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村民百套房產不稀奇 房租普遍月入十萬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在深圳高速進展的城鎮化建設中,一些村莊被快速發展的城市包圍、蠶食;如今,這些村莊成為深圳特區的另一道風景線和獨特的發展樣本。而原來的村民「洗腳上田」後,普遍成為坐擁數十套房產的「房爺」。深圳的眾多城中村,見證了這座前沿城市的發展歷史,而藉助於城鎮化發展的先機,村民們通過「房租經濟」這一形式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

  深圳外來人口半數居住城中村

  傍晚時分,深圳福田區的下沙村華燈初上,整個村子也一改白天的寂靜,變得繁華喧鬧。下班歸來的打工者以及村外的人湧到街頭,購物、娛樂、就餐。劉勇剛也與幾個老鄉一起,在一家酒店進行春節前在深圳的最後一次聚會。

  兩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劉勇剛從湖南來到深圳打工。收入不高的他選擇了在下沙這個城中村落腳,畢竟這裡的房租便宜,一房一廳只有1000多元,而村外至少要在2000元以上。一開始他也聽很多人談論城中村髒亂差的狀況,但住進來後發現並沒有傳說中那樣糟糕,而且還十分便利——不但有購物商場、大小餐館,還有體育場、服裝街、洗腳屋等,甚至連對商業選址極為苛刻的麥當勞,也已經進駐。在這裡住了兩年多,劉勇剛已經樂不思遷。

  「大多數來深圳的人,幾乎都有一段城中村經歷。」深圳金威啤酒[3.43 4.26%]集團品牌經理佐強告訴記者。十多年來他初來深圳,同樣也是先落腳城中村。儘管早已有了自己的住房,但多年來他對於城中村仍然念念不忘。他認為,剛來深圳的打工者之所以租住城中村固然是由於房租便宜,但城中村豐富的生態文化和便利的生活條件,也充滿了濃鬱的市井氣息,這也得到眾多打工者的認可。

  根據福田區的統計,下沙村的常住人口達8萬人左右,其中外來人口佔絕大多數,是深圳規模較大的城中村之一。而根據深圳市相關部門的調研報告統計,目前深圳共有以行政村為單位的城中村241個,其中關內有91個,關外有150個;而以自然村落為單位的城中村和舊村共有2000餘個,總土地面積43.9平方公裡。城中村以龐大的體量,承載了眾多外來打工者尤其是勞動工人、服務業人員等低收入群體,為深圳這座城市的運轉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深圳市統計局的數字顯示,深圳是一座人口嚴重倒掛的城市,目前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1200萬,但其中僅有200多萬為戶籍人口,而剩餘上千萬外來人口中,近50%居住在城中村內。

  村民變「股民」 每年領分紅

  儘管被稱為「村」,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自己的村民甚至保留著獨特的歷史風俗和文化傳統,但在行政劃分上,深圳已經沒有了真正的村莊。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主任研究員李津逵介紹,深圳市農村轉變為城市、農民轉變為居民的城市化進程中,原來的村莊轉型成為城中村集體股份合作公司,而原來的村長也變為如今的股份公司董事長,相應的村民也轉變為公司的股東。

  作為羅湖區田貝股份公司的「股東」,戴先生就在年底前領到了公司近1萬元的分紅。作為田貝村祖祖輩輩的老村民,戴先生一家每年都會從股份公司獲得一筆不菲的分紅。但戴先生告訴記者,今年的分紅不算高,因為村裡以前是把集體的房產租給建材公司,打造了小有名氣的建材城。而事實上,前幾年村裡是想效仿附近的水貝村,建設附加值更高的珠寶城,但沒有成功,只好重新將房產租給建材商,整體收入也受到影響,以至于波及了村民們的年終分紅。

  記者在眾多的城中村調查發現,目前深圳各個城中村的股份公司,集體收入主要是以集體土地和房產出租獲得的租金收入。之前,也曾經有城中村想要自己做生意,嘗試做商場等實業,但由於缺乏經驗、人才等,均以失敗收場,最終還是退回到安穩而又回報較高的出租來運營。儘管形式單一,但對於文化水平不高的村集體來說,也是唯一的選擇。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深圳各個城中村年終分紅並不一致,分化較為嚴重。有的村民可以輕鬆拿到十多萬元,而有的城中村每人拿到手只有幾千元甚至根本不分紅。這取決於股份公司上一年度的經營收入,而根本原因中,地段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在深圳地圖上將各個城中村標出,就會發現它們就像是深圳這座高速發展經濟體上一個個被分割出來的「孤島」,儘管都身處城市包圍圈,但有的村落旁邊是繁華商業區,有的卻是老城區、居民住宅區。一些村民告訴記者,分紅較多的皇崗村、崗廈村等,無一例外都位於商業旺區,不僅租金高昂,而且土地開發炙手可熱。就在去年底,被譽為「中國第一村」的南嶺村更是舉行了盛大的春節晚會,高調宣布南嶺村社區股份公司為村民以及退休人員頒發近1200萬元的獎勵,人均高達6萬元,這是深圳唯一一個亮出分紅明帳的股份公司,豐厚的數字引來各方一片豔羨。

  村民百套房產不稀奇

  儘管有分紅,但對於眾多村民而言卻只是「小意思」。在他們的收入中,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房租收入。

  2008年9月,戴先生世世代代居住的田貝村徹底改觀,以往的田貝村變身為田貝花園大廈,這也是深圳城中村改造政策出臺後,首個由村民自籌資金自建改造的城中村項目,引發各方關注。

  戴先生告訴記者,以往的田貝村全部都是單門獨戶單體三層樓房,他們家由於有兩塊地,所以有兩棟樓房。但他們的房產證並不是商品房的「紅本」,而是農村土地使用權的「綠本」,因而不能買賣交易。而在改造後,根據此前村民們議定的條件,平均每棟可以獲得21套新房補償,並根據方位朝向、樓層高低、面積大小等平均抽籤。戴先生一家獲得了包括兩房、一房、單間等各種戶型總共42套房產,除了將其中兩套相鄰的大戶型打通後一家人住了進去,其餘40套全部租了出去。戴先生告訴記者,有的村民由於土地多,因此獲得的補償房產也相應更多。

  對於深圳城中村的村民,坐擁數十套乃至上百套房產已經出現。中國人壽[19.84 -1.39% 資金研報]深圳分公司的肖女士經常向朋友講述令她震驚不已的一次遭遇。一次,她為了給一位客戶給付手術賠償,登門拜訪當事人,那位老太太在手術前為了給遠在英國留學的女兒記錄下自己的房產信息,找來了幾張A4紙,將多年來積累的房產一一寫下,正反兩面寫了滿滿當當。「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無論如何不會相信這樣一位長相和穿著打扮都很普通的老太太,竟然是有著幾百套房子的『地主婆』。」而老太太自己所住的那棟樓房,電梯只停靠她所在的頂樓,其餘也全都租了出去,僅這棟樓每年的租金就有上百萬元。其餘的房產遍布深圳各區,除了拆遷補償外,其餘都是夫婦倆數十年來不斷購房積攢而來,他們從來不做、也不懂得去做其他投資。

  房租普遍月入十萬

  在全國各地的城鎮化過程中,許多地方都出現失地農民返貧的現象。在拿到高額補償金後,缺少了土地的農民失去了收入來源。而在深圳,這種現象卻沒有產生,相反村民們生活悠閒,令眾多「高富帥」們羨慕不已。

  2009年,位於深圳CBD片區內的唯一一個城中村——崗廈村啟動拆遷,轟轟烈烈的造富神話也隨之展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崗廈村500多棟樓房的主人集體跨入千萬富豪之列,而億元也同樣不乏其人。高額的補償方案,加上眾多村民趕在拆遷之前瘋狂的搶建,使得村民獲得了「幾輩子也花不完」的巨額財富,這也蔓延到了隨後的城中村改造中。在2010年深圳最大的舊村改造項目大衝舊改中,村民再次上演搶建風潮,開發商華潤置地也同樣付出了天價的補償款。但村民們已經並不滿足於漫天的補償款。就在2007年,深圳出現了中國有史以來最為昂貴的房屋拆遷補償金,1200萬的賠償成為各家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選擇了貨幣而非住房補償的村民很快發現這一選擇是錯誤的,隨著房產價格的一路飆漲,回遷的房產都已經超過了千萬元的水平。

  位於深南大道的京基100大廈,是深圳的新地標。這座深圳的最高樓,原來所在就是一處城中村——蔡屋圍村。記者向回遷的居民們了解到,除了現金補償外,他們很多都分到了20到30套新房。開發商還專門建了兩棟樓,其中一棟為大戶型,主要供村民居住;而另外一棟全部為小戶型,就是方便他們出租。記者向周邊的房產中介了解到,改造後這一片區的房租價格也水漲船高,比以前翻了3倍還多,目前該小區一房一廳租金4500元,二房一廳近6000元,因此每戶村民的補償房產用於出租,每年租金可輕鬆過百萬。而戴先生所在的田貝村,租金收入同樣不菲。他透露,目前每戶村民的每月租金都是8萬元起步,超過10萬的也為數不少。

  富豪村民不懂如何理財 金融機構爭搶

  僅僅依靠租金收入,深圳城中村的村民們就已經是「隱形富豪」。儘管從未有過確切的統計,但這一群體毫無疑問成為深圳各大金融機構爭奪的黃金客戶。甚至連這些人的遠方親戚,也有許多銀行網點在編制緊張的情況下爭相提供工作崗位。一家國有銀行的行長告訴記者,各家銀行都有拉存款的壓力,而銀行一旦有村民「關係」的員工,就可以輕鬆完成存款任務。而且這些村民都很注重親情,一旦有人選擇了一家銀行,會帶動七大姑八大姨都將錢款轉存這家銀行,這比磨破了嘴皮子做工作有效得多。

  深圳城中村的村民,不僅是國內銀行的優質客戶,甚至也是國際大行的目標。一位國有銀行私人銀行部的經理向記者透露,在與一位客戶交往中,客戶拿出一張國際信用卡消費,儘管他見多識廣也不認識,經詢問後才得知是一張瑞士銀行的黑金卡。這位經理告訴記者,國際上很多優秀的私人銀行低調而神秘,成為其客戶要有相當高的資產門檻,而正因其私密性相當好反而並不為人所知。而這也讓他見識到普通村民的不普通,其背後蘊藏的財富實力究竟有多巨大。

  「對於城中村的村民來說,的確是吃穿不愁生活無憂。」戴先生告訴記者,擁有巨大的財富反而使得不少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和動力,城中村的村民們幾乎都沒有正規的工作,每天吃吃早茶打打麻將度日。而他身邊也有一些人賭博、賭球,將家產敗光,生活一敗塗地。儘管只是個案,但在優良的生活條件下,村民們不過是炒股、投資、買房,除了錢之外不再有任何值得稱道的成就。

  投資風格保守 最大花費是子女教育

  對於巨額財富如何打理?戴先生的回答非常簡單:除了日常花費外全部存到銀行裡。而他的理由也很簡單:他的文化水平低,不太懂如何投資,而他的錢也足夠多,因此不需要冒風險去賺更多的錢,「我希望的就是保留住現在手上的一切」。除了偶爾炒炒股票,戴先生的錢主要放在銀行,也會考慮購買理財產品,但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保本,而對於收益並不在意。他評價自己打理財富的態度「非常保守」,不隨便投資、也不懂如何去投資。對於給他帶來巨大財富的房產,戴先生表示永遠也不會賣掉,而是在將來全部傳給孩子。

  和其他村民一樣,戴先生目前花費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戴先生有一個12歲的兒子,正在上小學六年級,每月花費都要一兩萬元。對於開支,戴先生介紹說除了學校費用外,還要請家教、上補習班,購買衣服文具以及其他所需,定期外出遊玩開闊視野,與朋友同學交往……一個孩子的花費甚至超過了一家人。而在未來戴先生還打算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儘管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沒有設定具體目標,但他認為自己這一代的村民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希望孩子能夠有自己的發展,即使不會有多大的成就,也不要簡單地接受他的房產來繼續生活。

  招行私人銀行部常務副總經理王菁告訴記者,在私人銀行的客戶中,上一代的村民投資風格都比較保守,以謹慎為主。而他們的子女儘管很多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甚至不乏出國留學者,但他們更注重精神層面的東西,包括文化等,因而對於財富的收益水平並不是格外重視。隨著上一代的老去,擺在面前的將是財富如何順利傳承的問題,因而未來包括法律等在內的內容將成為這批城中村村民考慮的焦點,而這也將是私人銀行的發展方向。

  電視中一位律師在做客一檔新聞節目侃侃而談。戴先生告訴記者,這名律師是他的初中同學,後來這名同學出國留學,現在在深圳律師界內小有名氣,而他則早早與一位城中村「村姑」結婚,兩個人的人生走上了不同的軌跡。儘管很肯定律師同學的成就,但他表示自己並不羨慕,「他那樣的生活也很累」,戴先生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平靜、安逸、低調,正是他所希望和追求的。

  「有的時候我也感到自卑」,戴先生神情有些黯然地說,他並沒有多少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如果不是命運讓他成為城中村的村民,他都不知如何維持生活。「現在讓我出去找工作,我恐怕找不到一份工作。」他自嘲地說。

相關焦點

  • 農民工居住報告:深圳廣州③|城中村拆改提升了誰的生活品質
    市政府也將引導原城中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組建或委託租賃公司,通過綜合整治城中村,在符合安全、質量、消防等條件的住房開展規模化租賃業務,「十三五」期間,將通過收購、租賃、改建等方式收儲不低於100萬套(間)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檢測後統一經營租賃和管理。
  • 畢業季,攀不上房價的你,又被房租甩飛
    通常來說,30%是房租收入比的「黃金分割」點。也就是說,如果房租超過收入的百30%,其他消費的空間就會被大大壓縮,生活幸福感就會明顯下降。例如深圳寶安中心附近的幸福海岸小區,去年8月一間三室的套間租金是每月7600元,今年春節過後就漲到了8500元,漲度之高,令人咋舌。就連最後的「庇護所」——城中村,也是「漲聲熱烈」。有數據統計,深圳城中村租賃住房約佔總租賃住房70%,是租賃市場供應最重要的主體之一。
  • 畢業生租房為何選在城中村?房租能便宜...
    2020級畢業生徐麗(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我在廣州番禺的市橋一帶租房,是和朋友合租兩房一廳的房子,房租是1500元/月,平攤下來750元/月。」而在房天下上搜索番禺市橋租房,兩居室的價格普遍在2500元以上,一些小區甚至超過4000元。
  • 揭秘河南鄭州真的沒有城中村了嗎,還有這幾個地方房租很便宜!
    最近一位27歲的廣州女子號稱有400棟房產每日過著收租的生活小編懷疑她是城中村的拆二代由於大城市房價奇高那麼今天來盤點一下河南省會鄭州的城中村吧從2003年9月將城中村改造提上議程算起遍布城市的228個自然村包括名不虛傳的廟李、陳寨、張家村、劉莊、柳林、老鴉陳 東韓砦、西韓砦、黃家庵
  • 深圳某城中村全面改造公寓房,租客:單間改成兩個,房租還翻倍
    在深圳生活的人都知道,很多工廠或者公司都是不包吃住的,所以需要我們去外面找租房子住,但是小區一般是我們租不起的,只能去城中村租一些便宜的農民房。農民房相對來說便宜一點。但是深圳的發展太快了,如今很多城中村的農民房開始改造成為公寓房。
  • 深圳一「落魄」城中村,租金上漲租客離去,房東「坐吃山空」
    」現象,對於城市來說,「城中村」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這裡是犯罪的溫床、是衛生的死角,但因為「城中村」土地是集體用地加上利益等問題,進行拆遷改造也是需要過程的。深圳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但這座一線大都市中也有不少「城中村」,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座「落魄」城中村就位於深圳龍崗區的大發埔村,曾經這裡也是人來人往,生活氣息濃厚,可是近兩年租客們紛紛離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 深圳房租大漲?直擊深圳「蟻族」真實生活:長租房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在中國的一線城市中,排在「最後一位」的深圳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是不小的。高薪的工作、溫暖的氣候、自由和接納的態度讓不少外地人一到深圳就有著濃濃的歸屬感。不過,最近這些新深圳人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了:蟻族們的租房問題又成了麻煩事。一、什麼是蟻族?
  • 深圳各區房租普跌 畢業季出租以「跑量」為主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監測顯示,6月深圳市住宅租金為70.9元/平/月,環比下滑0.9%,租金回報率繼續下滑至1.33%。「2000元租複式,實現走路上班」來深圳的第三年,張媛即將面臨她第三次搬家。張媛告訴《華夏時報》記者,2017年畢業,住在龍崗區,那時候在某城中村租了一室一廳的空房,房租1000元/月,管理費20元/月。
  • 十幾萬人搬離城中村?沒有的事!深圳房屋出租率達95%以上
    深圳商報記者 陸劍偉 攝原標題:十幾萬人搬離城中村?沒有的事記者連續兩日走訪深圳四個城中村,發現房屋出租率達95%以上深圳新聞網訊 近期,一則關於「十幾萬打工仔因為房租高搬離城中村」的文章在社交媒體刷屏。
  • 廈門的城中村真「稀奇」,處於黃金位置從不愁租客,村民卻盼拆遷
    現在每個地方的發展都在不斷前進,現在城市的發展都很不錯,現在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還有別的地方。其它地方發展得也很不錯,就像廈門這個地方,因為近幾年廈門發展得也很好,所以說,很多人都很喜歡來這裡打工。
  • 深圳入學困境:住在城中村,公立沒得上,民辦上不起
    大多數城中村的家長表示。 7月10日是深圳市公辦幼兒園公布錄取名單的日期。而今天,是7月的最後一天,深圳最大的城中村裡的孩子,秋季上幼兒園的計劃還是沒著落。「600多棟農民房內的孩子沒地方上學」,這位家長表示,就近入學其實並不是看實際距離,而是看社區劃分、房產這些積分。按照她的說法,「沒有房產的積分永遠都比不上有房產的」。同時,她也無法理解優質教學的政策,雖然官方否認轉公立後學位變少,但實際上為了符合標準,每班基本不超過30座。
  • 深度研究 |從「萬村計劃」的中止,看城中村改造難度
    在這種二元土地制度下,政府在修建基礎設施時,市政配套設施一般都只修到城中村的外面,不進入村裡,留下接駁的口。每戶村民被分配一至兩塊宅基地,在上面自建住宅。1996 年及 2004 年深圳先後出臺了將集體土地無償轉為國有土地的政策,由於普遍認為城中村遲早都要拆建,村裡的基礎設施一直沒改善。
  • 一邊房價上漲,一邊房租狂降,我們正在經歷一個詭異的周期……
    ,發現各區域房產中介諮詢買房的人依舊不少,但是諮詢租房的人寥寥無幾,有的房源月租金降500元仍難覓租客。在高鐵西廣場和一個中介小哥聊天,往年6月畢業季,是房東找租戶漲房租;今年,成了租戶追著房東要求降房租,否則就換房子。疫情過後,這種現象越來越多。另外一名中介小哥還戲稱,以往見過不少房東威脅房客的,現在大部分房客卻擁有了更多主動權。
  • 深圳一「幸運的」城中村,被開發商看中,有望迎來新轉機
    因為國家政策的原因,很多原本在城市的村莊,都需要進行改制,但有些村莊的地理位置往往是在城市比較繁華的地段,這就導致當地的房價很貴,而且拆遷費更是高到讓人們不敢相信,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處天價拆遷的城中村,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深圳這個城市,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大都市,是一個一線城市。
  • 房租降了!
    網絡配圖房東路邊「擺攤」攬客 免中介費直租在河南鄭州,房東招租的方式非常特別,一列列整齊的共享單車上,張貼著五花八門的租房信息,最低的價格能到幾百元。房東告訴記者,最近房子非常難租,這樣擺攤直租,既能為租客省下一筆不小的中介費,也能讓自己的房子儘快租出去。「放在中介手裡出租會收取半月房租,我租3000元,他們要收1500元,直接租能省下這筆錢。」在廣州天河區某城中村,隨處可見貼著、掛著的房屋租賃信息。
  • 城中村與百年前的西方貧民窟
    在這種制度下,村民延續農民身份和農村管理體制,成為被城區包圍的「失地農民」,大量城中村藉此產生。在城鄉二元體制制約下,城市的管理政策與規劃標準無法在城中村貫徹,加之監督制度和法規不完善,致使城中村的建設管理出現真空。與此同時,以進城農民為主的大量流動人口湧入珠三角,造成對廉價住房的廣泛需求。
  • 西安城中村改造拆遷:「蟻族」困擾何處安家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定位於未來國際化大都市的西安已經不滿足於目前的城市面貌,為了更好地建設西安,大量的舊城區以及落後城中村漸漸走向整改道路。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進下,今年18個整村8600戶、2.9萬人將告別這種直接而又簡單的生活方式。
  • 昆明「悲慘」的城中村,村民頭髮都白了,終於在12年後搬入新家
    儘管人們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昆明是國家歷史名城,因其四季如春的氣候也被被稱為「春城」,宜居的城市環境以及獨特的城市文化,每年都吸引了一大批的遊客來到昆明旅遊。為了跟上國家城市化的腳步,也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昆明對城中村的改造力度也一直在加大。
  • 深圳租房打工,下個月漲房租200塊,房東:就當給我的新年紅包
    春節假期結束了,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深圳。房東就找上門來,說下個月起要漲200塊房租。我一下子就蒙了,以前都是漲100,今年怎麼一下子就漲了200?而房東則表示,整個城中村都漲了,並且都是統一漲價的,如果不想租可以搬走,而且200塊也不算多,就當是新年給我的紅包算了。在深圳打工已經有五年了,從一開始房租500塊錢,漲到了現如今的1300塊錢。每年都會漲,有時一年漲兩次。
  • 城中村變「城中景」,深圳南頭古城如今成為文化打卡地
    文/筆尖旅遊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2020年8月26日,在歷經大半年的改造後,南頭古城古老的城門緩緩打開,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了世人面前,褪去了以往城中村的雜亂,變成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融合的古街,立志成為市民新的文化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