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有問題婆婆就怪我,我受夠了!」你因孩子被無端指責過嗎

2020-09-25 帶娃小潘潘

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寶媽的的吐槽:

「為了生孩子長胖35斤的是我,懷孕期間吐到懷疑人生的是我,肚皮撐到爆炸的是我,長妊娠紋的是我,產房裡痛的死去活來是我,半夜爬起來餵奶的是我,要賺錢把孩子養大的也是我!

但是孩子一有點問題公公婆婆就說是我的錯,難道我對孩子的愛就比不上他們嗎?

孩子身體不好怪我遺傳的,他們怎麼不說是孩子他爸身體遺傳的!

孩子學走路不小心摔了也沒受什麼傷就怪我沒時刻扶著,難道我還要背著孩子學走路不成?

孩子喝奶喝不飽就說我吃的不夠多,醫生都建議6個月之後要加輔食了他們還逼我給孩子餵奶餵到飽為止!

......

我真的是受夠了!」

事情經過還原:這位寶媽是我的閨蜜,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家裡人都特別關注孩子,閨蜜也為孩子付出了全部。但公公婆婆似乎根本看不見她的努力與淚水,每當孩子生病或有其他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責怪她沒帶好孩子,她終於忍受不住在朋友圈大吐苦水,引起了很多寶媽的共鳴。


其實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自己已經傾盡全力來照顧孩子,但只要孩子一有事,就會被身邊的人無端指責,尤其是自己的公公婆婆。

我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還記得有一次老公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玩,那時孩子還不是很會走路,一不小心就摔破了皮。我這時剛好要出去買菜,看到孩子在老公懷裡哭,就抱過來一邊哄一邊帶回家,讓老公買菜去了。結果到了家門口正好遇上婆婆,婆婆啥也沒問就把我責罵了一頓,說作為媽媽都不知道扶著點孩子,肯定是看孩子的時候玩手機去了,我帶孩子就沒摔過之類的,反正就是一直指責我,還把孩子搶了過去,我一下子蒙住了,不知道說什麼好,心想明明就不是我帶的孩子啊,怎麼一出事就算到我頭上了?而且孩子磕磕碰碰也正常,學走路不都是這樣嗎?說實話我當時是很生氣的,差點就要開戰了,剛好老公因為忘帶錢又折回家來,看到這景象之後馬上跟婆婆解釋了一番,這才平息。總之還有很多類似的小事,婆婆總是喜歡說我帶不好孩子,真的特別心煩和壓力大!


後來我敞開心扉跟老公談到了這些事情,他還是比我要理性的:有時公公婆婆對我的「無端指責」未必就有多少「惡意」的成分,大部分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愛都不需要質疑,只是兩代人對於對育兒觀念的差異和缺乏溝通導致的。說白了就是兩個方面,一是因為老人家固化的育兒經驗跟兒媳婦有衝突,但是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另一方面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婆媳矛盾,他們覺得兒媳婦搶了他們的兒子,所以對兒媳婦有恨意,動不動就喜歡找麻煩。但是無論什麼原因,帶孩子已經夠累了,再加上公公婆婆的這些無故責怪,媽媽們真的很容易就崩潰!所以,我們怎麼樣才能減少這些指責、和他們和諧相處呢? 我給大家總結幾點小建議:

一、在他們面前多表示尊重

不管長輩說的對不對,首先要學會耐心傾聽,這是起碼的尊重。說白了,他們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很多習慣和認知是很難改變的,尤其是當他們覺得能把自己的孩子養大,自己的育兒方式肯定沒問題。你如果直接告訴他們是不對的,他們會產生很強的抗拒心理,進而演化成矛盾,動不動就指責你。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婆婆,以後對兒媳婦提出一些意見她就表現出不耐煩,你也會不愉快的。所以,先去認真聽他們說什麼,如果是非原則性或者不會傷害孩子的建議,可以適當採納。時間長了,老人也會慢慢體諒你的不易,對你的態度也會鬆軟,更利於溝通。


二、主動關心他們

其實他們跟你有同樣的問題,就是覺得非血親不會真的關心你,所以一直存在隔閡,但是老一輩人也並非不講道理。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看他們需要什麼,主動滿足他們,例如他們喜歡吃什麼就給買什麼。還可以幫他們幹活,做一些他們做不了的事情。老人一般會比年輕人勤快,但某些活可能會比較累,不太適合老人做,你可以主動幫他們做。不是說這樣就可以消除非血親的隔閡,最起碼能拉近大家的距離,在這過程中慢慢學會和他們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道理,這樣他們也比較容易接受,矛盾也就少了。


三、對老公好一點

其實你自己有了孩子之後也明白,父母的愛勝過一切。在他們眼裡,你搶了人家兒子,如果還對他們的兒子不好的話,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他們老了,以後你才是和他們兒子相伴一生的人,他們會把你對他的態度和自己對他的態度作對比,如果你對老公沒有他們對自己的兒子好,他們就會對你不滿。所以,在老人面前儘量不要隨意使喚老公,不要把太多辛苦的家務推給老公,因為你的老公在他們眼裡就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寶貝。還可以適當用點巧勁,例如每次給自己買東西的時候也順便給老公買,這樣他們看到會比你給他們買還開心,覺得你對他們兒子好,也就放心了。


四、注意一些禁忌

不要插手他們家的家事和討論他們家的房子、車子之類的。他們的家事自然會由老人家來解決,有時候你給的意見他們覺得不好可能會怪你,覺得你沒有真心幫助解決問題。而且老人的生活經驗比你多,在想法上跟帶孩子的經驗一樣,反正就覺得自己是對的,輪不到你出面,少插手會減少很多摩擦。另外就是不要討論人家的財產,因為你分文未出,也不是血親,老人比較禁忌。


說到底我也不是希望大家把公公婆婆當成自己的親爸親媽,或者期望他們會對自己有多好。但是這樣可以讓大家和平共處,而且你以後可能也會變成別人的公公婆婆,在一切也是為了孩子和家庭的前提下,耐心地和老人家好好溝通,這樣不僅能方便自己照顧孩子,也不會給自己添堵。

其實每一位寶媽都不是生來就是完美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資深寶媽」,下一期我將和大家分享我帶娃這一路上的各種辛酸歷程!可能你也遇到過哦。


歡迎下方評論交流,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有什麼問題準是媽媽的錯?總是被公公婆婆無故指責怎麼辦?
    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寶媽的的吐槽:「為了生孩子長胖35斤的是我,懷孕期間吐到懷疑人生的是我,肚皮撐到爆炸的是我,長妊娠紋的是我,產房裡痛的死去活來是我,半夜爬起來餵奶的是我,要賺錢把孩子養大的也是我!但是孩子一有點問題公公婆婆就說是我的錯,難道我對孩子的愛就比不上他們嗎?
  • 我們離婚吧,我受夠了你和你的家人,受夠了這種生活
    我們離婚吧,我受夠了你和你的家人,受夠了這種生活!我本來也不是一個很物質的人,對什麼事包括對另一半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就想著只要能過到一起就行,我期望的是能有段平平凡凡的婚姻,有一個一般的家庭和一位愛我的男人,愛我的老公。我們可以相親相愛,相濡以沫了此一生!
  • 我生的孩子,我說了算,你就按我說的做:她是婆婆,不是老媽子
    宮蓓蓓提出來不能這樣慣著孩子,孩子卻仗著爺爺奶奶寵愛,直接說「你不給我看,我就不吃飯」。宮蓓蓓教育兒子,公婆不高興了。婆婆委屈得只哭,公公甚至趕人:「本來挺好的,你這一回來,又哭又鬧又吵的,你們走,都走,走走走走走!」相信這樣的場景在無數的家庭裡上演。
  • 「兒媳,孩子跟你一樣,野性子」「忍了三十年,我受夠了,離婚」
    認識不到一百天,就決定閃婚了,在這期間去魏國家吃過一頓飯,也算見了未來的婆婆,準婆婆對我不冷不熱,好像有點對我外嫁女有些不滿意,但在魏國的堅持下,婚還是順了結了。婆婆不知道在哪裡聽說的,現在有很多外嫁的女人結婚騙彩禮,過不了多久就會跑路。
  • 婆婆生病住院我出去旅遊,親朋好友都指責我,我做錯了嗎?
    前幾天看到一位網友發的帖子,我出去旅遊發了朋友圈,親朋好友都指責我說,你婆婆都住院了,你還有心情出去旅遊,心真大?難道婆婆住院我就不該出去旅遊了。前幾天婆婆生病住院,恰巧我也不怎麼忙,我就帶著孩子出去散散心,我就訂了機票,我錯了嗎?看完這位網友說的前因後果,從法律和道德上來的說,她做的沒有錯。從法律上來說,兒媳沒來就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從道德上來說,婆婆「榜樣」在前,兒媳只是有樣學樣。
  • 「婆婆,我這麼信任你,把孩子給你帶,你居然用抹布擦奶嘴」
    「媽,我這麼信任你,把孩子交給你,想不到你就是這麼帶孩子的。你不知道抹布有多髒嗎?竟然還用抹布擦孩子的奶嘴,你是不是誠心害我的孩子。都不知道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到底是怎麼給我帶孩子的」。張麗對著婆婆就是一陣指責。
  • 寶媽不餵孩子自己先吃飯,被婆婆痛斥自私,愛自己勝過孩子錯了嗎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最想要依靠的人就是媽媽,媽媽身上肩負著養育孩子的重大責任。有科學研究表明,在媽媽身邊成長的孩子,比不在媽媽身邊成長的孩子,性格要更為開朗。但是與此同時,媽媽身上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這就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的幫助,才能夠更好地育兒。
  • 因為給孩子餵飯的問題,我和婆婆鬧翻了:長輩溺愛孩子怎麼辦?
    同事小桃子今天一上班就和我們抱怨,說她昨天又和婆婆吵了一架,她決定這個月就要帶著女兒搬出去住,哪怕是租房子也要和婆婆分開。細問原因後,才知道是因為孩子的吃飯問題,她才和婆婆鬧的不愉快。,每次吃飯的時候總喜歡要別人喂,若是自己吃,吃個兩三口就會說吃飽了,小桃子問她:「你真的吃飽了嗎?」
  • 老公事事都聽婆婆的,我真的受夠了
    原來是這事兒啊,我還以為他被公司炒魷魚了呢,看那一臉臭屁樣。我和袁楓解釋,這個月工作太多了,有幾個重要職位空缺,必須儘快招聘到崗,不好請假。「你騙騙我媽還行,還能騙我?你一個人事經理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領導,請一天假,能怎麼著,沒有你,你們公司就不轉了嗎?」袁楓冷著臉,譏諷地說。
  • 孩子無端哭鬧,婆婆用偏方壓驚害苦孩子,這些糟糕育兒建議別亂用
    但也不能排除老人們的傳統觀點都對,很多老人的育兒經驗之談,可能對孩子沒有幫助只有危害,這些糟糕的育兒建議你遇到了嗎?孩子無端哭鬧,婆婆用偏方「壓驚」致感染,害苦了孩子小劉是兒科急診的護士,前天夜裡傳來幾聲呼喊「護士快來,看看我家孩子怎麼啦?」
  • 「婆婆,別再跟我說什麼賢妻良母,我受夠了」「那你們離婚吧!」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有些女人在婚姻中受了委屈,會當時發洩出來。而有些女人在婚姻中受了委屈,則一忍再忍,最後實在忍無可忍了才爆發。「婆婆,別再跟我說什麼賢妻良母,我受夠了!」佳佳每次聽到婆婆的無稽之談時,都不知該苦笑還是該冷笑,心想,「你做兒媳時難不難,關我什麼事?你婆婆對你不好,那是你婆婆的問題。你對我不好,是你的問題,我必須經歷你經歷過的苦難才叫賢妻良母?」
  • 「我照顧孩子一夜,老公不管不顧,公婆給我壓力,我很委屈」
    我覺得婆婆現在退休了也在繼續工作,拿兩份工資,家裡買房他們出了一些,但也還留有幾萬,就不能幫忙分擔點家用嗎?為什麼還逼我們給錢?我們的工資加起來才一萬,要房貸車貸養孩子自己要開銷要還債,根本沒得剩啊。現在中午下班我需要自己買菜炒菜,給兒子晚上吃。公公還酗酒,喝的不省人事攤在客廳,還尿褲子,經常爛醉忘記去幼兒園接孩子。
  • 婆婆越來越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原因有三,年輕人別光顧著指責
    導讀:婆婆越來越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原因有三,年輕人別光顧著指責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婆婆越來越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原因有三,年輕人別光顧著指責!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獨家|婆婆騙我把孩子生下來後,我五年沒有去她家
    我家婆媳矛盾的焦點確實是帶孩子的問題。我的同學、同事,以及親戚,她們婆媳矛盾的焦點也是帶孩子。據我觀察,無論家裡有錢沒錢,無論有沒有保姆,都會在帶孩子的問題上與婆婆產生矛盾。那麼婆婆有義務幫忙帶小孩麼?沒有義務。婆婆不給帶孩子有錯麼?我認為這件事不能一刀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婆婆,我為什麼不讓你帶孩子!說得太有道理了
    一直以來,我從未想過要做一個全職媽媽。我的理想生活狀態就是:有一份熱愛的工作,有一個相愛的人,有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但是現在,為了寶貝的健康成長,我只能暫別我所喜愛的工作,加入全職媽媽的大軍。孩子出生後,由於我父母尚未退休,我在娘家休完產假回家後,就一直是婆婆在幫我帶孩子。
  • 「這八年的分居生活,我受夠了,離婚吧」「行,補償我50萬!」
    你要知道,兩性關係中,最怕的就是異地戀,異地戀不僅是彼此的實際距離遠,心的距離也很容易就離得遠了。夫妻分居兩地,和單身有什麼區別,望夫石,只是傳說,女人沒有男人在身邊,日子該怎麼度過呀?不過,一開始的時候,何潔還沒意識到自己的噩夢開始了。
  • 上虞的奶奶都是這樣帶孩子的嗎?我教育一下孩子,婆婆就說我沒良心...
    我從不否認爺爺奶奶的付出,就是對他們亂寵氣不過。@warcraft:老人拿孩子當心頭肉,你別當著老人的面教訓孩子啊。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事吧?孩子有什麼問題,重要的是把毛病糾正過來,是誰的責任,不重要。
  • 這三年我受夠了,有名無實的婚姻,何時才是個頭!
    敏敏她跟我訴苦說:像我這樣有名無實的婚姻,結婚三年了還沒有孩子,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和我一起結婚的人,她們孩子都快上幼兒園了,而我呢!連老公都不在家,就算想生都生不了孩子。我說:據我所知你應該是一個很幸福的人,老公出國在外每個月都給你寄了不少的錢。
  • 「婆婆,你兒子太欺負人了,我真的受夠了!」「那你們離婚吧!」
    所以,對於女人來說,你需要認識到這個事實,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確定自己的擇偶標準,對婚姻有要求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求不能太過分,也不能太單一,否則都會出現問題。對婚姻要求太過分的案例,我們講過很多,最後的下場通常是淪落為「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
  • 婆婆給了八萬彩禮,結婚後卻要走還債,氣得我打掉肚子裡的孩子
    當時結婚前本來說要十五萬彩禮,可婆婆說家裡沒錢只能給出八萬,我爸媽也沒有說什麼,覺得只要我們倆幸福就好。婚禮進行的很是順利,兩家的親朋好友全部前來祝賀,回門的時候母親也把彩禮全部交給我了,讓我好好規劃,多給孩子添置點。老公對爸媽很是感恩,對我也是很不錯的,自從懷孕我就沒做過家務活,全部都是老公在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