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川」字,受日本影響,我們的字典給了個錯誤答案

2020-12-12 川味龍門陣

大家好,我是井絡,今天和大家聊聊非常熟悉的「川「字。

關於四川的川字,字典裡有一個解釋是「平原、陸地」之義,在考證四川省得名的過程中,發現這個解釋是錯誤的,而且這個錯誤答案來自日本。

一、四川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和許多人一樣,作為一個四川人,我從小到大就沒關心過四川為什麼叫四川,可能是因為這個詞的意思太熟悉、太直接了,一個四加一個川,就是四條大河嘛。小學老師就教過「名山大川」裡的川,就是河流的意思,至於是哪四條河流,也不必去多費神,四川的大江大河太多了。

直到多年前開始研習巴蜀歷史文化,理解了巴、蜀二字的含義和巴蜀概念之後才回過神來,四川名字的來歷是很有必要搞清楚的!於是就花功夫去考證四川得名的來歷。

簡單說,四川有兩層含義,一是地理區域名詞,二是行政區劃名詞

對於行政區劃名詞的四川,學者們的意見相對統一,從唐代及以前的蜀川、西川、兩川、三川,到宋代的川峽四路(官方正式開始有四川的說法),元代的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明代的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的四川行省,再到今天的四川省,其源流已較清晰。

但很多學者考證到此就剎車了,把行政沿革中所謂的「總曰四川路」作為四川得名之始的定論,且不說「總曰四川路」的說法可不可靠,單就忽略了「川」字作為行政名詞是源於地理名詞這個根本邏輯來說,未免就顯得有點草率。

二、四川是四條河嗎?

對於地理名詞的四川,目前爭議較大,主要集中為兩種對立意見:

1、四川是指四條大河。

最早是由明代的楊升庵提出,他在《丹鉛總錄》卷二「外水內水中水」條目說,四川是指岷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

另一位是清代的顧祖禹,他在《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六「四川一」條目借用近說,四川是指岷江、瀘水、雒水、巴水。

還有一位是清代的李元,他在《蜀水經》卷七總結時說,四川是指沱江、漢水、涐水、沫水。

這種意見在清、民及當代早期佔主流,清《御定淵鑑類函》、《山堂肆考》、《四川考略》,民《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四川新地誌》,今《中文大辭典》、《四川省》、《話說長江》等眾多文獻材料中,都保持這種意見,即四川是指四條大河,儘管對具體是哪幾條河還沒有統一意見,但前提認知是一致的。

2、四川不是四條大河,而是四塊平地。

這種意見主要集中在當代,發展到今天已非常盛行,他們先否定四川是四條大河,後借「川」有「平原、平地」之義,與行政沿革中的「總曰四川路」並述,比如《「 四川」的名稱由來和轄區演變》、《四川省省名考析》、《四川得名的文化解讀》等一大批文獻資料,或明或暗地表達出四川是指四塊平地或平原的觀點。

兩種意見(不含行政沿革)的根本,在於對四川的「川」字的理解,說到底就是河流與平原、平地的區別。

三、川字在古代,沒有平原、平地的解釋。

查閱今天《新華字典》的「川」字條目,有三個意思:1. 河流;2.平原,平地;3.特指中國四川省。作為河流的解釋,從古至今一直存在,是川的本義。作為四川省的簡稱,是行政沿革所致,前文也略有闡述。那麼作為平原、平地的含義是怎麼來的呢?分別從字書和文獻兩個渠道考證。

一方面查閱中國古代的字書:

《爾雅釋水》說「川」是自然界幾種水流的形態之一,瀆、澮、溝、谷、溪、川,而且是最大的一種。《說文解字》給「川」增加了貫穿通流水的動態含義,也表明了川是聚く、巜之會的較大水流。《釋名》的「川」與說文呼應,給出了穿地而流的音譯,也是動態的。此後的《廣雅》、《玉篇》、《廣韻》、《集韻》、《禮部韻略》、《類篇》、《韻補》、《埤雅》、《爾雅翼》、《字通》、《五音集韻》等等一眾字書,均以前述三者為源,都是指河流。

但到了元代《古今韻會》,「川」的內涵增加了。雖然《古今韻會》已失傳,但幸好還有一本《古今韻會舉要》,裡面的川字除了前述的河流本義外,首次增加了四川的行政解釋:又四川,今成都府、潼川、利州、夔州四路。這也是能在字書中找到的最早的「四川「的行政解釋。

此後的《字彙》沿用此說,到《正字通》的時候,又增加了一層含義:又四川,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岷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之名也。這是首次在字書中把四川的行政概念和名命來源進行並說,根據張自烈成書年代以及引用文字來看,他的這一說法很可能取自於他的前輩楊升庵。

到了清《康熙字典》的時候,「川」的解釋已非常完備,其中直接引用了《韻會》的原文:又四川,省名。《韻會》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裡面有多達數十種「川」的引文和解釋,包括「竅」、「穿」等或引申或轉注的解釋,強調了「川」作為河流的本義、行政概念和名命來源的出處。

即使是在1915年的《中華大字典》裡面,也是基本沿襲《康熙字典》,只增加了一條「俗謂旅費曰川資」,估計為當時的俗稱,或指水路開銷。

但是,我在這上面的任何一本字書中,都沒有發現「川」作為「平地、平原」的解釋。

另一方面看中國古代的文獻:

像《尚書》的「隨山浚川」,《易經》的「利涉大川」,《周禮》的「萬夫有川」,《左傳》的「山崩川竭」,《論語》的「子在川上曰」,《禮記》的「名山大川」…等,都是對「川」字本義的表達。先秦以後的各種文獻更是頻頻出現「川」,作為自然地理形態中的河流,與中國古代思想結合的太緊密了,洋洋灑灑成千上萬個帶「川」的條目,不一而足。

但是,仍然沒有出現把「川」當成平原、平地來理解,因為平原、平地在中國原生的知識體系中,有非常明確的指代詞「原」,《爾雅釋地》:下溼曰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

雖然,隨著時代變化,漢字的形音義都會體現出時代特色,但就「川」字而言,它的本義就是河流(包括靜態和動態),特殊應用就是四川的簡稱,這一基本規範至少到清民時期都未改變。

四、川字平原、平地的解釋來自日本。

經考證,發現平原、平地這個解釋在字書中最早出現於1968年的《中文大辭典》,在裡面 「川」字的十個解釋項中,雖然基本都說川的河流本意以及竅等引申義,但還是出現了幾項與原有的古代字書不同的解釋項,比如姓、神等,尤其第七項解釋為:平衍廣野謂之川。並引用了兩條證據,一條是《五代史唐臣傳》的平川廣野,騎兵所長。另一條則是《夜航詩話》的平衍田野謂之川。

從此開始,此後的各種字詞典,都陸續出現了這個解釋,像《漢語大詞典》的「平川,原野」,《漢語大字典》的「《詩詞曲語辭彙釋》:平川,平坦的陸地」,《新華字典》的「平原,平地」,《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平野、平地」等等。

在這些字書中,出現了三處引用,即《五代史唐臣傳》、《夜航詩話》和《詩詞曲語辭彙釋》。《詩詞曲語辭彙釋》是1953年出版的一本關於對中國古代詩詞類解方面的辭書,其中「川」字條目平川說:川:陸地也。《夜航詩話》是日本江戶時代學者津阪東陽的作品,對中國詩詞的賞析研學類文獻,裡面提到:平衍田野謂之川。——這就是目前能考證到的,川是「平原、平地」的源頭。

不能說《詩詞曲語辭彙釋》和《夜航詩話》有多少關係,但說委婉點,前者向後者「學習和借鑑「的可能性應該存在的,這是時代特色,也是當前學術界的顯著特徵。

「平衍田野謂之川」在《夜航詩話》出現後,1943年日本的《大漢和辭典》收錄了這一解釋,其「川「字條目:1.水流總稱;2坑,竅;3.平原。《夜航詩話》:平衍田野謂之川;4.川川遲重說;5.四川省的略稱;6.姓;7汁,料理用語。

這裡面,不僅可以看到平原平地的說法,還能看到很多以前沒有過的「川「字的解釋,比如遲重、姓等,這些說法都被吸收到了1968年的《中文大辭典》中。

現在,綜合上面的一系列考證,可以清楚的看到,川字「平衍田野謂之川」的說法在中國古代字書和文獻中都沒有,最早是日本詩話作品中出現,後來被中國臺灣及大陸學者採用至今,其大致源流為:《夜航詩話》——《大漢和辭典》——《中文大辭典》——其他中文字書

五、川,沒有平原、陸地的意思。

回頭來看,那川到底有沒有陸地的意思,綜合中國古代的字書、文獻來看,平川指的是大河兩岸衝刷出的平地,它有一定的平地意思,但絕不是陸地、平原的意思,根本性質的不同,平川是和川緊密聯繫的,也就是水緊密相連,哪怕是乾涸了的河床。

再把《大漢和辭典》的第三個解釋完整提出來:3.平原。《夜航詩話》:平衍田野謂之川;杜預《左傳注》:平川廣澤可井者井之,原阜隄防不可井者町之,蓋井田溝洫之制,自遂達於溝,自溝達於洫,自洫達於澮,自澮達於川。《周禮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則一川之地,三十二裡有半,所以稱「平川」也。

即使《大漢和辭典》說了川有平原的意思,但它也做了《左傳》和《周禮》兩個例證,從例證來看,它將的這個平原也是與河流相關的,根本不是單純的陸地。也就是說,我們在轉載別人的理解的時候,不僅沒有把意思轉載完整,反而錯上加錯,曲解了「川」字的本義,才造成今天對四川的「川」字的誤解。

六、結語:四川,是四條大河。

為了這個更形象的理解「川」字,我曾順著岷江來回跑,在盆西山谷和成都平原的時候,「川」字的感覺還不是很明顯,當岷江進入川南丘陵地帶時,川的感覺一下就出來了,在樂山、犍為、宜賓一段,在低矮的山丘之間,很明顯的形成了由寬闊江面和平坦河床組成的「川」形地帶,怪不得當年要說蜀川,而古文中的平川廣野之類,也是指這種地形,也更能體會到《周禮》為什麼要說「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大川之間,必有途焉。「

川的本義是指河流,可以有平地的解釋,但最好別理解成平原、陸地之類,這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四川的名字來源是來自四川盆地內的四條大川,至於是哪四條?前人用他們的智慧給出了答案,下次我也會和大家分享我的理解,謝謝觀看。

作者:井絡(原創)

基於中國原生知識體系,探索神奇巴蜀文明。

【關注百家號「川味龍門陣」】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相關焦點

  • 「康熙字典」成起名"金標準" 專家:有兩萬條錯誤
    中華書局文史工具書編輯室主任侯笑如透露,中華書局版《康熙字典》每年銷量有6000冊至8000冊。   老字典的常年熱銷,當然與其深遠、廣泛的影響有關係。四川辭書出版社原副社長冷玉龍說:「在臺灣、香港地區,以及韓國、日本,這本書長期得到廣泛認可。我曾在日本參加過漢字會議,遇到有爭議的字詞,一說《康熙字典》是如何處理的,大家就無話可說了。」
  • 【受疫情影響 日本千葉縣市川市內中小學將停課兩周】NHK報導,日本...
    【受疫情影響 日本千葉縣市川市內中小學將停課兩周】NHK報導,日本千葉縣市川市27日將宣布,從28日起全市中小學臨時停課兩周的決定。此前,該市通報3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使用過同一個健身房,因此對該健身房的職員和使用者共600人進行醫學觀察,使用者中包括多名市內不同中小學及幼兒園的教職人員,因此作出上述決定。
  • 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 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答案
    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 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答案時間:2018-10-12 23: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 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答案 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在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中就是這個問題困擾著玩家們。
  • 尹力解讀「川」字4意思 四川:充滿活力融入世界
    【點睛】9月28日,以「開放的中國:看四川,看世界」為主題的外交部第四場省區市全球推介活動在外交部藍廳舉行。四川省省長尹力在致辭中表示,「川」字簡單,外國朋友一看就會認,就會寫,但它含有4個意思。他表示,四川正在加快發展,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 《壯士出川》四川衛視熱播 死字旗揭川軍抗戰史
    川軍:  攜「死」字旗出川 64萬傷亡慘烈居全國之首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雖然戰火併沒有燒到四川,但在盧溝橋事件爆發後,川軍義無反顧請纓禦敵。
  • 學生字典被指錯誤多 出版社:錯誤率在允許範圍
    還有40多個字的筆畫錯誤,各種編校錯誤……  這篇文章將上述錯誤分為七類,包括基本常識錯誤、錯別字錯誤、查字典筆畫錯誤、違背基本物理學常識、釋義錯誤、收詞混亂、編校問題等。在常識錯誤一類,稱發源於寧夏的涇河被寫成發源於「甘肅」。在錯別字錯誤中,稱「舌根」被寫成「舌跟」,「打破砂鍋問到底」被寫成「打破沙鍋問到底」。在收詞混亂中,稱對「自」字的詞語列舉中,有「自慰」無「自由」等。
  • 小學生字典沒「船」字(圖)
    字典中確實找不到「船」字出版社:並非盜版書,屬編輯疏漏,再版時將收錄修改7月11日,太原市萬柏林區新建社區居民牛女士向本報反映,孩子做作業查字典時,發現字典中竟然沒有「船」字。本報記者經過聯繫,出版這本字典的編輯部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未收納進,屬於工作疏漏,感謝市民的意見,他們將在再版時進行收錄修改。牛女士拿出前天剛從書店買回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年第1版的《新課標小學生全功能字典》對記者說,孩子的暑假作業要求查找「船」字,孩子翻到字典的122頁後,找了四五遍也沒找到。她覺得不可能,就自己去查,結果仍然沒找到。
  • 孩子在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答案卻不是查字典
    當孩子在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時該怎麼辦,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答案,那就是查字典,自己動手查字典記得牢,還能知道這個字的好幾種意思。所以從老師到家長,都會告訴孩子,讀書時遇到不會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我女兒六歲,開學剛上小學一年級,在近一年裡,她的識字量從一百左右提高到了三千,自主閱讀量粗估有百萬。
  • 《壯士出川》為何那麼受大眾喜愛,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壯士出川》為何那麼受大眾喜愛,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壯士出川》這部影視作品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壯士出川》。然後那時候的軍閥家卻還在好吃好喝,就是這樣的武器裝備依然打的日本鬼子哭天喊娘。這部影視劇從開頭到結束,死了何止千萬人,就連劇中的主角也一個不剩的戰死了,唯一一個倖存者可能就是受了傷的胡大個了吧!他算是不幸中的萬幸,能夠撿一條命,那還算是好事,這部戲到最後上至師長,下至普通士兵,沒有一個活下來,譜寫了川軍不畏死的英雄氣概。
  • 面試官:新華字典有幾個字?女生僅憑四個字被當場錄取
    面試官:新華字典有幾個字?女生僅憑四個字被當場錄取小雅在校的時候是個很喜歡小的女孩,但是長大後也就越來越孤僻了,因為我們小時候由於天真無知會因為一些笑話或是滑稽動作笑成一團,但長大後體會多了,思維拓展了,也就體會不到這種童年的天真了。
  • 川端康成:這位中國人的字,超過所有日本人的書法!
    天馬行地 1950年胡蘭成流亡日本之後,他的字開始受到日本人的追捧: >川端康成說,「於書法今人遠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國人。
  • 四川大學PK電子科大!誰才是川內第一高校?答案出乎意料!
    這兩天有四川網友給我留言,作為今年的西南考生,很喜歡成都這座城市,目前在四川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之間選擇。中學教師生活工作在成都十幾年,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聊聊,究竟誰才是川內第一高校,答案絕對出乎你的意料!
  • 校長念錯一個「埔」字,被全體師生跟風,後錄入新華字典
    校長念錯一個「埔」字,被全體師生跟風,後錄入新華字典文|市井埃塵民國時期的黃埔軍校相信大家都知道,學校的校長就是蔣介石蔣校長,蔣介石的確是一個有才能的政治精英,但這樣一位政治精英曾經念錯了一個字,被全體師生跟風
  •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你有好久沒有看到過四川方言劇了?你現在說的四川話裡頭還剩好多方言詞彙? 你的么兒還能流利地聽說四川話嗎?你覺得四川方言會逐漸消失嗎?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讓我們再一起重溫下四川方言詞彙的美。或許在某個時刻,你也會不自覺地向其他人推廣普及下四川方言。
  • 腦筋急轉彎: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你知道嗎?
    答題開始了:第一題:一位卡車司機撞倒一個騎摩託車的人,卡車司機受重傷,摩託車騎士卻沒事,為什麼?第二題:用鐵錘錘雞蛋為什麼錘不破?第三題:一個人從飛機上掉下來,為什麼沒摔死呢?第五題: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
  • 川A到川Z,四川各個城市的車牌編碼是怎樣形成的?
    四川共有21個市州,每一個市州都有一個對應的車牌字母編碼,最多的成都還有兩個。在這些車輛牌照中,從「川」字後面的字母中,基本上可以看出車輛的歸屬地。目前,從川A到川Z,除了不予使用的「I」和「O」,以及暫未使用的「N」和「P」以外,每一個字母都有對應的城市。
  • 日本青少年回顧「看四川」之旅:學方言嘗川菜 川式生活體驗多
    6日,來自日本廣島的學生森陽詩談及此次來川參加夏令營的感受時如是感慨。當日,第三屆四川國際友城青少年「看四川」夏令營—日本營在成都落下帷幕。過去的5天裡,來自日本廣島縣、山梨縣的26名青少年通過參觀武侯祠、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杜甫草堂等點位了解了四川的歷史文化;通過前往內江市體驗寄宿家庭、訪問學校等方式,領略了四川的人文風情。
  • 那些年,我們一起查過的《新華字典》
    原標題:我們一起查過的《新華字典》 到1993年,該地區有2012名脫盲人員參加各種學習,佔整個脫盲人員的95.3%,共有學習小組454個,包教教師415名,訂閱《北京日報郊區版》近700份,發給《新華字典》2111本。因為有了權威的工具書,80%的脫盲人員書、報讀得比較流暢,讀錯的字較少。
  • 【方志四川 歷史文化】周東書‖消失的「川碼字」
    其中一二三〤〥〦〧 〨〩十,與我們現在使用漢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對應。考察其寫的組合式川碼字,手寫字體流暢,該碼按十進位制在一個字上加減變換筆劃,以其漢字造字規律,就其數序,萬以上的大數也都可以是一個字。
  • 腦筋急轉彎:「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小學題目難倒高智商
    相信很多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簡單」的腦筋急轉彎,這算是一種有趣的數字遊戲,但是它們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看似挺簡單,但是當得知答案後是有氣憤又感覺非常搞笑。腦筋急轉彎在很多場合可以有效的調節氣氛,還可以拓展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