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十年化學領域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一百萬

2020-12-14 科學網
中國近十年化學領域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一百萬
位居第四;單篇平均引用次數低

 

湯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團近日推出近十年化學領域論文發表前20名國家或地區排名,統計時間段為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31日。其中,美國的論文發表總數、論文總引用次數和平均每篇論文引用次數分別為229,635、4,308,363和18.76,位居首位;雖然中國的論文發表總數和論文總引用次數分別為181,496和1,245,602,分列第2和第4,但平均每篇論文引用次數只有6.86,排名靠後。以下為詳細排名:

 

Rank

Country

Papers Citations

Cites per paper

1

USA

229,635

4,308,363

18.76

2

JAPAN

115,760

1,363,434

11.78

3

GERMANY

96,984

1,349,496

13.91

4

PEOPLES R CHINA

181,496

1,245,602

6.86

5

FRANCE

66,244

852,544

12.87

6

ENGLAND

55,781

844,654

15.14

7

SPAIN

46,762

581,282

12.43

8

ITALY

42,623

528,136

12.39

9

CANADA

33,507

454,102

13.55

10

INDIA

64,903

451,536

6.96

11

SOUTH KOREA

36,557

360,424

9.86

12

NETHERLANDS

18,817

346,562

18.42

13

SWITZERLAND

18,663

328,949

17.63

14

AUSTRALIA

19,131

237,923

12.44

15

SWEDEN

14,800

226,028

15.27

16

RUSSIA

61,590

219,541

3.56

17

POLAND

29,453

207,607

7.05

18

TAIWAN

20,041

186,746

9.32

19

BELGIUM

13,246

166,600

12.58

20

BRAZIL

20,637

158,281

7.67

 

 

相關焦點

  • 科學網—中科院居全球近十年化學領域論文總引用數榜首
    湯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團近日推出近十年化學領域論文發表前25名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國科學院以357,682 的引用次數位列發表論文總引用數第一。
  • 中國近十年科技論文總引用數逾500萬次排名上升 - 中國在線
    新華網北京1月30日電(記者 餘曉潔)湯森路透支持的科學觀察網站30日推出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十年間科技論文發表情況的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國論文總引用數為5191358次,排名由去年同類統計的第八上升至第七。美國以48862100的引用數保持第一。  德國、英格蘭、日本、法國和加拿大分列第二至第六位。
  • 中國SCI論文中化學學科論文最多,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中國SCI論文數最多的十個學科中,化學位居第一;材料科學、化學和工程技術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在國內各學科領域排在前1/10水平的論文,構成中國卓越科技論文資料庫。 國際高被引論文數量世界排名第二 2009-2019年被引用次數處於各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30755篇,佔世界份額為20.0%,數量比2018年增加了23.9%,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佔世界份額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
  • 日媒:中國在71個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全球最多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在2015年-2017年全球高品質科學論文的國別比例中,中國在理工類的71個領域裡,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佔據的領域數量超越其他國家。由此可見,世界最尖端的科學研究領域呈現中美兩強的明顯趨勢。
  •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其中,要求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現在,這一目標已提前實現。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雖然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統計時的8.55次提高9.9%。   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各學科論文在2007—2017年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
  • 韓媒:全世界被引用次數最多論文 中國是韓國4倍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韓媒稱,據調查結果顯示,在全世界研究者引用最多的論文中,中國科學家的論文所佔比重達到韓國的4倍。這意味著,在最高水平科學技術實力方面,中國已經超過了韓國。  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12日報導,韓國開發研究院11日公布的《國家研究開發體系革新方案研究》報告顯示,據統計,2002年到2013年之間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中國論文所佔比重為5.1%,韓國僅為1.2%,是韓國的4倍以上。  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是指,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引用頻率最多的前1%的論文。
  • 從論文引用數看我國科技創新力
    湯姆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團的產品「基本科學指標」會定期公布最新統計和分析的,來自全世界近150個國家和地區在最近10年和加2個月、加4個月、加6個月、加8個月、加10個月內發表的科技論文總量、所有論文總的被引用次數以及每篇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 2016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SCI論文數化學學科居首(附各高校研究所論文排行)
    其中,要求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現在,這一目標已提前實現。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雖然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統計時的8.55次提高9.9%。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各學科論文在2007—2017年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
  • 世界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論文
    一篇就足夠了,這可是全世界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截至2004年1月,這篇題為《用Folin-酚試劑測量蛋白質》的生物學論文已經獲得了275699次引用。論文中,洛瑞根據自己在美國紐約公共健康研究所作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測定蛋白含量的方法。
  • 近十年論文發表前20名國家地區最新排名出爐
  • 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引用次數躍居世界第二 高被引論文增加18.7%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田曉航、餘曉潔)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 無人引用的論文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是評判一位科學家或一篇論文水平好壞的重要指標(但不唯一)。不管是毀譽參半的期刊影響因子,還是日漸興起的科學家h-index,計算方法都是基於論文被引用次數。一篇高被引論文標誌著它至少具備實用價值高、觀點具有啟發性、緊追熱點等優點中的一條。當然,也有少數例外,大量「負面引用」起到的是反效果。不要以為只有學渣研渣才擔心論文的引用。
  • 深度 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三十篇論文(附下載)
    不過,2012年以來,這個領域變了很多,當時深度學習技術開始成為潮流,而且在許多計算機視覺基準方面其表現超過了傳統方法。無論這一趨勢是否能夠持久,我認為,應該將這些技術放入名單。正如我提到的那樣,被引越頻繁未必意味著文章貢獻越大。不過,高引證率經常暗示著人們已經發現了某些有趣的東西。據我所知,以下就是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被引最多的論文。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新聞稿
    一、我國的高被引國際論文數量、國際熱點論文數量雙雙進入世界排名第3位,排在美國、英國之後。2006-2016年十年間中國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69萬篇,佔世界份額為12.8%,世界排名超過德國,由去年統計時的第4位前進到第3位。中國近2年間發表的論文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國際熱點論文為495篇,佔世界總數的18.0%,世界排名首次進入到第3位。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國內論文+卓越論文)
    一、中國卓越國際科技論文若在每個學科領域內,按統計年度的論文被引用次數世界均值劃一條線,則高於均線的論文為卓越論文,即論文發表後的影響超過其所在學科的一般水平。2009年我們第一次公布了利用這一方法指標進行的統計結果,當時稱為「表現不俗論文」,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
  • 科技論文引用比例:美國在80個領域中排第一,那中國和日本呢?
    按照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的調查統計,在針對全球151個重要研究領域中,各國科學論文被引用的次數指標中,美國再次傲視群雄——在80個領域排名第一。這就說,目前在全球各國中,美國仍然是科技實力最強的國家。第二名可能會稍微出乎部分網友的意料,是咱們中國,在其中的71個領域中,被引用的科技論文次數最多。這意味著,中美兩國遠超其他各國,包括著名的日本、德國——其居第一的領域連1個也沒有。按照日本方面的統計,在1995年、1996年到1997年這3年間,有83個領域的科學論文引用中,日本進入到前5名。
  • 2020年中國醫療機構科技論文大排名 | 科技部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由中國科研人員發表在國際、國內的論文共同組成。國際部分選取各學科領域內被引次數超過均值的論文。在此基礎上,加入高質量國際論文、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等不同維度選出的國際論文。中國卓越科技論文是指卓越國際論文與卓越國內論文的合集。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QS論文引用亞洲第11,THE全球大學排行第93
    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8個學科學術影響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學科國際排名方面,目前,中科大已有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數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和植物學與動物學等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其中材料科學、地球科學、工程科學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一、我國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NEW ENGLJ MED、CHEM REV、LANCET、JAMA-J AM MED ASSOC、NATURE、CHEM SOC REV、SCIENCE)。
  • 他們的論文被同行引用最多
    此次共有7人次上榜,較2019年增加3人次,與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並列中國內地高校第23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有3位校長講座教授——張大鵬、葉德全、黃憲達教授上榜。清華大學有55人次入選,在全球機構中排名第9位,在中國內地高校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