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到平面的距離

2021-02-19 數學佬
點到平面的距離

故事開始於《不等式選講》中柯西不等式的練習題。

既然是柯西不等式的練習題,當然按照柯西不等式來拼湊。

搞定!So easy

不過,這個題目具有太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了,和我們曾經做過的某一類題目極其相似。比如

我們可以將其看成點(a,b)到點(1,-2)的距離,而點(a,b)則是直線x+y=4上的點,

因此,本題實際上是求點(1,-2)到直線x+y=4的距離的平方

於是我們代入公式

無非是從二維變成三維而已。

根據類比的經驗,我們猜:

用這個猜測出來的公式來解一開始提出的問題試試?

解:點(1,-2,3)到平面2x+2y+z-8=0的距離為

哇塞,居然比柯西不等式還簡單方便!

應付考試的數學到此為止,以下我們不妨探討一下這個解法的背後,還有什麼樣的結論。

我們要解決幾個問題。

第一、在空間中,平面的方程是什麼?

第二、在空間中,點到平面的距離公式是什麼?

是不是我們猜測的那個樣子,雖然我的數學直覺告訴我,沒錯,但是需要證明。

哇塞,這個公式似乎很好用哦。平面的方程居然只是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而已。

第二個問題,點到平面的距離公式。

證明完畢,其實很簡單的證明,我相信高中學生多半能看懂。

有了這兩個公式,立體幾何的很多問題其實可以很簡單計算,尤其是求二面角和求距離問題。對嗎?

(1)證:略。

(2)取AD中點F,則

由PA=PD,得PF⊥AD,所以PF⊥面ABCD

由AB⊥面PAD,得AB⊥AD

以F為原點建立坐標系,設AD=2則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關注我們哦!我們致力於讓您不討厭的數學

小技巧:點擊下面藍色小字「閱讀原文」,可以下載我寫的電子書哦。

http://pan.baidu.com/s/1qXGkvgS《老爸講水滸》

http://pan.baidu.com/s/1c1FUpqg《送給女兒的數學科普書》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點到平面距離計算」問題的求解一般方法與技巧
    (即高中數學必修2 - 第14講 基礎應用之「點到平面距離計算」)1.基本問題說明在立體幾何中,經常會遇到求解各種距離的情形,比如點到平面、直線到平面、平面到平面或異面直線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這些問題都可以、也需要以「點到平面的距離」基本問題為立足點來解決。因此,點到平面距離計算也是立體幾何最常見的基本問題之一。
  • 高中生的教育: 「點到平面的距離」只考6道題, 附解!
    今天,我選擇了高中數學中的一個必考的難點為大家做分析,那就是「點到平面的距離」,一定會給大家一些新的啟發的。文/靈子老師最近,有很多同學陸陸續續來聯繫我,說自己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遇到了很多的難題,我分析、總結了一下,最大的問題就是「點到平面的距離」問題,一般難度的題目,同學們還可以稍微英夫婦哦去,但是難一點的題目就真的是沒轍了。
  • 點到平面的距離求法小結--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數 點到平面的距離求法小結
  •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推導
    點P到直線l的距離,就是由點P向直線l作垂線,垂足為Q,線段PQ的長度就是點P到直線l的距離。
  • 記住平面坐標系中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證明思想
    上篇說到,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的一般式方程為我們來推導直線外任意一點(x0,y0)到直線的距離的公式。假設A、B均不為0,圖中從點G(x0,y0),沿著x軸和y軸方向做兩條輔助線分別交直線於E、F點,那麼E的縱坐標為y0、F的橫坐標為x0,將其分別帶入直線的一般式方程中,得E的橫坐標為得F的縱坐標為那麼
  • 平面直角坐標系(概念,距離公式,中點公式)
    點擊上方藍字(瀋陽奧數)可以關注我們,提供小學奧數與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
  • 高考數學考題:拋物線上的點M到焦點的距離為10,M到y軸距離多少?
    高考數學考題:若拋物線y2=4x上的點M到焦點的距離為10,則M到y軸的距離是多少?怎麼運算解答?現在下面開始解答吧解答方法:解:拋物線的準線為x=-1,∵點M到焦點的距離為10,∴點M到準線x=-1的距離為10,∴點M到y軸的距離為9.故答案為:9.
  •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推導及應用
    高二上同學們正在學習平面解析幾何的知識,其中有關已知點的坐標和直線的方程,怎樣求點到直線的距離?
  • 點到直線的距離150題及解析
    【解答】解: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正確;②過平面上的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故本命題錯誤;③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正確;④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 將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應用到極致的淺談
    同學們好,很高興在高二相遇,你們遇到了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這個是高中解析幾何中常用的公式之一,主要應用環境是直線和圓的場景。當然還有其他的應用場景在此不一一贅述,今天主要探討直線與圓的問題中,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應用。
  • 5.七年級數學:C點到B點的距離,是到A點距離的1/3,怎麼求C點表示的數?
    七年級數學:C點到B點的距離,是到A點距離的1/3,怎麼求C點表示的數?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12分高考答題必刷題型,「空間向量分析點到線的距離問題」
    立體幾何的計算和證明常常涉及到二大問題:一是位置關係,它主要包括線線垂直,線面垂直,線線平行,線面平行;二是度量問題,它主要包括點到線、點到面的距離,線線、線面所成角,面面所成角等。這裡比較多的主要是用向量證明線線、線面垂直及計算線線角,而如何用向量證明線面平行,計算點到平面的距離、線面角及面面角的例題不多,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 點到直線間的距離你會算嗎?直線之間的距離你會算嗎?
    三、兩點間的距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在二維平面中,就相當於利用直角三角形求解斜邊的長度。四、點到直線的距離現在已知一條直線與一個點,求他們之間的距離,則有如下公式:五、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如果現在給的直線是平行關係,則如何算他們之間的距離。
  • 頭影測量的標誌點、平面、角度、線距
    鼻根點(N)、蝶鞍點(S)、耳點(P)、Bolton點;2、上頜標誌點:眶點(Or)、前鼻棘點(ANS)、後鼻棘點(PNS)、上切牙點(UI)、上齒槽點(A);3、下頜標誌點:下切牙點(LI)、下齒槽點(B)、頦前點(Po,)、頦頂點(Gn)、頦下點(Me)、下頜角點(Go);4、軟組織點:鼻頂點(Prm)、軟組織頦前點(Pos)、軟組織頦頂點(Gs)、軟組織頦下點
  • 公路橋涵施工時平面控制點的布設要求
    1)橋梁及其他構造物平面控制點可與路線平面控制點同時布設。在特大橋的兩端至少分別布設一對相互通視的首級平面控制點。  2)平面控制點相鄰點間平均邊長可參照表3.2.2-4執行。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500m,一級平面控制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在平原、微丘區不得小於200m,重丘、山嶺區不得小於100m,最大距離不應大於平均邊長的2倍。  3)點位的位置應便於加密、擴展、易於保存、尋找,同時便於測角、測距及橋梁中線、橋墩、臺放樣。
  • 平面設計中的「點」元素
    文/李佳 點是構成線和面的基本元素、在視覺上,點在平面中是所佔面積極其微小的元素,可分為規則點和不規則點兩種形態,不同形態的點的組合賦予了平面設計作品無盡的意韻和樂趣。本文根據點的形態特徵、構成關係和視覺心理效果等,分析點在平面設計中如何突出主題、傳達意念?
  • 高中數學:到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距離相等的集合定理
    定理23:到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距離相等的集合是過三點形成的三角形的外心,並垂直於該面的直線。;在空間中到兩定點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是線段的垂直平分面。在下面給出的示意圖中,到AB兩點距離相等的點是AB的垂直平分線l1,到BC兩點距離相等的點是BC的垂直平分線l2,兩條垂直平分線的交點即為三角形ABC的外心。
  • 乾貨篇 | 三大平面構成元素之點
    點的位置特性一個圓點在平面上, 它與平面的大小關係以及與周圍環境位置的不同,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感覺。①在一個平面上,一個圓點放在平面正中,給人的感覺是穩定和平靜的。②點的位置在視覺中心以上時,有力學的下落感;在視覺中心以下時,會產生隨踏實地的安全感。
  • 距離公式的應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的距離
    (一)平行線間的距離M、N是兩條平行直線之間上任意一點,它們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該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利用平行線間的公式就可以求出。平行線間的距離應用(二)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的傾斜角為三十度,與圓交於y軸,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以及勾股定理求出直線與圓相交的弦長,從而得出
  • 3d射影幾何中的點,平面和直線表示
    2.平面的表示3d射影空間平面方程:或者更簡潔的方式:它表示點X在平面п上,п的前三個分量對應歐式幾何中平面的的法線--用非齊次坐標表示平面,公式2就變成三維矢量形勢下熟知的平面方程:>其中n=(п1,п2,п3)T,X=(X,Y,Z)T,X4=1而d=п4,在此式子中d/||n||是原點到平面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