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我們都很熟悉,因為在影視劇或者書刊雜誌中經常看到「十八羅漢」,但要說闢支佛,大家可能就會感覺很陌生了,因為影視劇裡很少講到,一般人不會有太明確的了解,甚至信佛多年的佛弟子,也未必能說得清楚。
按照我們北傳佛教的看法,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這種分法小乘佛教是不承認的),大乘和小乘的人生觀、宇宙觀都是不相同的,小乘是專修解脫道的,大乘是專修菩薩道的。羅漢和闢支佛就是小乘佛教中的兩個名詞,修證的兩個果位。
小乘佛教修行最高的果位,就是阿羅漢,簡稱羅漢,羅漢是小乘佛教裡的聖人。小乘修行者厭離人天的生死道,有很強的出離心,修行證果後,不願回來再度眾生,只求自了生死,永入涅槃,因此大乘佛教經常稱小乘佛教為自了漢。羅漢不能稱為菩薩,也不能稱為佛,就是因為他只求自度,而沒有發心度他。小乘佛教分為兩種:一個是聲聞乘;一個是緣覺乘。
一,聲聞乘。
因為能聽聞到佛法,所以叫聲聞乘。由於能聽聞到佛法,並且相信佛法,依教奉行,而修四諦法「苦、集、滅、道」以及三十七菩提分,熄滅貪嗔痴,解脫纏縛,永斷煩惱,證四沙門果,這就是阿羅漢,簡稱羅漢,是聲聞乘裡面最高的果位。
二,緣覺乘。
也稱中乘。因證得的最高果位是闢支佛果,所以也叫闢支佛乘。緣覺乘的修行者是生在無佛之世,正值佛前佛後,聽聞不到佛法,趕得很不時候,但因緣已經成熟,他們完全靠自修自悟而證得四果,入無餘涅槃,相當於我們現在講的自學成才。
他們或者是自修十二因緣法乃明四諦,或者是觀飛花落葉、生老病死等外緣,感世事無常,而斷惑證理,所以也叫緣覺乘。又因為其生在無佛時代,無師無友,獨覺獨悟,故又稱為獨覺乘。名字雖然很多,但指的都是一個意思,大家不要亂了就好。
最後,羅漢和闢支佛所證的果位,其實是無有差別,無有高下,級別是相同的,只是修行緣分不同。羅漢能聽聞到佛法,有老師,有同修;闢支佛聽聞不到佛法,沒有同學,更沒有老師,全靠自學。相當於都拿到了同一個大學的畢業證,羅漢是在校生;闢支佛是自修生。名字上雖然不同,但能力和水平上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