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出視頻號,張小龍預告的短內容有點像Ins

2020-12-17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園長,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如果沒有在 2012 年註冊微信公眾號,一定要在 2020 年申請一個微信視頻號。

「微信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可能近期也會和大家見面。」

2020 年 1 月 9 日,張小龍「故意」缺席了微信在廣州舉辦的公開課。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長達 12 分鐘的視頻,視頻裡,他講述了對「信息互聯」的 7 點認識。其中,不乏對微信及其內容生態的深刻反思。

在視頻的最後部分,張小龍回顧了微信公眾號的發展歷程。一個很大的遺憾是,以文章為代表的」長內容「始終是公眾號的主要形態,」短內容「卻沒有面向公眾的分發渠道,「我們在短內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

「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張小龍的結論是,「相對公眾號而言,我們缺少了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

最近,這個載體開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發現,微信在發現頁面為部分用戶上線了「視頻號」獨立入口,專供視頻和圖片的發布。

2020 年 1 月下旬,微信還僅將視頻號的試用區域限定在廣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的部分用戶。如今,相當一部分北京地區用戶也能進入測試入口,內測範圍大幅擴展。張小龍所說的短內容,這次真的來了。

在微信裡植入一個Ins?!

微信的「視頻夢」由來已久。

早在 2018 年,微信就開發了「看一看短視頻」小程序、時刻視頻等短視頻類功能; 2019 年 8 月,微信先是聯合快手,推出了可以上下無限刷的「看一看視頻」,緊接著,上線了公眾號視頻原創聲明標籤,一度被看作微信發力短視頻內容的信號。

微信在短視頻領域的相關動作 製圖:刺蝟公社

從那時起,不少視頻創業者開始布局微信的傳播和分發。一時間,微信成了短視頻的新風口。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Pro上為微信短內容做「預告」,更是激起了人們對微信短內容形態的猜測。

現在,視頻號開始規模內測。張小龍所言的「短內容」,落地形式也被確定為「視頻號」。視頻號雖以視頻為名,其中的內容卻不光是視頻。通過申請的用戶,可以上傳 1 分鐘以內的視頻和 9 張圖片。申請發布資格也幾乎沒有門檻,機構和個人用戶都可以申請。

從內容展現模式上看,微信視頻號像極了Ins和綠洲。和這些短內容平臺相比,視頻號採用了幾乎一致的內容展現形態,點讚、評論等互動形式也比較類似。

微信沒有在內容展現模式上做太多創新,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增強互動上。在視頻號中,用戶可將其中的內容直接轉發朋友圈和微信聊天場景,也可以看到陌生人的評論內容。一個在微信生態中落地生根的中國版Ins,也將比那些另起爐灶、模仿Ins的短內容產品更具互動性。

微信發力短內容的時機和野望

「我們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可能會引起信息洪流流向的變化。「 2020 年的微信公開課上 ,張小龍傳達了自己對於微信「力量」的認知和判斷。

微信的產品方法論中,往往很少對產品進行大幅度調整。很多功能曇花一現,正是因為微信在龐大的新產品流量中嗅到了不安,為此不惜砍掉風頭正勁的新功能。 2016 年初的朋友圈付費照片, 2019 年末的朋友圈表情評論,都是張小龍這個判斷的絕佳註腳。

微信發現頁的短視頻入口和用戶主頁

在發現頁增加短內容入口,遠遠比朋友圈的幾個功能迭代重要得多。微信在此時上線重大功能改進,顯然是經過了縝密的考慮和部署。

2020 年,微信公眾號亟需進行一場」新舊動能轉換「。

最近一兩年,」打開率下降「始終是困擾公眾號創作者的一大問題,公眾號的」階層固化「也變得越發凸顯——早期大號地位穩固,後來的公眾號創業者只能慨嘆錯過了內容紅利期。用戶也能感覺到,最近一段時間殺出重圍的微信公眾號,已然寥寥無幾。

固化的內容生態顯然是不健康的。在此時引入新的「負熵」,成為微信穩固內容護城河的必然做法。

此外,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短內容」,一直是微信甚至騰訊在內容平臺中的短板,也是微信團隊念念不忘的缺憾。曾經與短內容失之交臂的微信,正想著用這種方式查漏補缺。從內部產品迭代和外部競爭壓力、市場需求的角度看來,短內容都已經是微信需要優先進化的方向。

不用替朋友圈操心,它不會變成QQ

提到微信中的圖片和視頻功能,用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朋友圈。

視頻號的位置緊挨著朋友圈,就在朋友圈入口的正下方。當微信的發現頁上,突然有了兩個同樣承擔短視頻和圖片功能的入口,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功能上的重合。視頻號中的圖片功能和朋友圈完全一致,唯一的區別在於,視頻號中的短視頻長度達到 1 分鐘,突破了朋友圈視頻 15 秒的限制。

視頻號也沒有設置創作者門檻,在用戶上和朋友圈也完全重合;此外,其內容可以轉發到朋友圈,但朋友圈內容不能轉發到視頻號中。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朋友圈會不會在視頻號上線後被漸漸邊緣化,就像微信出現後的QQ那樣?

可以預見的是,朋友圈並不會被弱化,而是在微信進化的過程中,和視頻號等其他產品融合發展,共同服務微信內容生態。早在 2019 年底,微信就開始發力看一看、搜一搜等內容渠道,在朋友圈和熟人社交體系之外,開闢新的內容分發場景,幫助用戶藉助興趣、職業等元素打開新的視野。

視頻號的圖片(左側)和視頻(右側)展示形態對比

視頻號也不例外,微信並不想邊緣化朋友圈,而是為公眾號的內容創業者提供一個多樣化渠道。它與公眾號的「單向透明」(只能單向轉發視頻號到朋友圈),也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朋友圈內容的豐富。

但這並不意味著視頻號對朋友圈毫無影響。微信始終將朋友圈作為一個「輕度分享」的內容渠道,不鼓勵在其中轉發過多營銷和商業化內容。比如,在朋友圈中複製式轉發的圖片、文字和視頻,往往會被檢測出來加以摺疊。

視頻號的出現,給了有營銷推廣需求的用戶新的選擇。

以朋友圈中的微商、代購為例,他們經常需要發送小視頻、圖片等「短內容」,但朋友圈的發送效果往往受到好友數量的限制,也會受到被動摺疊等因素影響。更加開放的視頻號,也將幫助朋友圈「疏解」商業化內容的壓力,促使朋友圈環境回歸輕分享空間的本質。

我們會看到微信的第二次內容爆發嗎?

公眾號是微信內容生態的第一次爆發。它」造就「了一大批」公眾號網紅「。直到今天,公眾號仍是微信內容生態的基石,也是品牌主進行營銷推廣的必備工具,甚至還養活了幾十乃至上百萬內容創作者。

如今,一個在體量上可以比肩公眾號的新渠道來了。

視頻號的內容形態類似Ins和綠洲,短視頻和「 9 圖」這兩種短內容載體,意味著微信想要植入的功能,瞄準的是抖音和微博。藉助微信社交關係網的賦能,視頻號的重要性,也將很快被內容創作者和品牌主所認識。

如果在 2012 年錯過了公眾號,最好不要在 2020 年錯過視頻號。

上一輪「長內容」的紅利消散後,」短內容「,特別是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短內容「,仍處於戰略機遇期。順應這個趨勢的不僅是微信,微博熱推的綠洲、持續火爆的小紅書,都在迎著「短內容「的風口試圖加速起飛。

短內容創作者的「待遇「也水漲船高。對於短內容創業者而言,龐大的用戶基數,使得微信視頻號本身就是一個比其他短內容產品更好的平臺。背靠微信大樹,即使創作者當不了KOL,還做不了KOC嗎?多一個渠道,就多了一分被用戶看到的機會。

騰訊官方視頻號關於「視頻號」的說明

(禁止套娃!)

視頻號也將是「成熟「公眾號創作者的新舞臺。在視頻號中發布短內容時,創作者被允許附上公眾號連結,可以幫助公號實現微信內部的「合規」導流。如何用短內容的表達形式,更好地傳播長內容在深度、全面等維度上的優勢,也是「傳統」的長內容創作者需要考慮的全新課題。

「信息的寬廣度和質量,一直是微信想要解決的問題。」

張小龍在 2020 年微信公開課Pro演講中如是說。當微信用視頻號這種方式落地「短內容」,擴展「信息寬廣度和質量」時,微信不斷延展的地平線上,新的機會也如朝陽般冉冉升起。

相關焦點

  • 微信視頻號是什麼,視頻號怎麼申請開通?
    張小龍在公開課中反思了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兩個小小失誤,為了彌補在短內容方面的缺失,微信決定發力短內容,創造一個人人都可以創作的載體。「短內容一直是微信要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近期會和大家見面」、「我們很重視人人都可創造的內容」張小龍在公開課上說。
  • 微信深夜顛覆性更新!新增微信豆、打賞抽獎,視頻號要大爆發?
    這次全面更新後,張小龍也出現在了視頻號的直播連麥中,據 @新榜 消息,張小龍在視頻號博主阿禪的直播間進行了連麥: 難怪編輯部有同事說,最近爸媽已經開始分享視頻號的內容給 ta 了。 2)讓更多用戶生產視頻 當然,視頻號要想能火,僅僅有人看視頻是遠遠不夠的,更核心的還是視頻號裡面有足夠多的優質內容。
  • 被選中的微信視頻號:騰訊的短視頻野心,還是下一個小程序?
    2020年1月份,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承認過去微信在內容多樣化上尚顯不足,拉開了「短內容」測試的序幕。灰度測試三個月後,對於微信視頻號的討論從「像什麼」、「怎麼做」,延伸到畫風過於「兇殘」。在向移動網際網路的轉型中,微信公眾號成為圖文信息最重要的載體。這一批作者順理成章也是視頻號最初的一批創作者。
  • 5個月增2億用戶,視頻號能否讓騰訊短視頻翻身?
    騰訊死磕短視頻領域已經7年,在2013年,騰訊就推出了微視,品牌曝光、明星效應,騰訊有多少資源就在微視上砸多少資源。但無奈微視就像扶不起的阿鬥,至今都沒有爆紅過。這7年間,騰訊相繼推出yoo視頻、下飯視頻、貓餅等十幾款短視頻軟體,但無一例外不以失敗告終,而微視這個騰訊的親大兒,至今還在拿錢砸。
  • 張小龍的彩蛋終於來了,「微信視頻號」正式上線!
    >還記得張小龍在 2020 微信公開課 Pro 的視頻演講中提到的微信的短內容嗎?一個微信號可以創建一個視頻號,建議企業或機構使用非私人微信號進行開通。微信團隊進一步介紹,目前部分城市的用戶更新到微信最新版本後,可在微信的「發現」中看到「視頻號」入口,進入後可瀏覽不同帳號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短內容。目前參與內測的發布者可以在「視頻號」入口申請創建帳號,帳號審核通過後即可在移動端發布圖片、視頻等短內容,可帶文字及公眾號文章連結。
  • 微信視頻號佔位卡點,搶奪短視頻新紅利
    1月22日,微信正式宣布開啟視頻號這一「短內容」的內測申請。因為有張小龍光環加持,這一功能備受關注。不過相對來說,當時視頻號的知名度仍有很大局限。雖然在網際網路界「封神」,張小龍並非大眾明星。媒體競相報導之後,視頻號潛伏而下,悄然運行。而在一定程度上看,明星是網際網路產品的「破圈」工具。伴隨視頻號上更多明星入駐,這一產品正加速進入大眾視野。
  • 關於視頻號的30個終極問答
    如何抓住視頻的紅利,微信視頻號到底是誰的機會?既然是微信推出的短視頻產品,應該是所有中國人的機會。但是,在任何機會面前,機會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像大型的MCN機構、明星和短視頻網紅在內容方面,肯定有先發優勢,視頻號也必然成為他們一個新的內容分化渠道,他們還會繼續收割。
  • 今年張小龍又說了什麼?反思公眾號兩大失誤,微信新版本發力短內容
    來源:36氪文 | 宋子喬張小龍未出席現場,是對微信效率至上主義最好的詮釋。1月9日,2020微信公開課PRO在廣州保利世貿博物館舉辦,主題為「未完成Always Beta」,活動開場,是一段張小龍12分鐘的的錄播視頻。
  • 「視頻號」深度分析,微信短內容殺手鐧(上)
    2020年1月初,「微信之父」張小龍在2020微信公開課中講到:「我們當年有個小小失誤,一個是,公眾平臺很長時間都只有 pc web 版,這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我們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為內容的載體,使得其他的短內容的形式沒有呈現出來,那使得我們在短內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公眾號本身並不是為媒體準備的這樣一個原因。」
  • 松無病:為什麼張小龍不把視頻號的格式設置成抖音一樣的全屏?
    簡單表述就是,一個頁面上可以看到2個視頻內容。說真的這種觀看的體驗很差,下面的視頻會分散看視頻人的注意力。是張小龍疏忽了?還是微信團隊做不出像抖音一樣的全屏模式?我的思考是,這是張小龍和微信團隊特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說微信視頻號也做出了一個和抖音,快手這些平臺一樣的視頻號。那很多在抖音的頭部大號,直接就可以把他們以前火爆的視頻內容搬運到視頻號。
  • 張小龍曝光微信新功能
    張小龍曝光微信新功能2020-01-09 12:06出處/作者:PConline原創整合編輯:xiny責任編輯:zhengjinxu> [PConline 資訊] 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PRO在1月9日正式舉辦。
  • 如何申請開通、玩轉視頻號搶佔第一波紅利期?你一定要懂這些!(含...
    2020微信公開課張小龍就說要發布段內容。最近微信推出新功能,視頻號正式上線。上線十多天,現在還處於內測中,只有部分人可以發布視頻。長按識別回復【視頻號】獲取視頻號內測快速申請通道本篇文章從什麼是視頻號?
  • 張小龍:微信將推出獨立APP,公眾號更方便發短內容
    1月15,在今天騰訊舉辦的2018微信公開課上,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在現場做了開場分享。對於運營者關心的微信公號獨立APP,張小龍表示,之前做過一款由於沒達到預期,就沒發布。未來會發布一款專門針對運營者的獨立APP,運營者可以在手機端編輯內容,APP已經做好,將會很快發布。張小龍認為手機APP發布將會鼓勵用戶用手機做創作,這種方式將使得微信公號產生一些短內容。
  • 微信開閘,視頻號配齊「十件套」
    從今年3月開始,蘑菇租房聯合創始人龍東平就成了視頻號的忠實內容生產者,在過去的六個月中,他見證了微信針對視頻號,極為「不克制」的更新迭代。張小龍和微信團隊向來被貼著「克制」的標籤,而從視頻號頻繁的更新看來,這似乎已經成為略微古早的印象,標籤也在逐漸鬆動。張小龍和微信團隊瘋狂導流,為視頻號開啟了一扇巨大的「後門」。
  • 重走公眾號「老路」,微信視頻號再為人做嫁衣,有必要如此賣力嗎
    這句普通卻大有深意slogan,就是大名鼎鼎的微信公眾號登錄頁標語,可是在微信公眾號運營這麼多年後,公眾號的運營卻早已與人人皆可創作的初衷發生偏離,公眾號不但限制了創作者的範圍,還嚴重壓制了內容的生長,於是在短視頻火爆全網的現狀下,張小龍推出了「視頻號」。
  • 視頻號:微信成長煩惱的「解藥」?
    2019年以來,向來「克制」的微信有過幾個重磅的更新,從15秒的視頻動態、看一看,到微信搜索、微信圈子等。這些功能都從未像視頻號一樣,在正式推出前就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度,人們總害怕錯過新的浪潮和紅利。「這就是2012年的微信公眾平臺」、「內容創業者下一波紅利」,視頻號讓許多內容創業者開始警惕起來。
  • 微信下血本,千億流量扶持視頻號!(附申請連結)
    以前,用戶碎片化的時間大部分都在社交平臺上,但是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用戶碎片化的時間有了新的變化,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騰訊公司不僅重啟了被冷落的微視,還陸續推出了多款短視頻平臺,不斷加碼搶佔短視頻領域,遺憾的是,沒有一個進入了第一梯隊。
  • 視頻號只欠內容
    另一位接近微信的人士告訴字母榜(ID:wujicaijing),張小龍目標是微信全覆蓋視頻號,即所有用微信的人都看視頻號。「他的目標是12億人,希望每一個人都通過視頻號來做表達。」「如果把視頻號僅僅定位成一個短視頻產品,可能對微信給予它的預期還是低估了。」
  • 微信視頻號開放了,與眾多短視頻平臺有什麼不同?
    也就是說微信視頻號會結合朋友的圈層算法進行信息流的分發。另外,點擊該「朋友」頭像,也可以選擇「不看朋友推薦」,點擊右上角「···」,可以一次性添加多個不想看到的朋友點讚的視頻動態,有點類似於朋友圈分組可見的操作。
  • 和張小龍直播連麥會是怎樣的體驗?
    直播時,正聊著視頻號相關的內容,看到有老熟人進來,兩人會地停下來跟對方打招呼,有人留言問候近況,話題會短暫偏離既定主題,開始拉家常扯閒篇,但這並不影響整體對於視頻號的討論。跟秀場、遊戲直播的氛圍不同,視頻號的直播間更像一個會客廳,主播就是這個客廳的主人,來往進出的都是主人的朋友們,有的可能就停留一下看看,有的也會參與話題討論,參與是隨性的和無負擔的。張鵬認為視頻號直播只是對自己來說,就像一個線上派對。