少員工私下抱怨,平時每個月獎金分得很不公平,從來沒有根據大家的業績頒發,而是看哪個更受經理的喜愛,這樣一來,大家工作熱情下降了,對年終獎也沒什麼期待。

年終晚會如期而至,到了頒發年終獎金的環節,老總站起來提議大家上臺總結一下自己一年裡的工作表現。踏實努力工作的員工在臺上講起自己一年裡的業績,為公司謀得多少利益,贏得了一片喝彩。而平時溜須拍馬的員工,站在臺上支支吾吾,大家聽完也只是撇撇嘴。在老總的提議下,今年的年終獎金由大家投票決定,讓大家選出各自眼中有能力的人,投票結果跟之前預定好的人選大相逕庭。精明的老闆論功行賞,使真付出的員工得到回報,更讓投機取巧的人受到懲戒。

財富啟迪

有一首歌叫《幸福不會從天降》,告訴人們美好生活要靠辛勤的雙手

去創造。財富也是一樣,只能用努力和貢獻去換取。

相關焦點

  • 論功行賞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論功行賞,論:按照。按功勞的大小給於獎賞。出自:《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近義詞有:賞罰分明,反義詞有:賞罰不明,論功行賞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論功行賞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論功行賞(lùn gōng xíng shǎng)成語釋義:論:按照。按功勞的大小給於獎賞。成語出處:《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
  • 今日成語-論功行賞
    【成語】論功行賞 【拼音】lùn gōng xíng shǎng 【近義詞】賞罰分明 【出處】《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 【例句】他的功勞最大,~,也該他是先進。
  • 說難、孤憤的韓非子
    說起韓非子,讓人馬上就想起了其一生正如其作品《說難》、《孤憤》。韓非子本是戰國時期韓國貴族,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的觀點並不被韓王所重視。秦王看過他的書之後非常欣賞他的才華,為了得到韓非就出兵攻打韓國。韓非子與秦相李斯本是同學,都是跟荀子老師學習的。但韓非文章出眾,連李斯常常自嘆不如。韓非主張:1.封建專制,即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2.中央集權,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3.改革,繼承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思想傳統;4.依法治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韓非子論「術」
    因此,筆者嘗試梳理韓非子有關「術」的論述和理念,以期做一點微小的補缺工作。在韓非子的政治思想中,「法」是指應順應人情之好惡而定賞罰,以使人民易知易行,從而控制人民的「私利」,促進國家的 「公利」。然而,法的實行有賴於「人主」的絕對權威,需藉其強制力方可實現,且其中必須經由一套可行的辦法始能有效運作,而這套辦法便是韓非子所謂的「術」。
  • 《韓非子》名言精選——感悟古人的智慧!
    ——《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為人處世喜歡耍機巧偽詐,雖然能夠一時得逞,但時間久了,總會被人看破,從而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誠實寬厚的人,看起來很笨拙,但卻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看身邊很多的人,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弄巧成拙,從長遠來看,聰明人真的還不如笨人。三,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 《韓非子》中的著名成語——原來都這麼熟悉!
    ——《韓非子.十過第十》。成語釋義:嘴唇如果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彼此之間利害相關,互相依存。四,智子疑鄰原文: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說難第十二》。——《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成語釋義:平常不顯山不露水,沒什麼突出表現,卻一下子做出驚天動地的事跡來。八,老馬識途原文: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
  • 初讀《韓非子》:說難
    曾經粗讀《韓非子》。不夠系統深入。最近,再次進入韓老師的世界。先看看最有名的篇章之一:說難。遊說之難。進諫之難。忽悠之難。拍馬屁之難。現代漢語翻譯和經典英文翻譯分別單列。現代漢語翻譯取自百度百科(該網頁沒有給出來源)。
  • 如何理解韓非子的「法術勢」,韓非子提出的「法術勢」是何意
    「法、術、勢」是韓非子的法治思想。在韓非子之前,出現了商鞅、申不害、慎道,這三個人的思想各有特色,商鞅的思想重法,申不害的思想重術,而慎道則看重「勢」。韓非子結合三位前輩的思想,在其老師荀子之性惡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法、術、勢」的治國思想。下面,我們來分別了解一下韓非子「法、術、勢」思想之各自特色。1、韓非之「法」的思想對於「法、術、勢」思想,韓非子最看重「法」,韓非子認為,一個國家的律法,必須由官府編撰成文,而且公布天下,施行法的方式當以「賞罰」進行強制性施行。
  • 建議你讀讀韓非子的《說難》
    建議你讀讀韓非子的《說難》 當今中國雄心勃勃
  • 分配的三種類型:賞罰分明、論功行賞、坐地分贓
    晉文公說:「功是一回事,過又是一回事,賞罰必須分明,才能使軍士服從命令。」於是便下令,革去魏平的官職,將顛頡處死。從此以後,晉軍上下,都知道晉文公賞罰分明,再也不敢違令了。賞罰分明型,屬於事前分配。分配規則事前定好,每個人都明了做到什麼程度會得到怎樣的回報;提倡多勞多得,好勞好得。
  • 韓非子的思想來源於老子
    韓非子在自己的《解老》和《喻老》兩篇文章中講,自己的學問來源於老子。韓非子的基本思想和老子是相似的。但由於他處於戰亂的年代,所以提出國君不應該沿用和平時期先王的治國方法,提出了適應戰亂社會的強硬治國策略。
  • 《韓非子》經典10句,大格局大智慧,影響一生
    韓非,是戰國晚期韓國人,被後世尊稱為韓非子,是韓國王室諸公子之一,一直都不被重用。他是戰國時法家思想學說的集大成者,著有《韓非子》一書。《韓非子》經典10句,大格局大智慧,影響一生。1.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難言》。忤:忤逆、逆耳。倒:顛倒、衝撞。至理名言聽起來都是一些不順耳的話,除了聖賢之人,沒有人能聽得進去。4.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喻老》。
  • 《韓非子》10句經典名言,句句透徹,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
    《韓非子》一書文筆犀利,議論透徹,包含很多寓意深刻的故事和豐富的內涵,宣揚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為先秦法家理論學說成就的最高峰,而以下這10句《韓非子》中的經典名言,更是句句透徹,讀懂了能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1.
  • 韓非子對古今之變的論說
    荀子這裡對(包括孟子在內的)只法先王之說的保留,與《韓非子·顯學》一篇開始的時候對祖述堯舜的懷疑,有所呼應,都是對無法參驗的久遠學說的可靠性和實用性的懷疑。[11]       與荀子不同(更與孟子不同),除了對法先王的可靠性、可參驗性的懷疑之外,韓非子對歷史、對先聖先賢有著進一步的懷疑。
  • 論功行賞還是論官行賞?
    這是孟子說的,勞動的人被人管理,勞心的管理別人。「勞心者」就是領導,「勞力者」就是幹活的。有這種觀念的醫院領導,潛意識裡是將「一線人員」看作是「幹活的」,幹的是「技術活」。技術是專門技術,是局部的,屬於「小技」;管理卻是整體的,需要領導全局考慮,協調平衡,比較費心神,屬於「大道」。
  •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第十七章 世異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 第十七章 世異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與時俱進,應該說的更準確一些是揭示了中國為什麼會延綿不斷發展了五千年,八個字「事因於世,備適於事」,政事要根據時代社會的變化,措施要針對當世的社會事務。
  • 《韓非子》經典格言十則,洞悉世事,經營人生!
    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之子,荀子的學生。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餘萬字。1.事以密成,語以洩敗。——《韓非子·說難》以,因。
  • 福田康夫稱不會「論功行賞」
    福田強調,舉全黨之力安排內閣及黨的人事十分重要,他將努力打造自民黨員廣泛參與、通力合作的態勢,但不會接受各派閥推薦人選,不會進行「論功行賞」式的人事安排。  關於國會運營,福田表示,與參院第一黨民主黨的對話是不可欠缺的,他將就海上自衛隊印度洋加油新法案問題繼續尋求民主黨的合作。  此外,福田強調將積極致力於解決養老金問題,恢復國民對自民黨的信任。
  • 紅林悟道《韓非子-安危》第七章 損人害己
    紅林悟道《韓非子-安危》 第七章 損人害己紅林悟道《韓非子-安危》上一章韓非子主要講了危道三和四。三講利人之所害,四講樂人之所禍。三講就是趁人之危,損人利己,四講就是見死不救,幸災樂禍。中華文明是典型的農耕文明,農耕文明最講團結協作,我記的小時候在農村時,一到收割的季節,全村的人會主動幫助先熟的人家割麥子,就這樣相互幫助在雨季到來之前將麥子收割完入糧倉,如上一章所說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來源於最早的原始時代,那時是為了一起對付自然危險,其實人類的生存危機一直都存在,所以團結互助的精神一直都在我們的基因裡。
  • 穿越去戰國,聽韓非子講「治大國若烹小鮮」
    他以著書立說來表達他對這個世界的解構,為當朝者、為後世,留下了集思想之大成的《韓非子》。《韓非子》在思想內容上集大成,在表達方式上也是集大成者。這是它能廣為傳誦的根本原因。在諸多貢獻裡,《韓非子》對《老子》的理解和闡釋,堪稱裡程碑式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