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月餅——朥餅
百年古法傳承家鄉味道
今天我們要講一種十分有名的特色小吃
這種小吃就是被稱為潮汕月餅的「朥餅」。
《舌尖上的中國》曾有一句話:
「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她就在我們的舌尖上。」
而每個潮汕人心中也有一塊,那就是潮汕的朥餅。
朥餅是每個潮汕人過節不可缺少的主角兒。
也是每位在外遊子心中所牽掛的美食
潮汕朥餅
潮汕朥餅,也稱潮式月餅,是早已揚譽中外的潮汕名餅食。1949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參加潮州人在舊上海開的餅店——源盛餅食店的店慶,他欣然寫下了「潮食泰鬥」的題詞。
「朥」字,潮汕方言指豬油。顧名思義,用豬油摻麵粉作皮包甜餡烤焙熟的餅便是朥餅。朥餅終年應市,但以中秋節上市為最合時,故被列作中秋月餅之佼佼者。朥餅以其餡料不同,而分別被稱為綠豆沙朥餅、雙烹朥餅、烏豆沙朥餅和水晶朥餅等。
潮汕朥餅是獨具潮汕特色的經典餅食,也是潮汕人中秋時節必備供品。餅類似於北方的月餅。
朥餅分為皮和餡兩部分,皮是用豬油、麵粉、糖混合而成,餡是用綠豆沙、白糖、豬油組成。
潮汕朥餅皮薄酥、餡香甜,最常見的有綠豆沙和烏豆沙兩種口味。
在製作朥餅中,豬油發揮著重要作用。
豬油,在潮汕家常菜中有著特別的地位。
潮汕朥餅所選的豬油,是用本地豬的豬朥來炸。
將肥豬肉洗淨、控水、熱鍋、榨油,榨出來的豬油裝碗,應用於朥餅製作過程中。
這樣炸後的豬油,味道極為芳香,而朥餅在豬油的作用下也尤為潤滑清甜。
蔡瀾先生在寫下《豬油萬歲論》的時候,內心已呼喊了無數次。
一種平凡得將近被世人或遺忘或嫌棄的豬油,卻能夠媲美無數山珍海味。
潮汕朥餅
雖然朥餅的造形很精巧,但製作工序非常複雜,大部分只能用手工製作,無法使用機器替代。
炸豬油、和面、起酥、包酥、開酥、炒餡、包餡、捏模……前後大概有幾十道工序。最後在餅面蓋上印戳,一塊朥餅才算烘焙完成。
每當八月十五夜,
千家萬戶盡皆沐浴在月亮之下。
歡聚一堂,共敘天倫之樂,
從「朥餅」開啟家長裡短。
此刻便是月圓人團圓。
一起來留言吧
月餅界也是要講究排面的,
你最喜歡那種月餅呢?
你有吃過朥餅嗎?
你覺得最有排面的是哪種?
來源:整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