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以各種粿品而聞名,有句食諺「時節食時粿」,如清明節有菜頭粿、甜粿,清明節有樸籽粿,端午節有梔粿,但一年中唯有中秋節不吃粿,而是食糕食餅。朥糕、月糕、書冊糕(雲片糕)、潮式朥餅、腐乳餅才是本季節主題曲。
相傳潮汕朥糕是客家小吃的改良品,是潮汕人拜月供品臺上的必備品之一,圓形油潤。
潮汕方言「朥」,指豬油。用豬油摻和上等糯米粉、白砂糖蒸出來的甜膩油潤的糯米糕即稱朥糕。有夾餡與不夾餡。
朥糕又以蘇南朥糕出名,蘇南,即蓮陽。現在的汕頭市澄海區蓮上、蓮下兩鎮。正宗的蘇南朥糕兼有涼喉解毒的作用,被稱為「涼喉糕」,因為其製作工藝考究,必經窯藏一至三年後方能採制,或至少將甜料製作成糊後,密封於盛器,放進井心冷卻退火後才用。有加芝麻餡或豆沙餡。
黑芝麻軟糕
月糕是潮汕人拜月供品臺上的又一必備品,月糕以其圓圓的形狀寓意中秋團圓,用熟糯米粉,白糖,油等製成。也有做成寓意美好的鯉魚形、帆船形。
月糕,有大圓形,小圓形。印有吉祥寓意的美好祝福紅字。
書冊糕又名雲片糕、燉糕,製作糕的主要原料是糕粉和白糖,其中對白糖要求較高,一定要選粒小質松、潔白速溶的白糖。糕粉則是用糯米炒熟碾成的粉。
上等的書冊糕一片片薄如紙,狀如書冊,咬之如凝脂,入口鬆軟潤齒頰,香氣瀰漫鼻尖口咽。有小孩上學的人家,中秋節晚上賞月的祭臺上一定有它,祈福學子成績進步,榜上有名。
一帆風順月糕
沒有月餅的中秋節是不完美的,潮汕人的不叫月餅,而稱為朥餅,可見朥(豬油)在潮汕人飲食中的重要性。傳統潮式朥餅是千層薄皮,酥脆一觸即碎,餡料醇香涼喉,分為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水晶月餅、芋泥月餅和雙拼月餅等不同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