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2020-08-06 微雨潤苗

看到浙江一名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想起我一個學生的習作撰寫的歷程。

我教過的一名同學,我只教了她一個學期,後來她隨她的家長轉學到其他學校去了。這位同學對課外閱讀有非常大的興趣,當我跟學生談及國外的哪些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這孩子的眼睛馬上就亮起來了,哪怕是她轉學到其他學校的時候,她也會抱起國外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啃」起來。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無論是我教她的時候,還是她到新學校的時候,她的作文成績一直無限接近於滿分。但是有一次,她家長告訴我,她的作文在一段時間裡非常不理想,原本30分的作文,新學校的語文老師狠狠扣了她十幾分,這位家長想讓我一起幫忙「把脈」。

我讓家長把這位女生在那一段時間寫的作文和語文卷子都拿給我看。我看了之後,立馬發現了問題:原來,這孩子迷上了泰戈爾的作品,她的作文中充斥著《飛鳥集》、《新月集》之類詩集中一些句子的影子,於是她作文中的一些比較生僻的語句和詞語讓她的新語文老師一頭霧水,所以她的作文就被大扣特扣。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而浙江這位考生所寫的《生活在樹上》則和我所說的這位女生所寫的內容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能用生僻字的絕不用通俗易懂的詞彙,能把課外閱讀中看到的佶屈聱牙的句子用到作文中去,這位浙江的同學絕不吝惜運用這樣的句子:好好的「開始」或者「開端」這樣的詞語不用,偏偏用上「嚆矢」和「濫觴」?用上「展翅高飛」這個詞我們就一目了然,但這位浙江的考生卻用上了「振翮」?用上「關鍵」這個詞我們就一清二楚,這位作者偏偏用上「肯綮」來顯擺自己比評卷老師更有文化?用上「堅持不懈」或者「勤勉努力」就可以表情達意,這位作者偏偏用上「孜孜矻矻」來給評卷老師的閱卷添堵?於是,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這位考生39分,也就是相當於滿分是100分的情況下,這位考生只能得到65分,相當於剛過及格線,其待遇和我所教的那位女同學有的一拼。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但是在最後終審的專家看來,用上如此之多的生僻字、怪異詞句是因為考生的詞彙量豐富,寫出這樣的作文「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這是文章「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但是如果評卷者是一線老師,只能給這位考生不高不低的分數,滿分60分給這位同學39分已經夠面子了,如果按照我剛才所說的那位女同學的新語文老師的脾氣,60分的作文給個30分可能也算不錯了。

當然,這位浙江考生的閱讀量和寫作水平當然是有的,不過把這樣的生僻字用到高考作文中去,如果這樣的卷子得滿分,會不會給今後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帶來一種錯誤的導向?比如以後其他的考生為了高考成績也能考得高一些,會不會出現大量讓評卷老師頭大如鬥的生僻文、奇葩文和畸形的「八股文」?若這種現象真能產生「蝴蝶效應」,就算專家在點評的末尾來一句「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也依然可能會出現開語文教育之倒車的現象。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浙江考生所寫的《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19年前蔣昕捷所寫的《赤兔之死》。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赤兔之死》這篇文言文我看了一遍之後就立馬看懂了,這篇文章可以說寫得一氣呵成,以三國中的赤兔馬之口吻寫出武聖關雲長的義薄雲天,用文言文的形式寫出赤兔馬的耿耿忠心,看完讓人拍案叫絕,而《生活在樹上》則明顯沒有這種讓人看完大呼過癮的感覺。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我個人認為,高考作文,是考驗考生的文學素養,而不是考驗評卷老師對生僻字的認識程度;高考作文,是用來看的,而不是用來賣弄的,哪怕讀者是閱卷老師;高考作文,不管是用文言文還是現代文寫,都要儘量做到通俗易懂,否則有悖語文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基本特點。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對於《生活在樹上》和《赤兔之死》這兩篇高考作文,你更看好哪一篇呢?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高考滿分作文,為什麼《赤兔之死》比《生活在樹上》更出彩
    各位家長好,我是小丸子媽媽,育兒經驗、教子之方,明星寶媽熱點,應有盡有!隨著高考落下帷幕,給地區的狀元稱號也已經塵埃落定,就在今年的高考即將畫上圓滿句號的時刻,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卻被衝上了熱搜。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網友:一般人讀不懂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文章題目是《生活在樹上》,作文的作者的師傅是陳建新,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組織培訓了多次高考作文寫作講授活動,這一次的學生就是陳老師的徒弟,作文評判時有一位老師給了39分,閱卷組最終審核為滿分,這篇文章的一大特點是文中的生僻字太多,從此,也是火了起來。
  • 同為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其優劣此文見分曉
    同為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其優劣此文見分曉。生活在樹上和赤兔之死,都是兩篇引起人們激烈討論過的高考考場作文。他們的共同點則是與普通學生的寫作方式不同,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一些比較不常見的詞語。而赤兔之死這篇文章則是純粹的運用了古文的表現手法。
  •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備受矚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導致文章讀起來艱深晦澀,這引來了眾多作家和網友的評價。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並存。不過外界似乎並不完全認同,甚至會有「炫技」、「辭不配位」的評價。
  •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為何評價相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備受矚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導致文章讀起來艱深晦澀,這引來了眾多作家和網友的評價。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並存。
  • 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蔣昕捷,如今怎樣了
    ——《赤兔之死》高考滿分作文年年都有,但對廣大群眾來說,能讓人尤為驚豔的卻是鳳毛麟角,因此對高考滿分作文比較關注的除了中學師生大概就只有一些招生工作者。但今年有一篇「特殊」的高考滿分作文卻「紅出了圈」,引發全民熱議,甚至引出背後的一系列問題,這篇正是浙江省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的原文這裡就先不貼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一下。為什麼會火?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篇作文「不配」滿分。雖然從引經據典當中能夠窺探出該考生擁有一定的文學積累,但大量生僻詞彙對寫作其實並無益處,甚至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既視感。
  • 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
    [2]文章作者《赤兔之死》作者蔣昕捷以一篇《赤兔之死》贏得作文滿分的蔣昕捷[3]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學生,高考考完後,他就和幾個好朋友結伴去泰山玩了,昨天夜裡才趕回南京。今天上午,他在家中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的專訪。
  • 為什麼《赤兔之死》讚揚不斷,而《生活在樹上》備受爭議?
    提到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都是令各位網友相當羨慕的存在,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夠寫出如此文採飛揚令人讚嘆不已的作文,是相當了不起的。 畢竟在固定的時間之內,寫出堪稱滿分的合乎題意的作文,是相當有難度的。
  • 19年前那位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獲得滿分的考生,如今咋樣了?
    文/小周聊教育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所以每年的高考也備受關注。在今年高考中,就有一位浙江省的考生以一篇《生活在樹上》作文引發了網友熱議。這篇作文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整篇文章讀起來也是比較晦澀的,但是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這位考生的文學功底很深。
  • 19年了,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江蘇男孩,現狀如何
    ——《赤兔之死》2020年的高考,浙江考生以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了。該文的作者引用了大量哲學、文學名言,使得作文晦澀難懂而引發爭議,但總體上也體現了作者的文字功力。不過,《生活在樹上》並非有史以來最奇葩的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我的一些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對浙江的一份高考滿分作文議論紛紛,表揚的有,批評的也有。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我也懷著好奇心看了這篇文章,頭天晚上看了3遍,第二天早起坐車的時候看了2遍。
  • 教師心裡話:2020年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不應該過度宣傳
    文/墨公子我今年又教新高三,現在已經進入一輪複習了。老師緊張,學生和家長更緊張。這不,就在剛才有家長微信我,他說:老師,這篇作文我要不要叫孩子背下來?哪篇作文?他指的是2020年浙江省的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不用背。可以給孩子看一看,順便積累幾個生字。
  • 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原文及賞析
    ,請欣賞赤兔之死賞析。點擊查看: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偏題了作文《赤兔之死》賞析赤兔是傳說中的神馬。關於他的故事版本頗多。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卻只是以《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來作傳質。赤兔馬是紅棗色的兔子頭型馬,他高大雄健,渾身毛如烈焰,日奔千裡,夜行八百。在三國故事中,他本是董卓的坐騎。為籠絡呂布之心,割愛讓給呂布。
  • 19年過去了,當年憑《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現狀如何
    2001年,江蘇南京的「理科生」蔣昕捷,憑藉一篇《赤兔之死》拿到了高考作文滿分。在一片質疑聲中,他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但是,自蔣昕捷之後,許多高考生受到影響,紛紛「另闢蹊徑」,比如「甲骨文」等,甚至今年浙江出現了《生活在樹上》那樣連閱卷老師都看不懂的哲作文來博得高分,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這也是何教授等人當年沒有料想到的。
  • 19年了,曾用《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蔣昕捷,現狀如何?
    2020年的高考,一篇以《生活在樹上》為名的作文,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為引,用文學知識徵服了老師,最終榮獲滿分。一、《赤兔之死》2001年結束高考之際,閱卷老師們在加緊時間認真查看語文試卷這篇名為《赤兔之死》的文章,立意為赤兔為了誠信而捨身的故事,擬人手法意境高遠,讀起來十分新奇有趣。而且深刻突出了文章的主題,讓讀者從心裡感嘆誠信者乃真英雄也,讀起來意境十分高遠,文章質量實屬上乘。
  • 先寫《赤兔之死》滿分作文,後寫「圍剿地溝油」的他,現狀如何?
    每年語文高考的滿分作文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比如今年的《生活在樹上》。這樣的作文奇特、有趣。高考也從來不缺少此類的作文,2001年,當時的一篇《赤兔之死》掀起一陣「古文學」熱潮,在那時,網際網路並不像如今這般。而其作者也靠這篇高考作文而被南京師範大學破格錄取。
  •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遴選---《赤兔之死》
    為籠絡呂布之心,割愛讓給呂布。然而自負的呂布在曹操所殺後,曹操將馬佔為己有。因曹操愛惜關羽,將馬匹又送給關羽。關羽與赤兔馬一見傾心,於是關羽與赤兔馬便結不解之緣。至關羽敗走麥城,赤兔馬歸吳。以此為典,蔣昕捷寫出了精美絕倫的《赤兔之死》。這也是《赤兔之死》的精闢處之一,即是以歷史典故為論據。我們都知道,史是最寶貴的「鑑」。文章的精彩之處還有大膽的藝術表現手法,即是擬人手法的運用。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滿在哪裡?是《熟悉》還是《赤兔之死》?
    高考雖然已經結束,但是關於高考的議論並沒有結束,尤其是一篇《生活在樹上》的浙江滿分作文,一時間,把高考作文評閱推上了關注的焦點位置。近日,浙江省公布了《生活在樹上》這篇滿分作文,以及閱卷點評,一時間,其所引發的爭議更是如潮水般湧來。大家最大的反應就是:怎麼看不懂?給滿分,合適嗎?作為高中語文老師,講臺俠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讀懂了嗎?
    8月2日,浙江省一篇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們熱議。「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當你讀完這段文字,是不是有種智商不在線的感覺,整個人都是懵的,一句也沒與讀懂。
  • 曠世之作:《赤兔之死》高考滿分作文原文及賞析
    每年高考都有滿分作文被爆出,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這篇作文爆出以後,很多網友都感嘆作者才華橫溢,文學功底紮實,這篇文章就是文言文《赤兔之死》。1《赤兔之死》原文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