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人搬離城中村?沒有的事!深圳房屋出租率達95%以上

2020-12-20 SZNEWS

改造中的清湖新村一棟農民房。深圳商報記者 陸劍偉 攝

原標題:十幾萬人搬離城中村?沒有的事

記者連續兩日走訪深圳四個城中村,發現房屋出租率達95%以上

深圳新聞網訊 近期,一則關於「十幾萬打工仔因為房租高搬離城中村」的文章在社交媒體刷屏。深圳商報記者連續兩日走訪了福田、龍華兩區四個城中村發現,四個城中村的房屋出租率達95%以上,並沒有出現大規模居民遷徙現象。

上梅林村

這裡的房子一年沒空過

湖南人小戴,幫著老闆管理兩棟下梅林村農民房。因為靠近福田農批,在這裡做生意的外地人,成為這裡的主要租戶。另外,就是在周邊工作的白領,主要租住單房和一房。

一樓是小戴一家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也是這棟出租屋的出入口,外牆很顯眼的地方,張貼著從今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新租金表。

從租金表看,最貴的是兩房一廳,月租達到3100元。最便宜的是單房,1700元。

「這次租金漲了300元,前兩年每年大概漲200元。」小戴說,「我們這裡是電梯房,租金比沒有電梯的要貴一點。租約是一年一籤,這裡很好租,只要有人搬出去,立即就有人搬進來。兩棟87套都是滿租。」

深圳商報記者了解到,下梅林村共有100多棟農民房。如果時間回到2004年8月,單房的月租是550元,一房一廳是700元。現在戶型、朝向俱佳的單房月租,達到1800元,沒有陽臺的要1600-1700元。一房則要2300-2400元。14年間,房租漲幅超過了兩倍。

這裡最貴的是36棟,一房的月租高達2600-2700元。原因就是這棟近期翻新過。

在下梅林市場公交站附近,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的皇庭公館項目地下室已經完工。在此之前,這裡曾經豎立著好幾棟農民房。

水圍村

拎包入住2500元起

水圍村是這篇刷屏文章提到的一個片區之一。那麼,水圍村有沒有出現大量居民遷徙現象呢?

水圍檸盟人才公寓在水圍非常搶眼,公寓色彩鮮豔,兩層商鋪格局很是小清新。由福田區政府統一把水圍村的29棟504套農民房租給深業集團,深業集團改造後再出租給對應符合條件的人才。

與檸盟人才公寓在一起的,還有144-146棟三棟水圍1368國際公寓,可以對外出租。在一樓服務大堂,記者看到了一張出租價格表,戶型有三種,面積15-25平方米,籤約一年,月租分別為2500元、2800元、3800元,都配有空調、洗衣機、電冰箱和熱水器等。

這種「拎包入住」的公寓很是火爆,據前臺服務員介紹,要排隊到明年2月份才有空房。

深圳商報記者在水圍村走了一圈,發現這裡的農民房大多較新,沒有自發改造的樓宇。照此算來,經過改造的在30棟左右。

在水圍村130棟,適逢一位女士在樓下通過對講機跟女兒對話。深圳商報記者了解到,這裡的主力租金是30平方米的一房3000元,50平方米的兩房4000元。至於這些農民房改造是否會造成大量居民遷徙。該女士稱,倒是沒有聽說,大部分通過村裡或者周邊的出租屋消化了。

深圳商報記者的採訪,間接證實了該女士的說法。就在130棟,房東稱,只剩下一套房了,「我租得貴哦,單房2600元。」

在水圍村很多大門口,懸掛著手寫的出租牌。不過,從深圳商報記者撥打的幾個電話反饋來看,大部分沒有房屋出租,有的也只是一兩套房源。

富聯新村

「沒房可租,哪還有人搬走?」

龍華清湖居住著大量外來建設者,以富士康員工佔大多數。深圳商報記者選取了兩個城中村採訪。

21日下午4時,深圳商報記者趕到清湖富聯新村,適逢天降大雨,便在15棟屋簷下躲雨。當時有一個老伯與一位租戶聊天。

當深圳商報記者表明身份和來意,這位老伯很樂意介紹了這裡的情況。

老伯是15棟的管理員,在這裡居住多年。

據老伯介紹,富聯新村一區二區共有380多棟農民房,有的樓改造了,就會漲租金。翻新程度高的,漲幅更大。

以15棟為例,共有49套,今年7月份剛剛為每戶添置了一些新的家具,內部局部翻新,每套從8月份起月租漲了120-150元。

老伯帶著深圳商報記者參觀了15棟最貴的特大單間201房,家私家電全齊,月租1100元,實用面積22平方米,加上分攤,建築面積在30平方米左右。

富聯新村12平方米的小單房,月租800元;大單房則在750-900元。

「也有便宜的,」李伯指著對面一棟較為老舊的農民房,「那是1995年建的,沒有改造,10平方米的單房月租600多元。」

談起漲房租,老伯深有體會,「2009年的時候,這裡的單房不過兩三百元。」

對於深圳商報記者「是否有租戶近期搬離」的提問,李伯覺得很奇怪:「都沒有空房出租,哪還有人搬走?你到清湖新村看看,那裡有很多富士康的員工,也有大企業在那裡改造。」

清湖新村

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套房

打了一輛摩的,深圳商報記者終於來到那篇文章提到的「風暴眼」——清湖新村。

時值下班高峰期,這裡一片熱鬧的景象。

深圳商報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位姓羅的小夥子,碰巧就是富士康的員工。

小羅7月份剛從清湖老村搬過來,「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套單間。」小羅租的這套單間有個小陽臺和衛生間,之前住的老村單間650元,現在新村的750元。

據小羅回憶,7月份就有兩三棟的住戶要搬,聽說10月份還要搬一批。

「去年單間月租還是500元左右,今年二三月份,租金就漲了200元。」小羅說,「如果不是離廠裡近,誰會住這麼貴的地方?廠裡也有宿舍,8人一間,一個月交110元水電費就可以了。」

小羅也介紹了廠裡的情況,「剛剛進來的,底薪2200元。三個月實習期滿,就是2650元。8月份,廠裡剛加了工資,每人漲100元。至於一個月能拿多少,要看能加多少班。」

像小羅這樣,因為城中村改造而遷移出來的居民,更願意住在附近。這也造成了清湖新村的出租房源非常緊俏。

深圳商報記者撥通了清湖東村六巷6棟房東的電話,對方稱「已經沒有房子可以出租了」。如果有一房的話,月租1200元,面積約20平方米。

深圳商報記者採訪發現,清湖新村確實有不少樓已經「空樓」。深圳市萬村發展有限公司反饋深圳商報記者的採訪稱,已經在清湖新村籤約44棟,其中移交了10棟,動工了8棟。

經過四個城中村的實地採訪,深圳商報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水圍村改造完畢的大約30棟,清湖新村移交、動工的大概20棟,因此遷出的居民更傾向於就近居住。所謂的「近期十多萬居民遷出城中村」說法並未出現。(陸劍偉)

相關焦點

  • 農民工居住報告:深圳廣州③|城中村拆改提升了誰的生活品質
    截至2017年年底,已有20多位業主和萬科籤約,出租整棟農民房十年,之後由萬科重新裝修再規模出租。受訪者吳大姐過去八年在商品房小區的外包保潔公司上班,近一年轉為自僱鐘點家政工,沒有勞動合同和任何社會保險,平均月工資為2500元。她過去五年在回龍埔一帶租住,已搬了兩次家,下個月即將搬第三次。第一次搬家是因當時租住的農民房房租一年內由200元/月提高至300元/月。
  • 臨CBD的城中村價值幾何?實探深圳最土豪村的拆遷「變形記」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鄧雅蔓)夜幕降臨皇崗村,一批下班的深圳「打工人」從皇崗村地鐵站走出,一部分在周邊店鋪中覓食,一部分匆匆趕往出租屋休息。(《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鄧雅蔓|攝) 被拆遷的城中村裡,獨居的租客和店家成為最後一批搬離的人群。「平常上班沒有時間搬家,而且行李並不是很多,所以打算周末每次搬一點點就差不多了。」一位居住在皇崗村地鐵站附近的租客陳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租房的房東也住在附近,由於行李較多、拖家帶口,十一假期期間就已經打包行李搬出去了。
  • 深圳一「幸運的」城中村,被開發商看中,有望迎來新轉機
    因為國家政策的原因,很多原本在城市的村莊,都需要進行改制,但有些村莊的地理位置往往是在城市比較繁華的地段,這就導致當地的房價很貴,而且拆遷費更是高到讓人們不敢相信,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處天價拆遷的城中村,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深圳這個城市,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大都市,是一個一線城市。
  • 深度研究 |從「萬村計劃」的中止,看城中村改造難度
    整個改造計劃中,業主從萬科方獲取穩定租金,房屋由萬科統一出租運營,同時,萬科作為企業方配合政府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並積極履行城市建設的職責。對於萬村計劃改造後的房屋租金,萬科官方聲明租金價格是處於同等區間,希望以專業化運營提升出租率和空間利用率,在不提升租金的前提下提升城中村面貌與居住環境。關於盈利問題,萬科高價拿房,每年需要付上億元租金給村民,但未來收益很難支撐其如此大的投入。
  • 又是暴富的氣息 深圳最「壕」城中村開拆
    在深圳,城中村拆遷的造富故事並不鮮見。近日,地處深圳福田中心區的皇崗村傳來城市更新的消息,由於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皇崗村的城市更新進度備受市場關注。租客有些無奈「我們也是接到房東的通知,這個月內搬家。」走出皇崗村地鐵站不久,記者就看到一些租客正在搬家,大件家私和物品都擺放在村裡小道上。「這裡是要準備拆啦,我們也很無奈,說搬就搬。」這位租客對記者表示。
  • 承租人單方搬離,並不必然將房屋佔有使用權歸還出租人
    在生活中,承租人往往會認為搬離租賃房屋後即喪失房屋的佔有使用權,但在司法裁判規則中,承租人單方搬離租賃物並不必然證明其已將房屋的佔有使用權歸還給出租人。2 司法認定裁判規則一:承租人實際騰退租賃房屋時間應以辦理房屋交接手續的日期為準。
  • 深圳「第一」城中村,全村資產超35億,人人年收入十幾萬!
    文/嚮導(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世界上最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條路很多人一想到深圳就覺得那裡寸土寸金,經濟發展好,走在中國經濟的前列。但是對於深圳的城中村來說,卻不是這樣的,骯髒的居住環境,以及閉塞的房屋面積,還有信號極差的手機等等。這些條件都讓異鄉人既愛深圳,又恨深圳。在深圳有這樣一個村子,面積有4.12平方公裡,當地人口有1000多人,外來人口僅有1.5萬人。但它就被人稱作「天下第一村」。究竟這個村子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它獲得如此響噹噹的稱號呢?
  • 深圳大發埔村,改造過後的城中村,租客不願入住。房東:我後悔了
    深圳大發埔村臨近五和地鐵站,附近商業配套齊全,不但有熱鬧繁華的大型超市,更有接地氣的坂田市場,成為了許許多多在深圳打拼者的落腳點之一。記得五年前剛到大發埔村,那裡的大單間只要600塊錢左右,還有陽臺,採光也很好。剛畢業沒什麼錢。
  • 廣州蛋殼18樓租客墜樓:室友稱事發前一周被限期搬離
    事發後,該租客室友張先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他們於11月24日左右收到房東通知,因房東未收到房租要求租客限期搬離,「不確定是否是因為這事才跳樓」。(來源:受訪者供圖)隨後中國新聞周刊聯繫到該房屋業主衷先生,他稱真正的業主是他朋友,由於人在香港,委託他幫忙處理此事,貼公告是為了能讓租戶聯繫他,「住了哪些人,合同籤了幾年,要先把情況了解清楚
  • 浙江杭州這一城中村,當地房屋難以出租,苦等拆遷卻遙遙無期
    但由於很多地方崛起得太快,形成了很多城中村。浙江省處在我國的東南沿海,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先驅地區之一。由於經濟實力發達,所以浙江省在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上走得很快,但是,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也勢必會帶來城中村現象的出現。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清風村就是浙江省在推進城市化建設後出現的城中村的典型代表。
  • 深圳「落寞」的城中村,曾遠近聞名的「不夜城」,如今卻人走茶涼
    相對來說,城中村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形式,它既不完全是城市,也不完全是農村,處於兩者之間的城中村,是在城市化過程中失去了耕地但仍然保留著村民所有權的村莊;在我國,城中村的現象並不少見,然而,這種現象在國外城市改革中卻從未出現過,所以說城中村就是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新生力量,也是我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而城中村改造也註定是一條坎坷之路。
  • 搬離租房,是否意味著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河南B公司的行為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解除權行使情形,也沒有法律規定的解除權,更沒有與上海A公司協商解除合同,其單方發送解除函的行為因上海A公司的拒絕而不能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其單方搬離承租房屋的行為也不能導致租賃合同的解除,只能是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再繼續履行合同。
  • 2019西安63個城中村即將消失!這些地方的人身價要暴漲!
    >灞橋區、滻灞區、閻良區 成為今年城中村改造重點區域 西安土著居民,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村子 也許你離暴發戶的日子指日可待
  • 房租到期後,租客拒不搬離,怎麼辦?
    隨著房屋租賃市場的日益火爆,房屋出租放與承租方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我們首先應該明確:房屋的租賃涉及到的最基本的法律關係就是出租房與承租方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關係。一份規範的房屋租賃合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房屋出租放與承租方之間的矛盾,即便是最後走到訴訟階段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雙方利益。那麼但就房租租賃而言什麼樣的合同才能稱作規範呢?
  • 白雲頭個城中村改造,今年還有哪些土豪村改造?
    90%以上,且交樓率到達99%;2017年12月,白雲區政府發布了《關於同德街田心村城中村改造的通告》,標誌著田心村改造項目全面進入實施階段。車陂村(天河區)車陂村位於廣州第2CBD天河片區的核心地段,目前,車陂十二社的村民已經搬離。正在進行拆遷工作,土地移交後,將提供土地面積約0.3平方公裡。
  • 出租房面臨拆遷,租客不搬離不交租,還要求分配房子被拘留
    在租房的時候,如果資金不充足的話,那麼城中村是很好的選擇,不過有時候住著住著,城中村就面臨拆遷了,房東會提前通知租客搬離,好一些的還會給點補償,下面這位租客卻不要補償,耍賴不交租不搬離,還厚著臉要求分配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 8月28日:自如違規出租隔斷房現強制搬離給租戶帶來經濟損失及困擾
    四、自如:違規出租隔斷房,現強制搬離給租戶帶來經濟損失及困擾 年8月2日,張女士通過自如APP網上簽約合順家園10號樓-1單元-404室一處房屋
  • 一線城市租房市場調研:從「人找房」到「房找人」,租客仍有煩惱
    ● 本報記者 黃靈靈 從「人找房」到「房找人」 「去年這個時候,這個套間每月4300元拿不下來,現在3500元就行。」深圳某房地產中介機構工作人員王芳(化名)推開某公寓樓房間的門,一股黴味迎面撲來。她帶看的這個一居室背陰。她進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燈打開。
  • 深圳某城中村全面改造公寓房,租客:單間改成兩個,房租還翻倍
    在深圳生活的人都知道,很多工廠或者公司都是不包吃住的,所以需要我們去外面找租房子住,但是小區一般是我們租不起的,只能去城中村租一些便宜的農民房。農民房相對來說便宜一點。但是深圳的發展太快了,如今很多城中村的農民房開始改造成為公寓房。
  • 深圳城中村:村民百套房產不稀奇 房租普遍月入十萬
    劉勇剛也與幾個老鄉一起,在一家酒店進行春節前在深圳的最後一次聚會。  兩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劉勇剛從湖南來到深圳打工。收入不高的他選擇了在下沙這個城中村落腳,畢竟這裡的房租便宜,一房一廳只有1000多元,而村外至少要在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