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媽媽總是覺得自己孩子比別人家的可愛?

2020-12-20 洞見商業智慧

為什麼大多數媽媽覺得自己孩子最可愛?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喜歡吃手抓餅,有前有陣子住天河的時候,樓下就是一條小吃街,我幾乎每天都會去街邊賣手抓餅的小攤上買一個回來解解饞。後來搬家了,附近沒有什麼小吃,也沒找到賣手抓餅的。而以前的小吃街隔太遠,於是也就很少去了。但心裡總是有些念念不忘。

有一天告訴我老婆說在網上給我買了一盒手抓餅讓我解解饞。本以為放在微波爐熱一下就行了,也沒對它的味道抱太大期望。可打開一看,沒想到這貨居然叫「香煎手抓餅」,還要求用平底鍋倒上少量食用油加熱,將一張手抓餅放在平底鍋慢火煎至金黃,煎好一面再翻過來煎另一面,兩面金黃即可出鍋。

一方面是真饞,一方面是感激老婆的體貼,反正我是完全照做了,不知為什麼,這次的手抓餅居然真的特別好吃,簡直秒殺我以前吃過的任何一家店賣的餅。

認為真是因為這個手抓餅特別好吃嗎?

當然,這是基礎。但是,這背後除了它本身味道不錯外,我認為其實還有一種心理作用,從行為經濟學來講應該叫做「雞蛋理論」。

為什麼大多數媽媽覺得自己孩子最可愛?

那麼什麼是「雞蛋理論」呢?據說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一家食品公司發現,他們的蛋糕粉一直賣不好。研發人員對配方不停改進,用戶就是不買帳。這個問題難倒了食品公司。

最終,美國心理學家歐內斯特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發現,蛋糕粉滯銷的真正原因,是這種預製蛋糕粉的配方配得太齊了,家庭主婦們損失了「親手做的」那種感覺。

於是歐內斯特提出把蛋糕粉裡的蛋黃去掉。這個想法被稱作「雞蛋理論」。雖然這樣讓蛋糕的烘培增加了難度,但家庭主婦們覺得,這樣做出來的蛋糕,才算是我「親手做的」嘛。而去掉了蛋黃的蛋糕粉的銷量獲得了快速增長。

這種對於某件物品參與的越多,越有成就感,就越容易高估該物品的價值的消費行為也被稱為「雞蛋理論」。商業中常見的運用情形很多,比如我經常在周末的時候,帶著老婆孩子去郊外果農的大棚裡摘草莓,按理說,果農省去了摘草莓、運草莓的時間、精力和成本,賣給我的價格理所當然比去水果檔便宜。然而事實是,我跑到果農的大棚裡自己動手摘下的草莓的價格遠比水果店貴得多;

為什麼大多數媽媽覺得自己孩子最可愛?

你有去過宜家家居嗎?你是不是也熱衷於購買宜家的半成品家具,回家自己組裝。而且肯定覺得你裝的這個家具是最棒的!誰說它不好,你一定會認為他沒眼光,不懂得欣賞,對吧?

再比如,每個媽媽都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曬娃,你不妨去問任何一個媽媽,問她認為誰家的小孩更可愛,答案十有八九都會是認為自己的小孩可愛,因為那才是自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花了無數的精力、心血和母愛生產出來的「產品」啊!

為什麼大多數媽媽覺得自己孩子最可愛?

「雞蛋理論」無處不在,不管是經濟學裡面的「沉沒成本」,還是賭場上孤注一擲的賭徒心態,或者是職場商戰中的各種博弈,還是戀愛婚姻中的雙方付出,都值得我們去深思。你身邊是否有「雞蛋理論」這樣的案例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總是覺得別人家的老婆好?
    有句話是這麼說滴:老婆要別人的好,娃兒要自己的乖!事實上這些都是表面上的現象!在一個真正男子漢的心裡,他會把自己的老婆看得比其他任何女人重要!只不過道德不允許,所以大部分的男人,都只能自己做做白日夢,夢著別人的好老婆!那為什麼那麼多的男人,就一直覺得別人家的老婆就是最好的呢?完全是因為男人的「色」!
  • 為什麼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
    消息一出,大多數網友羨慕之情溢於言表,紛紛感慨又是別人家的孩子!我不怎麼關心消息內容,我想到的是,為啥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大家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們什麼時候能發點好消息讓廣大網友也羨慕嫉妒恨一下呢?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總是落後一步、慢人一拍?我把我的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看有沒道理。我覺得可能的原因有下面這些:第一,我們的孩子沒別人家的孩子志向遠大。
  • 好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好媽媽也一樣都是「別人家的媽媽」
    聽我來解釋哈:首先,作為家長看到優秀的孩子,我們總會發出一聲驚嘆:看看,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其實在孩子眼中是不是也會有「看看,這是別人家的媽媽(爸爸)?」01先跟大家說兩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我的親身經歷。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優秀?這種想法會誤了自家孩子
    看到一位朋友發的朋友圈,他知道鄰居家孩子因為考了第一名,登上了領獎臺,還當了升旗手,於是在兒子面前誇了那孩子好幾次。沒想到兒子卻突然發脾氣了:「你那麼喜歡他,那讓他給你做兒子呀!」朋友當時就愣住了,他才意識到總是誇別人家的孩子,未必是種好的教育,甚至有可能將自己的孩子逼入歧途。「教育孩子不能用激將法,而是應該正面引導。」
  • 不要以自己孩子的短板和「別人家」孩子長板比較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張姐看著兒子考了59分的卷子,心裡感嘆這孩子沒救了!我想問,是不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同感,那就是當我的寶寶生下來那一刻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是最偉大的母親或者父親,覺得自己的寶寶是天下第一。可後來才發現,閨蜜或者哥們老王的孩子特別聰明,考試總是滿分……時間久了,我們不禁想問,是不是在醫院抱錯了?「別人家」的孩子才是我的孩子!
  • lucky因為自己爸爸誇讚別人家的孩子,居然翻了白眼兒!
    並不是因為人家的爸爸媽媽長得多好看,是因為這個孩子把自己的媽媽帶到了一定的高端,再加上,就是因為自己長得這麼可愛,就把自己的媽媽帶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是讓人意,想不到居然這個年代還可以有一個孩子帶著自己爸爸媽媽紅火,可以看出來這個孩子到底是可愛到什麼地步了。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看起來總是很優秀?
    經常能聽到很多父母在討論:自己的孩子明明也很努力了,為什麼就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學習那麼好呢?不知道別人家的父母是怎麼教的?幾乎90%以上的父母都會為孩子的學習發愁,即使你的孩子在外人看來已經是很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了,家長還是會經常抱怨孩子成績不好。
  • 說說養娃Ⅰ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媽媽也不是別人家的媽媽
    為什麼我看到別人孩子的媽媽都充滿耐心、溫柔、包容、有方法?而我卻時常不耐煩、發火、焦躁、抱怨、笨拙呢?我難道是一個少有的會跟小寶寶鬥氣的媽媽嗎?我安慰自己,人無完人,我不應該跟別人家的朋友圈對比,甚至都沒有比較的必要。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30多的年紀,談得最多的就是「孩子」,沒辦法,當媽了,娃肯定是第一位的。最近一位寶媽跟我們聊天的時候,提到了一件讓她非常頭疼的事情,她女兒總是喜歡偷偷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她氣瘋了。 我們安慰她說,彆氣,說說怎麼回事。她說發現好幾次了,每次都用心教育,還帶去人家道歉了,都沒用,過段時間還是會拿。
  • 你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你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家的孩子」請看別人家的孩子吧!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如果換做你,你能做到嗎?你能陪伴嗎?你捨得讓孩子受凍挨餓學習嗎?答案是:不能!今年的假期太長了!長的孩子都玩膩了,你都焦慮了!不知道如何按排孩子!其實最懶惰的是家長,怕麻煩,怕陪伴!
  • 教育不要跟風,家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自己家的孩子有自己的優點,別人家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點,如果總是把他們兩個放在一起來看,會對他們造成不好的影響,結果很可能自己家孩子的優點沒了,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也沒了,這是很嚴重的。育兒專家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與眾不同的潛能和特質,父母既要看到自己孩子的優缺點,也要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缺點,但最好不要將兩個孩子的優缺點做比較,否則容易讓孩子失去自我。
  • 為什麼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覺得自己還不夠溫柔,情緒化嚴重,似乎每次情緒爆發後,都會陷入一個焦慮的的階段。每次把臉對準淋浴時衝下來的熱水,憋氣,回憶自己做過的種種,我開始發抖,覺得什麼都做錯了,所有人都要離開,所有人對我是不是都是討厭的。
  • 父母應該接納不完美孩子,別讓比別人家孩子成了孩子童年「陰影」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的童年左右,總是陪伴著這麼一個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可能集齊了我們自己從來不具有的屬性,是一個完完全全碾壓我們的存在,他們一般共有特點是:他上學名列前茅,畢業工作世界500強···他聰明又勤奮,懂事又乖巧···他能說會道,熱情開朗···很多很多,總之一句話,
  • 這種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在別人面前是乖小孩,自己在家卻卑微膽怯
    "小溫不止一次這麼跟孩子說過,可孩子卻總是紅著臉低著頭。一次家長會後,小溫跟這名女孩的媽媽說起這件事,希望她多鼓勵鼓勵孩子,畢竟家長在孩子心裡的作用是難以替代的。也不要覺得自己成績還不錯就不喜歡理人,比你優秀的還有很多呢。"女孩媽媽聽完小溫的話卻反而嚴厲地教訓了孩子,而女孩在她媽媽面前也表現得更加卑微膽怯。這下小溫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孩子總是這麼膽小了。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會看大人的臉色的,大人對待孩子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表現。
  • 你為什麼總是在否定自己,羨慕別人?
    你為什麼總是在否定自己,羨慕別人? 那是因為你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同時對別人的經歷也缺乏了解。 其實,你也是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做了一段時間的真題後我覺得實在太痛苦,又放棄考研去找了家公司實習…… 那段時間我陷入了一個自我懷疑的怪圈,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沒有別人優秀,沒有別人努力,幹什麼都半途而廢……… 直到有天,快被專業書折磨瘋了的室友對我說:我真的覺得你很瀟灑,想做的事情立刻就去做,不計較得失也不後悔,看你這樣活著,我覺得人生好像可以有另一種答案。
  • 「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們也要有」父母跟風有風險,媽媽要謹慎
    晚上照例吃完飯,爸爸帶小沫出去溜達消食,不一會就回來了(每次爸爸帶出去總是很快就給領回來了[捂臉]。。。),「老婆,鄰居家剛剛說他家寶寶都上繪畫課了,這麼小就要學畫畫呀,回頭咱也報個」爸爸給我講到,「我先想想,回頭再看吧」一時覺得百感交集,估計以後這種別人家寶寶如何的事情會很多!
  • 「別人家媽媽」
    做為家長,我們常常會喜歡「別人家孩子」,總是對自己的孩子諸多不滿。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對你這個爸爸或者媽媽,是否滿意? 今天早上,我聽了這樣一個故事,想與各位家長分享: 昨天去公園跑步,偶遇學校中學部的棒球比賽結束,一對母子就走在我的前面,兒子一直在抱怨說「真喪!又輸了!我們都已經打了兩年了,從來就沒有贏過他們。」
  • 媽媽,求你了,別再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
    很多孩子都大膽地吐槽親子關係,其中一位女孩說出所有孩子心聲,那就是媽媽總是喜歡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多,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大聲地吐槽:「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口中也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媽媽就經常跟我說,你看看你們班的那些同學,每一個體育都及格了,而你,什麼都不行。」
  • 為什麼稱讚都給了「別人家的孩子」?
    案例:他覺得自己從小就有個夙敵叫「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不聊QQ,不喜歡逛街,天天就知道學習。
  • 孩子總是蜷腿睡,不要覺得可愛,這是孩子發出的信號
    導讀:孩子總是蜷腿睡,不要覺得可愛,這是孩子發出的信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是蜷腿睡,不要覺得可愛,這是孩子發出的信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