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潮汕朥餅「線上直播+線下聯動」香飄海內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汕頭9月30日電 題:傳統潮汕朥餅「線上直播+線下聯動」香飄海內外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30日是農曆八月十四,第二天就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賞月、喝潮汕工夫茶,品嘗別具特色的潮汕朥餅等傳統過節方式至今在潮汕地區相傳。2020年傳統的潮汕朥餅結合網上銷售、直播,香飄海內外,成為聯結海內外潮汕人的親情紐帶。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雖然因疫情影響沒回家鄉,在外一直念叨家鄉的朥餅,沒想到現在可以通過網課直播學習做朥餅。」美籍潮汕鄉親張湘蘭30日對記者說,她通過直播平臺,學做這種家鄉特色餅食。「品嘗過各地的月餅,最令人難忘的還是家鄉的潮汕朥餅,每到中秋節,就特別想念這種家鄉特色美食。」

記者30日走訪看到,汕頭街頭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琅滿目,但傳統潮汕朥餅仍是最熱銷的產品,目前市面上的朥餅每個從5元到30元人民幣不等。回鄉過節的蔡俊斌對記者說:「今年的朥餅沒有過度包裝,放在簡裝盒裡,看著簡單,鄉情味卻更濃。」

潮汕朥餅屬酥皮類餅食,其中的「朥」指的是豬油。因在製作的過程中,不論是制皮還是制餡,都加入豬油,所以潮汕人將加入豬油製作而成的月餅稱為「朥餅」。

記者在網絡直播平臺看到,潮汕朥餅皮製作中的「起酥」工藝,非常複雜。油皮製作需將麥芽糖和豬油、水麵粉、白酒混合攪勻,揉成麵團靜置,這一階段又稱為起酥。而油心的製作則是將豬油、低筋麵粉揉勻。再將油心和油皮混合,百般翻轉、千番壓疊。

潮汕朥餅餡料則有綠豆沙、烏豆沙、冬瓜糖、芋泥、芝麻、鹹蛋黃等。只見主播嫻熟地將烏豆沙、鹹蛋黃裹入餅皮內,揉成球狀後壓扁,再蓋上紅印章,入爐烤制。出爐後的朥餅餅皮呈多層次,餅皮香酥、餅餡香甜。

每年中秋節之前,潮汕地區的朥餅生意最好。朥餅既是過節必備品,也常常被當作手信(禮品)贈送,隨著潮汕鄉親在海外的足跡,潮汕朥餅曾是大宗的出口商品,銷至香港和東南亞各地。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潮汕朥餅開始線上銷售,並出現相關的網絡直播教學、微博、微信公眾號、直播帶貨等。當地幾家網店月銷量均千份以上,營業額達十萬元人民幣左右。

而傳統的潮汕朥餅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讓在外的潮汕籍鄉親可以更方便購買月餅,也讓更多人可以學習、喜歡這獨具潮汕特色的美食,通過創新傳播讓傳統朥餅煥新姿。(完)

相關焦點

  • 嶺南寫真:鄉情中的潮汕朥餅香飄海內外
    嶺南寫真:鄉情中的潮汕朥餅香飄海內外 2014-09-08 16:45: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汕頭9月8日電 題:鄉情中的潮汕朥餅香飄海內外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今年中秋節,記者走訪中發現,在僑鄉潮汕,人們品嘗、贈送特色的潮汕月餅、傳統糕點的風俗至今仍世代相傳。
  • 潮汕傳統名點——朥餅,舌尖上的美味享受
    朥餅是廣東潮汕一帶的漢族傳統名點,屬於菜系中潮州菜裡的麵食,類似於北方的月餅。朥餅分為皮和餡兩部分,皮是用豬油、麵粉、糖混合而成,餡是用綠豆沙、白糖、豬油組成,亦有以芝麻、黑豆沙為餡的。朥餅具有皮薄酥、餡香甜的特點。
  • 潮汕人家中秋必備!「潮汕朥餅」飄香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將至,僑鄉廣東汕頭的街頭巷尾又飄起陣陣餅香。潮汕朥餅是潮汕人家過中秋節必備餅食。9月28日,汕頭市區一糕點店正忙著製作潮汕朥餅。潮汕朥餅屬酥皮類餅食,其中的"朥"指的是豬油。因在製作的過程中,不論是制皮還是制餡,都加入豬油,所以潮汕人將加入豬油製作而成的的月餅稱為「朥餅」。餅皮製作中的「起酥」工藝,需百般翻轉、千番壓疊。
  • 潮汕功夫茶傳統糕點小吃潮汕朥餅和豆方,一清甜一香酥,你愛哪種
    今天為大家介紹兩款配功夫茶的傳統糕點分別是潮汕朥餅和豆方潮汕朥餅潮汕人吃餅,不用特意挑中秋節。在平時三兩好友聚會時,會切上一塊外表滿是光亮的豬油覆蓋著的潮式月餅。再配上一杯功夫茶,餅香與淳茶成為嘮嗑的附屬品。潮式月餅,又叫潮汕朥餅。為什麼叫朥餅呢?小編這就帶你了解一下。「朥」是潮汕話豬油的意思,朥餅的餅皮如果沒了豬油的升華,可能也將會失去它的靈魂。撈餅的皮用麵粉,液體豬油,水,麥芽糖混合而成。
  • 潮汕月餅——朥餅
    朥餅,皮薄酥、餡香甜,皮是用豬油、麵粉、糖混合而成,餡是用綠豆沙、白糖、豬油組成,亦有以芝麻、黑豆沙為餡的,可算是潮汕地區的月餅,是廣東潮汕一帶的傳統名點。  潮汕地區的「朥」指的是動物脂肪。  清嘉慶甲戌年間(公元1814年),李書吉、王恆重修《澄海縣誌》,記曰:「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士庶家以月餅相饋。」
  • 潮汕中秋月,朥餅伴團圓
    作為一個潮汕人,今天就來好好介紹介紹潮汕的月餅——朥餅。 朥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潮汕傳統名點。 它色澤金黃鮮豔、皮酥薄脆,一不小心皮就會碎成幾塊。
  • 朥餅,經典的潮汕著名小吃,卻很多人讀錯,分享地道美味心得
    01潮汕傳統名小吃朥餅也有人稱為潮汕月餅、潮汕朥餅,好多朋友其實都不知道朥餅這個朥字怎麼讀,其實很簡單,讀法是láo bǐng。潮汕人把肥肉稱為「朥」,因此稱豬肥肉為豬朥,用豬肥肉或豬的脂肪煎出的油直接稱朥,所以這個朥餅的製作過程離不開朥,名字由此而來。
  • 手工朥餅九層酥皮,這款潮汕食品賣瘋了
    記者走訪發現,在各式各樣的月餅中,本地傳統的手工朥餅備受市民青睞。在市區一家餅包店,貨架上擺滿各種口味的廣式月餅、潮式月餅,市民謝女士正在選購手工朥餅。朥餅是潮汕地區一種傳統特色食品,主要採用手工製作,豬油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 潮汕這款朥餅好有味,中秋佳節共品之,味入人心解鄉愁!
    潮汕朥餅,作為中國的傳統月餅四大派系之一,可是有著相當獨特的魅力,因此,有著相當多的人喜歡稱其潮汕月餅。只是,相較於月餅一詞,本地的人們一直都沿用其名,稱其為朥餅。我還依稀記得某個朋友吐槽道"朥餅"一名不太好聽,叫做月餅不是更好嗎?
  • 潮汕人的月餅——朥餅,這是何等古早味?
    《舌尖上的中國》曾有一句話: 「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她就在我們的舌尖上。」 而每個潮汕人心中也有一塊,那就是潮汕的朥餅。 朥餅是每個潮汕人過節不可缺少的主角兒。
  • 中秋節潮汕不是吃粿品,是要吃月糕和潮式朥餅,你了解嗎
    潮汕小吃以各種粿品而聞名,有句食諺「時節食時粿」,如清明節有菜頭粿、甜粿,清明節有樸籽粿,端午節有梔粿,但一年中唯有中秋節不吃粿,而是食糕食餅。朥糕、月糕、書冊糕(雲片糕)、潮式朥餅、腐乳餅才是本季節主題曲。
  • 你知道朥餅的「朥」字有什麼密碼嗎?
    文:發哥/神洲愛家學堂 原創圖:來源網絡,若侵權請告知刪除汕頭亞青會&潮汕特色美食連載第26篇在我們這裡有句順口溜:海門出名烏糕囝,貴嶼出名浮朥餅。前面我分享過海門鎮出名的海鮮大紅螺,那麼這裡出名的名小吃是烏糕囝,改天再來分享這個。今天給朋友們分享的是潮汕特色名小吃:貴嶼浮朥餅。
  • 尋找潮州老味道:意溪朥餅 潮人的月餅
    本報今起推出《尋找潮州老味道》專題,力求通過對潮州傳統美食進行較為系統的收集、呈現,尋找美食背後的故事,展現潮人的美食人生。  俗語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在潮汕地區,中秋節吃月餅早已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傳統習慣。意溪大朥餅是潮州人的月餅,更是在每年中秋佳節喚起無數漂泊他鄉遊子的濃濃思鄉之情。近日,記者慕名來到意溪鎮「範合盛」朥餅店,探訪意溪朥餅的製作過程。
  • 通訊:廣東汕頭「雙烹粽子」香飄海內外
    通訊:廣東汕頭「雙烹粽子」香飄海內外 2020-06-22 15:25: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禕 責任編輯:王禕
  • 細聊潮俗:燒塔、拜月、吃朥餅,潮汕人中秋節有何特色?
    一曲潮汕歌曲唱出潮汕人對月圓家人團圓的美好嚮往,一輪圓月寄託著在外拼搏的潮汕人渴望歸家的情感。在中秋佳節這個團圓的日子,對於戀家的潮汕人來說尤為重要。潮汕地區禮節繁多,中秋這個傳統節日,潮汕人依舊有一套屬於自己獨特的過節習俗。那麼,中秋這天潮汕人是如何過節的呢?潮汕朥餅是潮汕地區的特色月餅,製作過程用了豬油,因而有了朥餅的名字。
  • 蒜頭朥和蔥珠朥,是潮汕人思鄉的良藥
    蔡瀾祖籍潮汕,對於潮汕人來說,豬油又有特殊的意義。它是餐桌上最重要的調味品,以及平臺生活最好的增色劑,比之西安人眼裡的油潑辣子、上海人眼裡的辣醬油、福州人眼裡的紅糟,亦毫不遜色。潮汕人將豬油叫作「豬朥」,豬油渣就叫「朥粕」。以前潮汕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有一個專門盛放「豬朥」的陶瓷罐子,叫做「朥盪」。
  • 汕頭美食探店|月色好 雖不能撈月 但是西堤還是可以給你朥餅
    看到最近的月色真的是很好,才過了農曆十五,看那個懸掛在高空中的那個圓圓的月亮,我便想起了我們潮汕地區最為出名的西堤月餅,今年中秋還吃過這個月餅。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很懷念呢。作為潮汕最有名的月餅,也叫做朥餅,西堤仁和這個牌子非常有著悠久的歷史,很是有情懷在身上的。
  • 深夜食客丨蒜頭朥和蔥珠朥,是潮汕人思鄉的良藥
    蔡瀾祖籍潮汕,對於潮汕人來說,豬油又有特殊的意義。它是餐桌上最重要的調味品,以及平臺生活最好的增色劑,比之西安人眼裡的油潑辣子、上海人眼裡的辣醬油、福州人眼裡的紅糟,亦毫不遜色。 潮汕人將豬油叫作「豬朥」,豬油渣就叫「朥粕」。以前潮汕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有一個專門盛放「豬朥」的陶瓷罐子,叫做「朥盪」。
  • 六大潮汕美食,不可錯過!
    一、潮汕春餅現代潮汕春餅的用料和製法:將面料製成的薄餅皮披開,放入用魚露、味精、胡椒粉、麻油、豬油攪拌均勻的綠豆瓣,豬肉,鮮蝦肉,香茹,蝦米和蒜茸,包成卷狀,用稀麵糊粘緊接合處,放入約180℃的油鍋炸至呈金黃色。外皮酥脆,餡料濃香。
  • 把展位變直播間,四川年貨節首次嘗試線上線下聯動帶貨
    本屆年貨節有多「香」?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全球好物扎堆,展館面積8萬平方米,法國、義大利、捷克、波蘭、澳大利亞、印度、巴基斯坦、泰國等40餘個國家和地區,共2000餘家中外企業攜20多萬種年貨精品參展參會,展品涉及進口商品、家電家居、5G通訊、智能產品、服裝服飾、美妝護膚、酒水飲品、肉製品休閒食品、糧油調味品、特色農產品等十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