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裡說的暫時降低要求,指的是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學習成績,我們對後進生的要求不要一下子提得那麼高。如果要求後進生一步登天,那他肯定會喪失信心的。相反,適當降低要求,給他們一個「過渡期」,他則可能會躍躍欲試,逐步進步。
對行為習慣降低要求。
我教高一時發現一個男生吸菸。我年輕的時候肯定會大發雷霆。
這個學生說他從小學就吸菸了,已經習慣了。所以,我耐心地和他談心,讓他真正明白中學生吸菸的壞處,首先不是道德上,而是健康方面的。
談心的過程持續了很長,最後我對他說,我不要求你一次性戒菸,但你得給自己訂個計劃,每天或每周遞減吸菸量。他認真想了想,說第二天告訴我。
第二天,他告訴我,以前是每周兩包煙,現在他打算爭取每周一包煙;做到之後,再減量,爭取每周半包……我同意了。
我說:「我不可能每天都守著你,監督你的只能是你的毅力和良心。不過,如果哪一周做到了你的承諾,就告訴我一聲,算是給我報喜。如果沒做到,不要緊,第二周重新開始。我相信你!」計劃開始的第一周周末,他很興奮地告訴我「做到了」,那一周他只吸了大半包煙。
但是,第二周周末他沒來報喜,我知道他沒能戰勝自己,但我也沒找他談。第三周周末他依然沒來報喜,我也依然沉住氣等待著。第三周周末他又來報喜了……就這樣,經過大半學期的時間,他終於告別了吸菸的惡習。
對學習成績降低要求。
後進生的學習基礎已經極其薄弱,學習習慣也非常糟糕,當然學習興趣更是蕩然無存。在這種情況,你要求他們馬上就衝到前面,不可能。
我在拙著《愛心與教育》中,曾專門談到如何先降低後進生的學習要求,然後慢慢提高他們的興趣和信心,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的方法。簡單地說,我就是根據不同後進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成績,不同程度地降低要求。
或減少作業量,減輕作業難度;或根據具體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布置帶有個性特色的作業;或乾脆不布置作業,而是叫他抄寫有關知識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