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睡覺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會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但是,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寶寶在睡著之後一會兒變一個姿勢,有時候還不停的翻來覆去、打著滾睡,睡得非常不踏實。家長們千萬不要小看這一行為,因為有四個原因會導致寶寶們睡覺不踏實,如果不及時發現改變的話,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那麼,究竟是哪四個原因會導致孩子睡不安穩呢?
如果晚飯吃的特別晚,或者是吃的太飽,寶寶們在睡前仍然沒有將胃中的食物消化完,那麼到了睡覺的時候,小朋友們的腸胃仍然處於工作的狀態,器官都還沒有放鬆下來,就會導致孩子們在睡覺時需要不停的變換姿勢來緩解腸胃的壓力。
長期在飽腹狀態下入睡,那麼孩子們不僅睡不踏實,還很有可能會引發胃病。並且,寶寶們在睡覺時消耗不了這麼多食物的能量,慢慢的就會囤積在體內轉化為脂肪,變得越來越肥胖。
因此,如果寶寶睡得不踏實是因為睡前吃太飽的話,家長們就應該調節一下孩子們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中,晚飯應該是吃的最為簡單的。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可以減少孩子們腸胃的負擔。並且還要吃得早一些,讓腸胃將食物消化完。
如果孩子們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內還在學習或者是玩遊戲,那麼他們的大腦仍然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而小朋友們在大腦還未放鬆的狀態下立馬睡覺,緊張的狀態就會影響睡眠,從而導致睡覺的不踏實。
並且,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孩子們的睡眠質量,久而久之,小朋友們的神經也會變得敏感和衰弱,對於孩子們的大腦發育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如果有這種情況的孩子們,家長就需要每天在孩子們睡覺前的半個小時提醒他們放下手中的事,做一些輕鬆、「不動腦子」的事情,比如說聽音樂等等。這半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緩解大腦緊張的狀態,小朋友們的大腦運作不激烈,入睡就變得簡單了,就不會出現打滾、翻身的現象。
不僅如此,一個規律的睡前行為還可以給大腦造成一定的暗示,有利於睡眠。如果寶寶們每天睡覺前半小時都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長此以往,一到了晚間聽到音樂,大腦自發的就會認為該睡覺了,它會自動變成更加適合入睡的狀態。
室內的溫度不適宜,也會導致孩子們睡覺不踏實。
比如說春天的氣溫變化非常的不規律,孩子們睡覺時蓋著被子,感覺溫度正好,但是到了午夜溫度驟降,寶寶覺得冷,想要在睡夢中裹緊被子,就會不自覺的亂動起來,也睡得不踏實。
如果孩子們在睡覺時感覺到溫度不適宜,但仍然處於睡夢中沒有醒來。這樣睡了一夜,小朋友們就非常有可能會感冒發燒,對於他們的健康非常的不利。
因此,對於年紀還比較小的寶寶們,家長們就要多關心一些。天氣冷時要為他們關好門窗,並準備好厚被子。如果天氣熱,就要開窗通風或者是開空調,為小朋友們營造一個適宜的睡覺溫度。而對於年紀比較大,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孩子們,父母也要提醒他們多注意溫度的變化。
孩子們的身體中缺少微量元素,也很有可能會導致睡覺不踏實,例如缺鈣。缺鈣時,孩子們在睡覺時會頻繁的抽筋,並且會不停翻身,變得容易驚醒。
家長們應該都知道,鈣對於孩子們的骨骼發育是非常重要的,影響著他們的身高。如果缺少鈣元素,不僅會影響孩子們的睡眠質量,對於孩子們的成長發育也不利,所以說家長們一定要格外的注意。
有一些家長為孩子們補充鈣元素,總想著以形補形,讓他們多喝一些骨頭湯。但是現代的科學理論表明,喝骨頭湯並不能為孩子們補鈣。喝骨頭湯不能,喝牛奶卻可以。不僅如此,多曬太陽也可以補鈣。所以說,家長們在生活中要多提醒小朋友們到戶外做鍛鍊,多喝牛奶。這樣既補充了鈣元素,又攝取了多種營養,提高了身體免疫力,睡眠自然就好了。
以上的四個就是在生活中非常容易導致孩子們睡覺不踏實的原因。家長們如果發現自家寶寶在睡覺時很容易打滾、翻身,就可以著重觀察一下這四個方面。父母如果能儘早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也可以為孩子們提高睡眠質量,保證第二天擁有飽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