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平面坐標系中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證明思想

2020-12-11 小朱與數學

上篇說到,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的一般式方程為

我們來推導直線外任意一點(x0,y0)到直線的距離的公式。

假設A、B均不為0,圖中從點G(x0,y0),沿著x軸和y軸方向做兩條輔助線分別交直線於E、F點,那麼E的縱坐標為y0、F的橫坐標為x0,將其分別帶入直線的一般式方程中,

得E的橫坐標為

得F的縱坐標為

那麼

從點G向直線做垂線DG,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得

那麼

當A或B等於0時,經容易驗證上述公式仍然成立。此即為直線外任意一點到直線的通用距離公式。

還有一種證明方法,證明思想是求出垂線所在的直線方程,進而求出交點D的坐標,利用兩點之間的坐標公式即可求出點到直線的距離。

記住證明思想遠比記住結論更重要。

相關焦點

  • 中考數學,利用兩點距離公式和中點坐標公式例題解析
    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之間距離公式二,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線段的中點坐標公式如圖,已知M(x1,y1),N(x2,y2)兩點,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2,-5)關於x軸的對稱點為A',連接A'與原點O,求A'O的中點坐標為____.解析:A'坐標為(2,5),由中點坐標公式:橫坐標=(2+0)/2=1,縱坐標=(5+0)/2=5/2,則中點坐標為(1,5/2).
  • 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的兩點式與一般式
    上篇文章中講到,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斜式可表示直線,即已知一點(m,n)和直線的斜率k,可確定一條直線,其方程為若已知平面中的兩點(x1,y1)和(x2,y2),假設可求出直線斜率則將其中一點(x1,y1)和斜率k其帶入點斜式公式可得此公式即為直線的兩點式表示法,要注意,前提是直線的斜率必須存在,即兩點的橫坐標不能相等。
  • 數形結合基礎知識3——中點坐標公式和直線垂直
    一、中點坐標公式1、已知A(x1,y1), B(x2,y2),設 M(x,y)是線段AB的中點,探究M的坐標公式。
  • 點到平面的距離
    我們可以將其看成點(a,b)到點(1,-2)的距離,而點(a,b)則是直線x+y=4上的點,因此,本題實際上是求點(1,-2)到直線x+y=4的距離的平方於是我們代入公式第一、在空間中,平面的方程是什麼?第二、在空間中,點到平面的距離公式是什麼?是不是我們猜測的那個樣子,雖然我的數學直覺告訴我,沒錯,但是需要證明。
  •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教學案例分析
    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解析幾何的基本公式。它為後續點到直線距離公式、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方程的建立,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綜合等問題做好鋪墊。
  •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推導及應用
    高二上同學們正在學習平面解析幾何的知識,其中有關已知點的坐標和直線的方程,怎樣求點到直線的距離?
  •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推導
    一、推導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坐標方法、向量方法、其他方法。1.用坐標方法推導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方案一:(摘自教科書)求過P與直線l垂直的直線,且與直線l交於點Q。然後,求出兩直線交點Q的坐標。最後,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求出線段PQ的長度。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僅供參考!   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1.對於數軸上的兩點,設它們的坐標分別為,,則的距離為,的中點的坐標為.     由於表示數軸上兩點與的距離,所以在解一些簡單的含絕對值的方程或不等式時,常藉助於數形結合思想,將問題轉化為數軸上的距離問題加以解決.例如,解方程時,可以將問題看作在數軸上求一點,使它到,的距離之和等於.     2.對於直角坐標系中的兩點,設它們的坐標分別為,,則兩點的距離為,的中點的坐標滿足,.
  • 七年級數學——平面直角坐標系小結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把平面上的圖形用數字來描述,可以看作溝通幾何和代數的一座橋梁,充分體現了數形結合思想。分述1、坐標坐標是利用有序數對來描述的,它可以描述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所有的點。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是一一對應的。
  • 36:高中數學: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平行直線間距離公式推導證明
    36:高中數學: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平行直線間距離公式推導證明 原標題:36:高中數學: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平行直線間距離公式推導證明
  • 思維導圖全解|二次根式、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函數的性質概念
    二次根式、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函數,在初中數學中,佔有一定的考試比例。通過思維導圖總結的內容,不過是一兩張紙而已,但是真正要學會弄懂,需要不斷地進行運算、練習。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要區分坐標軸上的坐標點,以及各象限,角平分線所處的位置,學會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平移坐標軸上的點。通過運算求出,點到坐標軸的距離。概念要清晰,公式要銘記。學習函數及其圖像,要知道函數的基本表達式,自變量的取值範圍,幾何圖形中動點的問題,用函數圖像來解決實際問題。
  • 平面直角坐標系與函數基礎知識的中考考點精析
    初中數學的函數有這樣幾個考點:平面直角坐標系與函數基礎知識、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以及簡單的三角函數,其中,三角函數在初中階段只要求記住部分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對它的圖像以及性質不做要求,因此這部分的考點與知識點可以與幾何部分的三角形合在一起講解。
  • 高考數學考綱要求知識點: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1.平面直角坐標系(1)數軸: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數軸.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之間可以建立一一對應關係.(2)平面直角坐標系:①定義:在同一個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兩條數軸構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為直角坐標系;②數軸的正方向:兩條數軸分別置於水平位置與豎直位置,取向右與向上的方向分別為兩條數軸的正方向
  • 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求對稱點的坐標
    同學們在平時做題或考試的過程中, 常常會遇到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求對稱點的坐標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他公式
    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他公式》,僅供參考!   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他公式:     1.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一一對應。     2. 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     3.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 距離公式的應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的距離
    (一)平行線間的距離M、N是兩條平行直線之間上任意一點,它們之間最短的距離就是該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利用平行線間的公式就可以求出。平行線間的距離應用(二)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的傾斜角為三十度,與圓交於y軸,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以及勾股定理求出直線與圓相交的弦長,從而得出
  • 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深入探究
    > Q群: 314559613  ,1078982440 (限時免費)編者按:相信很多老師在講到高中必修2第三章3.3.3《點到直線的距離》時都會有種遇到雞肋的感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高老師和劉老師此文對於這節課嘗試作了方法和策略上的優化,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當然看菜吃飯,如果生源基礎薄弱,不少老師處理這節課時是直接給出公式,然後簡略講一下推導的思維過程,這種因地制宜的做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對於學生層次較高的高水平學生,小編認為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推導正是培養他們良好數學品質、滲透數學學科素養以及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的較好題材之一
  • 2019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他公式
    下面是《 數學知識點: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他公式》,僅供參考! 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他公式: 1.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一一對應。 2. 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 3.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4.一點上下平移,橫坐標不變,即平行於y軸的直線上的點橫坐標相同。
  • 中點公式秒壓軸題?(2020年江蘇無錫第28題)
    中點公式秒壓軸題?(2020年江蘇無錫第28題)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我們是這樣描述中點公式的,兩端點橫,縱坐標和的一半即為中點橫,縱坐標。學生也好記憶,通常他們也會用「兩頭一加除以2」來記,也行。後來學習平行四邊形時,偶爾會在坐標系中遇到它,利用中點公式,知道三個頂點,可求第四個,比起求解析式再求交點的方法,無疑要快捷許多。
  • 中點坐標公式法解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
    幾何方法中常用的是全等三角形,代數方法中常用的是中點坐標公式法,這裡主要介紹下中點坐標公式法。後面我們再補充其它的方法。什麼是中點坐標?怎麼求坐標系中任意兩點的中點坐標?若點A,B的坐標分別為(x,y),(x,y),則線段AB的中點C的坐標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