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2020-08-06 祭酒先生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備受矚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導致文章讀起來艱深晦澀,這引來了眾多作家和網友的評價。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並存。不過外界似乎並不完全認同,甚至會有「炫技」、「辭不配位」的評價。但就像馬伯庸評價的一樣,這是一篇很難用「好作文」和「爛作文」來簡單概括清楚的作文。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這不禁令人想到2001年轟動一時的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通篇用純熟的古白話,以一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獲得了閱卷老師的老師,成為當年最受好評的高考滿分作文。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兩篇作文在行文結構和語言中都顯示出了超出高中生年齡的老到,考生要想寫出此類奇文,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閱讀經歷。就比如說要想寫出《赤兔之死》這種通篇古白話,又能清晰地將三國人物之間的關係梳理得清楚的文章,前提就必須要熟讀名著《三國演義》才能做到。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雖然兩篇作文都有特立獨行的一面,但在主旨表達方式卻是完全相反的。先看《赤兔之死》,會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雖然文章中大量使用文言文,但作文本身其實不難理解,就是編撰了一個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為作文樹立一個靠近題目要求的,所以很容易被大眾接受。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而《生活在樹上》則完全是另一種極端,即使拋除嚆矢、濫觴、肯綮、襏魅這些生僻字不談,這篇文章讀起來依然非常晦澀,因為你還必須讀懂柯希莫和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這些人名背後的含義,特別是柯希莫背後代表的含義。他是義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所著的《樹上的男爵》中的主人公,是個體與現代社會的衝突的代表。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赤兔之死》簡單易懂、《生活在樹上》艱澀難懂,雖然同樣是風格獨特高考奇文,但在主旨表現上則完全是兩種極端,這就造成了兩篇作文在外界評價上相距甚遠的原因。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除此之外,兩篇作文最大的不同之處還在於文章思路上。《赤兔之死》是非常直接的,他就是將赤兔馬死亡前的這段歷史,用一種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出來,這種方式對大眾來說並不複雜,這也是後來很多考生在高考上會模仿《赤兔之死》的原因。

但《生活在樹上》不是,他更加個性、另類,引用的材料合適但非常生僻,不詳細理解的人其實很難理解到考生想表達的點,這讓人感覺像是在堆砌華麗的詞藻,非常不討喜。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有何異同?

不過高考評分關鍵在於「破題」和「立意」兩點上,所以只要文章充分做到了這兩點,就能拿滿分,所以我們或許看不懂《生活在樹上》,但卻應該尊重主業的評分規則和評委。

相關焦點

  • 《赤兔之死》和《生活在樹上》,同為高考滿分奇文,為何評價相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備受矚目,全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和一堆生僻 典故,導致文章讀起來艱深晦澀,這引來了眾多作家和網友的評價。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道: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並存。
  • 同為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其優劣此文見分曉
    同為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其優劣此文見分曉。生活在樹上和赤兔之死,都是兩篇引起人們激烈討論過的高考考場作文。他們的共同點則是與普通學生的寫作方式不同,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一些比較不常見的詞語。而赤兔之死這篇文章則是純粹的運用了古文的表現手法。
  • 同樣是高考滿分作文,為什麼《赤兔之死》比《生活在樹上》更出彩
    隨著高考落下帷幕,給地區的狀元稱號也已經塵埃落定,就在今年的高考即將畫上圓滿句號的時刻,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卻被衝上了熱搜。關於這篇文章的爭議有很多,有的網友認為這篇作文晦澀難懂,拼湊生僻字,純屬為了炫技;持相反意見的老師則認為它深奧有理,文學素養極高。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赤兔之死》,網友:一般人讀不懂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文章題目是《生活在樹上》,作文的作者的師傅是陳建新,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組織培訓了多次高考作文寫作講授活動,這一次的學生就是陳老師的徒弟,作文評判時有一位老師給了39分,閱卷組最終審核為滿分,這篇文章的一大特點是文中的生僻字太多,從此,也是火了起來。
  • 都是高考滿分作文,和《生活在樹上》相比,我更喜歡《赤兔之死》
    看到浙江一名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想起我一個學生的習作撰寫的歷程。我教過的一名同學,我只教了她一個學期,後來她隨她的家長轉學到其他學校去了。這位同學對課外閱讀有非常大的興趣,當我跟學生談及國外的哪些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這孩子的眼睛馬上就亮起來了,哪怕是她轉學到其他學校的時候,她也會抱起國外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啃」起來。
  • 為什麼《赤兔之死》讚揚不斷,而《生活在樹上》備受爭議?
    提到這樣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眾多網友不由得想起了2001年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這篇作文通篇使用文言文,讓平時一些連文言文翻譯都成很大問題的網友看不懂
  • 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
    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
  • 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蔣昕捷,如今怎樣了
    「吾常聞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赤兔之死》高考滿分作文年年都有,但對廣大群眾來說,能讓人尤為驚豔的卻是鳳毛麟角,因此對高考滿分作文比較關注的除了中學師生大概就只有一些招生工作者。
  • 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原文及賞析
    在作文評卷中一位考生用古白話寫就的佳作不僅讓閱卷老師一致拍案叫絕,給出了滿分,表示願意採取特殊政策破格錄取該生,那麼這篇滿分作文有何出奇之處呢
  • 19年了,以《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江蘇男孩,現狀如何
    ——《赤兔之死》2020年的高考,浙江考生以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了。該文的作者引用了大量哲學、文學名言,使得作文晦澀難懂而引發爭議,但總體上也體現了作者的文字功力。不過,《生活在樹上》並非有史以來最奇葩的作文。
  • 19年過去了,當年憑《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男孩,現狀如何
    2001年,江蘇南京的「理科生」蔣昕捷,憑藉一篇《赤兔之死》拿到了高考作文滿分。在一片質疑聲中,他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但是,自蔣昕捷之後,許多高考生受到影響,紛紛「另闢蹊徑」,比如「甲骨文」等,甚至今年浙江出現了《生活在樹上》那樣連閱卷老師都看不懂的哲作文來博得高分,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這也是何教授等人當年沒有料想到的。
  • 19年前那位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獲得滿分的考生,如今咋樣了?
    文/小周聊教育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所以每年的高考也備受關注。在今年高考中,就有一位浙江省的考生以一篇《生活在樹上》作文引發了網友熱議。這篇作文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整篇文章讀起來也是比較晦澀的,但是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這位考生的文學功底很深。
  • 19年了,曾用《赤兔之死》獲高考作文滿分的蔣昕捷,現狀如何?
    2020年的高考,一篇以《生活在樹上》為名的作文,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為引,用文學知識徵服了老師,最終榮獲滿分。一、《赤兔之死》2001年結束高考之際,閱卷老師們在加緊時間認真查看語文試卷這篇名為《赤兔之死》的文章,立意為赤兔為了誠信而捨身的故事,擬人手法意境高遠,讀起來十分新奇有趣。而且深刻突出了文章的主題,讓讀者從心裡感嘆誠信者乃真英雄也,讀起來意境十分高遠,文章質量實屬上乘。
  • 教師心裡話:2020年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不應該過度宣傳
    老師緊張,學生和家長更緊張。這不,就在剛才有家長微信我,他說:老師,這篇作文我要不要叫孩子背下來?哪篇作文?他指的是2020年浙江省的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不用背。可以給孩子看一看,順便積累幾個生字。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我的一些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對浙江的一份高考滿分作文議論紛紛,表揚的有,批評的也有。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我也懷著好奇心看了這篇文章,頭天晚上看了3遍,第二天早起坐車的時候看了2遍。
  •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遴選---《赤兔之死》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
    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因其文字晦澀難懂而引發爭議。日前,卷組組長因擅自洩露答卷及評卷細節 被停止其工作。個人認為,考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一定有著相當大的閱讀量和相當的文學基礎,應拿高分。但其文章過於晦澀,生僻字叢生,不夠貼近生活,給滿分是否過譽?個人還是欣賞《赤兔之死》那樣的文章。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讀懂了嗎?
    8月2日,浙江省一篇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們熱議。「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當你讀完這段文字,是不是有種智商不在線的感覺,整個人都是懵的,一句也沒與讀懂。
  • 赤兔之死|高考滿分作文
    5歲就迷上袁闊成講的《三國演義》,小學就讀過很多遍《三國演義》,連打遊戲都喜歡「三國」題材的蔣昕捷,早就琢磨過赤兔馬的下落,他根據赤兔馬先後跟隨呂布、關羽,後病死在馬忠之手的情節,杜撰了赤兔馬為忠義誠信的關羽殉主的故事。這就是名震中學教育界的江蘇省首篇滿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誕生過程。讓我們再重新回憶一下這篇作文吧!閱讀下面一則寓言,根據要求作文。
  • 先寫《赤兔之死》滿分作文,後寫「圍剿地溝油」的他,現狀如何?
    每年語文高考的滿分作文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比如今年的《生活在樹上》。這樣的作文奇特、有趣。高考也從來不缺少此類的作文,2001年,當時的一篇《赤兔之死》掀起一陣「古文學」熱潮,在那時,網際網路並不像如今這般。而其作者也靠這篇高考作文而被南京師範大學破格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