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慕課」上線 要顛覆傳統教育?

2020-12-14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9月23日,北京大學的4門課程在edX平臺正式開課,成為中國大陸上線的首批全球共享課程。

  在《電子線路》的授課教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陳江看來,被稱為「慕課」的MOOC(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無疑是一場革命:今後,教師要用自己的教學來吸引學生,而不是依靠點名;學生選課也是基於興趣,而不是因為學分。對教師的唯一評價指標,則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學生吸收了多少知識。

推薦內容>>內地首批全球網絡開放課程將上線 北大公布七門課 
推薦專題>>MOOC:一場教育的風暴要來了嗎?

  在北京大學網絡開放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計算機系教授李曉明的設想中,北大未來的一門課程會有10萬人選修,課程結束有1萬人通過考試,其中北大在校生100人,他們得到學分;其餘9900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得到課程合格證書。為了把這門課上好,需要1個主講教師,3個輔導老師,5個助教。

  在「慕課」面前,傳統教育模式正在受到挑戰。「『慕課』這種方式不在於優質資源分享,而在於教學改革,在於新的教學模式的探討,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這樣認為。

  教師被迫「討好」學生?

  2013年3月,北京大學啟動「慕課」開發工作,20門課程的教師表示願意做「先鋒」,陳江就是其中之一。

  「投身『慕課』與其說是激情,還不如說是受危機感、壓力所迫,硬著頭皮也要上。」陳江坦言。在他看來,由於現代網絡技術、教育技術的發展,教育觀已經產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通過網絡學習,可能會比在教室裡學習的效果更好,「慕課」使教學資源得到了極大節約,一個視頻錄製後,可以讓幾千幾萬名學生反覆觀看。

  但伴隨著效率的提升,對老師的要求也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有幾萬人在聽你的課,你浪費一分鐘時間,就是浪費了幾萬分鐘。因此,把學生吸引著完完整整聽完一堂課,善莫大焉。」陳江說。

  在北大,陳江被稱為「呆呆老師」,授課以輕鬆活潑著稱。但剛開始在電教樓的演播室錄課時,他反覆嘗試不同的教學手段和工具,還是有些不知所措:面對鏡頭,講完一個笑話,我自己應不應該笑?不小心說了錯別字,是要繼續講下去,還是保持不動幾秒鐘,方便剪輯?

  陳江覺得,受網絡開放課程的影響,所有講了十幾年、幾十年課的教師,都要被迫對自己的教學重新審視和反思,從為學生服務的角度出發進行課程設計,所有的知識點、邏輯、段子都要經得起反覆推敲。

  在陳江看來,老師將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要開始「討好」學生,努力使自己的課變得受歡迎:在十幾分鐘時間內,不管採用什麼授課風格,唯一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在知識、思維、方法上得到最快的提升。

  另一門課程《20世紀西方音樂》的授課教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畢明輝也有同感。在錄製課程之前,畢明輝幾乎看遍了幾大在線教育平臺上的國外視頻公開課。他發現,越有趣的課程越受學生歡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的《公正》,他用不同的例子將所要講授的知識點和理論串起來,讓人印象深刻。

  在他看來,「很多大學教師都以為學生有足夠的理解力,實際並非如此。」因此,他課程的形式力圖與傳統的「自說自話」區分開來,用不同的音樂作品串起知識點講授,使中國觀眾「在最短時間內掌握聆聽西方音樂的方法」。

  「如果老師講得太差,都不好意思把課放在網上。」在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陸國棟看來,大部分中國大學教師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而非教學。他們還習慣「滿堂灌」,對著教案、PPT照本宣科。「慕課」則會倒逼教師將更多的精力用於教學,如果每門課程都走出象牙塔,接受社會的評頭論足,教師就不得不在教學上多花力氣。

相關焦點

  • 「慕課」來襲,傳統大學安否
    慕課來了,它來勢兇猛,勢不可擋。「慕課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將改革大學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圖。」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對慕課做出如是評價。9月23日,北京大學的4門課程在edX平臺正式開課,成為中國大陸上線的首批全球共享課程。短短一天多時間,全球就有2萬多人在線選修。  更加公平的學習機會  9月24日,在北京工業大學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讀大二的王路,登錄edX網站,進入北京大學《電子線路》的網絡課堂,觀看視頻。
  • 中國慕課的「變」與「超」
    張 爍無論慕課如何「顛覆」傳統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質和方向不能變,既要「授業、解惑」,更要「傳道」一堂慕課,可容納10萬名學生註冊學習;偏遠山村,孩子們能實時聆聽千裡之外的名師授課;遇到難題,掃一掃即可得到方法解析……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普及,打破了時空限制,推倒了學校圍牆
  • 教育部:高校3200多門慕課上線,中國慕課數量居世界第一
    「460餘所高校建設的3200多門慕課上線,600多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5500萬人次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修慕課。我們國家的慕課數量現在已經穩居世界第一,我們是3200多門,美國是2300門,差了將近1000門,我們有201門慕課登陸到國際著名課程平臺。」
  • 中國內地高校首門全英文慕課課程上線
    >   中新社廣州2月24日電 (楊薇 盧慶雷)記者24日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作為該校與澳大利亞開放大學合作項目之一,由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劉程教授主講的全英文視頻課程《中國語言與文化》成功上線全球MOOCs(慕課)平臺open2study。
  • 中國慕課向高質量發展
    首批四百九十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上線中國慕課向高質量發展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近年來,中國的慕課建設與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多所高水平大學陸續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開課,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餘個國內慕課平臺,460餘所高校建設的
  • 中國大學MOOC上線教師慕課 探索在線教育新模式
    為了充實教師的暑假生活,提升「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教師素養,頂尖中文慕課學習平臺中國大學MOOC聯合高教社「愛課程網」,共同推出教師教學MOOC專題,給一線教師專業帶來MOOC、翻轉課堂等新式教學方法的培訓。
  • 慕課 - 慕課-中青在線
    只需一根網線,就能連通高等教育殿堂的夢想之路——慕課這一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正最大限度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打破傳統教育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學方式。  近年來,中國特色慕課建設與應用,為破解校際教學質量差距大、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提供有效方案,推進了教育公平,促進了教育質量提升,已經成為新時代加速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引擎,是實現中國高等教育「變軌超車」的關鍵一招。
  • 中國慕課 跑在世界發展前列
    教育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達到5000門,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超過11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中國高校慕課總量、參與開課學校數量、學習人數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探索給中國高等教育『變軌超車』提供了重大機遇。
  • 《新聞聯播》點讚慕課 中國大學MOOC帶你看見更大的世界!
    「慕課,也叫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依託網際網路,它能跨越千山萬水,讓每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享受到優質課程資源,在教育領域,慕課不僅顛覆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還為思政教育打造起重要平臺。」
  • 澳門大學首門慕課在學堂在線平臺獨家上線
    9月26日,澳門大學首門慕課課程《創意 Creativity》在學堂在線慕課平臺獨家正式上線!該課程以「創意 Creativity」為主題,透過一系列短片授課,配以選擇題、線上線下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混合方式,幫助學習者挖掘創意。
  • 慕課——中國高等教育實現「變軌超車」的關鍵一招
    只需一根網線,就能連通高等教育殿堂的夢想之路——慕課這一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正最大限度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打破傳統教育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學方式。近年來,中國特色慕課建設與應用,為破解校際教學質量差距大、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提供有效方案,推進了教育公平,促進了教育質量提升,已經成為新時代加速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引擎,是實現中國高等教育「變軌超車」的關鍵一招。
  • 「慕課」,攪動大學課堂
    就在兩個月前,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宣布加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在線教育平臺edX,成為其新入夥的6所亞洲名校之一。   「慕課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將改革大學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圖。」論壇上,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對慕課的評價甚高。   知名高校的熱力加盟,足以表明他們對「慕課重塑教育」的認同。
  • 北京中醫藥大學首批慕課陸續上線
    本報訊 (記者楊 柳)從10月27日起,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批精品慕課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陸續上線,廣大中醫愛好者可登陸該平臺自主選修。首批課程為「中藥安全用藥導論」「中醫診斷學」「針灸學導論」,分別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物警戒與合理用藥研究中心教授張冰、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診斷系主任王天芳、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趙百孝授課。該批慕課上線後,不僅促進了傳統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也為廣大中醫愛好者共享高水平中醫藥教育資源提供了有效途徑。
  • 中國慕課:時空革命引領課堂革命
    在中國,從2013年開啟慕課建設以來,始終遵循著「立足自主建設、注重應用共享、加強規範管理」的原則,8年來的實踐與探索,讓優質教育資源有了惠及每一位學生的機會。截至今年10月,中國主要課程平臺有30餘家,上線慕課數量已有3.4萬門,在校生和社會學習者學習人數達到5.4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發展為1.5億人次。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 中國內地高校第一門全英文慕課課程上線
    原標題:中國內地高校第一門全英文慕課課程上線   人民網廣州2月24日電(楊傑利 盧慶雷 魏先鵬)據華南理工大學消息,日前,由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劉程教授主講的全英文視頻課程《中國語言與文化》成功上線全球MOOCs(慕課)平臺open2study。據悉,該課程為中國高校首門登陸慕課平臺的全英文課程。
  • 中國大學慕課
    中國大學慕課app將活用各大學擅長的領域,同時還將編寫能夠使學生掌握實用知識和技術的講義和教材,以擴充人才,在廣泛的業務和研究方面活用AI。中國大學慕課app上線於2014年5月,這是網易雲課堂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匯集985高校優質課程,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的中文MOOC學習平臺。太平洋下載中心提供中國大學慕課app下載。
  • 「慕課」帶給傳統教學的挑戰與機遇
    「慕課」在引發人們關於傳統教育模式是否面臨顛覆探討的同時,也無形地敦促著各大高校開始籌劃建立自己的「慕課」平臺。但是我們也不能太過片面,過分悲觀,要充分認識「慕課」的作用,明晰它帶給高校傳統教學的挑戰,也要進一步探索其帶給高校傳統教學的機遇。  一、「慕課」帶給高校傳統教育的挑戰。
  • 中國慕課,大有可為
    「席捲全球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奔騰而至,網絡改變教育、智能創新教育,網絡和智能疊加催生高等教育變軌超車,作為人才搖籃、科技重鎮、人文高地的中國大學必須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4月9日至10日,中國慕課大會在京召開,會上發布的《中國慕課行動宣言》贏得廣泛共識。時光倒轉。
  • 爆發式增長的中國慕課還面臨哪些挑戰
    作為新興的「慕課大國」,中國的慕課建設及應用如何提速增質,提升教育質量,成為各方關注的話題。  「爆發式增長」的中國慕課  在偏遠的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3歲的男孩王洵幾年來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自學了「古文字學」「奇異的仿生學」「人體科學」等多門來自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的網絡課程,還獲得優秀證書。
  • 【MOOC讀書】慕課革命:網際網路如何變革教育
    【MOOC注】慕課(MOOC)就是一種大規模在線教育,但是,它和傳統在線教育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受追捧,特點是什麼?此書是對運用慕課來克服我國現有教育形式的局限性,挖掘慕課所蘊含的重大機遇的重要探索,它的出版必將對我國教育改革產生深遠影響。——林毅夫(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慕課革命是移動網際網路革命的一部分,這次革命不僅讓教育以慕課的方式得以呈現,而且產生了更多的教育呈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