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赤兔之死》讚揚不斷,而《生活在樹上》備受爭議?

2020-08-30 網文新世界

提到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都是令各位網友相當羨慕的存在,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夠寫出如此文採飛揚令人讚嘆不已的作文,是相當了不起的。

畢竟在固定的時間之內,寫出堪稱滿分的合乎題意的作文,是相當有難度的。

不過今年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卻飽受爭議,其原因是過分使用生僻字,生僻用典,讓人看不懂,這篇作文除了受到許多網友的質疑之外,還受到了許多專業作家的一致批評,比如馬伯庸、那多、何大草等等。

提到這樣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眾多網友不由得想起了2001年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這篇作文通篇使用文言文,讓平時一些連文言文翻譯都成很大問題的網友看不懂。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看不懂,為什麼《赤兔之死》讚揚不斷,其作者甚至被南京師範大學破格錄取,然而《生活在樹上》卻備受爭議呢?

這裡對此作出具體分析。

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有很多認為這篇作文寫得不錯的人的理由是:文化底蘊深厚,一般人寫不出來,看不懂是自己文化水平不夠。

那麼這樣的作文真的有那麼難寫嗎?真的可以體現作者本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嗎?

這就是囫圇吞棗與細嚼慢咽的本質區別,有很多網友認為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只是看見了披在這篇作文身上的衣服確實很華麗,但是卻沒有考慮它的使用價值:能不能夠保暖?

從這篇作文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刻意地用一些生僻字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大量引用名人名句,體現自身的文化底蘊。

打這樣一個比方,一個數學難題,一個人花一個多小時做出了正確答案,那麼毋庸置疑他是有能力的,但是他的同桌瞥了一眼,抄了他的答案,同樣是滿分,難道說他也有足夠的能力嗎?

平時可以記一些生僻的字詞,及其看一下名人著作當中的名句,對於稍微有一點文字功底的人來說,生搬硬套寫出這樣的作文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真正體現一個人的寫作功底以及文化功底的證明,其實並不是看他的作文當中引用了多少名句,用了多少生僻字,而是能不能夠將自己從別人那裡學到的東西化用,成為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說,這篇作文充其量是一篇搬運文,搬運其他名人的成就堆砌成了這樣一篇作文。

那些動不動就誇這篇作文寫得好的人,麻煩仔細看一看,這篇作文當中用的生僻字,引用的典故,真的有那麼恰當嗎?

除此之外,這篇作文的見解並沒有多深,只是單純的討論,並沒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作文機器都可以寫出來,而且可以的話,生僻字以及典故比這篇作文還要令人看不懂。

這也是為什麼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備受爭議了,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位老師給的39分還是很恰當的。

2001年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

為什麼這篇作文也有很多人看不懂,但是讚揚不斷呢?分析之後,就知道寫得好在哪裡了。

《赤兔之死》這篇作文雖然說通篇是用文言文完成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沒有用一個生僻字,難道是說這個作者沒有讀多少書不認識幾個生僻字?

不是這樣的,一篇文章讓人看不懂,不是說寫得雲裡霧裡大量使用生僻字生僻典故就是看不懂,這是表面功夫花架子,其實內裡一片空白。

寫文章其實是思想的碰撞,而不是形式複雜的體現,思想具有深度讓人看不懂這才是好文章。

就比如我們做高數,那上面的漢字難道我們不認識嗎?為什麼我們看不懂?這是一個道理。

顯然,從這樣一個角度去分析,《赤兔之死》這篇作文是相當成功的,用簡單的文字寫出一篇文言文,這才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與文化底蘊。

有人說不應該寫文言文,其實《赤兔之死》寫文言文是可以理解的,作者為了更加形象地烘託背景,才這樣做的,要知道,《赤兔之死》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就是三國時期有關誠信的問題,這樣一看的話,還有什麼不妥呢?

這也難怪《赤兔之死》這篇作文讚揚不斷了。

其實,不管是高考作文,還是我們平時做事,都要實在一點,學會務實,不要整一些不切實際花裡胡哨的東西,就好比向外對人說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多麼成功,但是實際上呢?恐怕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相關焦點

  • 同樣是高考滿分作文,為什麼《赤兔之死》比《生活在樹上》更出彩
    隨著高考落下帷幕,給地區的狀元稱號也已經塵埃落定,就在今年的高考即將畫上圓滿句號的時刻,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卻被衝上了熱搜。關於這篇文章的爭議有很多,有的網友認為這篇作文晦澀難懂,拼湊生僻字,純屬為了炫技;持相反意見的老師則認為它深奧有理,文學素養極高。
  •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備受矚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導致文章讀起來艱深晦澀,這引來了眾多作家和網友的評價。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並存。不過外界似乎並不完全認同,甚至會有「炫技」、「辭不配位」的評價。
  •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為何評價相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備受矚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導致文章讀起來艱深晦澀,這引來了眾多作家和網友的評價。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並存。
  • 同為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其優劣此文見分曉
    同為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其優劣此文見分曉。生活在樹上和赤兔之死,都是兩篇引起人們激烈討論過的高考考場作文。他們的共同點則是與普通學生的寫作方式不同,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一些比較不常見的詞語。而赤兔之死這篇文章則是純粹的運用了古文的表現手法。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網友:一般人讀不懂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文章題目是《生活在樹上》,作文的作者的師傅是陳建新,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組織培訓了多次高考作文寫作講授活動,這一次的學生就是陳老師的徒弟,作文評判時有一位老師給了39分,閱卷組最終審核為滿分,這篇文章的一大特點是文中的生僻字太多,從此,也是火了起來。
  •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看到浙江一名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想起我一個學生的習作撰寫的歷程。我教過的一名同學,我只教了她一個學期,後來她隨她的家長轉學到其他學校去了。這位同學對課外閱讀有非常大的興趣,當我跟學生談及國外的哪些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這孩子的眼睛馬上就亮起來了,哪怕是她轉學到其他學校的時候,她也會抱起國外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啃」起來。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
    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因其文字晦澀難懂而引發爭議。日前,卷組組長因擅自洩露答卷及評卷細節 被停止其工作。個人認為,考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一定有著相當大的閱讀量和相當的文學基礎,應拿高分。但其文章過於晦澀,生僻字叢生,不夠貼近生活,給滿分是否過譽?個人還是欣賞《赤兔之死》那樣的文章。
  • 19年了,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江蘇男孩,現狀如何
    ——《赤兔之死》2020年的高考,浙江考生以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了。該文的作者引用了大量哲學、文學名言,使得作文晦澀難懂而引發爭議,但總體上也體現了作者的文字功力。不過,《生活在樹上》並非有史以來最奇葩的作文。
  • 19年前寫《赤兔之死》的少年,如今已人過中年,他飛黃騰達了嗎?
    19年前寫《赤兔之死》的少年,如今已人過中年,他現在過得怎麼樣?飛黃騰達了嗎?答案是肯定的!幾乎每年高考當中都會出現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很快就會成為熱議的話題,比如說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僅沒被人們稱讚,反而被很多人質疑,寫出一篇誰也不懂的作文,就意味著高水平嗎?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對評卷老師產生懷疑,覺得他們的水平是否真的能評閱高考作文?
  • 蔣昕捷:高考寫出神作《赤兔之死》,卻沒過一本線,現成人生贏家
    ——皇甫《渝業》每年的高考,除了那些一朝成名的狀元備受關注外,還有一件事也是我們非常好奇的,那就是高考的滿分作文。最近的一次高考,浙江考生的一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度,但是卻毀譽參半,叫好者有之,唱衰者也不少。看起來,這篇充滿晦澀表達的滿分神作,其實並不服眾。
  • 19年過去了,當年憑《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現狀如何
    蔣昕捷的《赤兔之死》,通篇無關「誠信」,他文章的主題事實上是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忠信」。誠信的概念是近代才提出來的,誠信的對象地位是平等的。而「忠信」強調的是「以下對上」,地位不平等。客觀地說,蔣昕捷當年的作文雖然偏題,但是《赤兔之死》作為一篇仿文言論說文,結構完整,表達清晰。而後來出來的「甲骨文作文」和「『哲學』作文」就不知道在講什麼了。
  • 19年前那位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獲得滿分的考生,如今咋樣了?
    文/小周聊教育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所以每年的高考也備受關注。在今年高考中,就有一位浙江省的考生以一篇《生活在樹上》作文引發了網友熱議。這篇作文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整篇文章讀起來也是比較晦澀的,但是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這位考生的文學功底很深。
  • 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蔣昕捷,如今怎樣了
    「吾常聞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赤兔之死》高考滿分作文年年都有,但對廣大群眾來說,能讓人尤為驚豔的卻是鳳毛麟角,因此對高考滿分作文比較關注的除了中學師生大概就只有一些招生工作者。
  • 19年了,曾用《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蔣昕捷,現狀如何?
    —— 木心書籍就如階梯,蹬著這個黃金階梯,腳下不斷汲取著知識,身子不斷向前攀登,最終能望見一片晴天。2020年的高考,一篇以《生活在樹上》為名的作文,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為引,用文學知識徵服了老師,最終榮獲滿分。
  • 以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開始精彩人生,19年了這個男孩一直在優秀
    今年浙江省的一名考生寫了一篇《生活在樹上》的作文,成為這浙江省的滿分作文,這篇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哲學和名言警句,表達的中心思想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但是卻獲得了一位閱卷老師的欣賞,給了滿分。這件事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在這之前,還有一篇滿分作文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那就是第一個敢用文言文寫高考作文的江蘇男孩蔣昕捷。
  • 赤兔之死
    2001年作文是根據提供的一段故事,要考生對「誠信」作出評價,而該考生蔣昕捷的作文題目是《赤兔之死》,作者以熟諳的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讀懂了嗎?
    8月2日,浙江省一篇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們熱議。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當你讀完這段文字,是不是有種智商不在線的感覺,整個人都是懵的,一句也沒與讀懂。沒錯,這段文字正是來自最近飽受爭議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據了解,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先寫《赤兔之死》滿分作文,後寫「圍剿地溝油」的他,現狀如何?
    每年語文高考的滿分作文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比如今年的《生活在樹上》。這樣的作文奇特、有趣。高考也從來不缺少此類的作文,2001年,當時的一篇《赤兔之死》掀起一陣「古文學」熱潮,在那時,網際網路並不像如今這般。而其作者也靠這篇高考作文而被南京師範大學破格錄取。
  • 白話解讀《生活在樹上》:年輕人少指手畫腳,多體驗生活
    圖源:微博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意思?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其中運用的生僻字數量之多,讓人不禁懷疑自己的學歷……那麼這篇讓人看了之後摸不著頭腦的滿分作文到底啥意思?
  • 「生活在樹上」引起軒然大波?那「赤兔馬之死」和「綠色生活」呢
    2020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持續引起各方的爭議!讚譽者和批評者利用各種不同的平臺發表自己對文章的觀點!相比於《生活在樹上》如今引起多方爭議,多年前南京考生的滿分作文《赤兔馬之死》卻是廣受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