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暨全球變化生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五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暨全球變化生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月26日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會議由國際動物學會、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中國全國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合主辦。會議主題為:全球變化的生物學效應。當前,地球所面臨全球變暖與人類活動雙重挑戰。了解和認識全球變化給我們地球所帶來的後果與影響變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
黃芪多糖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在養豬業上的研究與應用進展
黃芪多糖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在養豬業上的研究與應用進展 單冬麗 甘肅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黃芪多糖(APS)是中草藥黃芪的主要成分,具有促進抗體生成,誘導幹擾素產生,促進免疫反應等多方面的活性作用。黃芪多糖在養豬業上的研究與應用引起了人們普遍關注和重視。
-
枸杞多糖生物學活性進一步被證實
生意社11月25日訊 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江蘇省中藥資源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的研究團隊近日宣布,其解析了從寧夏枸杞中提取的一種酸性枸杞多糖的結構特徵,並發現該多糖具有明顯的體外神經營養和神經修復作用,為進一步了解枸杞及其複雜結構多糖的生物學活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學校新型多糖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1年第6期 總第1333期近日,新華社、重慶日報等媒體對學校動物醫學院人畜共患傳染病與人類健康研究團隊在新型多糖疫苗及疫苗載體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一事進行了報導。國際綜合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團隊在多糖疫苗研究中的重要成果論文「減毒沙門氏菌疫苗合成及遞送來源於肺炎鏈球菌的多糖抗原」。該研究構建全新的減毒沙門氏菌疫苗載體平臺,免疫方便且成本低廉,為將來快速、高效的構建多糖疫苗奠定基礎。據了解,目前部分人用疫苗如腦膜炎雙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屬於細菌多糖疫苗。
-
你知道多糖嗎?這裡面有個大產業
研究發現香菇多糖等中草藥多糖可以藉助clathrin蛋白被人體完整吸收 近日,在由美國功能性糖組學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共同主辦的2013化學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丁侃教授課題組發布了其與無限極共同合作完成的關於多糖口服吸收特徵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香菇多糖等中草藥多糖可以藉助clathrin蛋白被人體完整吸收
-
CECIA 2010將在廣州召開(同期研討會日程)
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共同主辦,廣東省分析測試協會、廣東國際科技貿易展覽公司共同承辦的「2010中國(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儀器與生物技術展覽會(CECIA)」將於2010年5月24日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行。
-
【中美關係研討會在洛杉磯舉行 美與會者稱美中不可能「脫鉤...
2019-11-21 15:49:28來源:FX168財經網 【中美關係研討會在洛杉磯舉行美與會者稱美中不可能「脫鉤」】當地時間19日晚,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和中美交流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中美關係研討會在洛杉磯舉行。
-
化學點亮生命 攜手共創未來——2017年國際化學生物學年會首次在中國舉辦
本屆年會以「化學點亮生命,攜手共創未來」為主題 ,是一場化學與生物學交叉領域的學術盛會。期望各位與會專家代表能夠藉此機會啟迪新思維,探索新模式,尋求新合作,共同推進化學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發展。在為期4天的年會中,來自美、英、日、韓、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們,針對化學生物學, 尤其是天然產物藥物化學領域最新的創新項目、最先進的技術進展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共作邀請報告89場,展示牆報100個。
-
2010年中西部MBA培養院校基礎管理工作研討會簡報
2010年中西部MBA培養院校基礎管理工作研討會簡報 MBAChina
-
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與美國聖若望大學聯合舉辦「留美與近現代中美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8年8月6日至7日「留美與近現代中美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紐約聖若望大學召開。此次會議由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與美國紐約聖若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聖若望大學李又寧教授首先致歡迎辭。她指出中美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國家,中國留學生成為美國高校招生的主要對象,而在歷史上留學美國與留在美國的中國學人發揮過重要作用。
-
我國科學家在多糖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重慶1月10日電(記者柯高陽)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性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多糖疫苗是常見的疫苗種類之一。我國科研人員近期在多糖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用於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相關研究成果已由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
-
哈佛大學的90歲教授給美指出一條明路,中美關係能迎來轉機?
據環球網12月2日報導,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12月1日晚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12個國家的32名知名專家參會。12月1日晚間,首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太安全新形勢」,來自中、俄、美、印等國家的專家發表觀點。
-
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講席教授組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講席教授組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清華新聞網5月24日電(實習記者 王 蕾) 5月22日,清華大學曹興誠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講席教授組成立六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信息技術大樓召開。
-
這才是真逆天科學家:研究雷達拿奧運金牌還開創生物學新領域
1988年,一位科學家開創了一門叫做生物醫學光子學的學科,開啟了雷射治療的新篇章,這位科學家,名叫Chance。從19歲拿到第一項發明專利開始,這位科學巨匠一生中發表了四千多篇論文、專著,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劍橋大學生物學與生理學博士,奧運會金牌得主。
-
原來,這些食物含有「神奇多糖」!
科學家們查閱了很多中醫古籍中提到的藥方,經分析後已經確定不少食物具備一定藥理作用,也就是常說的「藥食同源」。 現在已經發現的食物中的藥用成分根據其分子結構分成兩類,一類是多糖,比如香菇多糖、靈芝多糖、竹蓀多糖、枸杞多糖、銀耳多糖等;另一類是小分子物質,比如當歸中的蒿本內酯、丁香中的丁香酚、桂皮中的肉桂醛、生薑中的薑黃素、大蒜中的大蒜素等。
-
高中生物學與化學教科書同一概念的差異性解釋研究
摘要:高中生物學與化學教科書對相同概念的解釋有一定的差異性:(1)「二糖」與「多糖」的水解產物;(2)「油脂」與「脂肪」的概念;(3)「酶」的本質。這些差異造成了教學設計和考試命題上的困惑,因此在教科書編寫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統一標準並加強不同學科的交流。
-
中美奇特核物理理論研究所在北大成立—新聞—科學網
研討會會議現場2013年5月7-9日,中美兩國核物理同行70餘人在北京大學舉行「中美奇特核物理理論研究所(China-U.SCUSTIPEN首席科學家、美國德州A&M大學Bao-An Li教授介紹了CUSTIPEN的宗旨和合作內容與合作方式。CUSTIPEN執行主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許甫榮教授介紹了中國核理論研究現狀。中美雙方就「今後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研究」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
-
旅美科學家蔡亦鋼:科學海洋任馳騁
這個成立於1925年的私立研究實驗室誕生過13位諾貝獎獲得者。包括朱棣文、崔琦、高琨3位華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要在這個群英薈萃之地出人頭地,可謂難上加難,但出生於浙江溫州的華人科學家蔡亦鋼做到了。他剛剛獲得了2010年度貝爾實驗室發明家獎,這是他在2008年之後,第二次獲此殊榮。而在貝爾實驗室獲此獎兩次以上的科學家為數不多。
-
科學網—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 以「生殖生物學的生理和病理學研究前沿」為主題的「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作開幕致辭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力森進行線上對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史蒂芬12月3日,由中美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南海研究院、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及美國卡特中心協辦的「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在線上召開。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兼中美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出席年會並作開幕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